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享

享(享)是什么意思

  • 受苦←→享福-反义词词典

    受苦←→享福shòukǔ-xiǎngfú

    【词性】:动

    受苦:遭受痛苦。

    享福:享受幸福。

    【例】 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要也怎么着,那些庄稼活也没人做了。”(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 享福←→吃苦-反义词词典

    享福←→吃苦xiǎngfú-chīkǔ

    【词性】:动

    享福:享受幸福;生活得美好安乐。

    吃苦:经受艰苦。

    【例】 咱们这里的张老实,前去上东京投亲,不想在半路招了个北京官宦人家的女婿,现在跟了他女婿到京城享福去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老爷虽说是能吃苦,也五十岁的人了,况且又是一场大病才好。(同上)

  • 享福-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享福xiǎngfú

    生活得安乐美好——受罪、遭罪(西方社会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享福,有些孤寡老人到了晚年是很~的。)、吃苦、受苦(有些老工人,在旧社会~几十年,只有在新社会才能退休享福。)

  • 享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享乐xiǎnglè

    享受安乐——吃苦、受苦(~在前,享乐在后。)

  • 享受-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享受xiǎngshòu

    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吃苦

  • 坐享其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坐享其成zuòxiǎngqíchéng

    坐着不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自食其力(我们要做~的劳动者,而不要做坐享其成的寄生虫。)

  •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实用委婉语词典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意为家里的器具虽然寒碜,但用起来如同千金一样珍贵。语出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引俚语。

  • 辛苦挣来物,享受得甜蜜-实用委婉语词典

    辛苦挣来物,享受得甜蜜

    婉指靠自己的辛劳得来的财富,享用时能感受到真正的甜蜜。欧美谚语。

  • 福不可享尽,聪明不可用尽-实用委婉语词典

    福不可享尽,聪明不可用尽

    意为荣华富贵不可遍享,待人处世小聪明不可耍尽。中国俗语。

  • 吉人天佑,必享期颐-实用委婉语词典

    吉人天佑,必享期颐

    意为上天会保佑您,一定能享有百年之寿。“期颐”,即百岁。

  • 享年-敬谦语小词典

    享年xiǎngnián

    敬辞。用来称去世的人活的岁数。《红楼梦》一一〇回:“王夫人宝钗上去轻轻扶着,邢夫人凤姐等便忙穿衣,地下婆子们已将床安设停当,铺了被褥,听见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岁。”冰心《我的学生》:“她生在上海,长在澳洲,嫁在北平,死在云南,享年三十二岁。”

  • 享受 享乐-近义词应用词典

    享受 享乐

    享受 xiǎngshòu 享乐 xiǎnglè

    【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如:

    1.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享乐】享受安乐(多用于贬义)。如:

    2.防山海关的只有几千人,庞大的人马都在京城里享乐。

    辨析:“享受”是中性词,指精神和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如享受权利、享受公费医疗等。“享乐”是贬义词,指只知道讲究吃喝玩乐,追求舒适安逸,如享乐主义,享乐思想等。

  • 享-古文观止词典

    享xiǎng

    【词性】:动词

    一、享受,享有(13)。《与于襄阳书》: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读书人能享有大名,显扬当世的,没有人不是靠有学问、德行的前辈,有天下声望的人作先导。《泷冈阡表》:宜享其隆。——〔我的祖先〕应当享受那隆厚的报答。《三槐堂铭》: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享受他的福禄荣誉达十八年。

    二、祭献,供应祭品(8)。《祭公谏征犬戎》:有不享,则修文。——有不按季供献祭品的,天子就要检查自己的法令制度。《祭公谏征犬戎》:宾服者享。——宾服地区要供应天子的祭品。《祭公谏征犬戎》:予必以不享征之。——我必定以不向天子供献祭品的罪名出兵讨伐它。

  • 享年-古文观止词典

    享年xiǎng nián

    敬辞。称死者活的寿数(2)。《泷冈阡表》:享年五十有九。——享年五十九岁。《泷冈阡表》:享年七十有二。——享年七十二岁。

  • 聪明偏受聪明苦,痴呆越享痴呆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聪明偏受聪明苦,痴呆越享痴呆福

    【释义】:

    意谓聪明人往往因聪明而吃苦,痴呆人却反因痴呆而得福。劝人不可自恃聪明。《西湖二集》四:从来道:聪明偏受聪明苦,痴呆越享痴呆福。奉劝世上聪明人,切不可笑那愚蠢汉子,那愚蠢汉子尽有得便宜处。

  • 富无三代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无三代享

    【释义】:

    意谓富贵不可能长久保持。《廿载繁华梦》一:只俗语说得好,道是:“富无三代享。”这个是怎么原故呢?自古道“世族之家,鲜克有礼。”那纨袴子弟,骄奢淫佚,享得几时?

  •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释义】:

    刻薄:指对人过分苛求,冷酷无情。意谓因刻薄而致富,按天理决不会长久。《黑籍冤魂》四:不上数年,积得家资数十万,自以为子孙万世之业,不知不义之财,总有恶贯满盈之日。常言道:“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况乎这吴春霖干法犯纪,流毒生灵,积下这等造孽钱,岂能保得住终身不败?

  •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释义】:

    势:权力、威势。福:福分。威权不可用尽,福分不可享尽,不可太贪便宜,不可太耍聪明。指凡事宜留有余地,不可做得太过分,否则对自己反而有害。《警世通言》三:这四句诗,奉劝世人虚己下人,勿得自满,古人说得好,道是:“满招损、谦受益。”俗谚又有四不可尽的话。那四不可尽: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释义】:

    有福共同享受,有难共同担当。意谓同甘共苦。《官场现形记》五:从前老爷有过话,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我做家人的出了力,赔了钱之外,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这里头请你少爷怎么替家人说说,利钱之外,总得补点家人才好。《文明小史》二〇:这个钱又不是归公的,横竖是你自己上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要说只有这几个,就是再多些,我用了也不伤天理。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七:说明白到省之后,迎他到公馆同住;除了一得了差缺,即连本带利清还外,还答应养老他;将来大家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有财同享,有马同骑

    《儿女英雄传》二一:你我弟兄们有财同享,有马同骑,你的恩人就是我的恩人。

    ⊙有官同做,有马同骑

    《飞龙全传》三七:难道为了这些小事,就要绝交不成?可记得黄土坡前,原说有官同做,有马同骑,誓言还在,那有半途改变之心。

    ⊙有福同享,有罪同受

    《彭公案》二一一:我们是结拜兄弟,有福同享,有罪同受,他既被擒,我焉能袖手旁观?总得使一个调虎离山之计,把冯大哥救出来。

    ⊙有福同享

    《永庆升平前传》九:你我兄弟分手,如日久以后谁要得势,必要送信,荣禄共之,有福同享。

  • 与其身后享那空名,不若生前一杯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与其身后享那空名,不若生前一杯酒

    【释义】:

    意谓与其追求空名,不如及时行乐。《豆棚闲话》七:今日回想,犹喜未迟。古人云:与其身后享那空名,不若生前一杯酒。……不若今日乘着大兄后山采薇去了,扶着这条竹杖,携着荆筐,慢慢的捱到山前观望观望,若有一些空隙,就好走下山去。

