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塊)是什么意思
一塊土-汉语大词典
一塊土
【1】一块土地;一块泥土。{汉}{刘向}《说苑·复恩》:“今爲一人言施一人﹐猶爲一塊土下雨也。”《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那{朱温}見莊門閉着﹐不去敲那門﹐就地上捉一塊土﹐撒放屋上。”【2】同一地方。《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况且你們一塊土的人﹐彼此是知道的。”{王统照}《站长》:“妈的﹐同是一家人﹐一块土﹐为嘛眼巴巴地被他们打的俯伏在地?”
一塊堆-汉语大词典
一塊堆
【1】方言。一起。{周立波}《<暴风骤雨>创作经过》:“天天跟农民和工农出身的干部在一块堆生活和工作﹐我学到了各种各样的活的知识和活的语言。”
一塊-汉语大词典
一塊
【1】表数量。用于单个的块状之物。{唐}{皇甫湜}《石佛谷》诗:“澶漫{太行}北﹐千里一塊石。”《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去府庫裏尋出一塊透明的羊脂美玉來。”《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直奔過樹林子來﹐見一塊光撻撻地大青卧牛石。”【2】一起,一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寧}也被扯去和母親四個一塊兒做鬼去了。”《红楼梦》第二八回:“等着{寶二爺}一塊兒走啊。”{曹禺}《日山》第二幕:“老朋友﹐我想起来了﹐两年前﹐我们同船一块从{欧洲}回来的。”【3】同一处所。{老舍}《正红旗下》八:“{多老大}的眉眼口鼻全挤到一块儿﹐半天没有放松。”{梁斌}《红旗谱》四三:“不一会工夫﹐过路的人们都停下来﹐大车小车拥挤到一块。”
一塊肉-汉语大词典
一塊肉
【1】指亲生独子或遗孤。{宋}{祥兴}二年,{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背幼帝{赵昺}跳海死。帝母{杨太后}闻之,大恸,曰:“我忍死艱關至此者,正爲{趙氏}一塊肉爾,今無望矣!”遂投海死。见《宋史·瀛国公纪》。{元}{张宪}《厓山行》:“皇天不遺一塊肉﹐一瓣香焚海舟覆。”【2】指胎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父官司馬﹐陷於仇……所以不即報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塊肉累腹中﹐因而遲之又久。”
一塊石頭落地-汉语大词典
一塊石頭落地
【1】比喻心事放下,不再顾念。《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月娘}衆人一塊石頭纔落地﹐好好安撫他睡下﹐各歸房歇息。”《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張姑娘}聽了這話﹐心裏先一塊石頭落了地了。”{冰心}《冬儿姑娘》:“这次总算停当了﹐我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丁塊柴-汉语大词典
丁塊柴
【1】方言。烧火用的木柴,也叫劈柴。{周立波}《盖满爹》:“享堂里的地上烧着一堆丁块柴﹐烟焰飞腾。”
三窩兩塊-汉语大词典
三窩兩塊
【1】谓有多房妻妾。《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常言道説得好﹐三窩兩塊﹐大婦小妻﹐一個碗内兩張匙﹐不是湯着就抹着﹐如何没些氣兒。”【2】指众多的子女。《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膝下又没有三窩兩塊﹐只有一男一女。”
巨塊-汉语大词典
巨塊
【1】大地。{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逈七星於上列﹐太清不能潛混茫之機;環西海於中州﹐巨塊不能秘生成之業。”
儡塊-汉语大词典
儡塊
【1】喻胸中积郁的不平之气。{清}{李渔}《奈何天·软诓》:“只得借他酒杯﹐消我儡塊。”
受塊-汉语大词典
受塊
【1】接受土块。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出於{五鹿},
