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閩

閩(閩)是什么意思

  • 七閩-汉语大词典

    七閩

    【1】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爲七種,故謂之{七閩}。”后称{福建省}为{闽}或{七闽}。{宋}{苏轼}《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吴}兒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閩}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時有{陳有定}據守{福建}﹐{七閩}頗安。”{清}{张尚瑗}《仙霞关》诗:“{七閩}路與中原通﹐怪事咄咄驚天公。”

  • 八閩-汉语大词典

    八閩

    【1】{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宋}时始分为八个府﹑州﹑军﹐{元}代分为{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代改八路为八府﹐{清}仍之﹐因有{八闽}之称。{明}{何景明}《题黄车驾画竹》诗:“{八閩}高士{黄司馬}﹐平生好文兼愛畫。”{清}{黄遵宪}《送女弟》诗:“過江入{八閩}﹐展轉來海濱。”{袁鹰}《闽海情怀》:“有生以来﹐还没有机会到过{福建}﹐却对{八闽}景物怀有很深的感情。”

  • 洛閩-汉语大词典

    洛閩

    【1】{洛}学和{闽}学的合称,即{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为{洛阳}人,{南宋}{朱熹}曾侨居﹑讲学于{福建},因有此称。{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先師{陳白崖}先生言:‘業師某先生﹐篤信{洛}{閩}﹐而不鶩講學名。’”{章炳麟}《<革命军>序》:“乃如{羅}﹑{彭}﹑{邵}﹑{劉}之倫﹐皆篤行有道士也。其所操持﹐不{洛}{閩}而{金谿}﹑{餘姚}。”{清}{黄宗羲}《复秦灯岩书》:“又言{新安}{姚江}爲兩大宗﹐學者不宗{洛}{閩}﹐即宗{姚江}﹐不可别自爲宗。此亦先生門面之言。”

  • 濂洛關閩-汉语大词典

    濂洛關閩

    【1】{宋}代理学的四个学派。“濂”指{濂溪}{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關”指{关中}{张载}:“閩”指讲学于{福建}的{朱熹}。{明}{李贽}《德业儒臣前论》:“惟此言出﹐而後{宋}人直以{濂}﹑{洛}﹑{關}﹑{閩}接{孟氏}之傳﹐謂爲知言云。”{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宋}儒據理談天﹐自謂窮造化陰陽之本﹐於日月五星﹐言之鑿鑿﹐如指諸掌。然{宋}曆屢變而愈差。自{郭守敬}以後﹐驗以實測﹐證以交食﹐始知{濂}﹑{洛}﹑{關}﹑{閩}﹐於此事全然未解。”

  • 閩-汉语大词典

    “[闽]”的繁体字。《廣韻》無分切,平文,微。

  • 閩-汉语大词典

    “[闽]”的繁体字。《廣韻》武巾切,平真,明。《廣韻》無分切,平文,微。【1】古种族名﹐生活于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閩},蠻之别也。”{孙诒让}正义:“{閩},即今{福建},在{周}爲南蠻之别也。”{晋}{左思}《吴都赋》:“槁工檝師,選自{閩}{禺}。”{唐}{韩愈}《祭马仆射文》:“適彼{甌閩}﹐﹐跋躓。”{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公卿將相大抵多{江}﹑{浙}﹑{閩}﹑{蜀}之人。”{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南方則{滇}{黔}之間,{湘}{粤}之鄙,{閩}{徽}江介之僻縣,編竹爲屋,飼豕如人。”【2】{五代}十国之一。公元893年{王潮}据今{福建}之地,任{福建}观察使,旋升{威武军}节度使。后其弟{王审知}在909年被{后梁}封为{闽王}。933年{王审知}子{王延钧}称帝,建都{长乐}(今{福建}{福州}),国号{闽}。943年{王延钧}弟{王延政}又在{建州}称帝,国号{殷}。945年复国号{闽},为{南唐}所灭。共历六主﹐三十七年。

  • 閩粤-汉语大词典

    閩粤

    【1】同“[閩越]”。《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闽粤》:“{吴王}子{駒}亡走{閩粤}﹐怨{東甌}殺其父﹐常勸{閩}{粤}擊{東甌}。”【2】{福建}﹑{广东}两省。{清}{黄遵宪}《台湾行》:“亡{秦}者誰三户{楚}﹐何況{閩}{粤}百萬户。”

  • 閩隸-汉语大词典

    閩隸

    【1】{周}代掌管驯养鸟的小官。《周礼·秋官·闽隶》:“閩隸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教擾之。”

  • 閩虻-汉语大词典

    閩虻

    【1】泛指蚊虫。閩,通“蟁”。{汉}{王充}《论衡·感虚》:“使賢者處深野之中﹐閩虻能不入其舍乎?”

