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射)是什么意思
发射←→接收 回收-反义词词典
发射←→接收 回收fāshè-jiēshou huíshōu
【词性】:动
发射:射出(电波、人造卫星等)。
接收:收受。
回收:将物品收回利用。
【例】 教授发明“觅人臭虫”。这是一种长20厘米、两头小中间大的金属扁圆体,有四条腿,两条金属触须,一个发射天线。(阿艇:《未来的早晨》) 他接收到延安发出的无线电波。 嫦娥说:“那是地球上的人们发射的星星,叫人造卫星。”(小学《语文》第五册《新星》) 科学家们精确地测定了卫星回收的地点、时间。
攒射←→点射-反义词词典
攒射←→点射cuánshè-diǎnshè
【词性】:动
攒射:集中射击。
点射:用自动步枪,冲锋枪,机关枪等自动武器进行断续的射击。
【例】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敌人冲上来了,他用准确的点射打死一个个敌人。
投射←→反射-反义词词典
投射←→反射tóushè-fǎnshè
【词性】:动
投射:(光线等)射。
反射:光线等遇到障碍物或与原来媒质不同的媒质面而折回。
【例】 玻璃窗上挂着淡青色窗帷,使得投射在她脸上的阳光软和了许多。(巴金:《憩园》)
田水反射着阳光,象数不清的眼镜,照亮了深山的莽林。(碧野:《汉水上游丛山间》)
射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射的shè dì
【释义】:
箭靶。的,目标。清·龚自珍《以天台宗修净土偈》:“如画大地以为射的,岂有箭发而不中者哉?”亦作动词:以箭射靶。
射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射鹄shè gǔ
【释义】:
箭靶。鹄,目标。《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闻得沈经历文武全才,都来合他去射箭……把那三个偶人做个射鹄。”
射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射侯shè hóu
【释义】:
箭靶。侯,以兽皮或布作成的靶子。《韩非子·八说》:“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亦作动词:用箭射靶。
射堋-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射堋shè péng
【释义】:
箭靶。堋,箭垛。《北齐书·高隆之传》:“显祖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射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置人?终日射人,联所不取。”《南史·齐纪上》:“帝威名既重,苍梧深相猜忌,刻木为帝形,画腹为射堋,自射之。”射堋,亦作“射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今军中将射鹿,往往射棚亦作画鹿。”
射帖-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射帖shè tiē
【释义】:
亦作“射帖”。箭靶。元·无名氏《锁磨镜》第五折:“二郎神正射着红心射帖。”清·周亮工《书影》卷一:“伯益命粘纸各数张,作二图,其一纸纵横各作十九画,成一碁局;其一作十个圆圈,成一射帖。”亦作动词:用箭射靶。
射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射淳shè zhǔn
【释义】:
箭靶。埻,靶心。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九:“《说文》:‘射垛也。’《广雅》:‘埻,的也。即射堠也,以熊虎之皮饰其侧。’又云:‘制之以为埻。’《通俗文》:‘射堋曰埻,埻中木曰的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林中有栗堂射埻,正闲敝,牧宰及英彦,多所游薄。”栗堂,习射场所。
射筒-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射筒shè tǒng
【释义】:
竹名。以其可作箭筒,故称。晋·左思《吴都赋》:“其竹,则筼筜箖箊,桂箭射筒。”刘逵注:“皆竹名也。《异物志》曰:……射筒竹,细小通长,长丈余,亦天节,可以为射筒。”
无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无射wú shè
【释义】:
农历九月的异名。本为古十二音律中的阳律第六律的名称。古用以配九月。《吕氏春秋·季秋》:“季秋之月……其音商,律中无射。”《史记·律书》:“无射首,阴气盛用事,阳气无余也,故曰无射。”又为钟名。
影射 暗射 隐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影射 暗射 隐射
影射yǐngshè 暗射ànshè 隐射yǐnshè
动词。表示借某人或某种事物来指特定的人或事物。
“影射”强调拿表面上具体说的人或事物来表现实际上要说的。例如:“《动摇》……是要借写武汉政府下湖北一个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来影射武汉大革命的动乱”(茅盾:《创作生涯的开始》);“为了把‘吕后’‘武则天’吹捧为法家人物,借以影射江青,……便无耻地伪造历史”(《随笔》,1980,7);“中国的黄金少年就是这些奸商的嫡亲骨肉,所以他们的蒙混影射的手段,出之于生物学的遗传”(《瞿秋白文集》,第一卷)。