  • 享清福-汉语惯用语辞典

    享清福xiǎng qīng fú

    谓生活过得清闲、安逸。瞿秋白《乱弹·猫样的诗人》“有这另外一种的缰绳,把一切野马羁縻住了,让咱们的英雄享清福。”

  • 享-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享亯xiǎng

    ①奉献祭品,祭祀。《诗经·小雅·楚茨》:“以为酒食,以~以祀。”《汉书·艺文志》:“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祖考。”②进献贡品。《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康居西域,重泽纳贡,稽首来~。”③鬼神享用祭品。《孟子·万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之。”④享受,享用。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无鲜肥滋味之~。”⑤宴飨,用酒食款待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赵孟于垂陇。”《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悉取将军之资粮~士卒。”⑥通“烹”。煮。《墨子·非儒下》:“子路为~豚。”(豚tún:小猪。)

    【享国】帝王在位。贾谊《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之日浅,国家无事。”《明史·海瑞传》:“时世宗~日久。”

    【享年】敬词,称死者活的岁数。蔡邕《郭林宗碑文》:“禀命不融,~四十有三。”

  • 分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分享fēn xiǎng

    【释义】:

    共同享受。柯灵《岛》:“他分享人们的欢乐,也分担人们的烦恼。”

  • 供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供享gòng xiǎng

    【释义】:

    也作“供飨”。①使享用;享受。郭沫若《反正前后》:“井畔有茶店,汲取井水来煮茶以供享游客。”又《关于宋玉》:“贵族阶级的‘大王之雄风’是庶民阶级所不能供享的。”②摆供品以祭祀。《1958年曲艺选》:“在先前遍地修下了龙王庙。四季哟,春秋四季老百姓烧香还愿供飨咱。”

  • 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xiǎng

    【释义】:

    ①供祭品奉祀祖先。泛指祭祀。如:享祀。②享受;受用。徐特立《解答关于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有志气的人是不愿意享现成福的。”也指享有;取得。如:享年。③飨宴,用酒食等款待人。郭沫若《访日杂咏》:“主人享我茶,默默意未宣。”

  • 享用-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用xiǎng yòng

    【释义】:

    使用某些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

  • 享乐-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乐xiǎng lè

    【释义】:

    享受安乐。丁玲《梦珂》:“这欣赏,这趣味,都是一种‘高尚’的,细腻的享乐。”

  • 享有-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有xiǎng yǒu

    【释义】:

    ①在社会上取得(权利、自由、声望等)。艾青《〈诗选〉序》:“都因为他享有乱打棍子、乱扣帽子的自由!”②享受。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不是我怕死,是我总觉得我还没享有我生的一切。”

  • 享年-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年xiǎng nián

    【释义】:

    敬辞。称死者活的寿数。冰心《我的学生》:“她生在上海,长在澳洲,嫁在北平,死在云南,享年三十二岁。”

  • 享寿-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寿xiǎng shòu

    【释义】:

    享有的寿命。指在世的年岁。鲁迅《孤独者》:“她的晚年,据我想,是总算不很辛苦的,享寿也不小了,正无须我来下泪。”

  • 享祀-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祀xiǎng sì

    【释义】:

    祭祀。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他们的大事是些什么呢?不外是战争和享祀。”

  • 享受-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受xiǎng shòu

    【释义】:

    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魏巍《东方》:“大家正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 享堂-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堂xiǎng táng

    【释义】:

    祭堂,供奉祖宗牌位或神鬼偶像的地方。周立波《盖满爹》:“享堂里的地上烧着一堆丁块柴,烟焰飞腾。”

  • 享清福-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清福xiǎng qīng fú

    【释义】:

    指生活过得清闲、安逸。瞿秋白《猫样的诗人》:“有这另外一种的缰绳,把一切野马羁縻住了,让咱们的英雄享清福。”

  • 享誉-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誉xiǎng yù

    【释义】:

    在社会上取得声誉。《解放日报》1982.12.9:“《义勇军进行曲》又享誉于国际,在全世界传播。”

  • 享福-现代汉语大词典

    享福xiǎng fú

    【释义】:

    享受幸福。指生活得安乐美好。杨沫《青春之歌》:“姑母,咱们将来都会享福的。”

  • 坐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坐享Zuò xiǎng

    【释义】:

    不出力,只享受。宋庆龄《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他们决不满足于坐享先辈的胜利果实。”

  • 坐享其成-现代汉语大词典

    坐享其成zuò xiǎng qí chéng

    【释义】:

    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成果。舒三和等《贺庆莲》:“右手断了有左手,决不能坐享其成图安闲。”

  • 独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独享dú xiǎng

    【释义】:

    独自享有或享受。许地山《债》:“世间若有一个人吃不饱足…我也不敢公然独享这具足的生活。”

  • 犒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犒享kào xiǎng

    【释义】:

    犹慰劳。郭沫若《北伐途次》:“主人把煮熟了的豆浆和现成的饭,现成的豆腐干来犒享我们。”

  • 数据共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数据共享shù jù gòng xiǎng

    【释义】:

    在多用户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上,各用户可共同存取和使用系统或网络上数据库中的数据。

  •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代汉语大词典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yǒu fú tóng xiǎng yǒu nàn tóng dāng

    【释义】:

    见“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现代汉语大词典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yǒu fú tóng xiǎng yǒu huò tóng dāng

    【释义】:

    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郭沫若《屈原》:“我从今天起把你们当成好朋友了。我们将来一定要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也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洪深《香稻米》:“可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了好处,不许一房一户独吞。”

  • 歆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歆享xīn xiǎng

    【释义】:

    神灵享受供物。鲁迅《祝福》:“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

  • 祭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祭享jì xiǎng

    【释义】:

    陈列祭品祀神供祖。茅盾《参孙的复仇》:“有一天,非利土人的首领们召聚了他们的族人,祭享他们的大神。”

  • 配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配享pèi xiǎng

    【释义】:

    合祭,祔祀。古代专指帝王宗庙及孔子庙的祔祀。后也通指在其他祠庙中的祔祭。鲁迅《文章与题目》:“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 里享-现代汉语大词典

    里享lǐ xiǎng

    【释义】:

    方言。内,里边。章炳麟《新方言》:“苏州谓内曰里享。音如向,本乡字也。”

  • 二享-汉语大词典

    二享

    【1】指禘祭和祫祭。{宋}{张载}《正蒙·王禘》:“宗廟歲六享﹐則二享四祭爲六矣。”{王夫之}注:“二享:禘﹑袷。”详见《宋史·礼志十·禘祫》。

  • 不享-汉语大词典

    不享

    【1】诸侯不来朝。《书·洛诰》:“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孔}传:“奉上謂之享。”【2】指不来朝者。《史记·五帝本纪》:“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司马贞}索隐:“謂用干戈以征諸侯之不朝享者。”{唐}{皮日休}《九夏歌·纳夏》:“征彼不享﹐一烘而泮。”【3】不行享献之礼。《汉书·五行志上》:“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奪民農時﹐及有姦謀﹐則木不曲直。”{颜师古}注:“不行享獻之禮也。”

