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鳥

鳥(鳥)是什么意思

  • 三青鳥-汉语大词典

    三青鳥

    【1】传说中的仙鸟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鳥。”{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五:“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清}{王夫之}《九昭》:“介三青鳥以先鳴兮﹐誅鳳凰於{西母}。”【2】借指使者。{唐}{李白}《相逢行》:“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

  • 七十鳥-汉语大词典

    七十鳥

    【1】鸨的异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鸨》:“鴇性最淫﹐逢鳥則與之交﹐其字七十鳥爲鴇﹐爲其多鳥相交故也。”

  • 三寸鳥七寸嘴-汉语大词典

    三寸鳥七寸嘴

    【1】喻善于强词夺理。{清}{翟灏}《通俗编·禽鱼》:“《莊子·徐無鬼》:‘{仲尼}曰:某願有喙三尺。’{郭}注云:‘凡人閉口﹐未是不言。’蓋鳥喙長者﹐多不能言。按:鄙俗嘲能言者﹐曰三寸鳥七寸嘴﹐義適相反。然{唐}{陸餘慶}﹐善論事而嘲之者曰:‘論事則喙長三尺’﹐已悮用《莊子》文矣。”

  • 三白鳥-汉语大词典

    三白鳥

    【1】传说中的神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徐整}《三五历》曰:“天地之初﹐有三白鳥﹐主生衆鳥。”

  • 三鳥-汉语大词典

    三鳥

    【1】古代神话中{西王母}身边的三只青鸟。亦为使者的泛称。《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鳥。”{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汉}{刘向}《九叹·忧苦》:“三鳥飛以自南兮﹐覽其志而欲北。”{洪兴祖}补注:“三鳥﹐{王母}使者。”{唐}{李益}《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诗:“旦隨三鳥去﹐羽節凌霞光。”{南朝} {梁}{江淹}《陆平原羁宦》诗:“願言寄三鳥﹐離思非徒然。”

  • 三品鳥-汉语大词典

    三品鳥

    【1】鸥的别名。{宋}{陶穀}《清异录·碧海舍人》:“{隋}宦者{劉繼銓}﹐得芙蓉鷗二十四隻以獻﹐毛色如芙蓉﹐帝甚喜﹐置{北海}中﹐曰:‘鷗字三品鳥﹐宜封碧海舍人。’”

  • 五鳥花-汉语大词典

    五鳥花

    【1】紫参的别名。今名红骨参﹑毛丹参。{唐}{钱起}《紫参歌》序:“紫參﹐幽芳也。五菂連萼﹐狀飛禽羽舉﹐俗名之五鳥花。”

  • 不噎之鳥-汉语大词典

    不噎之鳥

    【1】指鸠。《後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之爲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

  • 丹鳥氏-汉语大词典

    丹鳥氏

    【1】传说上古帝王{少皞}时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啓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杜预}注:“丹鳥﹐鷩雉也﹐以立秋來﹐立冬去﹐入大水爲蜃。上四鳥皆曆正之屬官。”{孔颖达}疏:“立秋立冬謂之閉﹐此鳥以秋來冬去﹐故以名官﹐使之主立秋立冬也。”

  • 丹山鳥-汉语大词典

    丹山鳥

    【1】指凤凰。{清}{黄遵宪}《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中有丹山鳥﹐哀鳴復迴翔。”

  • 丹鳥-汉语大词典

    丹鳥

    【1】萤的异名。《大戴礼记·夏小正》:“丹鳥羞白鳥。丹鳥者﹑謂丹良也;白鳥者﹐謂蚊蚋也。”{唐}{骆宾王}《萤火赋》:“伊玄功之播氣﹐有丹鳥之賦象。”{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螢火﹐一名丹良……一名丹鳥。”【2】鷩雉。详“丹鳥氏”。【3】凤的别称。{南朝} {陈}{徐陵}《丹阳上庸路碑》:“天降丹鳥﹐既序《孝經》;{河}出應龍﹐乃弘《周易》。”《三国志·魏志·管辂传》“來殺我壻”{裴松之}注引《辂别传》:“{文王}受命﹐丹鳥銜書。”

  • 丹穴鳥-汉语大词典

    丹穴鳥

    【1】指凤凰。{唐}{欧阳詹}《元日陪早朝》诗:“儀籥不惟丹穴鳥﹐稱觴半是{越}裳人。”

  • 乙鳥-汉语大词典

    乙鳥

    【1】燕的别名。{宋}{梅尧臣}《闻王景彝雪中禖祀还》诗:“壇場祠乙鳥﹐桑柘響陰梟。”{元}{戴良}《秋兴》诗之四:“荒祠猶記雙龍柱﹐壞埒曾傳乙鳥壇。”

  • 了鳥-汉语大词典

    了鳥

    【1】门窗上的金属搭扣。{清}{朱彝尊}《戏效香奁体二十六韵》:“軒牕開了鳥﹐洞壑隱空嵌。”{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鎖門金了鳥﹐展幛玉鴉叉。”{冯浩}注引{何焯}曰:“了鳥即屈戌﹐今北方語猶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孫葉飛}先生夜宿山家﹐聞了鳥丁東聲。”【2】悬物貌。本作“了”,因“”不易书写,故通常借用“鳥”字。见{翟灝}《通俗编·身体》。引伸为颠倒,不整齐。{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前后辈》:“衣冠了鳥﹐芙裳蘿帶﹐不堪褻侍贵人。”{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字异义驳》:“了鳥﹐音近潦倒﹐義爲顛倒。”《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襄陽郡}之{鄀葉縣}屬{義陽郡}”{裴松之}注引《魏略》:“今陛下既尊羣臣……而使穿方舉土﹐面目垢黑﹐沾體塗足﹐衣冠了鳥﹐毁國之光以崇無益﹐甚非謂也。”

  • 九頭鳥-汉语大词典

    九頭鳥

    【1】传说中的不祥怪鸟。《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晋}{鱼豢}《三国典略》:“{齊}後園有九頭鳥見,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常用以比喻奸猾的人。{白先勇}《花桥荣记》:“这个{湖北}九头鸟﹐专爱探人阴私。”【2】鬼车鸟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鬼车鸟》:“鬼車鳥别名鬼鳥﹑九頭鳥﹑蒼鸆﹑奇鶬。”

  • 乾鳥-汉语大词典

    乾鳥

    【1】詈词。《水浒後传》第二七回:“你這乾鳥﹐若再開口﹐先砍你這顆狗頭!”

  • 南越鳥-汉语大词典

    南越鳥

    【1】指鹦鹉。{唐}{张祜}《鹦鹉》诗:“栖栖南越鳥﹐色麗思沉滛……無事能言語﹐人聞悲恨深。”

  • 匹鳥-汉语大词典

    匹鳥

    【1】成对的鸟。特指鸳鸯。《醒世姻缘传》引起:“關關匹鳥下河洲﹐{文后}當年應好逑。”{晋}{陆机}《燕歌行》:“白日既没明燈輝﹐夜禽赴林匹鳥棲。”《诗·小雅·鸳鸯》“鴛鴦于飛”{毛}传:“鴛鴦﹐匹鳥。”{郑玄}笺:“匹鳥﹐言其止則相耦﹐飛則爲雙﹐性馴耦也。”{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鸳鸯》:“鴛鴦:水鳥﹐鳧類也。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其一思而死。故謂之匹鳥也。”

  • 人日鳥-汉语大词典

    人日鳥

    【1】鸽的别称。{宋}{陶穀}《清异录·人日鸟》:“人日鳥:{南唐}{王建封}不識文義。族子有《動植疏》﹐俾吏録之。其載鴿事﹐以傳寫訛謬﹐分一字爲三﹐而爲人日鳥矣。{建封}信之﹐每人日開筵﹐必首進此味。”

  • 介鳥-汉语大词典

    介鳥

    【1】大鸟。鹤的别称。《文选·张衡<思玄赋>》:“遇九臯之介鳥兮﹐怨素意之不逞。”{吕延济}注:“介﹐大也。言卜兆遇九臯大鳥﹐謂鶴也。”【2】大鸟。雉的别称。《增补类腋》引旧题{师旷}《禽经》:“雉﹐介鳥也。”

  • 仁鳥-汉语大词典

    仁鳥

    【1】指鸾凤。《汉书·梅福传》:“夫夫鵲遭害﹐則仁鳥增逝;愚者蒙戮﹐則智士深退。”{颜师古}注:“仁鳥﹐鸞鳳也。”《宋书·符瑞志中》:“鳳凰者﹐仁鳥也。”

  • 佛現鳥-汉语大词典

    佛現鳥

    【1】鸟名。{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峨嵋山}頂﹐{普賢}菩薩正殿{補陀巖}{普賢}放光之所﹐每日出﹐有白雲接山﹐有鳥呼‘佛現’﹐名佛現鳥。朦朧中佛像現焉。”

  • 信鳥-汉语大词典

    信鳥

    【1】即信鸥。以其随潮往来,有定时,故有信鸟之称。参阅《禽经》。

  • 俊鳥-汉语大词典

    俊鳥

    【1】鸟的美称。{晋}{孙楚}《鹰赋》:“有金剛之俊鳥﹐生{井陘}之巖阻。”此称鹰之雄健。《楚辞·离骚》“鸞皇爲余先戒兮”{汉}{王逸}注:“鸞﹐俊鳥也。”此称鸾之俊美。

  • 候鳥-汉语大词典

    候鳥

    【1】随季节变化作定时迁徙而变易栖居地区的鸟类,如家燕﹑鸿雁等。{晋}{陆云}《赠郑曼季往返》诗之三:“潛介淵躍﹐候鳥雲翔。”{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七》:“早春的天气﹐朝阳正暖﹐候鸟初来。”{峻青}《海嘨》第二章十:“深秋季节﹐正是候鸟南迁的时候﹐树丛里有着各种各样美丽奇特的候鸟。”

  • 倦鳥-汉语大词典

    倦鳥

    【1】倦飞之鸟。亦以喻倦游之人。{宋}{宋庠}《巡视河防置酒晩归作》诗之一:“天長倦鳥没﹐山晩跛牂回。”{明}{刘基}《北上感怀》诗:“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 禽鳥-汉语大词典

    禽鳥

    【1】鸟兽的通称。或单指鸟类。{唐}{杜甫}《遣兴》诗之一:“仰看雲中雁﹐禽鳥亦有行。”{南朝} {宋}{鲍照}《游思赋》:“雖{燕}{越}之異心﹐在禽鳥而同戚。”{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杜预}注:“卿執羔﹐大夫執雁﹐士執雉。”

  • 禽息鳥視-汉语大词典

    禽息鳥視

    【1】比喻空受爵禄而无益于世。《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鳥視﹐終於白首﹐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志也。”{吕向}注:“言受爵禄﹐無益於時﹐亦何異爲牢圈以養畜也﹐如此非我之本志。”{宋}{王安石}《委任》:“使上下之誠相照﹐恩結於其心﹐是豈禽息鳥視而不知荷恩盡力哉?”

