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傘(黃傘)是什么意思
黄傘格-汉语大词典
黄傘格
【1】一种书信格式。在八行竖写的信纸上,每行都有颂扬或表示敬意的语句,这些语句都跳行抬头写,但每行都不写到底,只有中间一行写受信人的名号,比别行更加抬高一格,下面的字也多一些,一直写到底,矗立于两旁的短行当中,像旧时官吏仪仗中的一柄黄伞,故称。{鲁迅}《呐喊·阿Q正传》:“{赵秀才}本也想靠着寄存箱子的渊源﹐亲身去拜访举人老爷的﹐但因为有剪辫的危险﹐所以也就中止了。他写了一封‘黄伞格’的信﹐托假洋鬼子带上城。”
黄傘-汉语大词典
黄傘
亦作“[黄繖]”【1】黄颜色的伞。即黄罗伞盖。皇帝仪仗之一。{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太祖}皇帝即位後﹐車駕初出﹐過大溪橋﹐飛矢中黄繖﹐禁衛驚駭﹐帝披其胸笑曰:‘教射!教射!’”{宋}{刘过}《四犯剪梅花·上建康钱大郎寿》词:“{西清}侍宴﹐望黄傘﹑日華籠輦。”{元}{吴师道}《元旦朝回书事》诗之一:“黄繖寶幢微影動﹐一時吹面受東風。”【2】黄颜色的伞。{明}{清}时知府以上的官之前导仪仗。伞质为布。{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一·褐盖》:“而庶子﹑諭德﹑洗馬及講讀學士﹐在京亦張大金扇﹐以故向來俱得用黄繖。”《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倒是我{雪齋先生}詩名大﹐府﹑司﹑院﹑道﹐現任的官員﹐哪一個不來拜他!人只看見他大門口﹐今日是一把黄傘的轎子來﹐明日又是七八個紅黑帽子的喝了來﹐那藍傘的官不算﹐就不由的不怕。”南京师院中文系整理小组注:“傘﹐也稱‘馬傘’﹐官員儀仗的一種﹐用不同顔色區别品級的高下。知府以上用黄色﹐自知州以下用藍色。”【3】借指皇帝。{宋}{苏轼}《九月十五日翼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日高黄繖下{西清}﹐風動槐龍舞交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