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德(兇德)是什么意思
凶德-汉语大词典
凶德
亦作“[
德]”【1】违背仁德的恶行。《孝经·圣治》:“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邢昺}疏:“凶謂悖其德禮也者﹐悖猶逆也﹐言逆其德禮則爲凶也。”《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爲吉德;盜賊﹑藏姦爲凶德。”{清}{全祖望}《经史问答·诸史问目答董秉纯》:“〔{竇嬰}〕晩節不善處進退之間﹐自是無學術﹐然安得謂之
德﹐而使與{田蚡}同列?”{南朝} {梁}{何逊}《行经孙氏陵》诗:“成功舉已棄﹐凶德愎而違。”《书·盘庚下》:“古我先王﹐將多于前功﹐適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績于朕邦。”{孔}传:“下去凶惡之德﹐立善功於我國。”{清}{唐甄}《潜书·居室》:“上德者少﹐凶德者少﹐中德者恒多。中德者﹐道之善則善﹐道之不善則不善﹐唯凶德不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