  • 傳信鳥-汉语大词典

    傳信鳥

    【1】鸟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部上·莺》:“《六帖》:處士{元藏機}有二鳥﹐類黄鶯﹐每呼之即至﹐或令投人﹐謂之傳信鳥。”

  • 傷弓之鳥-汉语大词典

    傷弓之鳥

    【1】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虚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羣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晋书·苻生载记》:“傷弓之鳥﹐落於虚發。”《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傷弓之鳥不敢攬事﹐且低着頭﹐只顧走。”{赵本夫}《卖驴》:“此时﹐{孙三}老汉犹如‘伤弓之鸟﹐落于虚发’﹐经不得一点風吹草动了!”

  • 傷鳥-汉语大词典

    傷鳥

    【1】受过箭伤的鸟。{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四:“傷鳥有弦驚不定﹐卧龍無水動應難。”

  • 共命鳥-汉语大词典

    共命鳥

    【1】梵语“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义译。又译作“命命鸟”或“生生鸟”。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后世诗文亦常从“共命”二字取义用之。{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蓮花交響共命鳥﹐金膀雙迴三足烏。”{清}{唐孙华}《追挽张烈妇》诗:“願爲共命鳥﹐永託連理枝。”

  • 兵曹鳥-汉语大词典

    兵曹鳥

    【1】传说因{唐}代{崔希高}在{并州}任兵曹而得名的一种鸟。据{唐}{刘肃}《大唐新语·孝行》﹐{崔希高}仁孝友悌﹐丁母忧﹐哀毁过礼。后转{并州}兵曹﹐“廳前叢葦﹐有小鳥如鷦鷯來巢﹐孕卵五色﹐旦如雞子。數日﹐鷇毁雛見﹐已大於母。月餘﹐五色成文﹐大如鵝﹐馴擾閑暇。頃之飛翔﹐時歸舊所。人到于今號爲‘兵曹鳥’。”

  • 元鳥-汉语大词典

    元鳥

    【1】即玄鸟。燕的别名。{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时品》:“元鳥至﹐則高堂畫棟銜泥結草以居。至秋社﹐城村燕各將其雛於采育東土阜﹐名聚燕臺﹐呢喃竟二日而後去。”

  • 凡鳥-汉语大词典

    凡鳥

    【1】隐指“鳳”字。《红楼梦》第五回:“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2】普通的鸟。{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褻之者固以爲園囿之凡鳥﹐外廐之下乘也。”{郭沫若}《女神·凤凰涅槃》:“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来观葬。”{明}{陈汝元}《金莲记·赋鹤》:“全不學凡鳥奔馳日夜勞﹐也不受人世弓和繳。他是守清虚﹐愛寂寥。”{宋}{曾巩}《鸿雁》诗:“性殊凡鳥自知時﹐飛不亂行聊漸陸。”【3】“鳳”的拆字。借指庸才。{唐}{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嵇康}與{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後來﹐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覺﹐猶以爲忻。故作‘鳳’字﹐凡鳥也。”按﹐《说文》:“鳳﹐神鳥也……從鳥﹐凡聲。”拆开来就是“凡鳥”。这是{吕安}对{嵇喜}的讽刺。{喜}﹐{康}兄。

  • 玄鳥氏-汉语大词典

    玄鳥氏

    亦省称“[玄鳥]”【1】传说上古{少昊}帝时官名。掌春分﹑秋分。《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孔颖达}疏:“此鳥以春分來﹐秋分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分。”《晋书·律历下》:“乃自{少昊}﹐則玄鳥司分。”

  • 玄鳥-汉语大词典

    玄鳥

    【1】八哥。{宋}{孙奕}《履斋示儿编·人物通称》:“鴝鵒又名玄鳥。”【2】乌鸦。{晋}{崔豹}《古今注·鸟兽》:“烏﹐一名孝鳥﹐一名玄鳥。”【3】燕子。{唐}{李频}《古意》诗:“玄鳥空巢語﹐飛花入户香。”《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郑玄}笺:“玄鳥﹐鳦也。”《楚辞·九章·思美人》:“{高辛}之靈盛兮﹐遭玄鳥而致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历书》:“春分十三﹐玄鳥至﹐五穀萌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燕》:“燕子﹐篆文象形。乙者﹐其鳴自呼也。玄﹐其色也。”【4】指鹤。《文选·张衡<思玄赋>》:“子有故於玄鳥兮﹐歸母氏而後寧。”旧注:“此假卜者之辭也。玄鳥﹐謂鶴也。母氏﹐喻道也。”【5】传说中的古官名。详“玄鳥氏”。【6】相传古代{葛天氏}乐八篇之一。《吕氏春秋·仲夏》:“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八曰《總萬物之極》。”{高诱}注:“上皆樂之八篇名也。”

  • 京兆鳥-汉语大词典

    京兆鳥

    【1】画眉鸟的别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画眉》:“畫眉鳥﹐一友人名之曰京兆鳥﹐乃取{張敞}故事。”

  • 冤鳥-汉语大词典

    冤鳥

    【1】即冤禽。{唐}{罗隐}《投湖南王大夫启》:“斯亦冤鳥尚思於銜石﹐愚公猶鋭於移山。”

  • 出頭鳥-汉语大词典

    出頭鳥

    【1】比喻因出头露面而招人注目的人。如:少出风头﹐别成了出头鸟。

  • 卵鳥-汉语大词典

    卵鳥

    【1】古代指其卵可供祭祀的禽鸟。如鹅﹑鸭﹑鸡等。《周礼·夏官·掌畜》:“祭祀﹐共卵鳥。”{郑玄}注:“其卵可薦之鳥。”{贾公彦}疏:“還謂上經鵞﹑鴨之屬﹐其雞亦在焉。”

  • 坌鳥先飛-汉语大词典

    坌鳥先飛

    【1】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先行一步。多用做谦辞。【2】笨鸟先飞。比喻笨人反而居先。{元}{关汉卿}《陈母教子》头折:“我和你有箇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鳥先飛。”

  • 報春鳥-汉语大词典

    報春鳥

    【1】鸟名。{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顧渚山}有報春鳥﹐春至則鳴﹐秋分亦鳴﹐似鶗鴂之類也。”《太平广记》卷四六三引《顾渚山记》:“{顧渚山}中有鳥如鴝鵒而小﹐蒼黄色。每至正月二月﹐作聲云:‘春起也。’至三月四月﹐作聲云:‘春去也。’採茶人呼爲報春鳥。”

  • 夫妻本是同林鳥-汉语大词典

    夫妻本是同林鳥

    【1】《法苑珠林》卷六五: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飛鳥﹐暮宿高樹﹐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即合﹐無緣即離﹐我等夫婦﹐亦復如是。”后以“夫妻本是同林鳥”比喻夫妻离合轻易。《醒世姻缘传》引起:“正是:正妻本是同林鳥﹐心變翻爲異國人。”《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若論到夫婦﹐雖説是紅線纏腰﹐赤繩繫足﹐到底是剜肉粘膚﹐可離可合。常言又説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鳥﹐巴到天明各自飛。”{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嗨﹐正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夫人﹐我也只保得自己性命﹐保不得你了。”

  • 夭鳥-汉语大词典

    夭鳥

    【1】妖鸟。夜间恶鸣之鸟。《周礼·秋官·硩蔟氏》:“掌覆夭鳥之巢。”{郑玄}注:“夭鳥﹐惡鳴之鳥﹐若鴞鵩。”{孙诒让}正义:“‘夭’﹐‘‘’之借字﹐經典通借‘妖’爲之。”

  • 小鳥依人-汉语大词典

    小鳥依人

    【1】{唐太宗}评论功臣﹐谓“{褚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见《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后以“小鳥依人”喻小孩或年轻女子的娇稚可爱。{萧乾}《栗子》:“一见面不再那么小鸟依人地笑了﹐第一句话总脱不了:‘看报没有?’读书时期嘛﹐干么过问政治!”

  • 吐蚊鳥-汉语大词典

    吐蚊鳥

    【1】水鸟名。又名蚊母鸟。{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蚊母鳥﹐形如青鷁﹐嘴大而長﹐于池塘捕魚而食﹐每叫一聲﹐則有蚊蚋飛出其口﹐俗云采其翎爲扇﹐可辟蚊子。亦呼爲吐蚊鳥。”{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江}東有吐蚊鳥﹐夏則夜鳴﹐吐蚊于蘆荻中。”{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蚊母鸟》〔释名〕:“吐蚊鳥﹑鷏。”〔集解〕引{陈藏器}曰:“此鳥大如雞﹐黑色。生南方池澤茹蘆中﹐{江}東亦多。其聲如人嘔吐﹐每吐﹐出蚊一二升。”

  • 吐綬鳥-汉语大词典

    吐綬鳥

    【1】即吐绶鸡。{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吐綬鳥身大如鸐﹐五色﹐出{巴}東山中。毛色可愛﹐若天晴淑景﹐即吐綬﹐長一尺﹐須臾還吞之。”{唐}{刘禹锡}《吐绶鸟词》:“{越}人偶見而奇之﹐因名吐綬{江}南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一》:“{魚復縣}南山有鳥大如鴝鵒﹐羽色多黑﹐雜以黄白﹐頭頰似雉﹐有時吐物長數寸﹐丹采彪炳﹐形色類綬﹐因名爲吐綬鳥。”{清}{屈大均}《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收香一一立花鬚﹐吐綬紛紛飲花乳。”