“暗射”强调不是明白显露地、而是晦暗地指特定的人或事物;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这两句诗,暗射统治者不能重用他”;“我不否认,我写那个剧本是有些暗射的用意的”(《新华月报》,文摘版,1979,2);“又譬如戈乐天关于我们的《创造》所说的儿句暗射语,也正不免有这种先入见在心中用事”(《沫若文集》,第十卷)。
“隐射”强调真意隐而不露,含有“隐隐约约地指某种对象”的意味;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狂人日记》隐射封建势力和封建的道德礼教摧残人,摧残新的一代”;“作者当年只能采用隐射的手法来揭露和抨击当权的反动人物”。
照射 映射 映照 照-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照射 映射 映照 照
照射zhàoshè 映射yìngshè 映照yìngzhào 照zhào8
动词。表示光线射在物体上。
“照射”含有“使物体因受到光线而可以看得见或有其他效果”的意味。例如:“在白花花的聚光灯光柱的照射下,已经筑起了混凝土大坝和导流底孔”(《人民文学》,1979,9);“太阳照射在半山腰里”(孙犁:《风云初记》);“用放射线照射脑和脊髓”(《光明日报》,1980.4.4);“透过重重阴霾,一线理想的阳光,照射着我的灵魂”(《北京文艺》,1979,4)。
“映射”和“映照”都含有“光线使射及的物体形象显现或染上光线同类光色”的意味。“映射”强调光线向物体射去;“映照”则强调使物体受光。例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碧野:《天山景物记》);“在不断的红绿灯光的映射中,谁也不能辨别谁的脸色有什么异样”(茅盾:《子夜》);“熊熊的火焰刺破了黑暗,映照着战士们一张张笑脸”(孙景瑞:《不息的浪潮》);“在彩霞的光辉映照下,整个林海雪原,完全变成了红色,连雪也染上了橙红的颜色”(曲波:《林海雪原》)。
“照”在意思上和“照射”较一致,但不如“照射”明显有力;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快取手电来照一下”;“一轮血红的夕阳,正照着勾践、文种和苦成”(曹禺等:《胆剑篇》);“太阳把小院照得如此温暖”(《小说月
报》,1982,3)。
发射-实用委婉语词典
发射
欧美婉指呕吐。也作“投掷”、“上抛”。
最好的射手也会失误-实用委婉语词典
最好的射手也会失误
婉指再聪明的人也会有错误和失败。欧美谚语。喻指。
常射者必中的-实用委婉语词典
常射者必中的
婉指不怕技艺不精,只怕没有恒心。中国俗语。
观射父-古文观止词典
观射父guàn yìfǔ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时楚国大夫(1)。《王孙圉论楚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楚国宝贵的,叫观射父。
射-古文观止词典
射shè
【词性】:动词
一、放箭(9)。《郑庄公戒伤守臣》:子都自下射之。——子都从下面放箭射他。《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射猛兽。——射猛兽。《方山子传》:使骑逐而射之。——叫骑马的仆人追上去射它。
二、射出(1)。《滕王阁序》:龙光射牛斗之墟。——宝剑的光芒直射牛、斗两个星座。
三、指投壶。古代一种游戏(2)。《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投壶的人投中了,下围棋的人胜利了。《送天台陈庭学序》: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诗人文人游览、喝酒、投壶、做诗和唱呼的地方,庭学没有一处不去游览。
射利-古文观止词典
射利shè lì
追求财利(1)。《三槐堂铭》:相时射利。——窥测时机追求财利。
无射-古文观止词典
无射wú yì
【词性】:名词
东周周景王所铸钟名(1)。《石钟山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那噌噌吰吰响的是周景王的无射钟。
敌善射,则不可轻用其将;敌负勇,则不可轻用其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敌善射,则不可轻用其将;敌负勇,则不可轻用其卒
【释义】:
负:依仗,凭借。敌方善于射箭,就不可轻易让将领出阵;敌方军士正勇气十足时,则不能轻易让军卒去拼命。指用兵要避敌之长,击敌之短,掌握敌人虚实,然后采取相应措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六五:怎么饶得他?自古道:“敌善射,则不可轻用其将;敌负勇,则不可轻用其卒”故兵家设机于虚实之间,是以决胜。他们虚实也不辨,做个甚么将军!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释义】:
用箭射人要首先射他骑的马,擒贼要首先擒住贼群的头领。比喻打击敌人首先要打击关键或他们的首领。也比喻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语出杜甫《前出塞》诗之六。《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六〇:自古道:挽弓当挽硬,用箭要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和你一直杀进去,擒了他那个甚么元帅,却不了结他那一股帐。《说岳全传》一四:喽罗吆喝一声:“大王来了!”王贵看见,便道:“妙吓!大哥常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锋剑春秋》五:猛抬头,看见高山上有一盏灯,遂指与班豹同看。班豹道:“是了,这是秦兵的眼目,自古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们何不射了他这盏灯,就可以出山了”。