  • 休享-汉语大词典

    休享

    【1】美善的供物。《书·洛诰》:“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孔}传:“{周公}攝政七年﹐致太平﹐以黑黍酒二器﹐明潔致敬﹐告{文}{武}以美享。”

  • 佐享-汉语大词典

    佐享

    【1】犹配享。谓陪同受祭祀。{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而社祭土﹐稷祭穀﹐{句龍}與{棄}乃其佐享﹐非其專主。”

  • 來享-汉语大词典

    來享

    【1】亦作“[來饗]”。谓鬼神前来接受祭祀,歆享供品。《文选·张衡<东京赋>》:“靈祖皇考﹐來顧來饗。”{薛综}注:“言先帝之神﹐顧愍子孫﹐享其食也。”《诗·商颂·烈祖》:“來假來饗﹐降福無疆。”{郑玄}笺:“享﹐謂獻酒使神享之也。”一本作“來享”。【2】谓远方诸侯前来进献贡物。《诗·商颂·殷武》:“莫不敢來享﹐莫不敢來王。”{郑玄}笺:“享﹐獻也。”《晋书·文帝纪》:“九服之外﹐絶域之氓﹐曠世所希至者﹐咸浮海來享。”{{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修文德以服遠人﹐來享來王著其效。”

  • 供享-汉语大词典

    供享

    亦作“[供饗]”【1】使享用;享受。{郭沫若}《反正前后》四:“水是很清冽的﹐井畔有茶店﹐汲取井水来煮茶以供享游客。”{郭沫若}《关于宋玉》:“贵族阶级的‘大王之雄风’是庶民阶级所不能供享的。”【2】摆供品以祭祀。《1958年曲艺选·龙王辞职》:“在先前遍地修下了龙王庙。四季哟﹐春秋四季老百姓烧香还愿供饗咱。”

  • 侑享-汉语大词典

    侑享

    【1】配享,以功臣附祭于祖庙。{明}{张时彻}《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侑享太廟﹐俎豆春容﹐君臣一體﹐祀典攸同。”《明史·刘琏传》:“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廟﹐封世爵﹐如{中山王}{達}。”

  • 六享-汉语大词典

    六享

    【1】{周}宗庙的六种祭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郑玄}注:“宗廟之祭有此六享。”{孙诒让}正义:“此六者皆言享者﹐對天言祀﹐地言祭﹐故宗廟言享。享﹐獻也﹐謂獻饌具於鬼神也。”

  • 享-汉语大词典

    《廣韻》許兩切,上養,曉。【1】供祭品奉祀祖先。《书·盘庚上》:“兹予大享于先王。”{孔颖达}疏:“《周礼·大宗伯》祭祀之名:天神曰祀﹐地祇曰祭﹐人鬼曰享。此大享於先王﹐謂天子祭宗廟也。”{唐}{韩愈}《袁氏先庙碑》:“孝孫來享﹐來拜廟庭﹐陟堂進室﹐親登籩鉶。”{宋}{王安石}《议南郊三圣并侑》:“臣等聞推尊尊以享帝﹐義之至﹔推親親以享親﹐仁之極。”【2】泛指祭祀。《西游记》第三回:“殺牛宰馬﹐祭天享地。”【3】神鬼享用祭品。《左传·僖公五年》:“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孟子·万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4】进献;贡献。《书·洛诰》:“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孔}传:“奉上之謂享。”{孔颖达}疏:“享訓獻也﹐獻是奉上之詞﹐故奉上之謂享。”《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康居}{西域}﹐重譯納貢﹐稽首來享。”{颜师古}注:“享﹐獻也﹐獻其國珍也。”{清}{龚自珍}《城南席上谣》:“一客談古文﹐夢見{倉頡}享籀史。”【5】享受;受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杜预}注:“享﹐受也。”《庄子·让王》:“我享其利﹐非廉也。”《後汉书·郅恽传》:“{劉氏}享天永命﹐陛下順節盛衰﹐取之以天﹐還之以天﹐可謂知命矣。”《晋书·傅玄传》:“天下享足食之利。”{徐特立}《解答关于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有志气的人是不愿意享现成福的。”【6】当,相当。《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孔}传:“享﹐當也。”{孔颖达}疏:“德當神意﹐神乃享之﹐故以享爲當也。”{汉}{王粲}《从军诗》:“自非聖賢國﹐誰能享斯休。”【7】“[烹]”的古字。《墨子·非儒下》:“{孔丘}窮於{蔡}{陳}之間﹐藜羹不糂﹐十日﹐{子路}爲享豚。”{孙诒让}间诂引{王念孙}曰:“享即今之烹字也。”{唐}{冯贽}《云仙杂记·享鹿肉》:“{黄昇}日享鹿肉三斤。”【8】通“[饗]”。飨宴,用酒食款待人。《春秋·庄公四年》:“夫人{姜氏}享{齊侯}於{祝丘}。”《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樂毅}乃休兵享士﹐除其暴令。”{郭沫若}《访日杂咏》:“主人享我茶﹐默默意未宣。”

  • 享牛-汉语大词典

    享牛

    【1】供祭祀的牛。《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郑玄}注:“享﹐獻也。獻神之牛﹐謂所以祭者也。”

  • 享清福-汉语大词典

    享清福

    【1】谓生活过的清闲﹑安逸。{瞿秋白}《乱弹·猫样的诗人》:“有这另外一种的缰绳﹐把一切野马羁縻住了﹐让咱们的英雄享清福。”

  • 享世-汉语大词典

    享世

    【1】谓王朝统治的年代。{宋}{苏洵}《审势》:“萬世帝王之計﹐常先定所尚﹐使其子孫可以安坐而守其舊﹐至于政弊﹐然後變其小節﹐而其大體卒不可革易﹐故享世長遠而民不苟簡。”

  • 享嗣-汉语大词典

    享嗣

    【1】行祭的人。,指后嗣。《南史·荀伯子传》:“太傅{鉅平侯}{羊祜}勳參佐命﹐功盛平{吴}﹐而享嗣闕然﹐蒸嘗莫寄。”

  • 享御-汉语大词典

    享御

    【1】谓保有帝位。《後汉书·安帝纪论》:“{孝安}雖稱尊享御﹐而權歸{鄧氏}。”

  • 享名-汉语大词典

    享名

    【1】享有的名望。《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可知道{趙爺}雖不曾中進士﹐外邊詩選上刻着他的詩幾十處……只怕比進士享名多着哩!”

