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青衣)是什么意思
穿青衣,抱黑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穿青衣,抱黑柱
【释义】:
青:黑。比喻吃谁家的饭,就为谁效劳。指不问是非,袒护于己有恩的主人。《金瓶梅词话》二五:小的穿青衣,抱黑柱,不先来告五娘说声,早晚休乞那厮暗算。《林兰香》三八:除了绿姑娘穿青衣,抱黑柱,那是不得不然,其余别人帮虎吃食的虽多,吃王莽的饭,干刘秀的事,却亦不少。
⊙穿黑衣,抱黑柱
《金瓶梅词话》七二:你过来,自古穿黑衣,抱黑柱,你爹既说开,就不恼你了。
⊙穿青衣,报黑主
《绿野仙踪》五七:他与金姐何仇何恨?皆因他来住了一二年,谁没个穿青衣,报黑主的意思?眼见的金姐将财物抵盗与温大哥,他就由不得替你们着急。
⊙穿青的,护黑汉
《风月梦》二〇:罢了!罢了!不要你说这些假道学的话了。自古道:穿青的,护黑汉。
青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青衣qīng yī
【释义】:
①青色或黑色的衣服。②古代地位低下的人多穿青衣,因以借指婢女或童仆。③指青衣旦。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青年或中年女性。表演上着重唱功。因所扮人物大都穿青素褶子而得名。老舍《四世同堂》:“她能唱青衣,但拿手的是花旦。”
穿青衣抱黑柱-汉语大词典
穿青衣抱黑柱
【1】喻各向其主。《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你過來﹐自古穿青衣抱黑柱﹐你爹既説開﹐就不惱你了。你往後也謹慎些。”
酒次青衣-汉语大词典
酒次青衣
【1】据《晋书·孝怀帝纪》载: {孝怀帝}为{前赵}{刘聪}所俘。{刘聪} 举行盛大宴会, 令{孝怀帝}穿青衣, 给宾客斟酒。后用“酒次青衣”指受人摆布﹑侮辱。{章炳麟}《时危》诗之二:“懷中黄素聲猶厲﹐酒次青衣淚未收。一樣{勳}{華}成賤隸﹐諸君争得似{孫}{劉}。”
青衣小帽-汉语大词典
青衣小帽
【1】旧时平民服装。《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守仁}〕换了青衣小帽﹐黑夜逃走。”《荡寇志》第一二二回:“{吴用}忙叫:‘……我想不如青衣小帽﹐同{戴院長}偷渡過去爲穩。’”{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你青衣小帽﹐在此不便。”
青衣-汉语大词典
青衣
【1】古代帝王﹑后妃的春服。《隋书·礼仪志七》:“〔皇后〕青衣﹐青羅爲之﹐制與鞠衣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陽……駕倉龍﹐載青旂﹐衣青衣﹐服倉王。”{郑玄}注:“皆所以順時氣也。”【2】指儒生。{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三:“{李抱玉}主課青衣﹐胄名奏授祭酒。”【3】指穿青衣或黑衣的人。(1)指侍女﹑宫女。{三国}{魏}{曹操}《与太尉杨彪书》:“有心青衣二人,長奉左右。”《北史·后妃传序》:“青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2)婢女﹔侍童。{汉}{蔡邕}《青衣赋》:“噭噭青衣,我思遠逝,爾思來追。”{南朝}{梁}{费旭}《和肃记室<春日有所思>》:“芳樹發春暉,{蔡子}望青衣。”{唐}{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漢陽}束帶上岸投謁,未行三數步,青衣延入内廳,揖坐云:‘女郎等易服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遥見小車來,二青衣夾隨之。”{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紅粉能詩者多,C衣能詩者最少。”(3)指乐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八角鼓乃青衣數輩,或弄絃索,或歌唱打諢,最足解頤。”《红楼梦》第十三回:“兩班青衣按時奏樂。”(4)指役吏﹐差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齐天大圣》:“神取方版,命筆,不知何詞,使青衣執之而去。”【4】青色或黑色的衣服。{汉}以后﹐多为地位低下者所穿。《梁书·侯景传》:“後{景}果乘白馬﹐兵皆青衣。”