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戚(幹戚)是什么意思
干戚舞-汉语大词典
干戚舞
【1】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備樂也。”《後汉书·崔寔传》:“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圍。”
干戚-汉语大词典
干戚
【1】亦作“[干鏚]”。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亦为武舞所执的舞具。{唐}{褚亮}《祭方丘乐章·舒和》:“玉幣牲牷分薦享﹐羽旄干鏚遞成容。”{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毛}传:“戚﹐斧也。”{郑玄}笺:“干﹐盾也。”《礼记·乐记》:“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孔颖达}疏:“干﹐盾也;戚﹐斧也。武舞所執之具。”【2】指征战。{唐}{李昂}《从军行》:“欲令塞上無干戚﹐會待單于繫頸時。”《南史·梁纪下》:“然先王文武遞用……而帝留心俎豆﹐忘情干戚﹐溺於釋教﹐弛於刑典。”《魏书·邢峦传》:“未有捨干戚而康時﹐不征伐而混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