  • 同心鳥-汉语大词典

    同心鳥

    【1】传说中的鸟。古人以为祥瑞的象征。《宋书·符瑞志下》:“同心鳥﹐王者德及遐方﹐四夷合同則至。”【2】为爱情的象征。{晋}{傅玄}《拟四愁》诗之二:“佳人貽我蘭蕙草﹐何以要之同心鳥。”【3】比喻爱侣。{晋}{杨方}《合欢诗》之一:“齊彼同心鳥﹐譬此比目魚。”

  • 同力鳥-汉语大词典

    同力鳥

    【1】鸩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鸩》〔集解〕引{苏恭}曰:“《説文》﹑《廣雅》﹑《淮南子》﹐皆以鴆爲日。{交}{廣}人亦云日即鴆﹐一名同力鳥。”{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下·鸩》:“《寰宇記》:‘鴆﹐一名曇鳥﹐亦曰同力鳥。’”

  • 吞鳥-汉语大词典

    吞鳥

    【1】《晋书·文苑传·罗含》:“〔{羅含}〕嘗晝卧,夢一鳥文彩異常,飛入口中,因起驚説之。{朱氏}(其母)曰:‘鳥有文彩,汝後必有文章。’自此後藻思日新。”后即用为文思灿然之典。{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无射九月》:“才過吞鳥之聲﹐德邁懷皎之智。”{唐}{李瀚}《蒙求》诗:“{羅含}吞鳥﹐{江淹}夢筆。”{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雖有吞鳥夢花之心手﹐莫能追述。”

  • 呆鳥-汉语大词典

    呆鳥

    【1】詈词。傻子,笨蛋。鸟,通“屌”。《水浒传》第四四回:“{楊林}笑道:‘哥哥﹐你看我結果那呆鳥。’”{鲁迅}《书信集·致曹白》:“我所遇见的随便谈谈的青年﹐我很少失望过﹐但哗啦哗啦大写口号理论的作家﹐我却觉得他大抵是呆鸟。”

  • 告天鳥-汉语大词典

    告天鳥

    【1】即告天子。《尔雅·释鸟》“鷚﹑天鸙”{清}{郝懿行}义疏:“今此鳥俗謂之天雀﹐毛色全似阿■而形差小﹐高飛直上﹐鳴聲相屬﹐有如告訴﹐或謂之告天鳥即此也。”

  • 吟鳥-汉语大词典

    吟鳥

    【1】善鸣的鸟。{唐}{谭用之}《送僧中孚南归》诗:“莫道翩翩去如夢﹐本來吟鳥在林泉。”

  • 含鳥-汉语大词典

    含鳥

    【1】詈词。鳥,同“屌”。《水浒传》第四二回:“那大漢﹐上半截不着一絲﹐露出鬼怪般肉﹐手裏拿着兩把夾鋼板斧﹐口裏喝道:‘含鳥休走!’”《水浒传》第二五回:“{武大}道:‘含鳥猢猻﹐倒駡得我好!’”

  • 命命鳥-汉语大词典

    命命鳥

    【1】即共命鸟。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一说是鷓鸪之类。{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梵言耆婆耆婆鳥﹐此言命命鳥是也。”{许地山}《缀网劳蛛·命命鸟》:“{敏明}听见‘命命鸟’三字﹐心里似乎有点觉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尼波罗国》:“〔{尼波羅國}〕出赤銅﹑犛牛﹑命命鳥。”

  • 哭鳥-汉语大词典

    哭鳥

    【1】啼声如哭的鸟,如鸱鸺。{唐}{杜牧}《祭周相公文》:“萬山環合﹐才千餘家﹐夜有哭鳥﹐晝有毒霧。”

  • 哵哵鳥-汉语大词典

    哵哵鳥

    【1】鸲鹆的别名。因其鸣声哵哵,故名。又叫八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鸜鹆》:“鴝鵒﹐哵哵鳥﹑八哥﹑寒臯。〔{時珍}曰〕……哵哵﹐其聲也。”

  • 啄木鳥-汉语大词典

    啄木鳥

    【1】鸟名。常见者身体上部青色,下部淡绿色,有暗色横斑。脚短,趾端有锐利的爪,善于攀援树木,嘴尖而直,很坚硬,能啄开木头,用细长而尖端有钩的舌头捕食树洞里的虫。是益鸟。

  • 啄花鳥-汉语大词典

    啄花鳥

    【1】鸟纲,啄花鸟科各种类的通称。为羽色鲜丽﹑体态纤小的鸣禽。嘴短,略呈三角形,靠近前端的啮缘具细形锯齿,常回飞觅食于花丛之间,有助于传粉,被视为农村益鸟﹐在我国仅分布于西南部和南部。

  • 嗽金鳥-汉语大词典

    嗽金鳥

    【1】{三国}{魏明帝}时,{昆明国}所献之灵鸟。{晋}{王嘉}《拾遗记·魏》:“{明帝}即位二年﹐起靈禽之園﹐遠方國所獻異鳥殊獸皆畜此園也。{昆明國}貢嗽金鳥﹐國人云:‘其地去{燃州}九千里﹐出此鳥﹐形如雀而色黄﹐羽毛柔密﹐常翺翔海上﹐羅者得之﹐以爲至祥……’帝得此鳥﹐畜於靈禽之園﹐飴以真珠﹐飲以龜腦﹐鳥常吐金屑如粟﹐鑄之可以爲器。”{元}{李序}《嗽金鸟行》:“{昆明}使者南方來﹐{洛陽}宫闕如雲開。玉階奉進嗽金鳥﹐水晶鏤刻辟寒臺。”

  • 噣鳥-汉语大词典

    噣鳥

    【1】嘴如钩状的大鸟。《史记·楚世家》:“若王之於弋誠好而不厭﹐則出寶弓﹐碆新繳﹐射噣鳥於東海﹐還蓋長城以爲防。”{司马贞}索隐:“噣﹐音晝﹐謂大鳥之有鉤喙者﹐以比{齊}也。”

  • 嚶鳥-汉语大词典

    嚶鳥

    【1】鸣声相和之鸟。{晋}{陆云}《逸民赋》:“叢木振穎﹐葛藟垂陰;潛魚泳沚﹐嚶鳥來吟。”

  • 四鳥-汉语大词典

    四鳥

    【1】《孔子家语·颜回》载:{孔子}在{卫},闻哭者之声甚哀。问{颜回}。{颜回}回答说:这哭声不但为死者,而且为生离别者。{孔子}问其故。对曰:“{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於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哀聲有似於此,謂其往而不返也。{回}竊以音類知之。”后以“四鳥”喻别离之人。{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歡同株﹐四鳥悲異林。”{南朝} {梁元帝}《遗武陵王诗》:“四鳥嗟長别﹐三聲悲夜猿。”【2】古代历正(司历官){凤鸟氏}的四属官。即{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于鳥﹐爲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曆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啓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杜预}注:“上四鳥皆曆正之屬官。”{孔颖达}疏:“分至啓閉立四官﹐使主之。{鳳鳥氏}爲之長﹐故云:四鳥皆曆正之屬官也。”

  • 希有鳥-汉语大词典

    希有鳥

    【1】见“希有”。

  • 征鳥-汉语大词典

    征鳥

    【1】远飞的鸟。指鹰隼等猛禽。《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孔颖达}疏:“征鳥,謂鷹隼之屬也。”{南朝}{梁}{沈约}《宿东园》诗:“警麏去不息,征鳥時相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剛健既實,輝光乃新,其爲文用,譬征鳥之使翼]。”一说指雁。《吕氏春秋·季冬》:“征鳥厲疾。”{陈奇猷}校释:“征當讀‘出征’之征。征鳥即指鴈言。”

  • 客鳥-汉语大词典

    客鳥

    【1】外地飞来的鸟。多喻旅人。{晋}{王赞}《杂诗》:“人情懷舊鄉﹐客鳥思故林。”{唐}{鲍溶}《鸣雁行》:“{江}南羽族本不少﹐寧得網羅此客鳥?”{唐}{顾况}《海鸥咏》:“萬里飛來爲客鳥﹐曾蒙丹鳳借枝柯。”

  • 銜木鳥-汉语大词典

    銜木鳥

    【1】原指精卫鸟,后亦泛指海鸟。{唐}{陶翰}《送金卿归新罗》诗:“拂波銜木鳥﹐偶宿泣珠人。”

  • 銜石鳥-汉语大词典

    銜石鳥

    同“[銜木鳥]”【1】{唐}{吴融}《沃焦山赋》之二:“乘槎之人﹐莫敢沿洄其側;銜石之鳥﹐無因栖息於中。”

  • 夢鳥-汉语大词典

    夢鳥

    【1】《晋书·文苑传·罗含》:“{含}幼孤……嘗晝卧,夢一鳥,文彩異常,飛入口中,因驚起説之。{朱氏}曰:‘鳥有文彩,汝必有文章。’自此後藻思日新。”后因以“夢鳥”喻诗文才思之富。{唐}{骆宾王}《初秋登司马楼宴得同字》诗:“顧慚非夢鳥﹐濫此廁雕蟲。”{唐}{李商隐}《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诗:“斯文虚夢鳥﹐吾道欲悲麟。”

  • 冬候鳥-汉语大词典

    冬候鳥

    【1】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等。

  • 夏候鳥-汉语大词典

    夏候鳥

    【1】指夏季在某地区繁殖,秋季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家燕﹑杜鹃等。

  • 度鳥-汉语大词典

    度鳥

    【1】指飞鸟。{南朝} {陈}{阴铿}《渡青草湖》诗:“行舟逗遠樹﹐度鳥息危檣。”{唐}{李白}《代别情人》诗:“天涯有度鳥﹐莫絶瑶華音。”

  • 庶鳥-汉语大词典

    庶鳥

    【1】凡鸟,普通的鸟。《淮南子·墬形训》:“飛龍生鳳凰﹐鳳凰生鸞鳥﹐鸞鳥生庶鳥﹐凡羽者生於庶鳥。”{明}{杨慎}《凤赋》:“鳳凰生鸞鳥﹐鸞鳥生庶鳥﹐庶鳥之變﹐乃産妖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动》:“凡鷙鳥﹐雄小雌大;庶鳥﹐皆雄大雌小。”

  • 害鳥-汉语大词典

    害鳥

    【1】危害农作物﹑果树或鱼苗等,对人类不利的鸟类。

  • 宿鳥-汉语大词典

    宿鳥

    【1】归巢栖息的鸟。{清}{顾炎武}《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宿鳥乍歸陵樹穩﹐春花初放果園香。”{唐}{吴融}《西陵夜居》诗:“林風移宿鳥﹐池雨定流螢。”{宋}{苏轼}《和人回文》诗之四:“煙鎖竹枝寒宿鳥﹐水沉天色霽横參。”{明}{张四维}《双烈记·引狎》:“欄杆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 寒蟬僵鳥-汉语大词典

    寒蟬僵鳥

    【1】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詩朋同遊勝景﹐怎做得寒蟬僵鳥﹐反舌無聲!”

