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隳

隳(隳)是什么意思

  • 隳-孙子兵法词典

    隳huī

    【释义】:

    毁坏。《九地篇》:“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 隳-古文观止词典

    隳huī

    【词性】:动词

    毁坏(3)。《贾谊过秦论上》:隳名城。——毁坏著名的城市。《贾谊过秦论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人起来发难,秦王朝的宗庙就被完全毁坏了。《待漏院记》:政柄于是乎隳哉。——政权从此毁坏。

  • 隳突-古文观止词典

    隳突huī tū

    破坏奔突(1)。《捕蛇者说》:隳突乎南北。——到处破坏奔突。

  • 隳-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隳huī

    毁坏,废弃。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

    【隳突】横行,骚扰。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所过~,无骸不露。”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史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乎南北。”

  • 隳-现代汉语大词典

    隳huī

    【释义】:

    毁坏;废弃;衰落。李大钊《民彝与政治》:“一夫作难,七庙以隳。”

  • 隳败-现代汉语大词典

    隳败huī bài

    【释义】:

    衰败;败坏。

  • 隳废-现代汉语大词典

    隳废huī fèj

    【释义】:

    废弃。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隳废声韵,破偶而用奇。”

  • 隳突-现代汉语大词典

    隳突huī tū

    【释义】:

    横行,骚扰。孙中山《北伐宣言》:“(曹锟)近复嗾其鹰犬,隳突浙江。”

  • 隳落-现代汉语大词典

    隳落huī luò

    【释义】:

    丧失;失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朝廷鉴于肘腋之患,凡所请求无不俯从,大权隳落,政体变更。”

  • 隳颓-现代汉语大词典

    隳颓huī tuí

    【释义】:

    消沉,颓丧。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我的性格已为她隳颓。”

  • 颓隳-现代汉语大词典

    颓隳tuí huī

    【释义】:

    败坏。严复《原强》:“今也彼亦以其法与吾法遇,而吾法乃颓隳蠹朽瞠乎其后也。”

  • 弛隳-汉语大词典

    弛隳

    【1】犹毁坏。{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三光弛隳不復暾﹐虎熊麋豬逮猴猿。”

  • 消隳-汉语大词典

    消隳

    【1】毁坏,使消失。{亚特}《论铸造国民母》:“女子生計之拙如此﹐不依賴男子而又誰歸乎……故適以積成其平日之依賴心﹐而消隳其一切之萬能力。”

  • 湮隳-汉语大词典

    湮隳

    【1】湮没毁坏。{清}{侯方域}《<孟仲练诗>序》:“{孟君}凡四來{雪苑}﹐每來則必有零落湮隳之感。”

  • 潛隳-汉语大词典

    潛隳

    【1】暗中毀坏。{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王道潛隳{伍員}死﹐可嘆斗間瞻王氣。”

  • 瀝膽隳肝-汉语大词典

    瀝膽隳肝

    【1】沥胆披肝。{唐}{李颀}《杂曲歌辞·行路难》:“世人逐世争奔走﹐瀝膽隳肝惟恐後。”隳﹐一本作“墮”。{唐}{罗隐}《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舊有黄金約﹐瀝膽隳肝更禱祈。”

  • 窳隳-汉语大词典

    窳隳

    【1】粗劣残破。{清}{王韬}《<火器说略>後跋》:“若夫大砲之制﹐從未講求﹐多以重值購自遠邦﹐以供我用﹐甚且有以窳隳之物以誤軍事者。”{清}{王韬}《<火器说略>前序》:“甚者官惜工貲﹐匠減物料﹐多窳隳而不適於用。”

  • 蕩隳-汉语大词典

    蕩隳

    【1】毁坏。{宋}{苏舜钦}《符瑞》:“政化蕩隳﹐虐戕下民﹐刑罰熾張﹐頌聲寥寂。”

  • 賊隳-汉语大词典

    賊隳

    【1】破坏,败坏。{唐}{李渤}《上封事表》:“{秦}賊隳{周}法﹐剗去井田﹐殘蝕六國﹐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故二世而亡。”