{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辛道度}〕遊學至{雍州城}四五里﹐比見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門。{度}詣門下求飧。”{唐}{刘禹锡}《和乐天诮失婢榜者》:“新知正相樂﹐從此脱青衣。”《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獲称心》:“〔{李元}〕正觀玩間﹐忽見一青衣小童﹐進前作揖。”【5】{明}{清}时生员名目之一。《清史稿·选举志一》:“〔考列〕五等﹐廩停作缺。原停廩者降增﹐增降附﹐附降青衣﹐青衣發社﹐原發社者黜爲民。”《明史·选举志一》:“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一二等皆給賞﹐三等如常﹐四等撻責﹐五等則廩﹑增遞降一等﹐附生降爲青衣﹐六等黜革。”【6】霉菌的一种。{章炳麟}《五无论》:“微菌溼生﹐則有青衣白醱之屬﹐欲去之者﹐惟得起潔浄心。不得起損害心﹐斯豈盡人能然者?”【7】指青衣旦。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青年或中年女性。表演上着重唱功。因所扮人物大都穿青素褶子而得名。如《祭江》里的{孙尚香}﹐《三击掌》里的{王宝钏}﹐《宇宙锋》里的{赵艳容}便是。{老舍}《四世同堂》二四:“她能唱青衣﹐但拿手的是花旦。”【8】指{青衣神}。{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山不甚高﹐綿延有九山頭﹐故又名{九頂}﹐舊名{青衣山}。{青衣}﹐{蠶叢氏}之神也。”详“青衣神”。
青衣人-汉语大词典
青衣人
【1】差役﹐皂隶。《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剛轉過西闕門來﹐只見一個青衣人走向前問道:‘那位是{山東}提刑{西門慶}老爹?’”
青衣神-汉语大词典
青衣神
【1】即{蚕丛氏}。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宋}{罗苹}注:“〔{南朝}{齊武帝}〕{永明}二年﹐{蕭鑑}刺{益}﹐治園{江}南﹐鑿石冢﹐有椁無棺……有篆云:{蠶叢氏}之墓。{鑑}責功曹{何佇}墳之﹐一無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成都}{青衣神}也。”{清}{蔡方炳}《广舆记·四川·眉州》:“〔{四川}{眉州}{青神}〕{青衣神}廟。{青神}﹐昔{蠶叢氏}服青衣﹐教民蠶事﹐立廟祀之。”
青衣讖-汉语大词典
青衣讖
【1】谓帝王被俘﹑受辱的预兆。{清}{谭嗣同}《宋徽宗画鹰》诗之二:“錦縧早作青衣讖﹐天子樊籠{五國城}。”
青衣節級-汉语大词典
青衣節級
【1】指{宋}{元}时地方狱吏。因穿皂衣﹐故称。《金瓶梅词话》第三四回:“且説那伙人﹐見青衣節級下地方﹐把婦人{王氏}放回家去﹐又拘總甲﹐查了各人名字﹐明早解提刑院問理﹐都各人面面相覷。”
青衣夢-汉语大词典
青衣夢
【1】《南史·宋纪上·武帝》﹕“〔帝〕後伐荻{新洲}見大蛇長數丈﹐射之﹐傷。明日復至洲﹐裏聞有杵臼聲﹐往覘之﹐見童子數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藥。問其故﹐答曰﹕‘我王爲{劉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殺之?’答曰﹕‘{劉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殺。’帝叱之﹐皆散,仍收藥而反。”后遂以“青衣夢”指{刘裕}所创帝业。{宋}{林景熙}《宋武帝居今为寿丘寺》诗:“青衣夢破滿林烟﹐一擲乾坤亦偶然。”
青衣魚-汉语大词典
青衣魚
【1】妾鱼的异名。又称鳑魮鱼。游江河间﹐常一﹑二相随﹐犹如青衣婢女﹐故称。{晋}{崔豹}《古今注·鱼虫》:“{江}東呼青衣魚爲婢■﹐呼童子魚爲土父。”
青衣行酒-汉语大词典
青衣行酒
【1】指{晋怀帝}被俘受辱事。《晋书·孝怀帝纪》:“{劉聰}大會﹐使帝著青衣行酒。侍中{庾珉}號哭﹐{聰}惡之。”{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甚或青衣行酒﹐淒凉{五國}之城;歸命錫侯﹐痛絶牽車之藥。”{明}{李贽}《宋统似晋》:“{徽}{欽}雖北轅﹐與{懷}{愍}青衣行酒﹐跣足執蓋﹐實大逕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