  • 寒鳥-汉语大词典

    寒鳥

    【1】寒天的鸟;受冻的鸟。{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八:“迴風吹四壁﹐寒鳥相因依。”{晋}{陆机}《苦寒行》:“陰雲興巖側﹐悲風鳴樹端﹐不覩白日景﹐但聞寒鳥喧。”{宋}{梅尧臣}《过鸣雁城》诗:“代謝隨秋草﹐英靈化死灰﹐我來空詠古﹐寒鳥有餘哀。”{唐}{韦应物}《同越琅琊山》诗:“餘食施庭寒鳥下﹐破衣桂樹老僧亡。”

  • 寫鳥-汉语大词典

    寫鳥

    【1】谓上古人写原始文字。以其似鸟迹,故云。{南朝} {陈}{徐陵}《梁禅陈策文》:“惟昔上古﹐厥初生民﹐{驪連}﹑{栗陸}之前﹐{容成}﹑{大庭}之代﹐并結繩寫鳥﹐杳冥慌忽﹐故靡得而詳焉。”

  • 引鳥-汉语大词典

    引鳥

    【1】引诱野鸟入网罗的驯鸟。亦比喻引人上钩的人。{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把这{王聚星}拿去做个引鸟﹐真是万无一失。”

  • 孔鳥-汉语大词典

    孔鳥

    【1】即孔雀。《山海经·海内经》:“有孔鳥。”{郭璞}注:“孔雀也。”《逸周书·王会》:“方人以孔鳥﹐卜人以丹沙。”{汉}{枚乘}《七发》:“混章﹑白鷺﹑孔鳥﹑鶤鵠﹐鵷鶵﹑鵁鶄﹐翠鬣紫纓。”一本作“孔雀”。

  • 孝鳥-汉语大词典

    孝鳥

    【1】乌的别名。《说文·乌部》:“烏﹐孝鳥也。”{晋}{崔豹}《古今注·鸟兽》:“烏﹐一名孝鳥﹐一名玄鳥。”《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晋}{成公绥}《<乌赋>序》:“有孝鳥集余之廬﹐乃喟爾而歎曰:余無仁惠之德﹐祥禽曷爲而至哉?”

  • 孟鳥-汉语大词典

    孟鳥

    【1】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海内西经》:“孟鳥﹐在{貊國}東北﹐其鳥文赤﹑黄﹑青﹐東鄉。”

  • 孤鳥-汉语大词典

    孤鳥

    【1】孤单的鸟。{汉}{焦贛}《易林·涣之睽》:“折若蔽目﹐不見稚叔﹐三足孤鳥﹐遠去家室。”{唐}{杜牧}《登乐游原》诗:“長空澹澹孤鳥没﹐萬古銷沈向此中。”{宋}{苏轼}《海市》诗:“斜陽萬里孤鳥没﹐但見碧海磨青銅。”{潘漠华}《人间》:“路上逢不着人﹐只有些孤鸟﹐在两山间飞越罢了。”

  • 孽鳥-汉语大词典

    孽鳥

    亦作“[孼鳥]”【1】受伤的鸟。{清}{顾炎武}《蓟州》诗:“窮魚浮淀白﹐孼鳥向林低。”

  • 女鳥-汉语大词典

    女鳥

    【1】传说中的鸟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西北流﹐逕{陽新縣}﹐故{豫章}之屬縣矣﹐地多女鳥。《玄中記》曰﹐{陽新}男子於水次得之﹐遂與共居﹐生二女﹐悉衣羽而去。{豫章}間養兒﹐不露其衣﹐言是鳥落塵于兒衣中﹐則令兒病﹐故亦謂之夜飛遊女矣。”{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谓{岭}外有虫名暗夜﹐见小儿衣﹐必飞毛著其上﹐儿必病寒热﹐其形如大蝴蝶﹐即《水经》所谓女鸟。

  • 如鳥獸散-汉语大词典

    如鳥獸散

    【1】比喻溃败逃散。语本《汉书·李陵传》:“今無兵復戰,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脱歸報天子者。”{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粤}兵素弱﹐見之即潰﹐如鳥獸散。”{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

  • 始祖鳥-汉语大词典

    始祖鳥

    【1】古鸟类。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鸟类。体形大小如鸦,被有羽毛。头和蜥蜴酷似,下颚有牙齿,前肢虽已成翼,但还有三个分开的指骨,指端具爪。推测只能奔走于地面上,或顺风滑翔空中,而没有飞行的能力。被认为是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渡类型。

  • 瑞鳥-汉语大词典

    瑞鳥

    【1】象征吉祥之鸟,如鸾﹑凤等。《禽经》:“鸞﹐瑞鳥﹐一曰雞趣。”{张华}注:“鸞者鳳鳥之亞……《禮斗儀》曰:‘天下太平安寧則見。’”{唐}{宋之问}《龙门应制》诗:“微風一起祥花落﹐仙樂初鳴瑞鳥來。”《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向}上言:‘鴟梟不鳴﹐未爲瑞鳥;豺虎雖伏﹐弗曰仁獸。’”

  • 木客鳥-汉语大词典

    木客鳥

    【1】传说中的鸟名。《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汉}{杨孚}《异物志》:“木客鳥﹐大如鵲﹐數千百頭爲羣﹐飛集有度﹐不與衆鳥相廁﹐人俗云‘木客’。”{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廬陵}有木客鳥﹐大如鵲﹐千百爲羣﹐不與衆鳥相廁﹐俗云是古之木客化作。”

  • 木乾鳥栖-汉语大词典

    木乾鳥栖

    【1】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則臣請輓尸車而寄之於國門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飲食﹐擁轅執輅﹐木乾鳥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张纯一}校注:“此喻如鳥栖木﹐任其乾枯而不移。”

  • 朱鳥-汉语大词典

    朱鳥

    【1】鸟名。传说中的鸾鸟。{汉}{贾谊}《惜誓》:“飛朱鳥使先驅兮﹐駕{太一}之象輿;蒼龍蚴虬于左驂兮﹐白虎騁而爲右騑。”{宋}{梅尧臣}《送程殿丞知韶州》诗:“傳聞古帝{舜}﹐石上奏《九成》﹐鳳皇爲之下﹐朱鳥不復鳴。”【2】鸟名。雁。{明}{何景明}《织女赋》:“鳳凰翼以翳車兮﹐命烏鵲以築梁﹐先朱鳥以通媒兮﹐導應龍以啓征。”{汉}{扬雄}《法言·向明》:“或曰:‘奚取於朱鳥哉?’曰:‘時來則來﹐時往則往﹐能來能往者﹐朱鳥之謂與!’”{宋咸}注:“朱鳥﹐隨陽之鳥﹐謂鴈也。”【3】古代军事家按天文四宫布列前后左右军阵,军旗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叫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此明軍行象天文而作陳法也。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軍前宜捷﹐故用鳥。”{明}{沈寿民}《江上行》:“玄武後扈﹐朱鳥前騫。”【4】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七宿相联呈鸟形;朱色象火,南方属火,故名。{唐}{杨炯}《浑天赋》:“南宫則黄龍賦象﹐朱鳥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鳥。”【5】道教语。指舌头。《云笈七籤》卷十一:“呼吸元氣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可前﹐朱鳥吐縮白石源。”注:“朱鳥﹐舌象。白石﹐齒象。吐縮﹐導引津液。謂陰陽之氣流通不絶﹐故曰源。”【6】南方之神。《太平御览》卷八八一引《河图》:“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名朱鳥。”《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鳥舒翼以峙衡﹐騰虵蟉虯而遶榱。”{李周翰}注:“朱鳥﹐朱雀﹐南方神也。”{唐}{吴筠}《游仙》诗之九:“赤帝躍火龍﹐炎官控朱鳥。”{清}{王韬}《瀛壖杂志》卷六:“怒控寒潮猶撼郭﹐魂歸朱鳥已無城。”【7】宫殿名。《文选·张衡<西京赋>》:“{麒麟}﹑{朱鳥}﹑{龍興}﹑{含章}。”{李善}注:“{漢}宫闕名有{麒麟殿}﹑{朱鳥殿}。”【8】鸟名。凤。{明}{李梦阳}《杂诗》之一:“衆羽日繽紛﹐朱鳥戢其翰。”《後汉书·张衡传》:“前{祝融}使舉麾兮﹐纚朱鳥以承旗。”{李贤}注:“朱鳥﹐鳳也。”{清}{沈曰霖}《晋人麈·十二肖论》:“十二肖之宜黜者﹐若鼠﹑若猴;其宜收者﹐若元武﹑若朱鳥﹑若勾陳。不知何以不爾。”

  • 朱衣鳥-汉语大词典

    朱衣鳥

    【1】鸟名。{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二:“朱衣鳥﹐出{山西}{澤州}﹐形如瓦雀﹐毛羽類丹砂﹐善鳴﹐竟日不輟。{張希周}攜歸見之﹐予以爲即古之赤鷃也。”

  • 朱鳥牖-汉语大词典

    朱鳥牖

    【1】朝南的窗户。{北周}{庾信}《奉和法筵应诏》:“星窺朱鳥牖﹐雲宿鳳凰門。”{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帝與{母}({西王母})對坐﹐其從者皆不得進。時{東方朔}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

  • 朱鳥門-汉语大词典

    朱鳥門

    【1】{汉}宫门名。《汉书·王莽传中》:“於是令羣臣皆賀﹐所舉四行從{朱鳥門}入而對策焉。”

  • 朱鳥窗-汉语大词典

    朱鳥窗

    同“[朱鳥牖]”【1】{南朝} {陈}{徐陵}《<玉台新咏>序》:“青牛帳裏﹐餘曲既終﹐朱鳥窗前﹐新妝已竟。”{唐}{王翰}《古蛾眉怨》诗:“白日全含朱鳥窗﹐流雲半入蒼龍闕。”

  • 朱鳥幡-汉语大词典

    朱鳥幡

    【1】画有朱鸟的旗帜。古代用以表识官号。{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信幡﹐古之徽號也﹐所以題表官號以爲符信﹐故謂之信幡也……東方郡國以青龍幡﹐南方郡國以朱鳥幡。”

  • 村撮鳥-汉语大词典

    村撮鳥

    【1】詈词。犹村鸟。《水浒传》第一〇四回:“{王慶}駡道:‘村撮鳥﹐俺便怕你把拳打在俺肚裏拔不出來﹐不將錢去。’”

  • 村鳥-汉语大词典

    村鳥

    【1】旧小说中用以骂人的话。鸟,用同“屌”。《水浒传》第十六回:“{楊志}道:‘你這村鳥﹐理會得甚麽!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勾當艱難﹐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

  • 桓山鳥-汉语大词典

    桓山鳥

    【1】《孔子家语·颜回》:“{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于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哀聲有似於此,謂其往而不返也。”后用以喻离别的痛苦。{金}{元好问}《送李参军北上》诗:“君不見﹐{桓山}鳥﹐乳哺不得須臾閑﹐衆雛一朝散﹐孤雌回顧聲悲酸。”

  • 梟鳥-汉语大词典

    梟鳥

    【1】比喻恶人或逆子。{周咏}《感怀》诗之二:“大地飛鳴盡梟鳥﹐何年重見鳳鸞翔。”{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不孝的枭鸟给脸不要脸!不听话﹐给我滚蛋!”