  • 享右-汉语大词典

    享右

    【1】古代祭祀仪式之一。享,向尸(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献酒食;右,向尸劝食。《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郑玄}注:“享﹐獻也﹐謂朝獻饋獻也。右﹐讀爲侑﹐侑勸尸食而拜。”

  • 享堂-汉语大词典

    享堂

    【1】祭堂,供奉祖宗牌位或神鬼偶像的地方。{周立波}《盖满爹》:“享堂里的地上烧着一堆丁块柴﹐烟焰飞腾。”《老残游记》第二回:“進了大門﹐正面便是{鐵公}享堂﹐朝東便是一個荷池。”

  • 享受-汉语大词典

    享受

    【1】享用;受用。{清}{薛福成}《庸盦笔记·亡兵享关帝庙血食》:“上帝憐我(亡兵)一生忠直﹐派我在此村關帝廟﹐享受血食。”{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大家正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後汉书·班梁传论》:“{班超}﹑{梁慬}奮{西域}之略﹐卒能成功立名﹐享受爵位。”

  • 享祐-汉语大词典

    享祐

    【1】受神保佑。{汉}{扬雄}《剧秦美新》:“況盡汛掃前聖數千載功業﹐專用己之私﹐而能享祐者哉!”

  • 享祈-汉语大词典

    享祈

    【1】祭神求福。{汉}{崔駰}《北巡颂》:“禋潔享祈﹐歆嘗百神。”

  • 享覲-汉语大词典

    享覲

    【1】朝见天子进献贡品。《穀梁传·僖公五年》:“天子微﹐諸侯不享覲。”《国语·周语中》:“{魯叔孫}之來也﹐必有異焉﹐其享覲之幣薄而言諂﹐殆請之也。”

  • 享道-汉语大词典

    享道

    【1】指消化道。{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夫妻非化育之氣﹐鼻非胎孕之所﹐享道非下物之具。”【2】饮食之仪规。《穀梁传·哀公元年》:“郊﹐享道也。”{范宁}注:“享者﹐飲食之道。”

  • 享賜-汉语大词典

    享賜

    【1】谓宴飨宾客,赏赐臣下。《国语·周语下》:“宴好享賜﹐不踰其上﹐讓也。”{韦昭}注:“宴好﹐所以通情結好也﹐享賜﹐所以酬賓賜下也。”{汉}{贾谊}《新书·礼容下》:“燕好享賜﹐雖歡不逾等﹐讓也。”

  • 享會-汉语大词典

    享會

    【1】犒劳将士的宴会。《周书·王罴传》:“每至享會﹐親自秤量酒肉﹐分給將士。”《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陛下聞驍果欲叛﹐多醖毒酒﹐欲因享會﹐盡鴆殺之。”

  • 享祀-汉语大词典

    享祀

    【1】祭祀。《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三国演义》第九六回:“却説{孔明}斬了{馬謖}﹐將首級遍示各營已畢﹐用綫縫在尸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幣帛﹐事畢則埋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他们的大事是些什么呢?不外是战争和享祀。”{南朝} {宋}{鲍照}《拟行路难》之十一:“君不見亡靈蒙享祀﹐何時傾杯竭壺罌?”【2】犹享世。{明}{李贽}《鬼神论》:“{商}有天下﹐享祀六百﹐賢聖之王六七繼作﹐鳥之遺也。”

  • 享祚-汉语大词典

    享祚

    【1】犹享国。指帝王在位的年数。《列子·杨朱》:“昔者{堯}{舜}僞以天下讓{許由}﹑{善卷}﹐而不失天下﹐享祚百年。”

  • 享祭-汉语大词典

    享祭

    【1】祭祀。《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後主}聞{雲}死﹐放聲大哭……建立廟堂﹐四時享祭。”《管子·侈靡》:“安鄉樂宅享祭﹐而謳吟稱號者皆誅﹐所以留民俗也。”《孔子家语·致思》:“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掃地﹐將以享祭。”

  • 享客-汉语大词典

    享客

    【1】设宴招待宾客。{唐}{房千里}《杨娼传》:“{楊娼}者﹐{長安}里中之殊色也﹐態度甚郁﹐復以冶容自喜。王公鉅人享客﹐競邀致席上。”

  • 享大-汉语大词典

    享大

    【1】谓享有的食禄优厚。借指爵位高。《国语·周语一》:“任重享大者必速及。”

  • 享祠-汉语大词典

    享祠

    【1】宴饷,犒劳。享,通“饗”。祠,祭祀的牺牲。《史记·周本纪》:“〔{武王}〕命宗祝享祠于軍。”

  • 享先-汉语大词典

    享先

    【1】祭祀祖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故都殘暑﹐不過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饌享先。”

  • 享壽-汉语大词典

    享壽

    【1】享有的寿命,谓在世的年岁。{鲁迅}《彷徨·孤独者》:“她的晩年﹐据我想﹐是总算不很辛苦的﹐享寿也不小了﹐正无须我来下泪。”{唐}{徐彦伯}《南郊赋》:“享壽千億﹐傳無窮兮。”

  • 享樂-汉语大词典

    享樂

    【1】享受安乐。{丁玲}《梦珂》:“这欣赏﹐这趣味﹐都是一种‘高尚’的﹐细腻的享乐。”{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下:“享樂壽考﹐妻兒滿前。”

  • 享祧-汉语大词典

    享祧

    【1】祭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藉言天然﹐則禘祫海藻﹐享祧蝯蜼﹐六州之氓﹐五色之種﹐誰非出于一本?”

  • 享食-汉语大词典

    享食

    【1】享有食禄。《後汉书·宋意传》:“今{康}{焉}幸以支庶享食大國。”【2】享受祭祀。{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二·女神名号》:“江海二神﹐俱以女真享食。”【3】飨宴。享,通“饗”。《左传·成公十四年》:“古之爲享食也﹐以觀威儀﹑省禍福也。”

  • 享有-汉语大词典

    享有

    【1】谓在社会上有所取得。如权利﹑自由﹑声望等。{艾青}《<诗选>序》:“都因为他享有乱打棍子﹑乱扣帽子的自由!”{刘绍棠}《鹧鸪天》:“{唐三彩}主管文教卫生﹐笑话百出﹐因而享有盛名。”【2】享受。{丁玲}《韦护》第二章:“{丽嘉}呢﹐她如今真真懂得了爱情﹐而且她拼命的享有着。”{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一月三号》:“不是我怕死﹐是我总觉得我还没享有我生的一切。”

  • 享奠-汉语大词典

    享奠

    【1】祭奠,设酒食以祭。{明}{李贽}《祭无祀文》:“死而爲鬼﹐不得所依﹐則誰爲享奠而疫癘作。”

  • 享事-汉语大词典

    享事

    【1】供奉。{宋}{范仲淹}《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青澗}與{環}人﹐皆畫君之像而享事之。”

  • 享福-汉语大词典

    享福

    【1】享受幸福。谓生活得安乐美好。《云笈七籤》卷九七:“{紫微}會良謀﹐唱納享福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老子回家享福了﹐他也就回家鬼混。”{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七章:“姑母﹐咱们将来都会享福的。”《後汉书·公孙瓒传》:“{紹}母親爲傅婢﹐地實微賤﹐據職高重﹐享福豐隆。”

  • 享薦-汉语大词典

    享薦

    【1】祭祀进献。《汉书·兒宽传》:“享薦之義﹐不著于經。”《後汉书·章帝纪》:“盥洗享薦﹐慙愧祗慄。”

  • 享亭-汉语大词典

    享亭

    【1】坟前供祭祀的建筑。{宋}{张耒}《奉先寺》诗:“家家墳上作享亭﹐朱門相向無人聲。”