  • 身敗名隳-汉语大词典

    身敗名隳

    【1】见“身敗名裂”。

  • 隳-汉语大词典

    《廣韻》許規切,平支,曉。【1】毁坏;废弃。《老子》:“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隳。”{陆德明}释文﹕“隳﹐毁也。”《吕氏春秋·必己》:“合則離﹐愛則隳。”{高诱}注﹕“隳﹐廢也。”{宋}{叶適}《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清河}溢﹐隳城千丈。”{明}{唐顺之}《公移·牌》:“若一疏虞﹐是隳前功而招後罪也。”{李大钊}《民彝与政治》:“一夫作難﹐七廟以隳。”【2】通“[惰]”。懈怠。《韩非子·八奸》:“是以賢者懈怠而不勸﹐有功者隳而簡其業﹐此亡國之風也。”{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隳﹑墮二字並與惰通。”{唐}{韩愈}《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四十餘年﹐或裨或專﹐攻牢保危﹐爵位已隮﹐既明且慎﹐終老無隳。”

  • 隳膽-汉语大词典

    隳膽

    【1】剖胆﹐比喻真诚。{唐}{钱珝}《代史馆王相公让相位第一表》:“隳膽獻書﹐期於聽允。”

  • 隳隤-汉语大词典

    隳隤

    【1】坍毁破败。{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官制》:“廟户減耗﹐祠宇隳隤﹐公悉條具以聞。”

  • 隳斁-汉语大词典

    隳斁

    【1】毁败﹔废弛。《新唐书·王璠传》:“自{李諒}後﹐政條隳斁﹐姦豪寖不戢﹐{璠}頗修舉﹐政有名。”

  • 隳硩-汉语大词典

    隳硩

    【1】捣毁。{唐}{元稹}《蔡少卿兼监察御史制》:“經略臣公素隳硩妖巢﹐收復故地。”

  • 隳脞-汉语大词典

    隳脞

    【1】谓不可为或对事情苛责过细。《宋史·文彦博传》:“{彦博}言於帝曰:‘陛下厲精求治﹐而人心未安﹐蓋更張之過也。祖宗法未必皆不可行﹐但有偏而不舉之病爾。’{安石}知爲己發﹐奮然排之曰:‘求去民害﹐何爲不可?若萬事隳脞﹐乃{西晉}之風﹐何益於治?’”

  • 隳肝瀝膽-汉语大词典

    隳肝瀝膽

    【1】谓剖开肝胆以示真诚。比喻尽心竭力。{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則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其隳肝瀝膽﹐同厮養之用力﹐亦難哉!”

  • 隳墜-汉语大词典

    隳墜

    【1】废弃﹐败坏。{明}{张居正}《遵谕自陈不职疏》:“一有不稱﹐則化機爲之壅窒﹐庶事爲之隳墜﹐其爲害豈特一肢之病而已哉?”《旧唐书·德宗纪上》:“{惟岳}隳墜父業﹐蔑棄國恩﹐縗絰之中﹐擅掌戎務。”

  • 隳摧-汉语大词典

    隳摧

    【1】犹坍塌。{唐}{李中}《经古寺》诗:“殿宇半隳摧﹐門臨野水開。”

  • 隳頽-汉语大词典

    隳頽

    【1】消失﹔消沉。{郭沫若}《塔·喀尔美萝姑娘》:“我的性格已为她隳颓﹐我的灵肉已为她糜烂﹐我的事业已为她抛掷﹐我的家庭已为她离散了。”{明}{梁辰鱼}《浣纱记·放归》:“寡人據于蒺藜﹐入于幽谷﹐顔色憔悴﹐志氣隳頽。”{宋}{司马光}《和景文议交绝句》:“邇來友義漸隳頽﹐直諒多聞貴不回。”【2】衰败﹔毁败。{宋}{欧阳修}《论盗贼事宜札子》:“又見國家綱紀隳頽﹐法令寬弛﹐賞罰不立﹐善惡不分﹐體弱勢危﹐可憂可懼。”{唐}{白居易}《短歌行》之一:“人無根蒂時不駐﹐朱顔白日相隳頽。”

  • 隳慢-汉语大词典

    隳慢

    【1】怠惰﹔怠慢。隳﹐通“惰”。{宋}{司马光}《论赦及疏决状》:“今歲五月以前﹐疎決之令已再行矣﹐此所以使百職隳慢﹐姦邪恣睢者也。”

  • 隳懈-汉语大词典

    隳懈

    【1】懈怠。隳﹐通“惰”。{宋}{苏舜钦}《东京宝相禅院新建大悲殿记》:“{明肅莊獻皇后}崩﹐閣廢不作﹐已而又命入内供奉官{趙用志}﹑{朱文用}易閣以殿﹐{景祐}元年又罷之。{德淮}隳懈自劾去。”

