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馬虎)是什么意思
马糊〔马虎〕←→认真 细心 仔细 细致-反义词词典
马糊〔马虎〕←→认真 细心 仔细 细致mǎhu-rènzhēn xìxin zǐxì xìzhì
【词性】:形
马糊〔马虎〕:粗心大意;草率;敷衍。
认真:严肃对待,不粗疏。
细心:用心细密,不疏忽。
仔细:细心。
细致:精细周密。
【例】 老社长赵金山说:“玉春!你娘那老脑筋一时半晌想不通,可以以后再说,至于结婚的事可不能那样马虎。你先到妇女会主席刘大嫂家去住,结婚的事,我回来马上就商量,我到李小屯去一趟。”(刘真:《春大姐》) 我提议“文艺家协会”应该克服它的理论上与行动上的宗派主义与行帮现象,把限度放得更宽些,同时最好将所谓“领导权”移到那些确能认真做事的作家和青年手里去。(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金鸡菊开过后,花蕊干枯发黑,结下了种子。女老师细心地采摘了一个,剥开它,种子就随风飘落到地上。(碧野:《金鸡宴》)这位女书记,虽然深入群众,工作细致,却哪能认识这个默默无闻的角色?(肖育轩:《心声》) 谈话逐渐转到了地质力学方面。总理仔细地听取了李四光的理论要点。(徐迟:《地质之光》)
实在←→马虎-反义词词典
实在←→马虎shízai-mǎhu
【词性】:形
实在:扎实;地道;不马虎。
马虎:敷衍;草率,不细心。
【例】 宝全叔静静地抓着瘦长的脖子,结结实实地想了一阵,头脑里闪出一点从来没闪过的希望,点头道:“这马虎也打得过来。”(陈残云:《鸭寮纪事》) 她正在烧火,见了我就说:“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孙犁:《山地回忆》)
严格←→马虎-反义词词典
严格←→马虎yángé-mǎhu
【词性】:形
严格:认真;不放松。
马虎:敷衍;草率;不细心;疏忽大意。
【例】 当初我也这样,从部队转业到这里,和部队的严格准确比较,许多东西我看不惯。(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他为人没有一点机灵劲,办事专会凿死铆子,别人说他硬是放着河水不洗船。其实,他也不是不了解大伙儿的心气,但原则问题决不能马虎。(蒋子龙:《基础》)
严肃←→马虎-反义词词典
严肃←→马虎yánsù-mǎhu
【词性】:形
严肃:(态度、作风等)认真。
马虎:疏忽大意;不细心;草率;敷衍。
【例】 我们反对不严肃的写作态度。(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关于写文章》) 宝全叔静静地抓着瘦长的脖子,结结实实地想了一阵,头脑里闪出一点从来没闪过的希望,点头道:“这马虎也打得过去。”(陈残云:《鸭寮纪事》)
马虎-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马虎mǎhu
〈形〉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形容人作风、办事等。常作谓语,也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
你总是这么马虎|订合同一个字也不能马虎|待人接物怎能马马虎虎|他给人看病一点也不马虎|做作业有些马虎|做事非常马虎|用料不马虎|校对工作一点也马虎不得|这样马马虎虎的人谁敢用他|马虎的售货员|马马虎虎地设计了一下|马虎地应付|马马虎虎地把事办完了|婚事办得很马虎
马虎-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马虎mǎhu
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认真(马虎草率和~踏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细心(他办事很~,从不马虎。)、经心(对集体的财物她十分~,丝毫也不马虎。)、细致、仔细(医生看病需要~认真,稍有差错或马虎疏忽,就可能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粗心 大意 马虎(马糊)-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粗心 大意 马虎(马糊)
粗心cūxīn 大意dàyi 马虎(马糊)mǎhu
形容词。表示不留心、不细心。
“粗心”强调想得不认真、不细致。例如:“可怪我粗心,化装的时候,倒把这地方忘了”(王愿坚:《普通劳动者》);“这自然怪我粗心”(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办事粗心的人不能托以重事”。
“大意”强调不注意,含有不在乎的意味。例如:“你对国民党的特务,可不能大意呀”(萧殷;《桃子又熟了……》);“也怪我大意——经的风险多了,凡事总有点不大在乎”(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马虎”强调随随便便,不认真从事;是口语用词,具有口语色彩,但是有时也可以用于书面语。例如:“你太马虎了,节门该关紧的没关紧”;“虽然艺术是一个整体,不容对某一部分马虎从事,但这点道理却是和‘突出重点’的道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秦牧:《艺海拾贝》)。
不苟 马虎-反义词应用词典
不苟 马虎
不苟 bùgǒu 马虎 mǎhu
【不苟】形容词。不随便,不马虎。常用于积极方面。
〔例句〕
1.陈教授不苟言笑,治学严谨,深受师生们的爱戴。
2.老李为人忠厚,临事不苟,可以信赖。
【马虎】形容词。粗枝大叶,草率敷衍。贬义词。可重叠为AABB式。
〔例句〕
1.她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从不马虎。
2.这项工作搞得太马虎了,要重新搞。
3.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应抱踏实认真的态度,不能马虎从事。
〔应用例句〕
我们搞教育科研,必须纠正一切马虎草率的态度,坚持一丝不苟的精神。
马虎 认真-反义词应用词典
马虎 认真
马虎 mǎhu 认真 rènzhēn
【马虎】形容词。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
〔例句〕
1.虽然艺术是一个整体,不容对某一部分马虎从事,但这点道理却是和“突出重点”的道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
2.严谨,就是细致的科学作风,容不得半点马虎。
3.如果马马虎虎,随随便便,那就既起不了锻炼思想的作用,也谈不上交流思想,传播经验了。
【认真】形容词。严肃对待,不马虎。
〔例句〕
1.因为他读书很认真,一定要弄到透彻了解,才肯放手,对于那种“不求甚解”的读法,是从来不肯苟同的。
2.看他那认真的样子,倒真像是我家的一位至亲。
3.傻二哥串街走巷卖药糖,最使人注意的是他的吆喝,非常认真的。
〔应用例句〕
这道数学题,他因为马虎做错了;如果认真了,一定错不了。
粗心 马虎-近义词应用词典
粗心 马虎
粗心 cūxīn 马虎 mǎhu
【粗心】疏忽,不细心。如:
1.工作上粗心大意,往往会出错。
【马虎】粗枝大叶,敷衍塞责。如:
2.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
辨析:“粗心”指不细心,疏忽,如粗心大意,工作粗心,办事粗心,粗心人等。“马虎”指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多是主观上对待工作不认真,应付了事,如备课要认真,决不能马虎。它不细心的程度比“粗心”更严重。它们都是贬义词。
打马虎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马虎眼
【释义】:
利用别人粗心疏忽,一时大意而加以蒙骗。《小五义》一〇九:他们也有醉了的,他把伙计抓住说,还没有饮呢,怎么就打这个马虎眼哪!
