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卿(六卿)是什么意思
六卿-古文观止词典
六卿liù qīng
【词性】:名词
指中央政府各部的长官。《周礼》把执政大臣分为六官,亦称六卿。后世亦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1)。《待漏院记》:六卿分职。——六卿分工各守其职。
六卿分晉-汉语大词典
六卿分晉
【1】{春秋}后期﹐{晋国}{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秉持国政﹐并相继改革田亩制﹑税制﹐图谋富强﹐相互兼并﹐导致{晋}室瓦解﹐最后分立为{赵}﹑{韩}﹑{魏}三国﹐史称“六卿分晋”。{唐}{李白}《古风》之五三:“{趙}倚龍虎鬭﹐{晉}爲六卿分。”
六卿-汉语大词典
六卿
【1】上古天子有六军﹐六军之主将称“六卿”。《书·甘誓》:“大戰于甘﹐乃召六卿。”{孔}传:“天子六軍﹐其將皆命卿。”【2】指六官。《书·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爲六卿,各有徒屬職分,用於百事。”{春秋}末,{宋国}亦设六卿之官,其官名与{周}稍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於是{皇緩}爲右師,{皇非我}爲大司馬,{皇懷}爲司徒,{靈不緩}爲左師,{樂茷}爲司城,{樂朱鉏}爲大司寇,六卿三族降聽政,因大尹以達。”后用以泛称朝廷重臣。{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威重於六卿,富累於{陶衞},輿服僭於王公,宫室溢於制度。”{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聞之前典,豈有六卿之胄,納女於管庫之人?”{隋}{唐}后亦用以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清}{龚自珍}《明良论二》:“至身爲三公﹐爲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於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師傅自處之風﹐匪但目未覩﹐耳未聞﹐夢寐亦未之及。”【3】指{春秋}时{晋}之{范}﹑{中行}﹑{知}﹑{赵}﹑{韩}﹑{魏}六氏。《左传·襄公十九年》:“公({魯襄公})享{晉}六卿于{蒲圃}﹐賜之三命之服。”《韩非子·孤愤》:“所以謂{晉}亡者﹐亦非地與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專之也。”{三国} {魏}{曹冏}《六代论》:“今陛下君有海内﹐而子弟爲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而無輔弼﹐何以相救?”【4】谓卿六人。《左传·襄公九年》:“將盟﹐{鄭}六卿:{公子騑}﹑{公子發}﹑{公子嘉}﹑{公孫輒}﹑{公孫蠆}﹑{公孫舍之}及其大夫﹑門子﹐皆從{鄭伯}。”《文选·左思<魏都赋>》:“其府寺則位副三事﹐官踰六卿。”{张载}注:“置卿近九﹐故曰官踰六卿。”【5】见“六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