⊙射人先射马,擒贼必擒王
《八窍珠》四六:官营兵将见主将被擒,不敢再战,大败而逃。众英雄并不追赶,收兵回营。正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必擒王。
⊙射人先射马
《警世通言》四〇:孽龙有此等助威添势。莫若先除了他的党类,使他势孤力弱,一举可擒,此所谓射人先射马之谓也。
⊙擒贼擒王
《女仙外史》九三:我亲自提兵,劫他中营,擒贼擒王,尔可不劳而定也。
⊙擒贼须擒王
《大马扁》一三:种种阻挠,那些顽固党只恃一个太后作护符,若无太后,哪一人敢道一个不字。俗语说,擒贼须擒王,总须除了太后才使得。
⊙擒贼要擒王
《续济公传》一六二:俗云擒贼要擒王,你今日害了这厮,将后济颠僧有了准备,那不为小失大吗?
⊙擒贼先捉首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三三:三人见要掼死王老虎,唬得战战兢兢,一齐跪下,道:“我等投降,求壮士饶命。”正是:擒贼先捉首,群凶自伏降。
⊙擒贼当擒首
《台湾外志》一〇:化凤合城内诸军,见山上黄盖,指曰擒贼当擒首,随挥军杀来。
⊙擒贼必擒王
《说呼全传》三五:自古说,擒贼必擒王,那些小校擒来,置死他也没有。
⊙擒贼必先擒王
《红楼梦》五五: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
⊙擒贼定须擒贼首
《三国演义》五:拍马上关,来擒董卓。正是:擒贼定须擒贼首,奇功端的待奇人。
一夫善射,百夫决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夫善射,百夫决拾
【释义】:
决拾:谓射箭。一个人善于射箭,就有一百人争着套扳指穿臂衣而仿效他。比喻一个人出类拔萃,众人都被感化从而仿效他。□语出《国语·吴语》。《野叟曝言》七七:一夫善射,百夫决拾。玉麟天性喜听人讲说古事,议论古人,遇有名人,无不招纳,然皆平平无奇,未有出类之人。直至前年,遇着两先生,才折服他,立起讲堂。外边把二弟一妹,里边把一妻四妾一女,都感化了,个个喜听讲书。讲堂两边,俱有半阁,两先生升座讲解,妻妾小女俱在半阁上窃听,习以为常。
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释义】:
意谓设好圈套,诱使强敌或对手就范。《水浒全传》六一:前面的人横定篙,口里唱着山歌道:生来不会读诗书,且就梁山泊里居。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征播奏捷传》四:朝栋大悦,令众军豫备抵敌,安宣尉分付军卒前来助战,正是: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后三国石珠演义》二六:众军领计去讫,有方自同弘祖退入厅宫,正是: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准备雕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雷峰塔奇传》二:五鬼领命退去,大家相议,即去钱塘县库内偷出库银一千两,转来交与白氏。白氏收下,遂令五鬼散去。二妖打点停当不提。正是:准备雕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
《三国演义》五六:孔明曰:“主公宽心,只顾‘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等周瑜到来,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
⊙整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三国演义》二三:程昱曰:“文远虽与云长有旧,吾观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某有一计,使此人进退无路,然后用文远说之,彼必归丞相矣。”正是:整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准备窝弓擒猛虎,安排香饵钓金鳌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三三:公子道:“员外家眷都躲在别处,只须如此如此,就拿住了。”正是:准备窝弓擒猛虎,安排香饵钓金鳌。
水中鱼,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佛源语词词典
水中鱼,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
水中的鱼潜得再深可以钓上来,天上的鸟飞得再高可以射下来。比喻任何困难的事情都有办法可以做到。《五灯会元·卷四·灵云志勤禅师》:“‘古人道:前三三,后三三,意旨如何?’师曰:‘水中鱼,天上鸟。’峰曰:‘意做么生?’师曰:‘高可射兮深可钓。’”
射-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射shè