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子,{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瀆}東逕{五鹿}之野﹐{晉文公}受塊於野人﹐即此處矣。”后用为受天赐之典。{唐}{王起}《雨不破块赋》:“受塊之人﹐共欣其天賜;擊壤之老﹐將明其帝功。”
土塊-汉语大词典
土塊
【1】成疙瘩或成团块的泥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立春後﹐土塊散﹐上没橛﹐陳根可拔。”《南史·贺瑒传》:“乃以土塊加其心上﹐俄頃而蘇。”《礼记·明堂位》“土鼓蕢桴”{唐}{孔颖达}疏:“蕢桴﹐以土塊爲桴。”
堇塊-汉语大词典
堇塊
【1】犹堇泥。{五代}{後梁}{刘守光}围{沧州}﹐城中食尽﹐食堇块。见{明}{陈懋仁}《庶物异名疏·地部》。按,《旧五代史·僭伪传二·刘守光》作“墐土”。
埵塊-汉语大词典
埵塊
【1】见“埵堁”。
塊-汉语大词典
塊
“[块]”的繁体字。《廣韻》苦對切,去隊,溪。《集韻》苦怪切,去怪,溪。【1】土块。《国语·晋语四》:“〔{重耳}〕過{五鹿}﹐
食於野人﹐野人與塊以與之。”{韦昭}注:“塊﹐墣也。”{汉}{桓宽}《盐铁论·水旱》:“雨不破塊﹐風不鳴條。”{前蜀}{贯休}《上孙使君》诗:“萬卷似無書﹐三山如歷塊。”《红楼梦》第六四回:“{賈珍}{賈蓉}此時爲禮法所拘﹐不免在靈旁籍草枕塊﹐恨苦居喪。”【2】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又以手就甕裏﹐搦破小塊。”如:糖块;块煤;把肉切成块。【3】特指郁结的心思。{清}{李渔}《慎鸾交·待旦》:“人笑我忒癡呆﹐惱的是温存﹐怪的是綢繆﹐反將箇不洽浹的人兒愛。這疎狂爲甚來?疎狂爲甚來?擔愁别有胎﹐只爲放不下個真誠塊。”【4】浑然一体;整体。{唐}{柳宗元}《佩韦赋》:“邈予生此下都兮﹐塊天質之慤醇。”{唐}{罗隐}《谗书·二工人语》:“{吴}之建{報恩寺}也﹐塑一神於門﹐土工與木工互不相可。木人欲虚其内﹐窗其外﹐開通七竅﹐以應胷藏……土人以爲不可:神尚潔也﹐通七竅應胷藏﹐必有塵滓之物點入其中﹐不若吾立塊而瞪﹐不通關竅。”《朱子语类》卷七四:“《易》是一塊﹐乾坤是在裏面往來底。”【5】安然。参见“[塊然]”。【6】孤独;孑然。《楚辞·东方朔 <七谏·初放>》:“塊兮鞠﹐當道宿。”{王逸}注:“塊﹐獨處貌。”{晋}{左思}《咏史诗》之八:“計策棄不收﹐塊若枯池魚。”{清}{顾炎武}《与潘次耕》:“若塊處關中﹐必爲當局所招致而受其籠絡。”{陈去病}《岁暮杂感》诗之一:“塊焉返故鄉﹐寂寞衡門閉。”【7】量词。用于块状﹑片状的东西。{唐}{寒山}《诗》之五八:“投之一塊骨﹐相與啀喍争。”《水浒传》第十回:“就又買了一葫蘆酒﹐包了那兩塊牛肉。”{徐迟}《狂欢之夜》:“不时﹐一块云经过。”【8】量词。货币的单位,相当于“圆”。多用于口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大約百把塊錢是要的。”{刘半农}《拟拟曲(一)》:“一块大洋要换二十多吊。”{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如有两块钱作零用﹐那就更好。”【9】方言。附在“这﹑那﹑哪”等之后表示地点﹑处所,相当于“里”。{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二章:“四﹑六两团在{狮子塄}和{马家■}那块休息。”{{张慧依}等}《她比我更快》:“你岔到哪块去了﹐哪块来的那么多的意见。”【10】通“[餽]”。馈赠。《墨子·备梯》:“{子墨子}其哀之﹐乃管酒塊脯﹐寄于大山。”【11】通“[魁]”。《文选·司马相如 <长门赋>》:“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吕向}注:“塊﹐大也。”
塊子-汉语大词典
塊子
【1】成块状的形体。{宋}{林洪}《山家清供·山海兜》:“取魚蝦之鮮者﹐同切作塊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細擘麴破﹐勿令有塊子。”【2】量词。用于马匹等。{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好塊子馬﹐脚打着腦杓子走趕不上。兀的不是那塊子馬……則被那塊子馬走的緊﹐洒家緊趕着﹐跟不上。”{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洒家是箇{關西}漢……與這同知相公做着箇後槽﹐喂着一塊子馬。一塊子好馬也呵!”
