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霓)是什么意思
彩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彩霓cǎi ní
【释义】:
即彩虹。唐·李商隐《寄令狐学士》诗:“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
云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云霓yún ní
【释义】:
附虹。亦泛指虹霓。《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楚辞·哀时命》:“虹霓纷其朝覆兮,夕淫淫而霖雨。”
云霓-古文观止词典
云霓yún ní
【词性】:名词
高空的云雾(1)。《宋玉对楚王问》:绝云霓。——穿过云雾。
霓-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霓蜺ní
虹的一种。主虹称虹,副虹称霓。庄忌《哀时命》:“虹~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霓裳】(-cháng)①以虹霓制作的衣裳。指神仙的衣裳。王勃《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瑶龛宝座,光华震旦之墟;风刹~,斧藻阎符之域。”②《霓裳羽衣曲》的简称。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后《六幺》。”
云霓-现代汉语大词典
云霓yún ní
【释义】:
彩虹。郭沫若《到宜兴去》:“足足等了一个钟头的光景,而我们如大旱之望云霓一样,所等候着的兵车却始终没有开来。”
大旱望云霓-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旱望云霓dà hàn wàng yún ní
【释义】: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十分殷切,如久旱盼下雨一样。
虹霓-现代汉语大词典
虹霓hóng ní
【释义】:
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虹霓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霓,也称副虹、雌虹或雌霓。鲁迅《随感录四十二》:“我们如果根据神话,说从前某某大仙,曾推着独轮车在虹霓上走,现在要仿他造一条路,那便无所不可了。”
霓-现代汉语大词典
霓ní蜺
【释义】:
①副虹。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比形成虹时多了一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比虹淡。有时也统指虹霓。②彩云。如:唐李白诗:“霓为衣兮风为马。”
霓虹-现代汉语大词典
霓虹ní hóng
【释义】:
①彩虹。梁斌《红旗谱》:“早晨的雾露,雨后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②指霓虹灯。萧三《重游塔什干》:“城中霓虹蔽浩月。”
霓虹灯-现代汉语大词典
霓虹灯ní hóng dēng
【释义】:
也叫氖灯。灯管内充少量氩或氖等惰性气体的一种气体放电灯。灯管通常为细长的玻璃管,按需要弯曲成各种图案或文字等。按所充气体的不同,可发出各种色光。如管内壁涂不同的荧光物质,可获得更多的色彩。广泛用于广告、装饰照明和指示标记等。
霓裳-现代汉语大词典
霓裳ní cháng
【释义】:
①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②《霓裳羽衣曲》的略称。郁达夫《病后寄汉文先生松木君》:“大罗天上咏《霓裳》。”
墆霓-汉语大词典
墆霓
【1】高貌。《文选·张衡<西京赋>》:“託喬基於山岡﹐直墆霓以高居。”{薛综}注:“墆霓﹐高貌也。”
