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儻

儻(儻)是什么意思

  • 俶儻-汉语大词典

    俶儻

    亦作“[俶倘]”【1】卓异不凡。{宋}{王安石}《读进士试卷》诗:“故令俶儻士﹐往往棄堙鬱。”《晋书·张载传》:“若夫魁梧儁傑﹐卓躒俶儻之徒﹐直將伏死嶔岑之下﹐安能與步驟共争道里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魯仲連}者﹐{齊}人也。好奇偉俶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司马贞}索隐引《广雅》云:“俶儻﹐卓異也。”【2】豪爽洒脱。{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张慧仙寄外诗记》:“先是﹐有{延陵生}者﹐襟懷俶儻﹐學究天人。”{钱基博}《吴禄贞传》:“顧{禄貞}頗俶儻不羈﹐而{良弼}則禮法自繩。”《魏书·阳尼传》:“性俶儻﹐不拘小節。”{清}{褚人穫}《坚瓠六集·幔亭仙》:“{徐季}暨弱冠﹐有才華﹐俶倘好義﹐不能俛仰塵俗。”

  • 倜儻不羈-汉语大词典

    倜儻不羈

    【1】豪爽洒脱而不受约束。《晋书·袁耽传》:“〔{袁耽}〕少有才氣﹐倜儻不羈﹐爲士類所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汪秀才}〕做人倜儻不羈﹐豪俠好游﹐又兼權略過人。”{宋}{司马光}《龙图阁直学士李公墓志铭》:“公爲人疎明樂易﹐倜儻不羈。”

  • 倜儻-汉语大词典

    倜儻

    【1】卓异,不同寻常。《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劉殷}〕博通經史﹐性倜儻有大志。”{胡三省}注:“倜儻﹐卓異也。”{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二》:“今天下内訌外侮﹐誠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紀﹐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2】豪爽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章丘}{李孝廉善遷}﹐少倜儻不泥﹐絲竹詞曲之屬皆精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九:“他今天不但显得年轻﹐而且比过去越发英俊了……出落得瀟洒不凡﹐风流倜傥。”《三国志·魏志·阮瑀传》:“{瑀}子{籍}﹐才藻豔逸﹐而倜儻放蕩。”

  • 倜儻不羣-汉语大词典

    倜儻不羣

    【1】卓异不凡;出众。《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先生這等翩然而來﹐真是倜儻不羣﹐足占抱負。”{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勇迈绝伦﹐倜傥不群﹐令我忆君之将才。”《老残游记 》第十五回:“只有鄰村一個{吴二浪子}﹐人却生得倜儻不羣。”

  • 儻-汉语大词典

    “[傥]”的繁体字。《廣韻》他浪切,去宕,透。【1】侥幸;偶然。{宋}{梅尧臣}《依韵和刘敞秀才》:“{孔}{孟}久已亡,富貴得亦儻。”

  • 儻-汉语大词典

    “[傥]”的繁体字。《廣韻》他朗切,上蕩,透。【1】怅然自失貌。《庄子·天地》:“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2】无思无虑。《庄子·山木》:“侗乎其無識,儻乎其怠疑。”{成玄英}疏:“儻,無慮也。”【3】偏颇。《庄子·天下》:“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成玄英}疏:“隨時放任而不偏黨,和氣混俗,未嘗觭介也。”【4】广大。参见“[儻閬]”。【5】或许,也许。《後汉书·杨震传》:“帝感{震}之枉,乃下詔策曰‘……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靈,儻其歆享。’”《史记·东越列传》:“{餘善}首惡,劫守吾屬。今{漢}兵至,衆彊,計殺{餘善},自歸諸將,儻幸得脱。”{晋}{石崇}《思归引序》:“儻古人之情,有同於兮,故制此曲。”{宋}{叶適}《上西府书》:“故善醫者,未論疾之虚實而先察其受病之處,儻在於此。”【6】倘若;假如。表示假设。{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中》:“而爲{晉}學者,曾未之知,儻湮滅不行,良可惜也。”《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圍中將吏不知有救,計糧怖懼,儻有他意,爲難不小。”{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儻彼不允我設領事,我亦不准彼招工。”【7】见“俶儻”。【8】见“儻朗”。【9】通“[躺]”。平卧。{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願聽我说似,這心頭横儻箇海猴兒。”{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賞我一斗好酒一肩肉,,的又醉又飽整整儻了半個月。”《水浒後传》第七回:“{郭京}儻在交椅上只做不見,憑那驛丞磕頭。”【10】通“[淌]”。流下。{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快把篙子墊住,着上流頭那裏儻將下一隻船來。”{明}{徐渭}《女状元》第三出:“丈夫在他家喫酒回來,到半夜之時,五竅都儻血,恁從救也救不得,就死了。”【11】通“[讜]”。参见“[儻言]”。

