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假定)是什么意思
假定-关联词语词典
假定
“假定”,连词,有“姑且认定”的意思。用在假设复句的前边分句,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边分句用陈述句式表示结果或结论。多用于书面。例如:
①母亲也是如此,假定她们是哭了,我一定要弃了我离国的决心!一定的!(郑振铎《离别》)
②假定现今觉悟的青年的平均年龄为二十,又假定照中国人易于衰老的计算,至少也还可以共同抗拒,改革,奋斗三十年。(鲁迅《忽然想到(十)》)
“假定”常跟后边分句里的副词“便”、连词“那么”合用,构成“假定……便(那么)……”的格式,表示因果相一致的假设关系。
③假定打你的人是个柔弱的妇女,是个矮小的少年,你便为怒目横眉向他伸手指,若是个雄纠纠的军士,你或者只可以瞪他一眼。(王统照《血梯》)
④而尤其会令你感叹的,是两面的石城,并不在你登山时就给你露面,假定每边从岭脚到岭巅是五里路,那么你一定要走过四里半,或者更多一点,转了最后的湾,你才能看到为不尽的树木掩护着的城门,远望如一个月亮。(阿英《盐乡杂信》)
假定 假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假定 假设
假定jiǎdìng 假设jiǎshè
动词。表示姑且认为和肯定。
“假定”强调暂时如此确定。例如:“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它因为女人,大约也未必十分错”(鲁迅:《阿Q正传》);“假定他们的知识都是真理,也是他们的前人总结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经验写成的理论”(《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假设”强调暂时设定;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较少使用。例如:“假设这个方案日后行得通,那也是未来的事,目前它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假设换质法说得通”(金岳霖:《逻辑》);“兹假设E与I为矛盾,A与I为差等,证明A与E为反对”(同上)。
“假设”常用作名词,指科学研究上根据事实对某种事物现象暂且提出的说明(如说:“一个假设,如果证明为正确,就可成为理论”)。这种用法的“假设”,和“假定”没有同义关系。
假定-现代汉语大词典
假定jiǎ dìng
【释义】:
①姑且认定;如果。鲁迅《娘儿们也不行》:“所以假定娘儿们来统治了,天下固然仍旧不得太平,而且我们的耳根更是一刻儿不得安静了。”②推想,料想。方纪《三峡之秋》:“(人们)头脑里所幻想的,希望的,有时是假定的东西,被逐步证实了。”③科学上对客观事物的假设。参见“假设②”。
假定-汉语大词典
假定
【1】推想,料想。{方纪}《三峡之秋》四:“人们在劳动中﹐在战胜自然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头脑里所幻想的﹐希望的﹐有时是假定的东西﹐被逐步证实了﹐看得清楚了。”{朱自清}《中国歌谣》:“《大雅》和《颂》﹐可以说没有歌谣……《小雅》的乐声﹐可以奏非歌谣。故二者都佔了一部分--这是我的假定。”【2】科学上对客观事物的假设。参见“[假設]”。【3】姑且认定;如果。{瞿秋白}《乱弹·谈谈<三人行>》:“我们就假定是这样罢:这是农民小资产阶级。”{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所以假定娘儿们来统治了﹐天下固然仍旧不得太平﹐而且我们的耳根更是一刻儿不得安静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