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2(托2)是什么意思
托2-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托2託tuō
①寄托。《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于赵?”《史记·吕不韦列传》:“愿得子楚立以为适嗣,以~终身。”②托付,委托。《触龙说赵太后》:“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之。”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③请托。《后汉书·陈蕃传》:“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不得通。”④假托。刘基《卖柑者言》:“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于柑以讽耶?”《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托辞】找借口。文天祥《〈指南录〉自序》:“予谓此北反问也,否则~以逐客也。”
【托付】委托,委任。诸葛亮《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托孤】把遗孤托付于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病笃,~于丞相亮。”
【托落】孤独不遇。袁枚《祭妹文》:“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仳pǐ离:离弃,这里指不合。)
【托名】假借名义。《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操虽~汉相,其实汉贼也。”
【托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人。《汉书·霍光传》:“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将军,此天力也。’”
托2-现代汉语大词典
托2tuō託
【释义】:
①依靠;寄托。鲁迅《戛剑生杂记》:“皆所身历,非托诸空言也。”②嘱托;委托。巴金《怀念烈文》:“他托人向我约稿,我寄了稿去,后来我们就认识了。”③假托;借口。郭沫若《我的童年》:“自己也晓得是小孩子不应该看的禁书,便白天托头痛把帐子放下了来偷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