塊頭-汉语大词典
塊頭
【1】方言。指人的身体胖瘦。{徐迟}《财神和观音》:“满以为这一次的老板可不是大块头了……今天新总经理又来上任了﹐还是大块头。”{茹志鹃}《百合花》:“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
塊坐-汉语大词典
塊坐
【1】独坐。{宋}{刘克庄}《鹊桥仙·足痛》词:“有時塊坐﹐有時扶起﹐門外草深三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孤館無聊﹐睡起塊坐。”{金}{元好问}《甲寅正月二十三日故关道中》诗之三:“人七因循過﹐元宵塊坐休。”
塊壘-汉语大词典
塊壘
亦作“[塊
]”亦作“[塊磊]”亦作“[塊礨]”【1】比喻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一身剩有鬚眉在﹐小飲能令塊壘消。”{冰心}《寄小读者》二七:“在我热情忠实的小朋友面前﹐略消了我的胸中块垒之后﹐我愿报告小朋友一个大家欢喜的消息。”{宋}{刘弇}《莆田杂诗》之十六:“賴足樽中物﹐時將塊磊澆。”{明}{袁宗道}《顾仲方画山水歌》之二:“直是一片豪性俠氣結爲塊
﹐以酒澆之不能止。”【2】泛指郁积之物。{明}{梁辰鱼}《浣纱记·效颦》:“[丑]姐姐休要取笑。你再看{西施}妹子﹐眉梁間有些塊壘﹐覺道一發俊俏。我如今眉梁間像是也有些塊壘﹐你看我比着他的如何?”《宋书·五行志五》:“{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十一月己卯朔﹐日始出﹐色赤如血﹐外生牙﹐塊礨不圓。”{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初六》:“最後移鏡窺月﹐大於尋常所見者約數十倍。光所映處﹐紋如冰裂﹐分出無數塊壘﹐西人謂皆月面上山影也。”
塊然-汉语大词典
塊然
【1】安然。《旧唐书·良吏传下·吕諲》:“{諲}性謹守﹐勤於吏職﹐雖同僚追賞﹐而塊然視事﹐不離案簿。”{汉}{陆贾}《新语·至德》:“是以君子之爲治也﹐塊然若無事﹐寂然若無聲。”《穀梁传·僖公五年》:“王世子﹐子也﹐塊然受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杨士勋}疏引{徐邈}曰:“塊然﹐安然也。”【2】形容具体﹑真切。{唐}{柳宗元}《《说》:“夫聖人之爲心也﹐必有道而已矣﹐非于神也﹐蓋于人也。以其誕漫
怳﹐冥冥焉不可執取﹐而猶誅削若此﹐況其貌言動作之塊然者乎?”【3】孤独貌;独处貌。《荀子·君道》:“塊然獨坐而天下從之如一體。”{宋}{杨万里}《感秋》诗之四:“掩卷却孤坐﹐塊然與誰語?”{唐}{李德裕}《题奇石》诗:“塊然天地間﹐自是孤生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兀坐秋樹根﹐塊然無與伍。”【4】木然无知貌。《庄子·应帝王》:“於事无與親﹐彫琢復朴﹐塊然獨以其形立。”{成玄英}疏:“塊然﹐無情之貌也。”{明}{张居正}《葬地论》:“若體魄﹐塊然無知﹐與土石等耳﹐雖得吉地﹐豈能使之通靈乎?”{清}{陈确}《葬书·与同社书》:“而一人之身﹐榮瘁殊遭﹐則善惡頓易﹐雖百其口﹐何以自明?矧兹塊然者﹐復焉能分解?”【5】犹魁然。形容高大。{清}{沈谦}《引声歌》:“形體塊然﹐神明所寄。”{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是雖塊然七尺之軀乎?而其能力之弱﹐則與未成年者相差無幾。”
塊鞠-汉语大词典
塊鞠