  • 隳名-汉语大词典

    隳名

    【1】谓隐姓埋名。{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诗:“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

  • 隳頓-汉语大词典

    隳頓

    【1】毁坏﹔倒塌。《文选·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山川無改﹐城闕爲墟﹐宫廟隳頓﹐鐘簴空列。”{李周翰}注:“隳頓﹐廢壞也。”

  • 隳職-汉语大词典

    隳職

    【1】丢官。{唐}{孟郊}有《大隱坊崔從事鄖以直隳職》詩。

  • 隳紊-汉语大词典

    隳紊

    【1】败坏紊乱。《隋书·经籍志一》:“{周}室道衰﹐紀綱散亂﹐國異政﹐家殊俗﹐褒貶失實﹐隳紊舊章。”《旧唐书·卢杞传》:“隳紊朝典﹐致亂危國。”《宋史·赵普传》:“朝庭紀綱﹐漸致隳紊。”

  • 隳敗-汉语大词典

    隳敗

    【1】衰败﹔败坏。{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既而見一火龍……穴其屋騰天而去﹐亦不損物﹐然其家不數年隳敗焉。”{宋}{司马光}《辞枢密副使第一札子》:“近日以來﹐加以衰疾﹐恪居舊職﹐猶恐隳敗。”{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發展既央﹐隳敗隨起。”

  • 隳廢-汉语大词典

    隳廢

    【1】毁坏﹔破坏。《南齐书·东昏侯纪》:“下{揚}﹑{南徐}二州橋桁塘埭丁計功爲直﹐斂取見錢供太樂主衣雜費。由是所在塘瀆﹐多有隳廢。”{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百年以來﹐海烽久熄﹐人情怠玩﹐因而隳廢。”《汉书·师丹传》:“{新都侯}{王莽}白太皇太后發掘{傅太后}﹑{丁太后}冢﹐奪其璽綬﹐更以民葬之﹐{定陶}隳廢{共皇廟}。”【2】毁弃﹔废弃。多用于抽象事物。{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四:“大抵当时自有一辈人对于所谓‘故’不免有些误解……便是以为必须磔裂章句﹐隳废声韵﹐破偶而用奇。”{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昔爲敵國之君﹐今爲俘囚之虜﹐隳廢王業﹐亡滅宗祀。”{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唐}世學士院故事﹐近時隳廢殆盡。”《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羣臣將士以爲社稷隳廢﹐{備}宜修之。”

  • 隳放-汉语大词典

    隳放

    【1】罢官放逐。《宋书·徐湛之传》:“〔臣〕顯居官次﹐垢穢朝班﹐厚顔何地﹐可以自處。蒙隳放﹐伏待鈇鑕。”

  • 隳心-汉语大词典

    隳心

    【1】犹言灰心丧气。《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史资料选辑·剿逆说》:“此志士仁人所以隳心解體﹐忠臣哲彦所以拊膺飲泣也。”

  • 隳剌-汉语大词典

    隳剌

    【1】互相诋毁﹐互相掣肘。《新唐书·独孤及传》:“官亂職廢﹐將墮卒暴﹐百揆隳剌﹐如沸粥紛麻。”

  • 隳肝嘗膽-汉语大词典

    隳肝嘗膽

    【1】犹言隳肝沥胆。{唐}{张九龄}《与李让侍御书》:“忠信獲戾﹐古人之言。惟教義之所矜﹐乃譏嫌之見及。恨不能隳肝嘗膽﹐徇知己以求申。”

  • 隳凌-汉语大词典

    隳凌

    【1】毁坏和僭越。《旧唐书·高骈传》:“但守君臣之軌儀﹐正上下之名分﹐宜遵教約﹐未可隳凌。”

  • 隳敝-汉语大词典

    隳敝

    【1】毁坏﹔残破。{陈去病}《岁末杂感》诗:“{長門}莫與讎﹐鸘裘輒隳敝。”{清}{华翼纶} 《锡金团练始末记》:“帶兵官爲{余思樞}﹐其兵搶掠有餘而戰守不足﹐並託言東門駐卡隳敝不能防守。”

  • 隳墮-汉语大词典

    隳墮

    【1】败落。{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凡吾同胞﹐其有哀文學之流亡﹐斯文之隳墮者乎?”【2】失败﹐不成功。{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一表》:“如使四路之帥﹐上失其勢﹐下撓其志﹐沮喪不樂﹐意衰神瘁﹐則事有隳墮﹐豈復能振謀發策﹐爲國家長城之倚哉!”

