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耳(三耳)是什么意思
三耳-汉语大词典
三耳
【1】传说{隋}{董慎}被冥府追为右曹从事,召{常州}秀才{张审通}掌书记。{慎}令为判,申天府。有黄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当。{慎}怒,以方寸肉塞其耳。{审通}再判之,后有天符来云,甚允当。{慎}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儿擘为耳,安于額上,曰:“塞君一耳,与君三耳,可乎?”后{审通}复活,稉},涌出一耳,尤聰。时人笑曰:“天有九头鳥,地有三耳秀才。”后即以此为典,謂人聰明穎悟,异于往常。{宋}{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雨快。”参阅{施元之}注{苏}诗引{宋}{张君房}《脞说》。【2】谓两耳之外别有一耳,主听。为{先秦}名家诡辩论题之一。《孔丛子·公孙龙》:“{公孫龍}言臧之三耳甚辨析。”详“臧三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