马马虎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马马虎虎
【释义】:
指做事糊涂、草率、马虎,大意。《三侠五义》一一七:偏偏殷显又是个马马虎虎的人,这些小算盘上全不理会。《孽海花》六:只可惜威毅伯只知讲和,不会利用得胜的机会,把打败仗时候原定丧失权利的和约,马马虎虎逼着朝廷签定,人不知鬼不觉依然把越南暗送。
⊙马马糊糊
《官场现形记》五七:单道台正说得高兴,崇二马糊是有点马马糊糊,也不管什么大人、卑府,一定要请教。
马仰人翻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的样子。也形容忙乱得不可收拾或混乱不堪。《封神演义》一四:哪吒力大无穷,三五合把李靖杀得马马糊糊,力尽筋输,汗流脊背。《红楼梦》一一五: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马糊糊。《儿女英雄传》四:弄这块石头,何至于闹的这等马马糊糊的呀?
⊙人仰马翻
《荡寇志》八九:嘴边咬着一颗人头,杀得贼兵人仰马翻。《官场现形记》一:看看日子,一天近似一天,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活地狱》九:所有书役人等,已被他闹的人仰马翻。
马马虎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马马虎虎
【释义】:
指做事糊涂、草率、马虎,大意。《三侠五义》一一七:偏偏殷显又是个马马虎虎的人,这些小算盘上全不理会。《孽海花》六:只可惜威毅伯只知讲和,不会利用得胜的机会,把打败仗时候原定丧失权利的和约,马马虎虎逼着朝廷签定,人不知鬼不觉依然把越南暗送。
☉马马糊糊
《官场现形记》五七:单道台正说得高兴,崇二马糊是有点马马糊糊,也不管什么大人、卑府,一定要请教。
打马虎-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马虎dǎ mǎ hu
见“打马虎眼”。
打马虎眼-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马虎眼dǎ mǎ hu yǎn
谓装傻,欺骗人。老舍《春华秋实》“他这是打马虎眼,麻痹我们大伙儿,假充好人,想混过这一关去!,’也说“打马虎”、“打迷糊眼”。知侠《铁道游击队》“我们现在开炭厂,做买卖,只是和敌人打马虎就是了。”康濯《东方红》“老白,你不用打迷糊眼啦!你也明白这碗水的奥妙!”
马虎眼-汉语惯用语辞典
马虎眼mǎ hu yǎn
蒙混骗人的手段。周而复等《牛永贵挂彩》·“对啦,就藏在地窖子里,上面多盖些草,打个马虎眼,就混过去了。”
马虎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马虎子mǎ hǔ zi
旧俗恐吓小儿之词。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
二马虎-现代汉语大词典
二马虎èr mǎ hu
【释义】:
方言。马虎的人。王汶石《大木匠》:“丈夫,女儿,全都是些二马虎,不把这么重要的一天,当做一回事。”
打马虎-现代汉语大词典
打马虎dǎ mǎ hu
【释义】:
见“打马虎眼”。
打马虎眼-现代汉语大词典
打马虎眼dǎ mǎ hu yǎn
【释义】:
指装傻,欺骗蒙蔽人。老舍《春华秋实》:“他这是打马虎眼,麻痺我们大伙儿,假充好人,想混过这一关去!”也作“打马虎”。知侠《铁道游击队》:“我们现在开炭厂,做买卖,只是和敌人打马虎就是了”。
马虎-现代汉语大词典
马虎mǎ hu
【释义】:
①草率,疏忽大意。杨朔《万古青春》:“没有联络员,耳目眼睛都没有了,你别马虎大意。”②勉强;将就。陈残云《山谷风烟》:“此人跑过大城市,识得几个字,马虎念得一段报纸,被看作有学问的人。”草明《乘风破浪》:“唉,算了吧,这一回马虎点算了。”
马虎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马虎子mǎ hǔ zi
【释义】:
旧俗恐吓小儿之词。鲁迅《二十四孝图》:“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
马虎眼-现代汉语大词典
马虎眼mǎ hu yǎn
【释义】:
蒙混骗人的手段。周而复等《牛永贵挂彩》:“对啦,就藏在地窖子里,上面多盖些草,打个马虎眼,就混过去了。”
稀里马虎-现代汉语大词典
稀里马虎xī li mǎ hu
【释义】:
马马虎虎;疏忽大意。如:做实验可不能稀里马虎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