  • 隳形-汉语大词典

    隳形

    【1】毁伤身形。{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诗引:“或問師隳形之自﹐對曰:小失怙恃﹐推棘心以求上乘。”按﹐此指去发为僧。

  • 隳曠-汉语大词典

    隳曠

    【1】旷废。{宋}{司马光}《谢检讨启》:“原立官之甚重﹐宜擇士以恪居﹐豈容冒塵﹐坐致隳曠。”

  • 隳行-汉语大词典

    隳行

    【1】恶劣的品行。{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顾侍读》:“{晉}{傅咸}《汙巵賦》﹐謂巵爲小兒竊弄﹐誤墮不潔﹐以比士君子之隳行。”

  • 隳殘-汉语大词典

    隳殘

    【1】衰败残破。{晋}{郭璞}《流寓赋》:“觀屋落之隳殘﹐顧徂見乎丘棗。”{後蜀}{何光远}《鉴诫录·诛利口》:“念{高祖}﹑{太宗}之業﹐倏爾隳殘。”

  • 隳裂-汉语大词典

    隳裂

    【1】毁坏﹔败坏。《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羈絏藩臣﹐千凌宰輔﹐隳裂王度﹐汩亂朝經。”{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三:“官方隳裂﹐吏治窳敝。”

  • 隳膽抽腸-汉语大词典

    隳膽抽腸

    【1】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雞人始唱﹐鶴蓋成陰﹐高門旦開﹐流水接軫﹐皆願摩頂至踵﹐隳膽抽腸。”{吕延济}注:“隳﹐毁。抽﹐拔也。言盡心也。”

  • 隳引-汉语大词典

    隳引

    【1】表示指引。{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羽士僧衆﹐但欲速了……相率隳引於常所經行而止﹐至於妙蹤勝賞﹐十不能得其一二也。”【2】犹导引。{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譬之垂絶之人﹐教以吐納隳引之方﹐足以速其死而已矣!”

  • 隳突-汉语大词典

    隳突

    【1】引申为放纵不羁。{林纾}《国朝文序》:“史家之文﹐則又隳突恣肆﹐無復規儉。”【2】横行﹐骚扰。{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隸役者……隳突叫號﹐虎威斷九衢之路。”{孙中山}《北伐宣言》:“〔{曹錕}〕近復嗾其鷹犬﹐隳突{浙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 隳靡-汉语大词典

    隳靡

    【1】毁伤﹐毁坏。{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虞仰攻﹐高其壘;虞直攻﹐厚其垝;虞迫垣而隳靡也﹐則隍池;虞遠隍而憑陵也﹐則陴睨。”

  • 隳圮-汉语大词典

    隳圮

    【1】倾坍﹔倒塌。{宋}{陆九渊}《荆公祠堂记》:“{紹興}初常加葺焉﹐逮今餘四十年﹐隳圮已甚。”{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屢年大水﹐城垣隳圮。”{唐}{吴兢}《贞观政要·封建》:“{秦氏}背師古之訓……故一夫號呼而七廟隳圮。”

  • 隳損-汉语大词典

    隳損

    【1】毁损﹔丧失。{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平日盛美﹐一朝隳損﹐善人君子﹐化爲仇敵。”《明史·王骥徐有贞等传赞》:“其才皆有過人者……而顧以躁於進取﹐依附攀援﹐雖剖符受封﹐在文臣爲希世之遇﹐而譽望因之隳損﹐甚亦不免削奪。”{晋}{袁宏}《後汉纪·光武帝纪二》:“今釋此而西歸﹐非徒亡失{河}北﹐又驚動三輔﹐其隳損威重﹐安可量也。”

