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鵜)是什么意思
鹈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鹈鴂tí jué
【释义】:
亦作“
鴂”。杜鹃鸟的别称。《楚辞·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之不芳。”汉·张衡《思玄赋》:“恃己知而华予兮,
裌鸣而不芳。”注:“《临海异物志》曰:‘
鴂,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昼上人集·顾渚行寄裴方舟》诗:“
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鹈-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鹈tí
水鸟名,鹈鹕。《诗经·曹风·侯人》:“维~在梁,不濡其翼。”(梁:拦鱼的堰。濡rú:浸渍,沾湿。)
【鹈
】(—jué)杜鹃鸟。《楚辞·离骚》:“恐~之先鸣兮,使百草为之不芳。”
鹈-现代汉语大词典
鹈tí鵜
【释义】:
见“鹈鹕”。
鹈鹕-现代汉语大词典
鹈鹕tí hú
【释义】:
又称塘鹅、淘河鸟。一种大型游禽。体长可达2米。全身几乎纯白色。双翅宽阔,飞行力强。嘴宽大尖长,嘴下有一大皮囊,能伸缩,可用来兜食鱼类。成群栖息于沿海湖泊和河流中。嫩羽是制羽纱的原料。我国较常见的是斑嘴鹈鹕,嘴上有蓝黑色斑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鹈-汉语大词典
鹈
“[鵜]”的简化字。
鹈-汉语大词典
鹈
“[鵜]”的简化字。
鸊鹈泉-汉语大词典
鸊鹈泉
【1】泉名。{唐}时在{丰州}{西受降城}北(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新唐书·地理志一》:“〔{豐州}{九原郡}〕{西受降城}{開元}初爲{河}所圮﹐十年﹐總管{張説}於城東别置新城。北三百里有{鸊鵜泉}。”{唐}{李益}《暖川》诗:“胡風凍合{鸊鵜泉}﹐牧馬千羣逐暖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