  • 棲鳥於泉-汉语大词典

    棲鳥於泉

    亦作“[栖鳥於泉]”【1】使鸟停息于泉中。比喻不能实现的事。《南史·孝义传上·吴庆之》:“走素無人世情﹐直以明府見接有禮﹐所以奔走歲時。若欲見吏﹐則是蓄魚於樹﹐栖鳥於泉耳。”

  • 棲鳥-汉语大词典

    棲鳥

    【1】归鸟。{南朝} {梁}{何逊}《学古》诗之一:“日夕棲鳥遠﹐浮雲起新色。”{唐}{杜甫}《春宿左省》诗:“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2】栖宿于树上的鸟。{晋}{曹摅}《感旧诗》:“晨風集茂林﹐棲鳥去枯枝。”

  • 椎髻鳥語-汉语大词典

    椎髻鳥語

    【1】结如椎之髻,说似鸟鸣之语。古代指南方人的妆饰和语言。{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史官所以辨章氏族﹐旁羅爵里﹐且使椎椎鳥言之族﹐無敢干紀﹐以亂大從。”《後汉书·度尚传》:“初試守{宣城}長﹐悉移深林淵藪椎髻鳥語之人置於縣下﹐由是境内無復盜賊。”{李贤}注:“椎﹐獨髻也……鳥語謂語聲似鳥也。《書》曰:‘島夷卉服。’”亦作“[椎椎鳥言]”。

  • 椋鳥-汉语大词典

    椋鳥

    【1】中型鸣禽,性喜群飞。种类颇多。{刘白羽}《樱花》:“有两只椋鸟﹐那样安闲自得地﹐在那儿轻轻地踱步。”

  • 極樂鳥-汉语大词典

    極樂鳥

    【1】鸟名。羽毛美丽,雄的翼下两侧有很长的绒毛,尾部中央有一对长羽。边叫边飞舞,声音动听。产于{伊里安岛}一带。为世界著名的观赏鸟。也叫风鸟。

  • 槍打出頭鳥-汉语大词典

    槍打出頭鳥

    【1】比喻出面带头的人容易遭受打击。《当代》1981年第6期:“同志!这是一个过来人对你的忠告。‘枪打出头鸟’是千真万确的。”

  • 狂鳥-汉语大词典

    狂鳥

    【1】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五采之鳥﹐有冠﹐名曰狂鳥。”《尔雅·释鸟》“狂﹐鳥”{晋}{郭璞}注:“狂鳥﹐五色有冠。”{郝懿行}义疏:“狂﹐俗作‘鵟’。”

  • 猛鳥-汉语大词典

    猛鳥

    【1】指鹰隼之类的鸷鸟。《周礼·秋官·翨氏》:“掌攻猛鳥。各以其物爲媒而掎之﹐以時獻其羽翮。”{郑玄}注:“猛鳥﹐鷹隼之屬。”{孙诒让}正义:“健鷙之鳥亦稱猛鳥﹐以其性健鷙善搏擊﹐故攻之。”

  • 獸迒鳥迹-汉语大词典

    獸迒鳥迹

    【1】鸟兽之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夫神滅形消﹐遺聲餘價﹐亦猶蟬殼虵皮﹐獸迒鳥迹耳。”{清}{曾国藩}《致刘孟容书》:“古聖觀天地之文﹐獸迒鳥迹而作書契。”

  • 獸聚鳥散-汉语大词典

    獸聚鳥散

    【1】谓聚散无常有如鸟兽。多比喻游牧民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匈奴}之性﹐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竊危之。”{宋}{苏舜钦}《论西事状》:“孰不知{{}{氐}之俗﹐居不常處﹐獸聚鳥散﹐本無聚積。”

  • 咸鳥-汉语大词典

    咸鳥

    【1】传说中的{大皥}之子。《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國}。{大皥}生{咸鳥}﹐{咸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爲{巴}人。”

  • 比翼鳥-汉语大词典

    比翼鳥

    【1】传说中的一种鸟。《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郭璞}注:“似鳧,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飛。”《史记·封禅书》:“西海致七翼之鳥。”{司马贞}索隐:“《山海經》云:‘{崇吾之山}有鳥,狀如鳧,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古代常以比喻恩爱夫妻。{鲁迅}《准风月谈·谈蝙蝠》:“有情的愿作比翼鸟儿。”{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2】比喻形影不离的朋友。{三国} {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二:“願爲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 敗撮鳥-汉语大词典

    敗撮鳥

    【1】詈词。《水浒传》第九三回:“{李逵}叫道:‘俺奉{宋先鋒}將令﹐等候你這伙敗撮鳥多時了!’”

  • 敗興鳥-汉语大词典

    敗興鳥

    【1】俗语。乌鸦的恶称。{{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七二回:“在不远处一家的烟囱上﹐落着几只乌鸦﹐朝着{杨德}哇哇哇叫了几声。{杨德}吐了一口唾沫﹐骂道:‘妈的﹐败兴鸟﹐去!’”

  • 時鳥-汉语大词典

    時鳥

    【1】应时而鸣的鸟。{晋}{陆机}《悲哉行》:“蕙草饒淑氣﹐時鳥多好音。”{三国} {魏}{曹植}《节游赋》:“凱風發而時鳥讙﹐微波動而水蟲鳴。”{晋}{陶潜}《与子俨等疏》:“〔余〕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

  • 時樂鳥-汉语大词典

    時樂鳥

    【1】指{唐玄宗}所养的五色鹦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玄宗}時﹐有五色鸚鵡能言……{張燕公}有表賀﹐稱爲時樂鳥。”

  • 水鳥-汉语大词典

    水鳥

    【1】在水面或水边栖息﹑从水中捕食的鸟类的统称。{孙犁}《白洋淀纪事·芦花荡》:“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唐}{姚合}《送崔约下第归扬州》诗:“日晩山花當馬落﹐天陰水鳥傍船飛。”《老残游记》第二回:“那水鳥被人驚起﹐格格價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時有鵜鶘或曰秃鶖﹐集{昌邑王}殿下﹐王使人射殺之。{劉向}以爲水鳥色青﹐青祥也。”

  • 沙鳥-汉语大词典

    沙鳥

    【1】沙滩或沙洲上的水鸟。{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明}{钱晔}《过江》诗:“浪花作雨汀煙濕﹐沙鳥迎人水氣腥。”{清}{张劭}《桐庐道中》诗:“沙鳥隨潮集﹐煙螺帶雨昏。”{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二九:“櫂驚沙鳥迅﹐飛濺夕陽波。”

  • 河曲鳥-汉语大词典

    河曲鳥

    【1】鸳鸯的别名。《文选·陆机<拟古诗·拟东城一何高>》:“思爲河曲鳥﹐雙游{豐水}湄。”{刘良}注:“河曲鳥謂夗央。”

  • 海鳥-汉语大词典

    海鳥

    【1】在海岛上或海边生长﹑栖息的鸟类。《国语·鲁语上》:“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晋}{张华}《鹪鹩赋》:“海鳥鶢鶋﹐避風而至。”{唐}{李白}《赠任城卢主簿潜》诗:“海鳥知天風﹐竄自{魯}郊東。”{陈福北}《祖国南海上的明珠--西沙群岛》:“那里的树林栖息着数以千万计的各种海鸟。”

  • 漚鳥-汉语大词典

    漚鳥

    【1】即鸥鸟。漚,通“鷗”。《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

  • 拙鳥-汉语大词典

    拙鳥

    【1】鸠的别名。即布谷鸟。《禽经》“鳩拙而安”{晋}{张华}注:“鳩﹐鳲鳩也。《方言》云:‘{蜀}謂之拙鳥﹐不善營巢﹐取鳥巢居之﹐雖拙而安處也。’”

  • 摯鳥膺-汉语大词典

    摯鳥膺

    【1】鸡胸;胸骨突出貌。{宋}{王安石}《秦始皇》诗:“傷哉六孱王﹐當此摯鳥膺。”《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爲人﹐蜂準﹐長目﹐摯鳥膺。”{张守节}正义:“摯鳥﹐鶻。膺突向前﹐其性悍勇。”

  • 撮鳥-汉语大词典

    撮鳥

    【1】詈词。鳥﹐借作“屌”。《水浒传》第九回:“{魯智深}又取出一二十兩銀子與{林冲}﹐把三二兩與兩個公人道:‘你兩個撮鳥﹐本是路上砍了你兩個頭﹐兄弟面上饒你兩個鳥命。’”《荡寇志》第七六回:“你們是那裏來的撮鳥﹐敢來攪亂大王的道路。”

  • 攫鳥-汉语大词典

    攫鳥

    【1】鸷鸟。凶猛的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卷四:“被道含德﹐與天地同﹐則蜂蠆蟲蛇﹐無心施其毒螫﹐攫鳥猛獸﹐無意加其攫搏。”《老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成玄英}疏:“攫鳥﹐鷹鸇類也。”

  • 服鳥-汉语大词典

    服鳥

    【1】鸟名。鵩鸟。又名山鸮。夜鸣﹐声恶﹐古人以为不祥之鸟。服﹐通“鵩”。{唐}{李群玉}《读<贾谊传>》诗:“已齊生死理﹐服鳥莫爲災。”{汉}{王充}《论衡·指瑞》:“{賈誼}爲{長沙}太傅﹐服鳥集舍。”

  • 能言鳥-汉语大词典

    能言鳥

    【1】即鹦鹉。或以为即秦吉了。《汉书·武帝纪》:“夏﹐馬生{余吾}水中﹐{南越}獻馴象﹑能言鳥。”{颜师古}注:“即鸚鵡也。”{王先谦}补注:“所謂能言鳥﹐即吉了也。”{陈原}《社会语言学》2.2:“尽管能言鸟唠叨个不停﹐其实这只是它的发声器官的一种重复动作﹐而不是伴随着思维过程去进行交际的。”{唐}{白居易}《秦吉了》诗:“秦吉了﹐人云爾是能言鳥﹐豈不見鷄燕之冤苦?”