【1】孤独貌。《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塊兮鞠﹐當道宿”{汉}{王逸}注:“塊﹐獨處貌。匍匐爲鞠。一作塊鞠兮。”
塊聚-汉语大词典
塊聚
【1】谓凝结成块。{唐}{冯贽}《云仙杂记·竹节中神水》:“重午日午時﹐有雨﹐則急斫一竿竹﹐竹節中必有神水﹐瀝取和獺肝爲圓﹐治心腹塊聚等病。”
塊磊-汉语大词典
塊磊
【1】见“塊壘”。
塊獨-汉语大词典
塊獨
【1】犹孤独。{汉}{严忌}《哀时命》:“塊獨守此曲隅兮﹐然欿切而永歎。”{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诗:“塊獨處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唐}{李德裕}《与姚谏议邰书》之二:“資儲蕩盡﹐家事一空﹐百口嗷然﹐往往絶食﹐塊獨窮悴﹐終日苦饑。”《楚辞·九辩》:“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歎。”
塊-汉语大词典
塊
【1】见“塊壘”。
塊根-汉语大词典
塊根
【1】植物根的一种,块状,无定形,贮藏养料。如甘薯供食用的部分即是。
塊片-汉语大词典
塊片
【1】方言。犹块头。{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九:“不要以为你的块片大﹐可以不说话。”
塊莖-汉语大词典
塊莖
【1】植物地下茎的一种,外形与根近似,含淀粉及养料甚多。可供繁殖。如马铃薯供食用的部分即是。
塊塊-汉语大词典
塊塊
【1】指以地区为界限的横向管理系统。《人民日报》1983.9.14:“条条与块块的关系问题﹐是计划管理体制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处理条块关系﹐可以有几种办法……一种是实行块块管理。其好处是便于发挥地区优势﹐使各地区的经济综合发展。弊病是容易局限于地方的圈圈﹐划地为牢﹐自成体系﹐形成‘大而全’﹑‘小而全’在地区之间造成重复建设。”
塊肉-汉语大词典
塊肉
【1】指{南宋}末帝{赵昺}。{严复}《原强》:“然而塊肉淪喪﹐不及百年﹐{長城}以南﹐復歸{漢}種。”
塊蘇-汉语大词典
塊蘇
【1】《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宫……王俯而視之,其宫榭若累塊積蘇焉。”原指土块和草堆。后用以比喻粗劣﹑低贱之物。{宋}{苏轼}《石芝诗》:“跪陳八簋加六瑚﹐化人視之真塊蘇。”
塊偉-汉语大词典
塊偉
【1】魁梧。塊,通“魁”。{清}{钱学纶}《语新》卷下:“{培原}初當營卒﹐軀幹塊偉﹐善飯多力。”
塊礨-汉语大词典
塊礨
【1】见“塊壘”。
壘塊-汉语大词典
壘塊
【1】谓心中郁结的不平之气。{明}{李贽}《杂说》:“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訴心中之不平﹐感數奇於千載。”{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四章:“不免借古人的酒杯﹐来浇自己之垒块;而嬉笑怒骂﹐便也都成文章。”{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籍}胷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大塊頭-汉语大词典
大塊頭
【1】方言。谓人的形体肥胖。{邹韬奋}《萍踪寄语》六:“忽然来了个大块头外国老太婆﹐一定要把他赶开。”【2】称身躯肥胖的人。{茅盾}《子夜》十一:“我就走了。大块头有客人!”