  • 隳壞-汉语大词典

    隳壞

    【1】废弛﹔废弃。{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將令學生恒掌其事﹐而隳壞其本業﹐則是學生之教加少﹐學生之道益貶。”{汉}{桓宽}《盐铁论·救匮》:“{葛繹}﹑{彭侯之}等﹐隳壞其緒﹐紕亂其紀﹐毁其客館議堂以爲馬婦舍。”【2】毁坏﹔败坏。{康有为}《大同书》甲部序:“其國亡種滅﹐而文明隨之隳壞。”《淮南子·时则训》:“〔天子〕命太尉﹐贊傑俊﹐選賢良﹐舉孝悌。行爵出禄﹐佐天長養。繼修增高﹐無有隳壞。”{宋}{苏轼}《赐度牒修廨宇状》:“臣以此不敢坐觀﹐尋差官檢計到官舍城門樓櫓倉庫二十七處﹐皆係大段隳壞。”{明}{方孝孺}《丙吉》:“政教不振﹐而俗隳壞﹐其爲變亦甚矣。”

  • 隳淪-汉语大词典

    隳淪

    【1】败坏。{宋}{王禹偁}《送毕从事东鲁赴任序》:“然而上有{定}{哀}不道﹐下有{季}{孟}專權﹐隳淪素風﹐蔽塞鴻業。”

  • 隳顛-汉语大词典

    隳顛

    【1】秃顶。《墨子·修身》:“暢之四支﹐接之肌膚﹐華髮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孙诒让}间诂:“{畢}云:‘隳字當爲墮。’案:《説文·髟部》云:‘鬌﹐髮墮也。’《頁部》云:‘顛﹐頂也。’墮與鬌通;墮顛﹐即秃頂。”

  • 隳官-汉语大词典

    隳官

    【1】罢官﹔解职。{宋}{邵博}《闻见後录》卷二三:“上書對策﹐指陳其失﹐隳官獲譴﹐無所顧慮。”《文选·宋玉<高唐赋>》:“長吏隳官﹐賢士失志。”{李善}注引{孔安国}曰:“隳﹐廢也。”{唐}{包佶}《戏题诸判官厅壁》诗:“願留今日交歡意﹐直到隳官謝病時。”{三国} {魏}{应璩}《百一诗》:“前者隳官去﹐有人適我閭。”

  • 隳落-汉语大词典

    隳落

    【1】毁坏和失落。{汉}{王充}《论衡·论死》:“爪牙隳落﹐不能復囓噬﹐安能害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宗室宝熙奏折附片》:“朝廷鑒於肘腋之患﹐凡所請求無不俯從﹐大權隳落﹐政體變更。”《文选·潘岳<西征赋>》:“寮位儡其隆替﹐名節漼以隳落。”{李周翰}注:“隳﹐廢也。”

  • 隳亡-汉语大词典

    隳亡

    【1】灭亡。{汉}{桓宽}《盐铁论·非鞅》:“及{二世}之時﹐邪臣擅斷﹐公道不行﹐諸侯叛弛﹐宗廟隳亡。”

  • 隳弛-汉语大词典

    隳弛

    【1】松弛﹔懈怠﹔废弛。{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咨目二》:“蓋上不留意﹐則典軍者亦不提轄﹐將校得以苟且﹐隳弛紀律。”{宋}{陈亮}《四弊策》:“{張文定公}以爲{祥符}以來﹐萬事隳弛﹐務爲姑息﹐漸失祖宗之舊。”

  • 隳惰-汉语大词典

    隳惰

    【1】懈怠。隳﹐通“惰”。{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

  • 隳節-汉语大词典

    隳節

    【1】犹失节。{宋}{陆游}《跋<松陵倡和集>》:“方{吴}{越}時﹐中原隔絶﹐乃有妄人造謗﹐以爲{美}隳節于{巢}賊﹐爲其翰林學士。”

  • 銷隳-汉语大词典

    銷隳

    【1】犹消失。{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序》:“洊罹變故﹐志意銷隳﹐平日所見聞﹐日以廢亡。”

  • 頽隳-汉语大词典

    頽隳

    【1】败坏。{严复}《原强》:“今也彼亦以其法與吾法遇﹐而吾法乃頽隳蠹朽瞠乎其後也。”一本作“穨墮”。{明}{王廷相}《雅述下》:“幸君臣政化清平﹐無釁而起﹐但稍有頽隳﹐以侵紀綱。”{宋}{苏辙}《题南都留守妙峰亭》诗:“清冷久沮洳﹐文雅空頽隳。”

  • 顛隳-汉语大词典

    顛隳

    【1】坠毁。{宋}{苏舜钦}《游山》诗:“旁過折腰塔﹐鐵輪盡顛隳。”隳﹐一本作“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