  • 朝夕鳥-汉语大词典

    朝夕鳥

    【1】见“朝夕烏”。

  • 文鳥-汉语大词典

    文鳥

    【1】鸟名。体小﹐背部蓝灰色﹐头颈部黑色﹐颊白色﹐腹部淡红色﹐翼黑色。{清}{钮琇}《觚賸·序赋创格》:“〔{陳鶴客}〕曾爲余内兄{畢西臨}作《當泣草序》曰:‘……候旭日於{成山}﹐文鳥不來。’”

  • 火鳥-汉语大词典

    火鳥

    【1】指鸾鸟。《初学记》卷十六引{北魏}{温子昇}《钟铭》:“銅盤韻響﹐火鳥和聲。”

  • 志鳥-汉语大词典

    志鳥

    【1】精卫鸟的别名。{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爲精衛﹐其名自呼。每銜西山木石填東海……一名寃禽﹐又名志鳥﹐俗呼帝女雀。”

  • 烏鳥-汉语大词典

    烏鳥

    【1】乌鸦之属。《周礼·夏官·罗氏》:“羅氏掌羅烏鳥。”{郑玄}注:“烏謂卑居鵲之屬。”{贾公彦}疏:“卑居雅烏云鵲者﹐即山鵲卑居之類。”{唐}{李郢}《寒食野望》诗:“烏鳥亂啼人未遠﹐野風吹散白棠梨。”{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二四:“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2】古称乌鸟反哺,因以喻孝亲之人子。{晋}{傅咸}《申怀赋》:“盡烏鳥之至情﹐竭歡敬於膝下。”{唐}{孟浩然}《送王五昆季省觐》诗:“斜日催烏鳥﹐清江照綵衣。”{明}{张居正}《谢准假归葬疏》:“顧臣昔者急切求歸﹐祇欲遂烏鳥思親之念。”

  • 烏鳥私情-汉语大词典

    烏鳥私情

    【1】谓乌鸟反哺之私情。比喻人子的孝思。《文选·李密<陈情事表>》:“烏鳥私情﹐願終養。”{李周翰}注:“烏鳥反哺其母﹐言我有此烏鳥之私情﹐畢祖母之養也。”{唐}{白居易}《谢官状》:“烏鳥私情﹐得盡歡於展養;犬馬微力﹐誓効死以酬恩。”{明}{张居正}《谢召见疏》:“臣一念烏鳥私情﹐若非聖慈曲體﹐何由得遂?”

  • 無辜鳥-汉语大词典

    無辜鳥

    【1】传说中姑获鸟的别名。俗亦呼为鬼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姑获鸟》:“無辜鳥同……昔人言﹐此鳥産婦所化﹐陰慝爲妖﹐故有諸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姑获鸟》〔集解〕引{陈藏器}曰:“姑獲能收人魂魄。《玄中記》云……是産婦死後化作﹐故胸前有兩乳﹐喜取人子﹐養爲己子。凡有小兒家﹐不可夜露衣服﹐此鳥夜飛﹐以血點之爲誌﹐兒輒病驚癎及疳疾﹐謂之無辜疳也。{荆州}多有之﹐亦謂之鬼鳥。”

  • 煙鳥-汉语大词典

    煙鳥

    亦作“[烟鳥]”【1】烟雾中的鸟。{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进士不至》诗:“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唐}{温庭筠}《西江上送渔父》诗:“不見水雲應有夢﹐偶隨烟鳥便成家。”{宋}{陆游}《秋夜》诗:“烟鳥宿沙際﹐露螢明草根。”

  • 熊經鳥申-汉语大词典

    熊經鳥申

    【1】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爲壽而已矣。”{成玄英}疏:“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納新﹐如熊攀樹而自懸﹐類鳥飛空而伸脚。”{汉}{崔寔}《政论》:“夫熊經鳥伸﹐雖延歷之術﹐非傷寒之理。”{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不損上藥﹐愈益下田。熊經鳥伸﹐納新吐故。”{郭沫若}《豕蹄·孟夫子出妻》:“那种的工夫﹐在古时候人是称为熊经鸟申﹐直译出来是说老熊吊颈﹐鸡公司晨﹐意译出来就是深呼吸。”亦作“[熊經鳥伸]”。

  • 熊經鳥引-汉语大词典

    熊經鳥引

    同“[熊經鳥申]”【1】{元}{耶律楚材}《继武善夫韵》:“熊經鳥引聊終老﹐嵓下疏松正好攀。”

  • 熊經鳥伸-汉语大词典

    熊經鳥伸

    【1】见“熊經鳥申”。

  • 熊經鳥曳-汉语大词典

    熊經鳥曳

    同“[熊經鳥申]”【1】《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經鳥曳﹐導引吐納﹐輟黍稷而御英蘂﹐吸風露以代餱糧﹐俟此而壽﹐有待之倫也。”

  • 思鳥-汉语大词典

    思鳥

    【1】思侣之鸟。{南朝} {梁}{沈约}《咏雪应令诗》:“思鳥聚寒蘆﹐蒼雲軫暮色。”{南朝} {宋}{鲍照}《自砺山东望震泽》诗:“幽篁愁暮見﹐思鳥傷夕聞。”{晋}{陆机}《赴洛诗》之二:“亹亹孤獸騁﹐嚶嚶思鳥吟。”

  • 怨鳥-汉语大词典

    怨鳥

    【1】杜鹃的别名。《埤雅·释鸟》:“杜鵑﹐一名子規﹐苦啼。啼﹐血不止。一名怨鳥﹐夜啼達旦﹐血漬草木。”{清}{李邺嗣}《杜鹃行》:“{巫山}迢遥隔萬里﹐怨鳥一聲空裂耳。”

  • 怪鳥-汉语大词典

    怪鳥

    【1】指鵩鸟。比喻不祥之人。语本{汉}{贾谊}《鵩鸟赋》序:“{誼}爲{長沙王}傅,三年,有鵩鳥飛入{誼}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鳥也。”《晋书·孙盛传》:“{盛}與{温}牋﹐而辭旨放蕩﹐稱州遣從事觀採風聲﹐進無威鳳來儀之美﹐退無鷹鸇搏擊之用﹐徘徊{湘}{川}﹐將爲怪鳥。”【2】奇异的鸟。《山海经·南山经》:“又東四百里﹐至於{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遺}﹐多怪鳥﹐凱風自是出。”{清}{钱谦益}《西湖杂感》诗之四:“雙淚何辭濕階墄﹐羅平怪鳥正紛紜。”{唐}{韩愈}《永贞行》:“怪鳥鳴唤令人憎﹐蠱蟲羣飛夜撲燈。”《广雅·释鸟》:“鶈鸎﹐■離﹐延居﹐鵛雀﹐怪鳥屬也。”

  • 惜春鳥-汉语大词典

    惜春鳥

    【1】鸟名。{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鸟兽草木上》:“惜春鳥﹐大不踰燕﹐其聲曰:‘莫摘花果。’人謂之護山鳥。”

  • 祅鳥-汉语大词典

    祅鳥

    【1】怪鸟。{唐}{韦应物}《杂体》诗之二:“古宅集祅鳥﹐羣號枯樹枝。”{唐}{刘禹锡}《秋萤引》:“撮蚊祅鳥亦夜飛﹐翅如車輪人不見。”

  • 神鳥-汉语大词典

    神鳥

    【1】瑞鸟。多指凤凰。《晋书·慕容儁载记》:“{凡城}獻異鳥﹐五色成章。{儁}謂羣僚曰:‘是何祥也?’咸稱:‘……神鳥五色﹐言聖朝將繼五行之籙以御四海者也。’”{汉}{焦赣}《易林·震之中孚》:“神鳥五采﹐鳳凰爲主﹐集於山谷﹐使年歲有。”《急就篇》卷四“鳳爵鴻鵠鴈鶩雉”{唐}{颜师古}注:“鳳﹐神鳥也。其狀麟前而鹿後﹐虵頸魚尾﹐龍文龜背﹐燕頷雞喙﹐鶴立鴛思﹐五采備舉。”

  • 祭鳥-汉语大词典

    祭鳥

    【1】喻指围敌不歼。{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况復{高廟}上書﹐小車而對{漢王};{聊城}祭鳥﹐長兵而驅{燕}將。”【2】鹰杀鸟而陈之若祭。《逸周书·时训》:“處暑之日﹐鷹乃祭鳥。”{朱右曾}校释:“殺鳥而不即食﹐如祭然。”《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郑玄}注:“鷹祭鳥者﹐將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後不必盡食。”{孔颖达}疏:“謂鷹欲食鳥之時﹐先殺鳥而不食﹐與人之祭食相似。猶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故云示有先也。”

  • 禍鳥-汉语大词典

    禍鳥

    【1】鸮的别名。《埤雅·释鸟》:“鴞大如斑鳩﹐緑色﹐所鳴其民有禍。《證俗》云:‘鴞﹐禍鳥也﹐今謂之畫鳥﹐蓋聲之誤也。’《草木疏》曰:‘惡聲之鳥也﹐入人家凶﹐{賈誼}所賦鵩鳥是也。’”

  • 相鳥-汉语大词典

    相鳥

    【1】中草药马兰的一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马兰》。

  • 留鳥-汉语大词典

    留鳥

    【1】动物学名词。指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而不因季节不同而迁徙的鸟,如画眉﹑喜鹊等。相对于候鸟而言。