大塊文章-汉语大词典
大塊文章
【1】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语本{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清}{黄景仁}《砚铭》:“眉山蒼蒼﹐大塊文章﹐獸紐頭﹐篆鳥迹﹐中空無物﹐何止容卿輩數十。”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参见“[大塊]”。
大卸八塊-汉语大词典
大卸八塊
【1】谓支解人体。{知侠}《铁道游击队》第十七章:“如果你们到过我那里﹐我有地方不够朋友了﹐那你们拿我大卸八块﹐我不说一句冤话。”
大塊-汉语大词典
大塊
【1】犹大片。{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大块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大自然;大地。{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鈞陶萬類﹐大塊禀羣生。”{李善}注:“大塊﹐謂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成玄英}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郭沫若}《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塊無言是我師﹐陸離生動孰逾之。”
哪塊-汉语大词典
哪塊
【1】方言。哪里。表示不确定的处所。{丁玲}《奔》:“娘舅住在哪块我也弄不清。”
席薪枕塊-汉语大词典
席薪枕塊
【1】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枕,以示哀苦之意。《荀子·礼论》:“屬茨倚廬﹐席薪枕塊﹐是吉凶憂愉之情﹐達於居處者也。”《荀子·礼论》:“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塊﹐是君子之所以愅詭其所哀痛之文也。”
銜塊-汉语大词典
銜塊
【1】口含土块。{南朝} {宋}{王韶之}《孝子传》:“{李陶}﹐{交阯}人。母終……羣鳥銜塊﹐助成墳。”【2】旧俗人死,口必含物。天子含珠,诸侯含玉,大夫含玑,士含贝,庶人含谷实。事见{汉}{刘向}《说苑·修文》。故臣下请罪口含土块,以示己有死罪。《新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帝欲以皇太子撫軍﹐因禪位﹐諸{楊}大懼﹐哭于廷。{國忠}入白妃﹐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
完塊-汉语大词典
完塊
【1】完整的田土。{宋}{苏轼}《跋姜君弼课册》诗:“霤綆四墜﹐日中見昧﹐移晷而收﹐野無完塊。”
寢苫枕塊-汉语大词典
寢苫枕塊
【1】铺草苫,枕土块。古时居父母丧之礼。{明}{无名氏}《四贤记·构衅》:“那蛾眉女流﹐秉心如水﹐寢苫枕塊居親制。”亦省作“[寢苫]”。《仪礼·既夕礼》:“居倚廬﹐寢苫枕塊。”{贾公彦}疏:“孝子寢卧之時﹐寢於苫以塊枕頭﹐必寢苫者﹐哀親之在草;枕塊者﹐哀親之在土云。”《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乙亥﹐奉安大行皇太后梓宫於{兹寧宫}。上居倚廬﹐席地寢苫。”{章炳麟}《读郭象论嵇绍文》:“{崑山}{顧君}論{嵇紹}﹐以爲{晉}非其君﹐倍父而求肉食﹐{蕩陰}之死﹐不足以自蓋。烏虖!寢苫之痛雖故﹐爲君臣何有也。”
字塊-汉语大词典
字塊
【1】供初学者识字用的方形小纸块或小纸片,每块或每片上写一个字或词。{浩然}《石山柏》:“他把这些字块﹐一个个贴在桌子上﹑柜子上﹑门板上。”
枕塊-汉语大词典
枕塊
亦作“[枕凷]”【1】块,土块。凷,“塊”的古字。古时居父母丧,睡时头枕土块,表示极其悲痛。《荀子·礼论》:“屬茨倚廬﹐席薪枕塊。”《墨子·节葬下》:“垂涕處倚廬﹐寢苫枕。”《歧路灯》第一〇六回:“世之貪位慕禄者﹐明知親老嬰疾﹐却甘戀棧而惡枕塊。”《仪礼·既夕礼》:“居倚廬﹐寢苫枕塊。”{贾公彦}疏:“孝子寢卧之時﹐寢於苫﹐以塊枕頭。必寢苫者﹐哀親之在草;枕塊者﹐哀親之在土云。”{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父没王事﹐身丁母憂。義不戴天﹐難下穹廬之拜;禮當枕塊﹐忍聞夷樂之聲。”【2】块,土块。凷,“塊”的古字。躺倒在地上。谓死。《淮南子·泰族训》:“外内騷動﹐百姓罷敝……餓於乾谿﹐食莽飲水﹐枕塊而死。”{明}{何景明}《直路行》:“{虢}君怒御﹐枕塊道中。”