①射箭,射猎。王维《观猎》:“回看~雕处,千里暮云平。”②向远处施放(武器),发射。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城西。”《广东军务记》:“连放火箭,直~北门外方圆两炮台。”③照射。李白《天门山铭》:“光~岛屿,气凌星辰。”《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光由隙中下~,宛如钩月。”④指投壶。古代游戏,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多少决定胜负,负者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者中,弈者胜。”⑤猜度。《吕氏春秋·重言》:“‘有鸟止于南方之阜……是何鸟也?’王~之。”《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覆。”(上:指皇帝。覆:指覆盖着的东西。)⑥赌博。《列子·说符》:“博者~。”(博:古代一种棋类游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千金。”(逐:竞赛。)⑦追逐,谋取。《盐铁论·除狭》:“富者以财贾官,勇者以死~功。”
另见yè、yì。
【射策】①汉代考试取士方法分为对策、射策两种。《文心雕龙·议对》:“~者,以甲科入仕。”②泛指科举考试。皮日休《三羞诗序》:“丙戌岁,日休~不上,东退于肥陵。”
射-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射yè
【射干】草名,根可入药。《荀子·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茎长四寸。”
另见shè、yì。
射-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射yì
厌倦。《诗经·小雅·车舝》:“式燕且誉,好尔无~。”(式:语气词。燕、誉:安乐。)
另见shè、yè。
入射角-现代汉语大词典
入射角rù shè jiǎo
【释义】:
光波或声波等从一种媒质入射到另一种媒质的交界面时,与界面法线小于90°的夹角。运动粒子的入射过程中,其入射方向与界面法线小于90°的夹角也叫入射角。
伦琴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伦琴射线lún qín shè xiàn
【释义】:
即X射线。
全反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全反射quán fǎn shè
【释义】:
光从光密媒质(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小的物质)射到光疏媒质(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大的物质)时,光线全部从交界面上反射回光密媒质的现象。医生检查病情用的胃镜,就是利用全反射的原理制成的。
伽马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伽马射线gā mǎ shè xiàn
【释义】:
也称丙种射线。镭和其它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所放出的射线。通常写作γ射线。伽马,希腊字母第三个字母γ的译音。
试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试射shì shè
【释义】:
发射试验。如:新研制的导弹,将在近期进行试射。
击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击射jī shè
【释义】:
射击。老舍《四世同堂》:“冠先生在家,她能忍就忍,为是避免祸首的罪名;等他一出门,她的枪弹便击射出来。”
阴极射线管-现代汉语大词典
阴极射线管yīn jí shè xiàn guǎn
【释义】:
利用电子束在荧光屏上聚焦、扫描以产生图像的电子束管。一般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常见的有示波管、电视显像管、雷达指示管等。
隐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隐射yǐn shè
【释义】:
影射;暗指某人某事。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并不指出被攻击的人的姓名,只是隐射着对方。”
反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反射fǎn shè
【释义】:
①声波、光波或其他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或与原来媒质不同的媒质面而折回。田野《火烧岛》:“强烈的太阳,从无边的海上反射出万丈光芒。”②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于刺激所发生的反应。瞿秋白《赤都心史》:“哄哄杂乱,只在我心神起直接的反射,思想力完全消失。”
反射角-现代汉语大词典
反射角fǎn shè jiǎo
【释义】:
光波或声波等入射到界面被反射时,反射波的波线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运动粒子的反射过程中,其反射方向与界面法线方向的夹角也叫反射角。
反射望远镜-现代汉语大词典
反射望远镜fǎn shè wàng yuǎn jìng
【释义】:
用反射镜作为物镜的天文望远镜。天体发出的光线在凹面镜的焦点上成像,再用专门的附属设备观测记录或用目镜观测。优点是可避免对光线的吸收,不存在色差,镜筒较短,镜材要求比透镜低等。