嵽霓-汉语大词典
嵽霓
【1】高峻貌。{宋}{吴儆}《浮丘仙赋》:“或崔嵬巃嵸以傑出﹐或刻削嵽霓而争衡。”
彩霓-汉语大词典
彩霓
【1】{宋}{司马光}《范景仁传》:“召試學士院﹐詩用‘彩霓’字。學士以{沈約}《郊居賦》:‘雌霓連蜷’﹐讀‘霓’爲入聲﹐謂{景仁}爲失韻。”后遂以“彩霓”为作诗用韵之典。{明}{杨慎}《咏端溪砚廿韵示儿》:“綺思生松黛﹐訛音辨彩霓。”【2】即彩虹。{唐}{李商隐}《寄令狐学士》诗:“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東西。”
横霓-汉语大词典
横霓
【1】横空的虹霓。{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髯胡頻犯塞﹐驕氣似横霓。”
投霓-汉语大词典
投霓
【1】见“投蜺”。
氛霓-汉语大词典
氛霓
【1】凶气;妖气。《後汉书·崔駰传》:“愍余生之不造兮﹐丁{漢氏}之中微。氛霓鬱以横厲兮﹐{羲和}忽以潛暉。”{李贤}注:“氛﹐祲也。霓﹐日傍之氣。”
斷霓-汉语大词典
斷霓
亦作“[斷蜺]”【1】断虹。{宋}{苏轼}《两桥诗·西新桥》:“昔橋本千柱﹐挂湖如斷霓。”{清}{纳兰性德}《浣溪沙·姜女祠》词:“海色殘陽影斷霓﹐寒濤日夜女郎祠。”{宋}{苏过}《飓风赋》:“斷蜺飲海而北指﹐赤雲夾日而南翔。”{唐}{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斷霓天帔垂﹐狂燒{漢}旗怒。”
煙霓-汉语大词典
煙霓
【1】云霓。{唐}{沈亚之}《湘中怨解》:“帷褰﹐有彈絃鼓吹者﹐皆神仙娥眉﹐被服煙霓﹐裙袖皆廣長。”
白霓-汉语大词典
白霓
【1】见“白蜺”。
虹霓-汉语大词典
虹霓
【1】见“虹蜺”。
蜃霓-汉语大词典
蜃霓
【1】虹霓。{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蠻雷倒地生﹐蜃霓連天跨。”
素霓-汉语大词典
素霓
【1】见“素蜺”。
逼霓-汉语大词典
逼霓
【1】迫近虹霓。形容很高。{明}{苏志乾}《岱山赋》:“蕣華菱彩﹐蔭霞逼霓。”
青霓-汉语大词典
青霓
亦作“[青蜺]”【1】虹。{宋}{辛弃疾}《千年调·开山径得石璧》词:“左手把青霓﹐右手挾明月。吾使{豐隆}前導﹐叫開{閶闔}。”{清}{谭嗣同}《与孙小沂书》:“於是與足下朝躡赤霞之標﹐暮度青霓之梁。倏星倏月﹐掉臂行遊﹐是誠可以破拘攣之俗﹐馳域外之觀矣。”【2】喻溪水。{唐}{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煙含青蜺。”【3】道家服装。{唐}{李贺}《绿章封事》诗:“青霓扣額呼宫神﹐鴻龍玉狗開天門。”{王琦}汇解:“青霓﹐謂道士所服之衣……言道士着青霓之服﹐叩頭而呼宫神。”{宋}{辛弃疾}《沁园春·答余叔良》词:“同吟處﹐看珮摇明月﹐衣捲青霓。”
長霓-汉语大词典
長霓
亦作“[長蜺]”【1】指长虹。{宋}{苏轼}《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飯豆羹藜思兩鵠﹐飲洪噀水賴長蜺。”一本作“長霓”。{唐}{沈亚之}《上冢官书》:“伏念傑木之生﹐大長越倫﹐足谷肩山﹐而大谷不足以室其根﹐長霓不足以帷其華。”
雲霓待-汉语大词典
雲霓待
【1】渴望。{清}{洪昇}《长生殿·剿寇》:“兩都早慰雲霓待﹐九廟重瞻日月開﹐復立皇{唐}憶萬載。”{徐朔方}校注:“雲霓待﹐‘若大旱之望雲霓’﹐表示渴望。”
雲霓-汉语大词典
雲霓