株塊-汉语大词典
株塊
【1】木头与土块。喻愚昧无知。《列子·杨朱》:“名者﹐固非實之所取也。雖稱之弗知﹐雖賞之不知﹐與株塊無以異矣。”
檾蔴塊-汉语大词典
檾蔴塊
【1】苘麻丝搅成一团。喻头绪纷乱。{明}{叶宪祖}《寒衣记》第一折:“攪得我芳心一寸檾蔴塊﹐悶煞我流水賺{天台}。”
成團打塊-汉语大词典
成團打塊
【1】聚集成群。《水浒传》第四六回:“挨不過了﹐不免信步尋上山來﹐只見一羣老鴉成團打塊在古墓上。”
歷塊-汉语大词典
歷塊
【1】指骏马。{宋}{杨万里}《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尚策爬沙追歷塊﹐未甘直作水中鳧。”【2】引申指不羁之才。{宋}{苏轼}《次韵刘湜峡山寺见寄》:“旋觀真歷塊﹐歸卧甘破屋。”【3】《汉书·王褒传》:“ 過都越國,蹶如歷塊”。{颜师古}注:“ 如經歷一塊,言其疾之甚”。后以“歷塊”形容疾速。{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诗:“出塵皆野鶴﹐歷塊匪轅駒。”{明}{吴承恩}《赠卫帅某荣膺选任障词》:“駿邁則紫燕排空﹐騁千都於歷塊;意氣則文虹掛澗﹐爛五色於干霄。”{宋}{陈师道}《寒夜有怀晁无斁》诗:“萬里初歷塊﹐前驅告醺暮。”
晞塊-汉语大词典
晞塊
【1】干土。《文子·上德》:“蚯蚓無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塊﹐下飲黄泉﹐用心一也。”{徐灵府}注:“塊﹐一本作堁。”《大戴礼记·劝学》﹑《说苑·杂言》作“晞土”。
沙塊-汉语大词典
沙塊
【1】粗鄙的人。{宋}{江休复}《江邻幾杂志》:“廛俗呼野人爲沙塊﹐未詳其義﹐士大夫亦頗道之。”
淩塊-汉语大词典
淩塊
【1】冰块。{明}{徐复祚}《投梭记·赛魔》:“看他冷臉兒似三冬淩塊﹐硬鼻凹似七重鐵鎧。”
方塊字-汉语大词典
方塊字
【1】特指写在方形纸上﹐便于儿童识记的汉字卡片﹐也有做成立体方块形状的。{王西彦}《曙》:“{胡兴林}在时﹐他教她识字读书﹐买装在四方形厚纸匣子里的方块字给她。”【2】指汉字。因为每个汉字一般占一个方形面积﹐故称。《花城》1981年第1期:“说实在话﹐我是很想写它的--但是﹐迟了﹐我缺乏用方块字来塑造一个形象的能力。”{韦君宜}《似水流年·寄不出的信》:“不知是由于盲目﹐还是由于真正的机缘﹐竟狂热的爱上了这万万千千的方块字。”
方塊-汉语大词典
方塊
【1】四方形的物体。{茅盾}《色盲》六:“{林白霜}慢慢地将这信笺折叠成小方块﹐拈在手指上轻轻地颤着﹐似乎估量它的轻重;然后藐然一笑﹐随手撩在字纸簏中。”
砌塊-汉语大词典
砌塊
【1】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以砂石﹑火山灰﹑煤矸石﹑炉碴等为骨料,以水泥为胶结剂搅拌模压成型。砌块是空心的,可以减少建筑地基的承重强度和造价。
破塊-汉语大词典
破塊
【1】敲碎土块。指锄土。{唐}{杜甫}《种莴苣》诗:“破塊數席間﹐荷鋤功易止。兩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宋}{杨万里}《梦种菜》诗:“背秋新理小園荒﹐過雨畦丁破塊忙。”【2】谓雨水沾溉农田。{唐}{白居易}《为宰相贺雨表》:“故雲出于山﹐月離于畢;初灑塵以霡霂﹐漸破塊而霶
。”【3】谓暴雨毁坏农田。《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真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夜濕晝晴﹐信是太平有象。”{汉}{桓宽}《盐铁论·水旱》:“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熟。”
磊塊-汉语大词典
磊塊