  • 益鳥-汉语大词典

    益鳥

    【1】能捕食害虫﹑害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如燕子﹑杜鹃﹑猫头鹰等。

  • 知來鳥-汉语大词典

    知來鳥

    【1】指山鹊,传说此鸟能知未来之事,故名。《淮南子·氾论训》:“猩猩知往而不知來﹐乾鵠知來而不知往。”{高诱}注:“乾鵠﹐鵲也。人將有來事憂喜之徵﹐則鳴﹐此知來也。知歲多風多巢於木枝﹐人皆探其卵﹐故曰不知往也。”《艺文类聚》卷八七引{南朝}{梁}{庾肩吾}《谢赉栗启》:“承恩踊躍﹐對聞喜之河;念報屏營﹐問知來之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山鹊》:“山鵲﹐處處山林有之。狀如鵲而烏色……諺云:朝鷽叫晴﹐暮鵲叫雨。《説文》以此爲知來事之鳥。”

  • 白鵊鳥-汉语大词典

    白鵊鳥

    【1】桑鳸的别名。{五代}{丘光庭}《兼明书·尔雅·桑鳸窃脂》:“《釋鳥》云:‘桑鳸竊脂。’竊脂者﹐淺白色也。今三四月間採桑之時﹐有小鳥灰色﹐眼下正白﹐俗呼白鵊鳥是也。以其採桑時來﹐故謂之桑鳸。”

  • 白鳥-汉语大词典

    白鳥

    【1】白羽的鸟。鹤﹑鹭之类。《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鳥翯翯。”{唐}{刘长卿}《题魏万成江亭》诗:“蒼山隱暮雪﹐白鳥没寒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鹭》:“鷺鷥﹑絲禽﹑雪客﹑舂鋤﹑白鳥。”{陈毅}《中秋》诗:“紅雲滚滚稻粱熟﹐白鳥翻翻荷柳愁。”【2】蚊的别名。《大戴礼记·夏小正》:“〔八月〕丹鳥羞白鳥。丹鳥也者﹐謂丹良也。白鳥也者﹐謂蚊蚋也。”{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白鳥﹐蚊也。{齊桓公}卧於{柏寢}﹐謂{仲父}曰:‘吾國富民殷﹐無餘憂矣。一物失所﹐寡人猶爲之悒悒﹐今白鳥營營﹐饑而未飽﹐寡人憂之。’因開翠紗之幬﹐進蚊子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蜚》:“蚊子。一名白鳥﹐一名暑蟁。”{清}{曹寅}《西轩纳凉口号》之六:“六月此間無白鳥﹐藤輪隨意入{華胥}。”【3】比喻贪夫﹑赃吏。{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江湖多白鳥﹐天地有青蠅。”{仇兆鳌}注:“ 白鳥比貪夫﹐青蠅比讒人。”{宋}{苏舜钦}《答子履》诗:“蒼蠅休聚謗﹐白鳥已爲羣。”{宋}{黄庭坚}《卫南》诗:“白鳥自多人自少﹐汙泥終濁水終清。”

  • 百鳥-汉语大词典

    百鳥

    【1】各种禽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天美{禹}德而勞其功﹐使百鳥還爲民田。”{北周}{庾信}《至老子庙应诏》诗:“野戍孤煙起﹐春山百鳥啼。”{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春風吹園雜花開﹐朝日照屋百鳥語。”

  • 百鳥房-汉语大词典

    百鳥房

    【1】{明}代宫廷养鸟的场所。{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内监·内廷豢畜》:“大内自畜虎豹諸奇獸外﹐又有百鳥房﹐則海外珍禽靡所不備﹐真足洞心駭目。”

  • 百靈鳥-汉语大词典

    百靈鳥

    【1】鸟名。因能作多种叫声﹐故名。亦喻歌手。《人民日报》1953.6.12:“歌词的内容是请可爱的百灵鸟把{中国}人民的问候﹐带给{朝鲜}人民的英明领袖{金日成}元帅及{朝鲜}的军队和人民。”亦省作“[百靈]”。{殷夫}《梦中的龙华》:“你的傲影在朝阳中自赏﹐清晨的百灵在你顶上合唱。”{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不知是云雀还是百灵﹐它在高空上宛转飞鸣。”

  • 窮鳥-汉语大词典

    窮鳥

    【1】笼中之鸟。参见“[窮鳥觸籠]”。【2】无处可栖的鸟。比喻处境困穷的人。{汉}{赵壹}《穷鸟赋》:“有一窮鳥﹐戢翼原野。”{明}{汤显祖}《紫钗记·狂朋试喜》:“三人中你到有了鳳凰巢﹐俺二人居然窮鳥。”

  • 百舌鳥-汉语大词典

    百舌鳥

    【1】鸟名。又名乌鸫。益鸟。喙尖﹐毛色黑黄相杂﹐鸣声圆滑。《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反舌無聲”{汉}{郑玄}注:“反舌﹐百舌鳥。”{阿英}《花鸟争奇》:“百舌鸟挺身而应:‘我凤凰王居牡丹之先﹐何害?’”

  • 皇鳥-汉语大词典

    皇鳥

    【1】传说中的雌凤。《逸周书·王会》:“{巴}人以比翼鳥﹐{方煬}以皇鳥。”{孔晁}注:“皇鳥﹐配于鳳者也。”

  • 窮鳥入懷-汉语大词典

    窮鳥入懷

    【1】无处可栖的鸟被迫投人怀抱。比喻处境困穷而投靠别人。《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政}({劉政})窘急﹐往投{原}”{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窮鳥入懷。’{原}曰:‘安知斯懷之可入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窮鳥入懷﹐仁人所憫。”{唐}{温庭筠}《上首座相公启》:“窮鳥入懷﹐靡求他所;覊禽繞樹﹐更託何枝?”

  • 窮鳥投人-汉语大词典

    窮鳥投人

    【1】犹言穷鸟入怀。《魏书·张普惠传》:“夫窮鳥歸人﹐尚或興惻;況{那瓌}嬰禍流離﹐遠來依庇﹐在情在國﹐何容弗矜!”《北齐书·元韶传》:“窮鳥投人﹐尚或矜愍﹐况諸王如何棄乎?”《魏书·苏湛传》:“王本以窮鳥投人﹐賴朝廷假王羽翼﹐榮寵至此。”亦作“[窮鳥歸人]”。

  • 窮鳥歸人-汉语大词典

    窮鳥歸人

    【1】见“窮鳥投人”。

  • 窮鳥觸籠-汉语大词典

    窮鳥觸籠

    【1】比喻处困境而挣扎不脱。《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斷絶﹐百計奔衝﹐如窮鳥觸籠﹐似飛蛾赴焰。”

  • 疋鳥-汉语大词典

    疋鳥

    【1】成对生活的鸟。指鸳鸯。{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鴛鴦﹐水鳥﹐鳧類也。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思而至死。故曰疋鳥。”

  • 聖鳥-汉语大词典

    聖鳥

    【1】凤凰的美称。{汉}{王充}《论衡·讲瑞》:“聖鳥聖獸﹐亦與恒鳥庸獸俱有奇怪。”{汉}{王充}《论衡·讲瑞》:“夫鳳皇﹐鳥之聖者也;騏驎﹐獸之聖者也;五帝﹑三王﹑{臯陶}﹑{孔子}﹐人之聖也。”

  • 聰明鳥-汉语大词典

    聰明鳥

    【1】{汉}{祢衡}《鹦鹉赋》:“性辯慧而能言兮﹐才聰明而識機。”后因以“聰明鳥”指鹦鹉。{清}{钱谦益}《为鲁瞻题画》诗之一:“可憐紅嘴聰明鳥﹐怕殺雕籠是網羅。”

  • 蚊母鳥-汉语大词典

    蚊母鳥

    亦作“[蟁母鳥]”【1】即夜鹰。昼伏夜出﹐捕食蚊虻。旧时以为此鸟吐蚊﹐故名。{明}{宋濂}《逐鷏文》:“{江}東有蟁母鳥﹐生池澤茹藘中……每鳴﹐吐蚊一二升。”{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江}東有蚊母鳥﹐亦謂之吐蚊鳥。夏則夜鳴﹐吐蚊子於叢葦間﹐{湖州}尤甚。”{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蚊母鳥﹐形如青鷁﹐嘴大而長﹐于池塘捕魚而食﹐每叫一聲﹐則有蚊蚋飛出其口……亦呼爲吐蚊鳥。”

  • 蜂鳥-汉语大词典

    蜂鳥

    【1】蜂鸟科的通称。大者像燕子﹐小者跟拇指差不多﹐羽毛很细﹐在日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有传粉作用。主要分布于{南美}与{中美}。

  • 蜚鳥盡﹐良弓藏-汉语大词典

    蜚鳥盡﹐良弓藏

    【1】比喻大功告成﹐出力的人就被抛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 蜚鳥-汉语大词典

    蜚鳥

    【1】飞鸟。《墨子·非乐上》:“今人﹐固與禽獸﹑麋鹿﹑蜚鳥﹑貞蟲異者也。”{孙诒让}间诂:“蜚與飛通。”《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故雖有彊國勁兵﹐陛下逐走獸﹐射蜚鳥﹐弘游燕之囿﹐淫縱恣之觀﹐極馳騁之樂﹐自若也。”

  • 蝌斗鳥迹-汉语大词典

    蝌斗鳥迹

    【1】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书法。{清}{侯方域}《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及其駡賊而死﹐從容就義﹐視吾之頭顱身軀皆其所不愛也﹐而何愛此蝌蚪鳥迹之遺哉!”