亦作“[雲蜺]”【1】喻桥梁。{唐}{李绅}《禹庙》诗:“山擁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闕架雲霓。”【2】指画有彩虹的旗帜。{唐}{欧阳詹}《曲江池记》:“砰輷沸渭﹐神仙奏均天於{赤水};黤藹敷俞﹐天人曳雲霓於{玄都}。”{元}{虞集}《步虚词》之四:“日月作環珮﹐雲霓爲斾旌。”《文选·屈原<离骚>》:“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李周翰}注:“雲霓﹐虹也。畫之於旌旗。”【3】借指高空。{唐}{柴夔}《望九华山》诗:“{九華}如劒插雲霓﹐青靄連空望欲迷。”【4】虹。《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赵岐}注:“霓﹐虹也﹐雨則虹見﹐故大旱而思見之。”{孙奭}疏:“雲霓﹐虹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若夫{臧洪}歃辭﹐氣截雲蜺;{劉琨}鐵誓﹐精貫霏霜。”{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足足等了一个钟头的光景﹐而我们如大旱之望云霓一样﹐所等候着的兵车却始终没有开来。”{宋}{苏轼}《天地社稷宗庙神庙等处祈雨祝文》:“引領雲霓之望﹐援手溝壑之餘。”【5】恶气。比喻巧言令色﹐谗谄蔽明的人。{唐}{李白}《陈情赠友人》诗:“飄風吹雲霓﹐蔽目不得語。”《宋书·乐志四》:“雲霓既已闢﹐清和未幾間。”《楚辞·离骚》:“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王逸}注:“雲霓﹐惡氣。以喻佞人。”
霆霓-汉语大词典
霆霓
【1】疾雷。《尔雅·释天》:“疾雷爲霆霓。”{阮元}校勘记:“霆下本無霓字。”{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四:“舊篋中尚有{蔣叔起}{超伯}七古一章……詩曰:‘急開君詩掃煩暑﹐爽若快雨驅霆霓。’”
霓-汉语大词典
霓
《廣韻》五稽切,平齊,疑。《廣韻》五計切,去霽,疑。《廣韻》五結切,入屑,疑。【1】副虹。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比形成虹时多了一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比虹淡。有时亦统指虹霓。《文选·班固<西都赋>》:“虹霓迴帶於棼楣。”{张铣}注﹕“雄曰虹﹐雌曰霓。”{唐}{苏颋}《晓发方骞驿》诗:“片陰常作雨﹐微照已生霓。”{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殘霞雌霓﹐起于几席。”【2】彩云;云霞。《楚辞·王褒<九怀·蓄英>》:“修余兮袿衣﹐騎霓兮南上。”{王逸}注﹕“託乘赤霄﹐登張翼也。”{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爲衣兮風爲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3】借指天空,高空。《文选·班固<东都赋>》:“羽旄掃霓﹐雲旗拂天。”{吕延济}注﹕“掃霓﹑拂天﹐言高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高甍崔嵬﹐飛宇承霓。”{吕向}注﹕“飛宇承霓﹐言其高承於雲霓。”【4】日傍之气。比喻君主身边的奸佞。《後汉书·崔駰传》:“臨終作賦以自悼﹐名曰《慰志》。其辭曰……氛霓鬱以横厲兮﹐{羲和}忽以潛暉。”{李贤}注﹕“霓﹐日傍之氣。”{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奔鯨沛﹐盪海垠。吐霓翳日﹐腥浮雲。”【5】喻桥梁。{唐}{殷遥}《友人山亭》诗:“鑿牖對山月﹐褰裳拂澗霓。”
霓帔-汉语大词典
霓帔
【1】云霞﹐彩霞。{宋}{梅尧臣}《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雨餘殘照在﹐塘静獨行行﹐荷積水珠重﹐天收霓帔輕。”
霓裳-汉语大词典
霓裳