【1】比喻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清}{汪懋麟}《玉叔观察招陪泛舟观剧达曙作歌》:“歡樂幾時悵離别﹐磊塊直用千桮澆。”{宋}{陆游}《家居自戒》诗之三:“世人無奈愁﹐沃以杯中酒﹐未能平磊塊﹐已復生堆阜。”{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蟾》:“其胸次磊塊﹐詩酒能爲消破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小引》:“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説﹐聊舒胸中磊塊。”【2】犹累赘。{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三》:“{唐}{樊宗師}作《絳守居園池記》﹐好怪者多喜其奇古﹐以予觀之﹐亦何奇古之有。磽戛磊塊﹐類不可讀。”{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字則有喉脣齒舌等音不同﹐當使字字舉本皆輕圓﹐悉融入聲中﹐令轉换處無磊塊。”【3】俊伟貌;奇特貌。{明}{王亹}《次柴桑
食再和杜于皇》:“數公磊塊士﹐肯吟《北門》詩?時運一以乖﹐落落埋英才。”【4】石块。亦泛指块状物。{宋}{陆游}《蔬圃》诗:“翦闢荆榛盡﹐鉏犂磊塊無。”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翌日﹐煨燼中得煤數兩而無膠和。取牛皮膠以意自和之﹐不能爲挺﹐磊塊僅如指者數十。”{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北录》:“{獅子}九峯﹐中空外奇﹐玲瓏磊塊﹐手指攢撮。”
磚塊-汉语大词典
磚塊
【1】犹言一块砖。{清}{张岱}《陶庵梦忆·韵山》:“〔《韻山》〕小字襞積﹐煙煤殘楮﹐厚如磚塊者三百餘本。”【2】碎砖。{叶圣陶}《倪焕之》十一:“地面全是些砖块瓦屑﹐可见以前那里建筑过房屋﹐有人生息在里边。”
秦宫塊礫-汉语大词典
秦宫塊礫
【1】犹言{秦}宫金珠。{宋}{刘克庄}《满江红·丹桂》词:“月露晶英﹐融結做{秦}宫塊礫。”{钱仲联}笺注:“{杜牧}《阿房宫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
積塊-汉语大词典
積塊
【1】聚积的土块。《列子·天瑞》:“地積塊耳﹐充塞四虚﹐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遥大之物﹐寧可度量。今人所知﹐莫若天地。天爲積氣﹐地爲積塊。”{宋}{陆游}《洞霄宫碑》:“造化之物﹐{昆侖}旁薄﹐一氣既分﹐天積氣於上﹐地積塊於下。”【2】犹积郁。{明}{袁宏道}《阅曹以新王百谷除夕诗》:“余既抱病
歸﹐衙齋荒寂﹐賴二君時時過譚﹐積塊頗消。”
痞塊-汉语大词典
痞塊
【1】腹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积聚症瘕》:“同獨蒜﹑穿山甲﹑鹽﹑醋調﹐貼痞塊﹐化爲膿血。”{清}{李渔}《怜香伴·缄愁》:“膏肓雖入在三春後﹐那痞塊先成在十月頭。”{元}{朱震亨}《丹溪先生心法·积聚痞块》:“痞塊在中爲痰飲﹐在右爲食積﹐在左爲血塊。”
卧苫枕塊-汉语大词典
卧苫枕塊
【1】古代礼教﹐子从父母之丧起至入葬﹐不住寝室﹐卧于草席﹐以土块为枕﹐谓之“卧苫枕塊”。《宋史·徐积传》:“母亡﹐水漿不入口者七日﹐悲慟嘔血。廬墓三年﹐卧苫枕塊。”
血塊-汉语大词典
血塊
【1】指婴儿。{明}{陈与郊}《义犬》第二出:“這血塊是老相公的愛子﹐不想道相看如敝箒。”【2】块状的血。{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上》:“若形像未具者﹐止有血塊﹐久爛則化爲惡水而已。”{曲波}《林海雪原》一:“村中央{许}家车马店门前广场上﹐摆着一口鲜血染红的大铡刀﹐血块凝结在刀床上。”《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俺媽看見﹐哇的一聲﹐吃的兩口稀飯﹐跟着一口血塊子一齊嘔出來﹐又昏過去了。”
苫塊-汉语大词典
苫塊