  • 閩中-汉语大词典

    閩中

    【1】古郡名。{秦}置。治所在{冶县}(今{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宁海}及其以南的{灵江}﹑{瓯江}﹑{飞云江}流域。{秦}末废。后以“閩中”指{福建}一带。{南朝} {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閩中}安可處﹐日夜念歸旋。”《南史·到溉传》:“余衣本百結﹐{閩中}徒入蠶。假令金如粟﹐詎使廉夫貪。”{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先是{閩中}{郭聖僕}有二妾﹐一曰{李陀那}﹐一曰{朱玉耶}。”

  • 閩北話-汉语大词典

    閩北話

    【1】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分布于{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部分地区。

  • 閩關-汉语大词典

    閩關

    【1】指{福建}与内地相通的关隘。{清}{傅鼎铨}《忆谢叠山》诗:“血戰{安仁}敗不還﹐潔身賣卜入{閩}關。”

  • 閩中十子-汉语大词典

    閩中十子

    【1】{明}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的合称。十子诗宗法盛{唐}。{明}{袁表}{马荧}编有《闽中十子诗》。

  • 閩徼-汉语大词典

    閩徼

    【1】指{福建}。该省位于海疆,故称。{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升迁·四六禀启》:“望真人于霄漢﹐日遠{長安};投下吏于海濱﹐風殊{閩}徼。”

  • 閩越-汉语大词典

    閩越

    【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秦}以其地为{闽中郡}。其首领{无诸}相传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汉}初受封为{闽越王}。治{东冶}(今{福州})。后分为{繇}和{东越}两部。因以“閩越”指{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一带。《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刘良}注:“{閩越}﹐南夷國名也。相誅﹐謂自相誅殺而降也。”{唐}{韩愈}《欧阳生哀辞》:“{歐陽詹}世居{閩越}﹐自{詹}已上﹐皆爲{閩越}官﹐至州佐﹑縣令者﹐累累有焉。”{清}{朱琦}《感事》诗:“飛帆擾{閩越}﹐百口騰謗毁。”【2】{闽越}﹑{南越}的并称。《文选·扬雄<长杨赋>》:“{羌}{戎}睚眥﹐{閩}{越}相亂。”{李善}注引《汉书》:“{武帝}{建元}四年﹐{尉他}孫{胡}爲{南城王}﹐{閩城王}{郢}興兵擊{南越}邊邑。”

  • 閩海-汉语大词典

    閩海

    【1】指{福建}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带。{明}{徐渭}《君从》诗:“君從{閩}海下{南昌}﹐正值中官降玉皇。”

  • 閩荒-汉语大词典

    閩荒

    【1】指{福建}及{浙江}南部沿海地区。泛指我国南方开发较晩的地区。{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朅來遊{閩}荒﹐捫涉窮{禹}鑿。”{王琦}注:“{閩}﹐今{福建}地﹐在{唐}時爲{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五郡之地。{東甌}與{閩}地相連接﹐在{唐}時爲{温州}﹑{台州}﹑{處州}三郡之地。{秦}時立{閩中郡}﹐合{東甌}在内。至{漢}始分{東甌}﹐以立{東海王}。{太白}生平未嘗入{閩}﹐而{温}﹑{台}﹑{處}三州則遊歷多見於詩歌﹐疑此詩所謂‘{閩}荒’者﹐指{東甌}之地而言也。”

  • 閩南話-汉语大词典

    閩南話

    【1】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分布于{福建省}南部﹑{台湾省}大部﹑{广东省}{潮州}﹑{汕头}一带及{海南省}的一部分。海外华侨也很多说闽南话。《苏州杂志》1990年第1期:“他要用英语﹑粤语﹑泰语﹑闽南话等向这些‘阿爷阿婆’反复讲解‘远香堂’﹑‘三十六鸳鸯馆’。”

  • 閩派-汉语大词典

    閩派

    【1】篆刻流派之一。传为{清}{莆田}{宋珏}开创。学{秦}{汉}鉩印而受{文彭}﹑{何震}影响﹐风格清丽。{宋珏}擅八分书﹐曾以八分入印。后继者有{吴晋}等。也叫“莆田派”。

  • 閩劇-汉语大词典

    閩劇

    【1】{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州}方言地区,也称“福州戏”。1914年前后,由在{福州}一带演唱的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唠唠班等声腔源流各不相同的戏曲班社融合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徽剧和京剧等的影响。

  • 閩學-汉语大词典

    閩學

    【1】{宋}代理学以{朱熹}为首的学派。{朱}曾侨寓并讲学于{福建路}的{建阳},故称。{清}{赵翼}《题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數典{鄭}注參﹐析理{閩}學守。”

  • 閩嶠-汉语大词典

    閩嶠

    【1】{福建}境内的山地。{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龍友}({楊文驄})父子殉難{閩}嶠。”

  • 閩洛-汉语大词典

    閩洛

    【1】{宋}代理学以二{程}和{朱熹}为首两学派的并称。二{程}({程颢﹑程颐}),{洛阳}人,{朱熹}曾侨寓{福建}之{建阳},故称。{清}{鄂尔泰}《赠方望溪》诗:“{姚}{姒}上■下{閩}{洛}﹐青鏡恐蝕妖蝦蟆。”

  • 閩蚋-汉语大词典

    閩蚋

    【1】泛指蚊虫。閩,通“蟁”。《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羣鳥養羞”{汉}{郑玄}注:“《夏小正》曰:‘九月﹐丹鳥羞白鳥’説者曰:‘丹鳥也者﹐謂丹良也。白鳥也者﹐謂閩蚋也。’”{陆德明}释文:“閩﹐音文﹐依字作蟁﹐又作蚊。”

  • 閩嶺-汉语大词典

    閩嶺

    【1】{福建}北部的山岭。{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閩}嶺以南多木棉﹐土人競植之﹐有至數千株者﹐採其花爲布﹐號吉貝布。”

  • 閩川-汉语大词典

    閩川

    【1】指{闽}地的河川。{前蜀}{韦庄}《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诗:“遠自{稽}山遊{楚}澤﹐又從{廬}岳去{閩}川。”{南唐}{陈陶}《上建溪》诗:“雲樹杳冥通上界﹐峯巒迴合下{閩}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