  • 儻論-汉语大词典

    儻論

    【1】堂皇正大的言论。儻,通“讜”。{徐迟}《精神分析》:“我是大学教授……著作等身﹐专门研究国家大事﹐现在傥论发表。”

  • 儻佯-汉语大词典

    儻佯

    【1】安闲自在地行走。{明}{方孝孺}《適意斋记》:“儻佯恣肆於山泉丘壑之間﹐咏歌論辨以發其趣。”儻﹐一本作“倘”。

  • 儻或-汉语大词典

    儻或

    【1】或许;恐怕。《後汉书·李固传》:“臣所以敢陳愚瞽﹐冒昧自聞者﹐儻或皇天欲令微臣覺悟陛下。”【2】假若。{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亂軍賊黨﹐儻或擄了{鶯鶯}﹐怎的備?”{元}{李景贤}《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陳}云〕娘子﹐灰頭草面不打扮﹐儻或江上遇着相知朋友﹐怎生厮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儻或爲利營私﹐徇情欺主﹐明正國法﹐幽服冥誅。”

  • 儻漭-汉语大词典

    儻漭

    【1】广大貌。{唐}{李白}《明堂赋》:“華蓋以儻漭﹐仰太微之參差。”

  • 儻來-汉语大词典

    儻來

    【1】自來。{宋}{王安石}《游章义寺》诗:“陰嶺有佳客﹐儻來不須招。”【2】意外得来,偶然得到。{唐}{张九龄}《南还湘水言怀》诗:“歸去田園老﹐儻來軒冕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梦公主》:“生得意自詡﹐告以秋捷﹐意主必喜。女愀然曰:‘烏用是儻來者爲!無足榮辱﹐止折人壽數耳。’”《庄子·繕性》:“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成玄英}疏:“儻者﹐意外忽來者耳。”《晋书·王坦之传》:“帝曰:‘天下﹐儻來之運﹐卿何所有!’”如:无义钱财汤泼雪﹐傥來田地水推沙。

  • 儻-汉语大词典

    【1】见“儻蕩”。

  • 儻言-汉语大词典

    儻言

    【1】正直的言论。儻,通“讜”。{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丞相得君最深﹐名位已極﹐儻言之勝﹐宗社賴之。”{三国} {魏}{嵇康}《太师箴》:“虚心導人﹐允求儻言。師臣司訓﹐敢告在前。”《南史·齐本纪上》:“詔内外羣僚﹐各進儻言﹐王公卿士﹐各舉所知。”

  • 儻恍-汉语大词典

    儻恍

    【1】惊疑貌。{宋}{惠洪}《冷斋夜话·江神嗜黄鲁直书韦诗》:“即取視之﹐儻恍之際﹐曰:‘我猶不識﹐鬼寧識之乎?’”

  • 儻閬-汉语大词典

    儻閬

    【1】广大宽敞貌。{唐}{张鷟}《游仙窟》:“入穹崇之室宇﹐步步心驚;見儻閬之門庭﹐看看眼磣。”

  • 儻朗-汉语大词典

    儻朗

    【1】旷达貌。{清}{朱彝尊}《题颜司勋光敏写照》诗:“儻朗矜絶世﹐魁梧洵殊衆。”【2】不明貌。《文选·潘岳<射雉赋>》:“忌上風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李善}注引{徐爰}曰:“儻朗﹐不明之狀。”

  • 儻來物-汉语大词典

    儻來物

    【1】意外得来之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妾家僅可自給﹐然儻來物頗不貴視之。”《新唐书·纪王慎传》:“况榮寵貴盛﹐儻來物也﹐可恃以凌人乎!”{宋}{赵抃}《赠别周元忠秀才》诗:“了知富貴儻來物﹐誰向浮雲問有無。”

  • 儻然-汉语大词典

    儻然

    【1】怅然自失貌。《庄子·田子方》:“{子方}出﹐{文侯}儻然終日不言。”{成玄英}疏:“儻然﹐自失之貌。聞談{順子}之德﹐儻然靡據﹐自然失所謂﹐故終日不言。”【2】恍忽貌。{清}{吴伟业} 《柳敬亭传》:“於是聽者儻然若有見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明}{张煌言}《赠陈文生侍郎返命闽峤》诗之一:“倡予還和汝﹐天夢儻然醒。”【3】漠然,无思虑貌。《庄子·天地》:“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謷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成玄英}疏:“儻是無心之貌。”{三国} {魏}{嵇康}《释私论》:“是故傲然忘賢﹐而賢與慶會;忽然任心﹐而心與善遇;儻然無措﹐而事與是俱也。”【4】倘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豈求備禮乎?”{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老旦〕相公休焦﹐儻然招得好女婿﹐與兒子一般。”《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如若有本錢的﹐他拼这賬生意扯直﹐也還不在心上;儻然是箇小經紀﹐只有這些本錢……這兩錠銀乃是養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絶了咽喉之氣。”