【1】指霓裳羽衣舞。{唐}{裴铏}《传奇·薛昭》:“妃({楊貴妃})甚愛惜﹐常令獨舞《霓裳》於{繡嶺宫}。”{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想當日個按《六么》﹐舞《霓裳》未了﹐猛回頭燭滅香消。”{清}{纳兰性德}《明月棹孤舟·海淀》词:“一片亭亭空凝佇﹐趁西風﹐《霓裳》徧舞。”【2】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楚辞·九歌·东君》:“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元}{袁桷}《甓社湖》诗:“{靈妃}夜度霓裳冷﹐輕折菱花玩月明。”{许地山}《危巢坠简·无忧花》:“这动物质的衣裳﹐比起其馀的舞衣﹐直像寒冰狱里底鬼皮与天宫底霓裳的相差。”【3】借指云雾﹐云气。{元}{袁桷}《秋雪联句》:“白藏縞衣舞﹐顥氣霓裳呈。”{南朝} {齐}{谢朓}《赛敬亭山庙喜雨》诗:“排雲接虬蓋﹐蔽日下霓裳。”【4】道士的衣服。{唐}{钱起}《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長男棲月宇﹐少女炫霓裳。”《隋书·隐逸传·徐则》:“霓裳羽蓋﹐既且騰雲﹐空椁餘衣﹐詎藉墳壟!”【5】借指舞女。{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教莫把瑶筝按﹐只許鳳簫閒﹐他道是何用霓裳翠袖彎。”【6】《霓裳羽衣曲》的略称。{郁达夫}《病後寄汉文先生松木君》诗:“大羅天上咏《霓裳》﹐亦是當年弟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爲《霓裳》後《緑腰》。”{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张春舫》:“因賦《游仙》詩云:‘可憐一闋《霓裳》詠﹐證果翻遲十二年。’”【7】飘拂轻柔的舞衣。{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貴妃}宛轉侍君側﹐體弱不勝珠翠繁。冬雪飄颻錦袍煖﹐春風蕩樣霓裳飜。”
霓糾-汉语大词典
霓糾
【1】像一条条彩虹纠集在一起。用以形容梁栋之多。{明}{黄佐}《乾清宫赋》:“題鄂衝蓯以霞張﹐桷梀媕婀而霓糾。”
霓旆-汉语大词典
霓旆
【1】彩色的旗帜。{唐}{李山甫}《送蕲州裴员外》诗:“正作南宫第一人﹐暫隨霓旆愴離羣。”
霓裳羽衣舞-汉语大词典
霓裳羽衣舞
【1】舞名。舞曲为《霓裳羽衣曲》﹐故名。{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今日新秋天氣﹐寡人朝回無事﹐妃子學得《霓裳羽衣舞》﹐同往御園中{沉香亭}下﹐閒耍一番。”{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霓裳羽衣舞》﹐始於{開元}﹐盛於{天寶}﹐今寂不傳矣。”
霓節-汉语大词典
霓節
【1】指玉帝的仪仗。{唐}{吴融}《即席》诗:“銀河正清淺﹐霓節過來無。”
霓裳素-汉语大词典
霓裳素
【1】语本《楚辞·九歌·东君》﹕“青雲衣兮白霓裳。”后因以“霓裳素”指白色。{宋}{辛弃疾}《贺新郎·赋海棠》词:“著厭霓裳素。染胭脂﹑{苧羅山}下﹐{浣沙溪}渡。”
霓裳羽衣曲-汉语大词典
霓裳羽衣曲
【1】{唐}代著名法曲。为{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忠}所献。初名《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润色并制歌词﹐后改用今名。传说中亦有为{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及游月宫密记仙女之歌归而所作等说﹐虽荒诞不可信﹐但每被诗人搜奇入句。{唐}{白居易}《长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明}{何景明}《听琴篇》:“忽然翻作{廣寒}遊﹐知是《霓裳羽衣曲》。”{唐}{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女儿山》诗:“{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霓襟-汉语大词典
霓襟