  • 享禮-汉语大词典

    享禮

    【1】使臣向朝聘国君主进献礼物的仪式。《论语·乡党》:“享禮﹐有容色。”{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享﹐獻也。聘禮﹐既聘而享﹐用圭璧﹐有庭實。”{汉}{班固}《白虎通·王者不臣》:“享禮而後歸﹐是異於衆臣也。”

  • 享上-汉语大词典

    享上

    【1】奉承上级。{宋}{岳珂}《桯史·殿中鹇》:“及{江}去國﹐享上之論興﹐浸滛及于{艮嶽}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一》引{苏辙}曰:“刻下媚上﹐謂之享上。有一不享上﹐皆廢不用。”

  • 享烝-汉语大词典

    享烝

    【1】冬季祭祀宗庙。《周礼·夏官·大司马》:“入獻禽以享烝。”{郑玄}注:“入又以禽祭宗廟。”{孙诒让}正义:“凡冬祭宗廟通謂之烝。此亦因田獵而獻禽﹐非正祭也。”

  • 享讌-汉语大词典

    享讌

    【1】享宴。{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使食乎大牢之味﹐巨鬯之酒﹐則膻肉酪漿之衆登享讌矣。”

  • 享利-汉语大词典

    享利

    【1】获取利益。{宋}{曾巩}《兜率院记》:“其使子之徒知己之享利也多﹐而人蒙病已甚。”

  • 享儀-汉语大词典

    享儀

    亦作“[亨儀]”【1】祭祀的仪式。{明}{高启}《夜宿·太庙斋宫》诗:“太常齋禁密﹐列祖亨儀崇。”{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陳師錫}家享儀﹐謂冬至前一日爲‘冬住’﹐與歲除夜爲對﹐蓋{閩}音也。”

  • 享帚-汉语大词典

    享帚

    【1】见“享帚自珍”。

  • 享燕-汉语大词典

    享燕

    【1】享宴。《隋书·食货志》:“非享燕之事﹐所食不過一肉而已。”{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辟雍﹑享燕混而《雅》《颂》通﹐人神雜。”

  • 享用-汉语大词典

    享用

    【1】使用某些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二节:“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五:“但看吾人他日享用此不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他自想眼睁睁看着九百九十兩金子没福享用。”

  • 享鼎-汉语大词典

    享鼎

    【1】犹鼎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奢排场。{宋}{梅尧臣}《依韵和宣城张主簿见赠》:“鳴鐘與享鼎﹐易厭非苦樂。”

  • 享殿-汉语大词典

    享殿

    【1】祭殿。{清}{孔尚任}《桃花扇·闲话》:“特差工部查寳泉局内鑄的{崇禎}遺錢﹐發買工料﹐從新修造享殿碑亭﹐門墻橋道﹐與十二陵一般規模。”

  • 享譽-汉语大词典

    享譽

    【1】在社会上取得声誉。《解放日报》1982.12.9:“《义勇军进行曲》又享誉于国际﹐在全世界传播﹐成为在反法西斯战线上和世界革命运动中代表{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高昂的战歌。”

  • 享國-汉语大词典

    享國

    【1】帝王在位年数。《书·无逸》:“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清史稿·礼志七》:“初{高宗}享國日久﹐嘗諭年至八十六歲即歸政。”{汉}{贾谊}《过秦论》:“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日淺﹐國家無事。”{宋}{王安石}《上时政书》:“臣竊觀自古人主享國日久﹐無至誠惻怛憂天下之心﹐雖無暴政虐刑加於百姓﹐而天下未嘗不亂。”【2】犹享世。{宋}{苏轼}《崇教化策》:“此三代之所以享國長久而不拔也。”《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夏禹王}得{舜帝}禪位﹐立國爲{夏}﹐傳一十七代﹐享國得四百三十一年。”{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山东某生梦游地狱》:“東﹑西{晉}享國至一百六十年。”

  • 享聘-汉语大词典

    享聘

    【1】宴飨使者。享,通“饗”。{汉}{贾谊}《新书·辅佐》:“典方典容儀﹐以掌諸侯﹑遠方之君﹐譔之班爵﹑列位﹑軌伍之約﹐朝覲﹑宗遇﹑會同﹑享聘﹑貢職之數。”

  • 享宴-汉语大词典

    享宴

    【1】宴飨。古谓帝王饮宴群臣。《左传·成公十二年》:“世之治也﹐諸侯間于天子之事﹐則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禮。”{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不得預享宴﹐不得出觀遊。”

  • 享勞-汉语大词典

    享勞

    【1】犹犒劳。《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上享勞將士﹐因謂羣臣曰:‘諸公共相翊戴以成帝業﹐若天下承平﹐可共保富貴。’”

  • 享年-汉语大词典

    享年

    【1】敬辞。称死者活的寿数。{汉}{蔡邕}《郭有道林宗碑》:“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红楼梦》第一一〇回:“聽見{賈母}喉間略一響動﹐臉變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歲。”{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而公卧病﹐以{元祐}元年九月丙辰薨於位﹐享年六十八。”{冰心}《我的学生》:“她生在{上海}﹐长在{澳洲}﹐嫁在{北平}﹐死在{云南}﹐享年三十二岁。”【2】犹享世。《隋书·艺术传·庾季才》:“昔{周武王}以二月甲子定天下﹐享年八百。”

  • 享嘗-汉语大词典

    享嘗

    【1】四时的祭祀。《礼记·祭法》:“遠廟爲祧﹐有二祧﹐享嘗乃止。”{郑玄}注:“享嘗﹐謂四時之祭。”

  • 享帚自珍-汉语大词典

    享帚自珍

    【1】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文心結習﹐享帚自珍﹐一集成書﹐如膺九錫﹐亟願海内之我知。”亦省作“[享帚]”。{清}{梁章鉅}《归田琐记·已刻未刻书目》:“中有已刻問世者﹐有尚未能付梓者。自憐享帚之愚﹐難免覆瓿之誚。”{清}{俞樾}《春在堂随笔·笔一》:“文士名心﹐書生習氣﹐緘石知謬﹐享帚自珍。”

  • 享覜-汉语大词典

    享覜

    【1】谓行享礼时朝见主国之君。《左传·昭公五年》:“朝聘有珪﹐享覜有璋。”{杜预}注:“既朝聘而享見也。”{孔颖达}疏:“覜﹐見也。謂行享禮以見主國之君也。”

  • 享味-汉语大词典

    享味

    【1】享受祭品的滋味。《穀梁传·成公十七年》:“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

  • 分享-汉语大词典

    分享

    【1】共同享受。{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牙税》:“與該房分享其利。”{柯灵}《香雪海·岛》:“他分享人们的欢乐﹐也分担人们的烦恼。”

  • 受享-汉语大词典

    受享

    【1】享受,享用。{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始而慙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爲莫大之産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惟野葱苦蕒﹐紅米作炊﹐炊汁許許﹐代脂供飲﹐不謂地上天宫﹐有此受享也。”【2】接受祭礼。{汉}{王符}《潜夫论·巫列》:“由此觀之﹐德義無違﹐鬼神乃享﹐鬼神受享﹐福祚乃隆。”【3】古时接待诸侯的一种礼节。《左传·襄公二十年》:“冬﹐{季武子}如{宋}﹐報{向戍}之聘也﹐{褚師段}逆之以受享。”{杜预}注:“逆以入國受享禮。”