发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发射fā shè
【释义】:
指光芒、箭矢、枪弹、火箭、电波等射出。徐迟《在高炉上》:“钢水、铁水正发射金色的光芒。”
平射炮-现代汉语大词典
平射炮píng shè pào
【释义】:
具有强大威力的一类火炮,初速大,弹道低伸,射程远,如加农炮、反坦克炮等。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到秋天,我们造成了三十六门平射炮和大批炮弹。”
地面辐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地面辐射dì miàn fú shè
【释义】:
地面以辐射形式(主要波长在4~80微米)向上空放出的热量。地面温度愈高,地面辐射愈强。这种辐射昼夜不停。
扫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扫射sǎo shè
【释义】:
①用自动武器对目标进行连续横向射击。徐怀中《西线轶事》:“敌人发现了他们,机枪拼命向这边扫射。”②指目光、灯光向左右或四周掠过。茅盾《子夜》:“吴荪甫走前一步,威严的眼光在屋子里扫射。”
折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折射zhé shè
【释义】:
①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如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②犹反射。方纪《三峡之秋》:“当太阳…把余光从两峰之间照射到东山一块峭壁上,峭壁便亮得像一面镜子,把阳光又折射到‘江峡’号二楼的客厅里。”③犹反映。徐怀中《伴随着驼铃声响》:“往往透过对待爱情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作品中人物…的灵魂。”
折射角-现代汉语大词典
折射角zhé shè jiǎo
【释义】:
光波或声波等斜着传播到两种媒质的分界面时,能进入到第二种媒质但发生偏折的波线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其大小与两种媒质的性质有关。
折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折射线zhé shè xiàn
【释义】:
在一种媒质中沿直线进行,碰到第二种媒质时,发生折射而进入第二种媒质里的光线。
折射率-现代汉语大词典
折射率zhé shè lǜ
【释义】:
表示在两种(各向同性)媒质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是描述光学媒质的重要参量。真空的折射率等于1,其他媒质的折射率均大于1。
折射望远镜-现代汉语大词典
折射望远镜zhé shè wàng yuǎn jìng
【释义】:
用凸透镜作物镜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架折射望远镜是1609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所创制,用凸透镜作物镜,凹透镜作目镜,故也叫伽利略望远镜。优点是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视野比较小、放大率不高。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改造为用凸透镜作物镜和目镜,故也叫“开普勒望远镜”。其获得的虽是倒像,但对天文观察并无影响,视野比较大。
投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投射tóu shè
【释义】:
①指光线或目光向物体照射。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太阳返射的光线从这窗里投射进来。”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清晨六时,各马路已经挤满了人,互相投射兴奋的眼光。”②发射;投掷。郭小川《女性的豪歌》:“似是万箭齐发,向我们投射。”又如:他举起标枪猛力向前投射。
攒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攒射cuán shè
【释义】:
密集射击。李广田《〈闻一多选集〉序》:“他终于牺牲在…特务们所使用的美制无声手枪的攒射之中了。”
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shè
【释义】:
①射箭。如:射杀。也泛指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如:射门。②猜度。如:射覆。③照射;放射。如:反射光;辐射。④瞬间地斜视。茅盾《子夜》:“吴荪甫的话里有刺了;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⑤讥刺。鲁迅《〈三闲集〉序言》:“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射人先射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人先射马shè rén xiān shè mǎ
【释义】:
喻作事要先抓住要害。吴晗《古代的战争》:“战将本人并未打败,只因马力乏了,或者马受伤了,进退不得,被敌方杀伤,吃了败仗。‘射人先射马’就是这个道理。”