【1】指道士的衣服。{唐}{陆龟蒙}《和袭美寄广文》:“龍篆拜時輕誥命﹐霓襟披後小玄纁。”【2】比喻鲜艳的车帷。{唐}{陆龟蒙}《■李花赋》:“鳳葆
瓏於水殿﹐霓襟掩苒於雲車。”
霓騎-汉语大词典
霓騎
【1】传说中仙人以云霓为坐骑。借指仙人。{南朝} {陈後主}《同管记陆琛七夕五韵》:“鳳駕今時度﹐霓騎此宵迎。”
霓裳羽衣-汉语大词典
霓裳羽衣
【1】借指如仙美女。{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綺羅叢裏﹐望霓裳羽衣﹐看嬌娥﹐皆修媚。”【2】仙道的衣服。《红楼梦》第八五回:“只見金童玉女﹐旗旛寶幢﹐引着一個霓裳羽衣的小旦﹐頭上披着一條黑帕﹐唱了幾句兒進去了……小旦扮的是{嫦娥}。”《花月痕》第四九回:“{瑶華}道:‘{姮娥}也算不得{共姜}﹐他霓裳羽衣﹐怎樣也接了{唐明皇}?’”【3】即《霓裳羽衣曲》。{唐}{元稹}《法曲》诗:“{明皇}度曲多新態﹐宛轉侵淫易沉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號天落。”{唐}{郑嵎}《津阳门诗》“宸聰聽覽未終曲﹐卻到人間迷是非”自注:“{葉法善}引上入月宫﹐時秋已深﹐上苦淒冷﹐不能久留﹐歸﹐於天半尚聞仙樂。及上歸﹐且記憶其半。遂於笛中寫之。會{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爲之散序﹐用{敬述}所進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清}{吴骞}《扶风传信录》:“竝見{姮娥}與衆仙姬逍遥按樂﹐殆所謂《霓裳羽衣》﹑鈞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間所有。”
霓旌-汉语大词典
霓旌
【1】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前蜀}{韦庄}《喜迁莺》词:“香滿衣﹐雲滿路﹐鸞鳳繞身飛舞。霓旌絳節一羣羣﹐引見{玉華君}。”{明}{夏完淳}《观涛》诗:“海女霓旌乍有無﹐雷鼓填填{屏翳}怒。”《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舉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總旄。”{王逸}注:“揚赤霓以爲旌。”{宋}{钱易}《南部新书》癸:“{高駢}在{淮南}﹐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龍上漢時﹐願把霓旌引煙策。”【2】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唐}{杜甫}《哀江头》诗:“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顔色。”{明}{陆采}《怀香记·假公荐举》:“閶闔欲開﹐霓旌飄颻乎翠樹;冕旒方坐﹐仙仗森簇于丹墀。”
霓虹-汉语大词典
霓虹
【1】指霓虹灯。{萧三}《重游塔什干》诗:“院外噴泉洗藍天﹐城中霓虹蔽浩月。”【2】彩虹。{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空鎖着一腔怨氣﹐做不的萬丈霓虹。”{清}{黄鷟来}《述别叙怀送何黼侯之任阶州》诗之四:“贈我龍馬篇﹐吐言如霓虹。”{梁斌}《红旗谱》一:“〔这座铜钟〕如同一面铜镜﹐照得见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雾露﹐雨后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
霓衣-汉语大词典
霓衣
【1】即霓裳。{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登{葛幘山}而思{武侯}之功﹐宿{仙居觀}而思霓衣之侣也。”{唐}{刘禹锡}《赠东岳张炼师》诗:“金縷機中抛錦字﹐玉清臺上著霓衣。”{宋}{苏轼}《甘露寺》诗:“{僧繇}六化人﹐霓衣掛冰紈。”
霓幢-汉语大词典
