鄙俚(鄙俚)是什么意思
鄙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鄙俚bǐlǐ
粗俗,庸俗——高雅(~的乐曲)
鄙俗 鄙俚 俚俗-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鄙俗 鄙俚 俚俗
鄙俗bǐǐsú 鄙俚bǐlǐ 俚俗lǐsú
形容词。表示凡庸俗气,格调不高。
“鄙俗”强调不高尚,格调低下;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等盖天翅搧扇子现出粗卤鄙俗的样子,站在那里一只腿颠个不休,他才清醒地意识到穿得象汪精卫并不等于就是汪主席”(《当代》,创刊号);“门上糊着的字屏已经黄垢了,字迹和诗句都很鄙俗”(《沫若文集》,第五卷)。
“鄙俚”和“俚俗”都含有“地方上一般老百姓所流行的”和“带地方性”的意味,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鄙俚”突出了格调低下;“俚俗”则侧重于庸俗,意思较轻。例如:“上官大夫和令尹子椒们也不恭维他,说他太粗糙,太鄙俚了”(《沫若剧作选》);“他肯定‘鄙俚浅陋’的引车卖浆之徒’的语言是能够创作的”;“一回到乡间,他立即听到那熟悉的俚俗的语言”;“可是现在,她竟俚俗到要在一个不相干的场合和一个不相干的女子斗妍”(茅盾:《蚀》);“一种悠扬的俚俗的音乐回荡在我心里”(《何其芳选集》)。
鄙俚-现代汉语大词典
鄙俚bí lǐ
【释义】:
粗野;庸俗。鲁迅《随感录十七》:“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哂之者也。’”
鄙俚-汉语大词典
鄙俚
【1】粗野;庸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然其詞鄙俚﹐殆可笑噱。”{唐}{孟棨}《<本事诗>序》:“拙俗鄙俚﹐亦有不取。”{晋}{左思}《魏都赋》:“非鄙俚之言所能具。”{鲁迅}《热风·随感录十七》:“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哂之者也。’”【2】指粗俗的人。{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鄙俚重之﹐以爲異饌也。”《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而其事出鄙俚﹐皆當時家人女子傳習所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太祖}遂爲{魏公}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凡諸云云﹐皆出自鄙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