  • 儻若-汉语大词典

    儻若

    【1】假如。《太平广记》卷八三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君長二三寸﹐豈復耳有國土。儻若有之﹐國之當盡焦螟耳。”{南朝} {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儻若果歸言﹐共陶暮春時。”{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姐姐﹐你的歌词很带些男性的声调﹐傥若母亲在时﹐听了定会发怒呢。”

  • 儻莽-汉语大词典

    儻莽

    【1】旷远貌。{清}{钱谦益}《<黄陶庵先生全集>序》:“是故盤行隱深﹐彌望儻莽﹐重巖增起﹐波瀾灝溔﹐使人可仰而不可跂者﹐{高陽}之文也。”《文选·王褒<洞箫赋>》:“彌望儻莽﹐聯延曠盪﹐又足樂乎﹐其敞閑也。”{李善}注:“儻莽﹑曠盪﹐寬廣之貌。”【2】暗昧不明貌。{三国} {魏}{阮籍}《清思赋》:“時儻莽而陰曀兮﹐忽不識乎舊宇。”【3】茫然自失貌。《庄子·天地》“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唐}{成玄英}疏:“夫嬰兒失母﹐心怊悵而無所依;行李迷途﹐神儻莽而無所據。”

  • 儻儻-汉语大词典

    儻儻

    【1】舒闲自适貌。《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無知乎﹐心儻儻而無羈乎﹐物迭迭而無非乎。”

  • 儻蕩-汉语大词典

    儻蕩

    亦作“[儻]”【1】放浪不检点;疏放无拘检。《新唐书·张薦传》:“性躁大﹐儻蕩無檢﹐罕爲正人所遇。”《汉书·傅介子陈汤等传赞》:“{陳湯}儻﹐不自收斂﹐卒用困窮。”{清}{捧花生}《画舫馀谈》卷一:“{英年}儻﹐載酒花間﹐心契除{蔻香}﹑{倚香}﹑{倚雲}﹑{雨香}﹑{芳蘭}外﹐少所許可。”{清}{姜宸英}《故江南布政司右参议周公墓碣铭》:“其天性儻蕩不羈﹐飲酒歌詩意豁如也。”《汉书·史丹传》:“{丹}爲人足知﹐愷弟愛人﹐貌若儻蕩不備﹐然心甚謹密。”{颜师古}注:“儻蕩﹐踈誕無檢也。”

  • 儻然-汉语大词典

    儻然

    【1】偶然;侥幸。{宋}{王安石}《谢孙龙图启》:“伏念某蕞爾之材﹐儻然而仕﹐進有官謗﹐未嘗不憂;退無私田﹐可以自處。”

  • 儻使-汉语大词典

    儻使

    【1】倘使,倘若。{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傥使置身当时﹐与古民同其忧患﹐则颓唐侘傺﹐复远念{盘古}未生﹐斧凿未经之地﹐又事之所必有者已。”{唐}{孟云卿}《途中寄友人》诗:“儻使長如此﹐便堪休去程。”{清}{秦曾熙}《小螺庵病榻忆语跋》:“儻使得賦于歸﹐以其所以事父母者事翁姑﹐則宗族間詎不又嘖嘖稱賢婦歟?”

  • 光儻-汉语大词典

    光儻

    【1】妥贴;稳当。《黄绣球》第八回:“你且跟着他同去﹐隨後我只説有個兄弟﹐自小分散﹐聞得在他那府上相近一帶﹐寫信托他訪求﹐那時再作個巧相逢﹐始爲光儻。”

  • 英儻-汉语大词典

    英儻

    【1】俊逸豪爽。{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和州}士人{杜默}﹐累舉不成名﹐性英儻不羈。”

  • 通儻-汉语大词典

    通儻

    【1】放达洒脱。{明}{李东阳}《曲江韶石题广东黄瑛卷》诗:“{黄生}好古流﹐少小慕通儻。”

  • 風流倜儻-汉语大词典

    風流倜儻

    【1】英俊潇洒,不拘礼法。《隋唐演义》第八十回:“其中惟{虢國夫人}﹐更風流倜儻﹐{玄宗}常與相狎。”{明}{许三阶}《节侠记·私仰》:“羡英年壯節堪多﹐似冰心在玉壺﹐散財結客﹐俠比三河﹐風流倜儻﹐名傾六輔。”{瞿秋白}《赤都心史》五:“{日本}人{新白}是一飞行家﹐年纪正轻﹐风流倜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