霓幢
【1】神仙以云霓为车盖。借指神仙的车驾。{前蜀}{杜光庭}《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霓幢鶴轡﹐優遊松月之鄉;蕙鬱蘭芬﹐瀟洒虚無之路。”{元}{王恽}《仙游曲》:“庭竹無人緑滿窗﹐幽香和露溼霓幢。”
霓旄-汉语大词典
霓旄
【1】指彩虹。{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之三:“{南苑}草芳眠錦雉﹐夾城雲暖下霓旄。”
霓裳舞-汉语大词典
霓裳舞
【1】即《霓裳羽衣舞》。{宋}{乐史}《柘枝谱》:“{漢}則《巴渝女舞》﹐{晉}則《白紵舞》﹑《幡舞》﹑《肩舞》﹐{唐}則《霓裳舞》﹐視《柘枝》舞態曲調﹐各有攸勝。”{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霓袖-汉语大词典
霓袖
【1】彩袖。也借指歌伎舞女。{宋}{张先}《御街行》词:“數聲蘆葉﹐兩行霓袖﹐幾處成離宴。”{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濃藹深霓袖﹐色映琅玕中。”{冯浩}笺注:“琅玕﹐謂竹也﹐色與青霓之衣相映。與{杜}詩‘翠袖倚修竹’相似。”{後蜀}{毛熙震}《女冠子》词:“翠鬟冠玉葉﹐霓袖捧瑶琴。”
霓幢-汉语大词典
霓幢
【1】神仙以云为幡幢。借指神仙的仪仗。{唐}{顾云}《华清词》:“九色真龍上漢時﹐願把霓幢引煙策。”
霓虹燈-汉语大词典
霓虹燈
【1】灯的一种。在真空玻璃管里充入氖或氩等惰性气体﹐两端安装电极﹐通电后发出红色或蓝色的光。多用做广告灯或信号灯。{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阿英}望着门外迷迷蒙蒙的天空﹐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南京路}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柳青}《狠透铁》十一:“他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好像{西安}{东大街}的霓虹灯。”
雌霓之誦-汉语大词典
雌霓之誦
【1】谓熟知声韵。典出《梁书·王筠传》﹕“{約}({沈約})製《郊居賦》﹐構思積時﹐猶未都畢﹐乃要{筠}示其草。{筠}讀至‘雌霓(五激反)連踡’﹐{約}撫掌欣抃曰﹕‘僕常恐人呼爲霓(五鷄反)。’……{約}曰﹕‘知音者希﹐真賞殆絶﹐所以相要﹐政在此數句耳。’”{唐}{刘肃}《<片玉集>序》:“是知雌霓之誦方脱諸口﹐而見謂知音。”
雌霓-汉语大词典
雌霓
【1】即雌蜺。{汉}{东方朔}《七谏·自悲》:“借浮雲以送予兮﹐載雌霓而爲旌。”{宋}{柳永}《竹马子》词:“對雌霓掛雨﹐雄風拂檻﹐微收煩暑。”{清}{许光治}《红绣鞋·雨後》曲:“雄雷天鼓歇﹐雌霓帝弓彎。”【2】{宋}{王楙}《野客丛书·雌霓》﹕“{沈約}製《郊居賦》﹐其間曰﹕‘駕雌霓之連蜷﹐泛大江之悠永。’出示{王筠}。{筠}讀雌霓爲雌鶂。{約}喜謂曰﹕‘霓字惟恐人讀作平聲。’{司馬温公}謂非霓字不可讀爲平聲也﹐蓋{約}賦協側聲故爾。”后因以“雌霓”为创作时精研声律之典。{清}{姚鼐}《怀故编修程鱼门》诗:“承吟雌霓知聲病﹐荷定雞人潤小文。”
陰霓-汉语大词典
陰霓
【1】雌霓﹐副虹。{唐}{沈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火雲蒸毒霧﹐陽雨濯陰霓。”
鉏霓-汉语大词典
鉏霓
【1】见“鉏4麑”。
鹿霓衣-汉语大词典
鹿霓衣
【1】鹿皮制的衣服。隐士或术士往往著之。{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陈陶癖书》:“{大中}年﹐{洪州}處士{陳陶}者﹐有逸才﹐歌詩中似負神仙之術﹐或露王霸之説……云:‘一鼎雄雌金液火﹐十年寒暑鹿霓衣。’”《全唐诗》卷七四六作“鹿麑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