  • 坐享其成-汉语大词典

    坐享其成

    亦作“[坐享其功]”【1】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成果。{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志葵}庸奴耳﹐其言誇誕!欲使他人幹事﹐彼坐享其成﹐必誤公事。”{{舒三和}等}《贺庆莲》:“右手断了有左手﹐决不能坐享其成图安闲。”{明}{徐渭}《谢督府胡公启》:“疇知白璧之雙遺﹐竟踐黄金之一諾;傳聞始覺﹐坐享其成。”{晋}{袁宏}《後汉纪·章帝纪下》:“{鮮卑}奉順威靈﹐斬獲北單于名王已下萬計﹐中國坐享其功﹐而百姓不知其勞。{漢}興功烈﹐于斯爲盛。”{孙中山}《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荒島孤人﹐直可從心所欲﹐坐享其成耳。”

  • 坐享-汉语大词典

    坐享

    【1】不出力,只享受。《水浒传》第一一四回:“{柴某}自蒙兄長{高唐州}救命已來﹐一向累蒙仁兄顧愛﹐坐享榮華。”{宋庆龄}《培养坚强的革命後代》:“他们决不满足于坐享先辈的胜利果实。”《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遂欲雄據{江南}﹐坐享漁人之利。”

  • 坐享其功-汉语大词典

    坐享其功

    【1】见“坐享其成”。

  • 報享-汉语大词典

    報享

    【1】谓上帝酬答祭享。《史记·孝武本纪》:“陛下肅祗郊祀﹐上帝報享﹐錫一角獸﹐蓋麟云。”

  • 大享-汉语大词典

    大享

    【1】合祀先王的祭礼。{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皇祐}二年﹑{嘉祐}七年秋季大享﹐皆以{大慶殿}爲明堂。”《书·盘庚上》:“兹予大享於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孙星衍}疏:“大享﹐即《禮記》大饗也。”

  • 奠享-汉语大词典

    奠享

    【1】置酒食以祭祀。{宋}{苏辙}《上高县学记》:“不逾年而學以具:奠享有堂﹐講勸有位﹐退習有齋﹐膳浴有舍。”{唐}{段成式}《剑侠传·花月新闻》:“同舍謂其獲罪於神﹐使備牲酒往謝﹐於是力疾以行奠享。”

  • 尚享-汉语大词典

    尚享

    【1】见“尚饗”。

  • 嘉享-汉语大词典

    嘉享

    亦作“[嘉饗]”亦作“[嘉嚮]”【1】谓祭祀时神灵歆享。《汉书·郊祀志下》:“其旦﹐東鄉再拜朝日;其夕﹐西鄉再拜夕月。然後孝弟之道備﹐而神祇嘉享﹐萬福降輯。”《汉书·王莽传上》:“至德要道﹐通於神明﹐祖考嘉享。”《汉书·宣帝纪》:“上帝嘉嚮﹐海内承福。”{颜师古}注:“嚮﹐讀曰饗。”{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鸞鳳翺翔……及薦鬯之夕﹐神光交錯﹐或登於天﹐或降於池﹐從四方來集於壇。上帝嘉饗﹐海内承福。”

  • 從享-汉语大词典

    從享

    【1】犹配享,附祭。{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二》:“{元豐}中﹐以{退之}從享{文宣王}廟﹐郡縣所畫﹐皆是{熙載}﹐後世不復可辯﹐{退之}遂爲{熙載}矣。”《元史·祭祀志一》:“本朝{大德}九年﹐中書圓議﹐止依《周禮》﹐祀昊天上帝。{至大}三年圓議﹐五帝從享﹐依前代通祭。”【2】陪祭。《新唐书·礼乐志二》:“通事舍人﹑謁者﹑贊引各引享官﹑九廟子孫及從享羣官﹑諸方客使以次出。”

  • 安享-汉语大词典

    安享

    【1】安然享用;安然享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那個人竟事後安享一名秀才呢。”{清}{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野禽野兽》:“家味之肥﹐肥於不自覓食﹐而安享其成;野味之香﹐香於草木爲家﹐而行止自若。”

  • 宴享-汉语大词典

    宴享

    【1】见“宴饗”。

  • 孝享-汉语大词典

    孝享

    【1】祭祀。《易·萃》:“王假有廟﹐致孝享也。”《诗·小雅·天保》:“吉蠲爲饎﹐是用孝享。”{孔颖达}疏:“享﹐獻也。聚道既全﹐可以至於有廟設祭祀而致孝享也。”《明史·乐志二》:“孝享多儀﹐格我皇祖。”《清史稿·礼志五》:“大祀莫重郊壇﹐孝享莫大配天。”

  • 孟享-汉语大词典

    孟享

    亦作“[孟饗]”【1】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瞻天表則元夕教池﹐拜郊孟享。”{宋}{吴自牧}《梦粱录·七月》:“七月孟秋﹐例於上旬内車駕詣{景靈宫}﹐行孟享之禮。”{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黎明﹐上御玉輅﹐從以四輅﹐導以馴象﹐千官百司﹐法駕儀仗﹐錦繡雜遝﹐蓋十倍孟饗之數。”

  • 獨享-汉语大词典

    獨享

    【1】独自享有或享受。《汉书·外戚传下·班倢伃》:“己獨享兮高明﹐處生民兮極休。”{颜师古}注:“享﹐當也。”{宋}{朱熹}《小学·嘉言》:“{范文正公}爲參知政事時﹐告諸子曰……若獨享富貴而不恤宗族﹐異日何以見祖宗於地下﹐今何顔入家廟乎?”{许地山}《空山灵雨·债》:“世间若有一个人吃不饱足……我也不敢公然独享这具足的生活。”

  • 獻享-汉语大词典

    獻享

    【1】奉献酒食等以示犒劳。《汉书·高帝纪上》:“{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獻享軍士。”【2】奉献供品祭祀。{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墳廟堙圮……公奏因其所在﹐歲度僧﹑道士各一人﹐收其田租爲歲時獻享營繕之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既改制金石﹐則絲﹑竹﹑匏﹑土﹑革﹑木亦當更治﹐以備獻享。”

  • 敝帚自享-汉语大词典

    敝帚自享

    【1】犹言敝帚自珍。{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书刘文清<四智颂>後》:“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從無連篇累牘之作。”

  • 春享-汉语大词典

    春享

    【1】春季的祭献。《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贾公彦}疏:“春享以下是時祭之小祭。”

  • 時享-汉语大词典

    時享

    亦作“[時饗]”【1】太庙四时的祭祀。古代帝王臣民都行时享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清}{昭槤}《啸亭杂录·本朝祧庙之制》:“時享之時﹐既不預九廟之數﹐復不壓{高皇帝}南向之尊。”《国语·楚语下》:“百姓夫婦擇其令辰﹐奉其犧牲……帥其子姓﹐從其時享﹐虔其祝宗﹐道其順辭﹐以昭祀其先祖。”《国语·周语上》:“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每當春秋時饗﹐孑立捧奠﹐顧眄無後繼者。”