亦作“[苫]”【1】,“塊”的古字。“寢苫枕塊”的略语。苫, 草席; 块, 土块。古礼, 居父母之丧, 孝子以草荐为席, 土块为枕。《礼记·丧服大记》:“父母之喪﹐居倚廬﹐不塗﹐寢苫枕。”《周书·柳庆传》:“{慶}出後第四叔﹐及遭父憂﹐議者不許爲服重。{慶}泣而言曰:‘禮者蓋緣人情﹐若於出後之家﹐更有苴斬之服﹐可奪此從彼……’時論不能抑﹐遂以苫塊終喪。”{宋}{司马光}《谢检讨启》:“旋屬家艱﹐零丁苫;比還官次﹐汨没道塗。”《仪礼·既夕礼》:“居倚廬﹐寢苫枕塊。”{清}{钱谦益}《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王文肃公行状》:“公卒﹐(子){淑抃}跼蹐苫﹐未敢具禮。”
蓬塊-汉语大词典
蓬塊
【1】土块; 尘土。{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爲葬埋之奢乃至於此﹐使其後世曾不得蓬塊而託葬焉。”{晋}{张华}《博物志》卷四:“{徐州}人謂塵土爲蓬塊。”{宋}{陈与义}《咏青溪石壁》:“向來千萬峰﹐瑣細等蓬塊。”
累塊積蘇-汉语大词典
累塊積蘇
【1】堆砌的土块与积聚的柴草。或借指简陋的居室。《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視之﹐其宫榭若累塊積蘇焉。”亦作“[累蘇積磈]”。{清}{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蘇積磈何足省。”
那塊-汉语大词典
那塊
【1】那里。{老舍}《二马》第三段:“两手插在裤兜儿里﹐好像长在那块了。”
這塊-汉语大词典
這塊
【1】这里,这地方。{钱锺书}《围城》五:“我也是{上海}来的﹐逃难来这块的--你们干什么的?”京剧《独占花魁》第五十场:“这块儿凉﹐您到我女儿暖阁房中去坐坐吧。”
過都歷塊-汉语大词典
過都歷塊
【1】越过都市,经过山阜。意谓纵横驰骋,施展才能。{明}{唐顺之}《与万两溪吏部》:“僕倘未即老死﹐行將見執事任重致遠﹑過都歷塊以耀當世。”
遺塊-汉语大词典
遺塊
【1】废弃的土块。废墟。{宋}{陆游}《雨中登安福寺塔》诗:“英雄如過鳥﹐城郭但遺塊。”
討債塊-汉语大词典
討債塊
【1】方言。即讨债鬼。{清}{王有光}《吴下谚联·无冤不成夫妇无债不成父子》:“父負子﹐人謂其子討債塊;子負父﹐人謂其子還債貨。”
鍋塊-汉语大词典
鍋塊
【1】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大饼﹐大而且厚。{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六章:“两边许多{胡}匪兵坐在地上﹐抱着步枪啃着白日飞机撩下来的‘锅块’。”自注:“西北的一种大饼﹐大而且厚。”
鐵板一塊-汉语大词典
鐵板一塊
【1】比喻牢不可破的整体。{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一:“{朱元璋}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尽管在过去同生死﹐共患难﹐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頑塊-汉语大词典
頑塊
【1】硬土块。{宋}{洪迈}《夷坚丙志·张四郎》:“又嘗出游﹐逢道人立路左作戲﹐呼曰:‘使君﹐奉贈一土鏡。’命從吏取之﹐乃頑塊也。”
鬼青塊-汉语大词典
鬼青塊
【1】方言。紫瘢。《青年报》1982.9.17:“由于紫瘢不痛不痒﹐常常无意间发现﹐因此在很多农村称它‘鬼跌记’或‘鬼青块’﹐以为是鬼神悄然作祟﹐其实这是很荒唐的。”
餌塊-汉语大词典
餌塊
【1】即饵
。{艾芜}《红艳艳的罂粟花》:“〔背篼〕里面装着做好的食物:面条﹑粉条﹑饵块﹑凉粉。”
風疹塊-汉语大词典
風疹塊
【1】即荨麻疹。皮肤病,症状是局部皮肤突然成块地红肿,发痒,消退也很快,不留任何痕迹。常常复发。药物﹑寄生虫﹑血清﹑细菌感染﹑接触刺激性物质﹑冷﹑热等都能引起这种病。
韓獹逐塊-汉语大词典
韓獹逐塊
【1】古代骏犬韩卢追逐土块。比喻白费力气,徒耗精神。《景德传灯录·王敬初常侍》:“供養主才坐﹐問云:‘昨日{米和尚}有什麽言句﹐便不得見?’{王公}曰:‘師子齩人﹐韓獹逐塊。’{米師}竊聞此語﹐即省前謬。”
黄塊塊-汉语大词典
黄塊塊
【1】形容土黄色。《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戴一頭黄塊塊的簪子﹐穿一件元青扣縐的衣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