  • 蟲言鳥跡-汉语大词典

    蟲言鳥跡

    【1】上古的语言文字。借指上古时期。{南朝} {陈}{徐陵}《陈公九锡文》:“自古蟲言鳥跡﹐混沌洪荒﹐凡或虔劉﹐未此殘酷。”

  • 蟲蝕鳥步-汉语大词典

    蟲蝕鳥步

    【1】比喻古文字奇特的形状。{唐}{舒元舆}《玉箸篆志》:“會同里客有得{陽冰}真跡遺在六幅素上者﹐遂請歸客堂張之﹐見蟲蝕鳥步痕跡﹐若屈鐵石陷入屋壁。”

  • 蟲鳥-汉语大词典

    蟲鳥

    【1】指蛇和鸟。{南朝}{梁武帝}《孝思赋》:“靈蛇銜珠以酬德﹐慈烏反哺以報親﹐在蟲鳥其尚爾﹐況三才之令人。”【2】泛指文字。{宋}{梅尧臣}《送宣州签判马屯田》诗:“聯詩姓何名已失﹐板蠹粉落蟲鳥蹤。”【3】即虫书。《隋书·经籍志一》:“{漢}時以六體教學童﹐有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鳥。”【4】泛指昆虫和鸟类。{宋}{欧阳修}《答圣俞莫饮酒》诗:“花開木落蟲鳥悲﹐四時百物亂我思。”{明}{陶宗仪}《辍耕录·传国玺》:“〔玉印〕面有篆文八﹐刻畫捷徑﹐位置匀適﹐皆若蟲鳥龍魚之狀。”

  • 蟲書鳥篆-汉语大词典

    蟲書鳥篆

    【1】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勞航芥}上{黄撫臺}那裏去﹐正在外簽押房裏談天﹐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説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 蟲書鳥跡-汉语大词典

    蟲書鳥跡

    【1】指古代的鸟虫书。借指变化莫测﹑难以辨认的书体。{明}{李东阳}《答罗明仲草书歌》:“{紫陽}之書冠今古﹐其大如斗小者巵﹐蟲書鳥跡不復識。”

  • 蟬鳥-汉语大词典

    蟬鳥

    【1】传说中的一种小鸟。《太平广记》卷四六三引{汉}{郭宪}《洞冥记·细鸟》:“{漢}{元封}五年﹐{勒畢國}貢細鳥﹐以方尺玉籠盛數百頭﹐大如蠅……上得之﹐放於宫内﹐旬日之間﹐不知所止﹐惜甚﹐求不復得。明年﹐此鳥復來集於帷幄之上﹐或入衣袖﹐因更名曰蟬鳥。”

  • 蠶叢鳥道-汉语大词典

    蠶叢鳥道

    【1】指险绝的山路。{清}{戴名世}《纪红苗事》:“開其蠶叢鳥道﹐通其百工技藝。”

  • 蜀鳥-汉语大词典

    蜀鳥

    【1】指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故称。{唐}{杜荀鹤}《酬张员外见寄》诗:“啼花{蜀}鳥春同苦﹐叫雪{巴}猿晝共飢。”{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渠獻詩云:‘泣請神明宰﹐容奴返故鄉。他時化{蜀}鳥﹐銜結到君旁。’”

  • 羈鳥-汉语大词典

    羈鳥

    【1】犹笼鸟。{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宋}{晁补之}《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之二:“羈鳥翔别林﹐歸雲抱孤巘。”

  • 笨鳥先飛-汉语大词典

    笨鳥先飛

    【1】用作谦词。{萧乾}《我爱新闻工作》:“这个笨鸟先飞的办法﹐往往可助你解决燃眉之急。”【2】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抢先动手。{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三末云]: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箇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笨鳥先飛。”

  • 節木鳥-汉语大词典

    節木鳥

    【1】鸳鸯的别称。《事物异名录·禽鸟上·鸳鸯》引《荆楚记》:“鴛鴦﹐名節木鳥。”

  • 籠鳥檻猿-汉语大词典

    籠鳥檻猿

    【1】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唐}{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後》诗:“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 籠中之鳥-汉语大词典

    籠中之鳥

    【1】喻易于擒拿的敌人。《资治通鉴·齐顺帝昇明元年》:“{攸之}收衆聚騎﹐造舟治械﹐苞藏禍心﹐于今十年。性既險躁﹐才非持重……今六帥齊奮﹐諸侯同舉﹐此籠中之鳥耳。”【2】《鹖冠子·世兵》:“一目之羅﹐不可以得雀;籠中之鳥空窺不出。”后以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唐}{韩愈}《东都遇春》诗:“譬如籠中鳥﹐仰給活性命。”

  • 義鳥-汉语大词典

    義鳥

    【1】鸟媒。用来引诱同类的鸟。《文选·潘岳<射雉赋>》:“伊義鳥之應敵﹐啾擭地以厲響。”{徐爰}注:“義鳥﹐媒也。爲之致敵﹐故名曰義。”{张铣}注:“義鳥﹐媒雉也。”

  • 花香鳥語-汉语大词典

    花香鳥語

    【1】形容春天媚人的景象。{许杰}《邻居》一:“她神志清醒了许多……又好像经过了暴风雷雨﹑黑云弥天的夏夜﹐重见风光明媚﹑花香鸟语的春晨一样。”《镜花缘》第九八回:“雲霧漸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來往﹐各處花香鳥語﹐頗可盤桓。”《孽海花》第八回:“正是釧動釵飛﹐花香鳥語﹐曲翻《白紵》﹐酒捲回波。”

  • 花鳥使-汉语大词典

    花鳥使

    【1】{唐}代专为皇帝挑选妃嫔宫女的使者。《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玄宗}{開元}十年﹐召入翰林……時帝歲遣使采擇天下姝好﹐内之後宫﹐號‘花鳥使’﹐{向}因奏《美人賦》以諷。”{唐}{元稹}《上阳白发人》诗:“{天寶}年中花鳥使﹐撩花狎鳥含春思。”【2】指专为陪侍皇帝饮宴的妃嫔。{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天寶}中﹐天下無事﹐選六宫風流艷態者﹐名花鳥使﹐主飲宴。”

  • 花鳥-汉语大词典

    花鳥

    【1】花与鸟的合称。{唐}{杜审言}《渡湘江》诗:“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明}{袁宏道}《狂言·读卓吾<南池>诗》:“三春花鳥猶堪賞﹐千古文章只自知。”【2】国画中花鸟画的简称。{元}{汤垕}《画鉴·唐画》:“{唐}人花鳥﹐{邊鸞}最爲馳譽。大抵精於設色﹐濃豔如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闺秀画》:“{倪仁吉}山水﹐{周禧}人物﹐{李因}﹑{胡浄鬘}草蟲花鳥﹐皆入妙品。”{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画辨》:“{崔白}多用古格﹐作花鳥必先作圈綫﹐勁利如鐵絲﹐填以衆采﹐逼真。”

  • 蒼鳥-汉语大词典

    蒼鳥

    【1】指鹰。《楚辞·天问》:“蒼鳥羣飛﹐孰使萃之?”{王逸}注:“蒼鳥﹐鷹也。”【2】指鹅。{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出{狄泉}之蒼鳥﹐起{横江}之困獸。”{倪璠}注引{王隐}《晋书》:“{董養}字{仲道}﹐{太始}初﹐到{洛}下干禄求榮。{永嘉}中﹐{洛城}東北角{步廣里}中地陷﹐中有二鵝﹐蒼者飛去﹐白者不能飛……{養}聞﹐嘆曰:‘昔{周}時所盟會{狄泉}﹐此地也。’”

  • 翔鳥-汉语大词典

    翔鳥

    【1】飞鸟。{三国} {魏}{曹植}《情诗》:“遊魚潛緑水﹐翔鳥薄天飛。”{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一:“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风后握奇经》:“以天地前衝爲虎翼﹐天地後衝爲飛龍﹐風爲蛇蟠﹐雲爲翔鳥。”

  • 翠碧鳥-汉语大词典

    翠碧鳥

    【1】百舌鸟的别称。{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百舌鸟》:“百舌鳥出中{蜀}山谷間﹐毛采翠碧。{蜀}人多畜之。一云翠碧鳥﹐善效他禽語凡數十種。”

  • 翠鳥-汉语大词典

    翠鳥

    【1】鸟名。头大, 体小, 嘴强而直。羽毛以翠绿色为主。生活在水边, 吃鱼虾等。在我国分布甚广。

  • 翳鳥-汉语大词典

    翳鳥

    【1】一种有五彩羽毛的鸟。《山海经·海内经》:“有五彩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拂翳鳥﹐捎鳳皇。”

  • 細鳥-汉语大词典

    細鳥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鸟。又称候日虫。《洞冥记》:“{元封}五年﹐{勒畢國}貢細鳥﹐以方尺之玉籠盛數百頭﹐形如大蠅﹐狀似鸚鵡﹐聲聞數里之間﹐如黄鵠之音也。國人常以此鳥候時﹐亦名曰候日蟲。”{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漢武}時﹐{畢勒國}獻細鳥﹐以方尺玉爲籠﹐數百頭狀如蠅﹐聲如鴻鵠。”

  • 結了鳥-汉语大词典

    結了鳥

    【1】见“結遼鳥”。

  • 結遼鳥-汉语大词典

    結遼鳥

    【1】鸟名。即秦吉了。{宋}{王溥}《唐会要·林邑国》:“〔{林邑}〕有結遼鳥﹐能解人語。”原注:“亦謂之結了鳥﹐蓋夷音訛也。”《新唐书·南蛮传下·环王》:“{環王}﹐本{林邑}也……其地冬温﹐多霧雨﹐産虎魄﹑猩猩獸﹑結遼鳥。”亦称“[結了鳥]”。

  • 綬帶鳥-汉语大词典

    綬帶鳥

    【1】鸟名。亦称寿带鸟。又有练鹊﹑长尾鶲﹑一枝花等异名。雄鸟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 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 身体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 形似绶带, 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

  • 綬鳥-汉语大词典

    綬鳥

    【1】即吐绶鸡。亦称火鸡。因上嘴根有肉绶, 呈五色, 能伸缩, 故名。《埤雅·释鸟四》:“綬鳥﹐一名鷊﹐亦或謂之吐綬﹐咽下有囊如小綬﹐五色彪炳……亦曰真珠鷄﹐體有真珠點文。”

  • 繁鳥-汉语大词典

    繁鳥

    【1】鸮的别名。《楚辞·天问》:“昏微遵迹﹐{有狄}不寧。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王逸}注:“言{解居父}聘{吴}﹐過{陳}之墓門﹐見婦人負其子﹐欲與之淫泆﹐肆其情欲。婦人則引《詩》刺之曰:‘墓門有棘﹐有鴞萃止。’故曰‘繁鳥萃棘’也。言墓門有棘﹐雖無人﹐棘上猶有鴞﹐汝獨不愧也。”{王泗原}校释:“繁鳥一作■鳥﹐即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