  • 牛享-汉语大词典

    牛享

    【1】古代用牛作祭祀的供品。《国语·楚语上》:“祭典有之曰:國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饋﹐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魚炙之薦。”

  • 犒享-汉语大词典

    犒享

    【1】犹慰劳。{郭沫若}《北伐途次》十一:“主人把煮熟了的豆浆和现成的饭﹐现成的豆腐干来犒享我们。”

  • 月享-汉语大词典

    月享

    【1】月祀。《国语·楚语下》:“是以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時類﹑歲祀。”{韦昭}注:“日祭於祖﹑考﹐月薦於曾﹑高。”《新唐书·百官志二》:“凡諸陵月享﹐視膳乃獻。”

  •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汉语大词典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1】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洪深}《香稻米》第二幕:“可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了好处﹐不许一房一户独吞。”{郭沫若}《屈原》第三幕:“我从今天起把你们当成好朋友了。我们将来一定要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亦作“[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邢野}《儿童团》第二幕:“别客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通俗常言疏证·祸福》引《杭州俗语杂对》:“喫酒圖醉﹐喫飯圖飽。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汉语大词典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1】见“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 服享-汉语大词典

    服享

    【1】服从和进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蘇子瞻}論{周}之失計﹐莫甚東遷﹐而以{靈王}神聖﹐諸侯服享爲証。”《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諸侯服享﹐二世共職。”{孔颖达}疏:“服享﹐言諸侯服從﹐獻國之所有。”

  • 朝享-汉语大词典

    朝享

    【1】亦作“[朝饗]”。古代天子祭祀宗庙。《周礼·春官·司尊彝》:“凡四時之間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郑玄}注:“朝享﹐謂朝受政於廟。”{贾公彦}疏:“朝享謂朝受政於廟者﹐謂天子告朔於明堂﹐因即朝享。朝享﹐即祭法謂之月祭。”{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上親郊廟﹐册文皆曰:恭薦歲事。先{景靈宫}﹐謂之‘朝獻’﹐次太廟﹐謂之‘朝饗’﹐末乃有事於南郊。”《清史稿·礼志五》:“又《周禮·大宗伯》:祫﹑禘﹑追享﹑朝享。解云:古者朝廟合祖而祭焉﹐故祫曰朝饗。”【2】犹朝拜;朝贡。《资治通鉴·汉宣帝甘露二年》:“如使{匈奴}後嗣卒有鳥竄鼠伏﹐闕於朝享﹐不爲畔臣﹐萬世之長策也。”{胡三省}注:“朝﹐朝見也。享﹐供時享也。享﹐獻也。古者諸侯見於天子﹐必以所貢助祭於廟。”《汉书·韦玄成传》:“威儀濟濟﹐朝享天子。”

  • 民享-汉语大词典

    民享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孙中山}《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民生﹐即民享也。天下既爲人人所共有﹐則天下之權利﹐自當爲天下人民所共享。”

  • 歆享-汉语大词典

    歆享

    【1】神灵享受供物。《後汉书·杨震传》:“魂而有靈﹐儻其歆享。”《史记·孝文本纪》:“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汉}{王充}《论衡·祀义》:“祭祀之意﹐主人自盡恩懃而已﹐鬼神未必歆享之也。”一本作“欲享”。{鲁迅}《彷徨·祝福》:“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

  • 烝享-汉语大词典

    烝享

    【1】祭祀。《国语·楚语下》:“烝享無度﹐民神同位。”

  • 燕享-汉语大词典

    燕享

    【1】见“燕饗”。

  • 祀享-汉语大词典

    祀享

    【1】祭祀供献。{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吴}{武安玠}葬{德順軍}{隴干縣}﹐今雖隔在虜境﹐松楸甚盛﹐歲時祀享不輟﹐虜不敢問也。”

  • 祔享-汉语大词典

    祔享

    亦作“[祔饗]”【1】奉神主祭献。《旧唐书·靖德太子琮传》:“仍於{啟夏門}内置廟祔享焉。”《清史稿·礼志四》:“其冬{世祖}升祔﹐奉神位至前殿行大饗。禮成﹐還奉後殿神龕。厥後祔饗倣此。”

  • 祠享-汉语大词典

    祠享

    【1】立祠以祭品敬神。《新唐书·姜皎传》:“後以子尚主﹐更贈吏部尚書仍賜封二百户爲祠享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水》:“〔{魯恭}〕以太尉掾遷{中牟}令﹐政專德化﹐不任刑罰﹐吏民敬信﹐蝗不入境……車駕每出﹐{恭}常陪乘﹐上顧問民政﹐無所隱諱﹐故能遺愛自古﹐祠享來今矣。”

  • 祭享-汉语大词典

    祭享

    【1】陈列祭品祀神供祖。{唐}{韩愈}《祭湘君夫人文》:“外無四垣﹐堂陛頽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來祭享。”{茅盾}《参孙的复仇》:“有一天﹐{非利}土人的首领们召聚了他们的族人﹐祭享他们的大神。”《逸周书·周月》:“至於敬授民時﹐巡狩祭享﹐猶自{夏}焉。”《清史稿·后妃传·太祖孝慈高皇后》:“上深悼之﹐喪歛祭享有加禮。”

  • 祫享-汉语大词典

    祫享

    【1】犹祫祭。{宋}{孔平仲}《孔氏谈苑·仁宗祫享恭虔》:“{仁宗}祫享之際﹐雪寒特甚﹐上秉珪露腕﹐侍祠諸臣裹手執笏﹐見上恭虔﹐皆恐惕揎袖。”《明史·太祖纪二》:“丁未﹐祫享太廟。”

  • 祼享-汉语大词典

    祼享

    亦作“[祼饗]”【1】指具有祼的仪式的飨礼。《左传·襄公九年》:“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杨伯峻}注:“以配合香料煮成之酒倒之于地﹐使受祭者或賓客嗅到香氣。此是行隆重禮節前之序幕。享亦作饗……祼享即具有祼之儀式之饗禮。”《孔子家语·冠颂》:“行冠事必於祖廟﹐以祼享之禮以將之。”【2】古代帝王宗庙祭仪。谓灌香酒于地以求神降临。《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郑玄}注:“祼之言灌﹐灌以鬱鬯﹐謂始獻尸求神時也。”{贾公彦}疏:“凡宗廟之祭﹐迎尸入户坐於主北。先灌﹐謂王以圭瓚酌鬱鬯以獻尸﹐尸得之瀝地。祭訖﹐啐之奠之﹐不飲。尸爲神象﹐灌地所以求神。”《隋书·音乐志上》:“祼饗若存﹐惟靈靡測。”《明史·毛澄传》:“伏祈趣駕速還﹐躬親祼享﹐宗廟臣民幸甚。”

  • 禋享-汉语大词典

    禋享

    【1】升烟供物祭天。《宋史·乐志九》:“盛德豐功﹐一祖六宗。欽翼燕詒﹐禋享是崇。”

  • 秋享-汉语大词典

    秋享

    【1】秋季祭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 聘享-汉语大词典

    聘享

    【1】聘问献纳。聘问必有宴享﹐故聘﹑享连文。《仪礼·聘礼》:“受夫人之聘璋﹐享玄纁。”{郑玄}注:“享﹐獻也。既聘又享﹐所以厚恩惠也。”《左传·昭公三十年》:“先王之制﹐諸侯之喪﹐士弔﹐大夫送葬;唯嘉好﹑聘享﹑三軍之事於是乎使卿。”《史记·平準书》:“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管子·轻重戊》:“天子幼弱﹐諸侯亢强﹐聘享不上。”

  • 蜡享-汉语大词典

    蜡享

    亦作“[蜡饗]”【1】犹蜡祭。{清}{唐孙华}《壬午岁特诏蠲江南租赋恭述》诗之一:“蜡饗有人吹葦籥﹐{石壕}無吏扣柴門。”{宋}{江休复}《江邻幾杂志》:“國朝諸祠﹐牲牢之類數不等﹐七室共一羊豕﹐后廟温成亦一羊豕﹐蜡享百神亦然。”

  • 裏享-汉语大词典

    裏享

    【1】方言。内, 里边。{章炳麟}《新方言·释词》:“{蘇州}謂内曰裏享。音如向﹐本鄉字也。”

  • 肆享-汉语大词典

    肆享

    【1】宗庙之祭的通名。《周礼·春官·大祝》:“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則執明水火而號祝。”{郑玄}注:“肆享﹐祭宗廟也。”

  • 薦享-汉语大词典

    薦享

    【1】祭献; 祭祀。{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故曰:議罷齋郎﹐而以學生薦享﹐亦不得其理矣。”《汉书·戾太子刘据传》:“{悼園}宜稱尊號曰皇考﹐立廟﹐因園爲寢﹐以時薦享焉。”{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赦孤》:“又祭厲鬼者……於城南隙地奏樂薦享﹐中設神位﹐傍列孤魂棚座祭賽﹐焚其楮帛﹐名曰濟孤魂會。”

  • 配享-汉语大词典

    配享

    亦作“[配饗]”【1】享,通“饗”。合祭; 祔祀。古帝王祭天, 以先祖配祭。《晋书·乐志上》:“我皇受命﹐奄有萬方﹐郊祀配享﹐禮樂孔章。”【2】享,通“饗”。媲美。{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近日雅慕此道﹐刻欲追踪{元}人﹐配饗{若士}者儘多﹐而究竟作者寥寥﹐未聞絶唱。”《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我今到{杭州}﹐若得在{西湖}上也做些好事﹐與{李}{白}二公配饗﹐好不快心!”【3】享,通“饗”。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章炳麟}《訄书·哀清史》:“及其弄臣酷吏﹐配享在下﹐相引以爲華。”{清}{陈伦}《张循王墓》诗:“兩宫魄冷冰天月﹐配饗反旌讒諂骨。”{宋}{高承}《事物纪原·礼祭郊祀·配饗》:“功臣配饗之禮﹐由{商}人始也。”《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詔祀故尚書令{荀攸}於{太祖}廟庭”{南朝}{宋}{裴松之}注:“臣{松之}以爲故{魏氏}配饗不及{荀彧}﹐蓋以其末年異議﹐又位非{魏}臣故也。”【4】享,通“饗”。合祭; 祔祀。指{孔子}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孔}庙。《新唐书·常袞传》:“其後{閩}人春秋配享{袞}於學官云。”{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宣圣配享》:“{元}初﹐釋奠先聖﹐以{顔}{孟}配享﹐蓋用{宋}{金}舊制﹐至{延祐}三年﹐始增{曾子}﹑{子思}配享。”【5】享,通“饗”。谓有资格承当某事。《书·吕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孔颖达}疏:“享,訓當也。是此人能配當天命在於天之下。”一说,谓配天享禄。{孙星衍}疏:“配謂配天,享謂享其禄,言惟能肩任天德,自作善命,則配天命而享天禄於下矣。”

  • 醮享-汉语大词典

    醮享

    【1】设醮祭祀。{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上命建{太乙宫}於京城外之{蘇村}﹐命{芝蘭}爲春官正﹐又命宰臣{張齊賢}醮享之。”

  • 野享-汉语大词典

    野享

    亦作“[野饗]”【1】在野外设食款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客聘于{晉}﹐過{宋}。大子知之﹐請野享之。”《文选·张衡<西京赋>》:“割鮮野饗﹐犒勤賞功。”{薛综}注:“謂饗食士衆於廣野中﹐勞勤苦﹐賞有功。”{晋}{张华}《游猎篇》:“野饗會衆賓﹐玄酒甘且旨。”

  • 郊享-汉语大词典

    郊享

    【1】古代帝王祭天地称郊,祭百神及祖先称享,并称“郊享”。{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曹紹夔}與{道弼}爲樂令﹐比監郊享﹐御史有怒于{紹夔}﹐欲以樂不和爲之罪。”{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五:“古者朝宴﹐衮服中有白紗中單﹐百官郊享服中有明衣。”

  • 追享-汉语大词典

    追享

    亦作“[追饗]”【1】祭名。《周礼·春官·司尊彝》:“凡四時之間祀﹐追享﹑朝享。”{郑玄}注:“{鄭司農}云:‘追享﹑朝享﹐謂禘祫也。’{杜子春}云:‘追享﹐謂追祭遷廟之主﹐以事有所請禱。’”{孙诒让}正义:“{任啟運}曰:‘追享﹐大禘也﹐以追所自出﹐故曰追享;朝享﹐大祫也﹐合於大廟﹐若大朝然﹐故曰朝享。’……{陸淳}《春秋纂例》:‘古者喪除﹐朝廟合羣祖而祭焉﹐故祫謂之朝享;明年又禘其祖之所自出﹐故禘謂之追享。’”{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所自出之帝遠矣﹐故亡追享。”《清史稿·礼志五》:“古者朝廟合羣祖而祭焉﹐故祫曰朝饗;以合羣祖爲不足﹐復禘其所出﹐故禘曰追饗。”

  • 設享-汉语大词典

    設享

    【1】犹设宴。《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紀侯}迎接{魯}{鄭}二君入城﹐設享款待﹐軍士皆重加賞犒。”

  • 讌享-汉语大词典

    讌享

    【1】犹讌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親表聚集﹐致讌享焉。”

  • 靖享-汉语大词典

    靖享

    【1】谓周密地考虑﹐以使称职。《汉书·韦玄成传》:“嗟我後人﹐命其靡常﹐靖享爾位﹐瞻仰靡荒。”{颜师古}注:“靖﹐謀也。享﹐當也。言天命無常﹐唯善是佑。謀當爾位﹐無荒怠也。”

  • 顧享-汉语大词典

    顧享

    【1】谓享受祭祀。{宋}{苏辙}《筠州圣祖殿记》:“耽耽其堂﹐殖殖其庭﹐神來顧享﹐民以祗肅。”

  • 鬼享-汉语大词典

    鬼享

    【1】指古代在宗庙中的祭祀。《周礼·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郑玄}注:“鬼享﹐享宗廟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