射口-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口shè kǒu
【释义】:
城垛和工事中发射枪炮的口子。巴金《团圆》:“他们还到了最前沿,王芳站在射口跟前唱歌。她唱得战士们个个满意。”
射门-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门shè mén
【释义】:
进行足球、手球、水球等比赛时,把球射向对方球门。晓黎《中锋之路》:“他们讲究技术,漂亮的过人,恰当的传递,惊人的速度,合理的冲撞,准确的射门,动作的衔接和每项技术的完成几乎达到完美程度。”
射手-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手shè shǒu
【释义】:
弓箭手。今指使用枪械射击者。魏巍《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他的名字叫柳玉文,是一个活泼、勇敢的机枪射手。”
射击-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击shè jī
【释义】:
①用火器向目标发射弹头。杨笑影《赤子之心》:“狡猾的敌人把暗堡设在炮火射击的死角上,远程炮打不到它。”②体育运动的一种。主要包括手枪和步枪等的训练和竞赛。射击竞赛分成各种项目,以命中的环数或靶数计算成绩。
射电天文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电天文学shè diàn tiān wén xué
【释义】:
又名无线电天文学。天文学的一个分科。应用无线电技术观测天体和星际物质所发射或反射的无线电波而进行天文研究的一门学科。
射电望远镜-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电望远镜shè diàn wàng yuǎn jìng
【释义】:
又名无线电望远镜。利用定向天线和灵敏度很高的微波接收装置来接收星体发出的无线电波以观测天体的仪器。这种望远镜比光学望远镜的观测距离远得多,并且使用时不受时间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射电源-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电源shè diàn yuán
【释义】:
宇宙空间中发射较强烈无线电波的天体,如脉冲星等。
射杀-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杀shè shā
【释义】:
用箭射死。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不久楚悼王一死(纪元前三八一年),楚国的反动公族们便把吴起射杀了。”
射油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油器shè yóu qì
【释义】:
即喷油嘴。
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线shè xiàn
【释义】:
①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爱克斯射线、丙种射线等。速度高、能量大的粒子流也称射线,如甲种射线、乙种射线和阴极射线等。②数学上指从一个定点向单一方向引出的直线。
射界-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界shè jiè
【释义】:
指枪炮等火器射出时所能达到的范围。
射流-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流shè liú
【释义】:
由孔口或管口等喷射出的成束状的流体。如水从水枪中喷出能形成射流。
射流泵-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流泵shè liú bèng
【释义】:
也叫喷射泵。利用工作流体的射流原理来输送液体,并提高其压力的一种机械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好,但效率较低,所输送的流体必须与工作流体相混。常用于需要产生一定真空度或提高被输送液体压力的场合,如用来抽送污水、泥浆、灰渣等,或借以提升井水等。
射猎-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猎shè liè
【释义】:
打猎。如:他以射猎为生。
射程-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程shè chéng
【释义】:
弹头射出后所能达到的距离。郭小川《向困难进军》:“你们再不要赤手空拳去夺敌人手中的三八枪了,而是怎样去建造保卫祖国的远射程的海防炮。”
射频-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频shè pín
【释义】:
在无线电学上一般指范围在3000赫一3000兆赫之间的频率。
射影-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影shè yǐng
【释义】:
光学和画法几何名词。即投影。
射箭-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箭shè jiàn
【释义】:
①用弓把箭射出去。②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有比赛射准和射远两种,多依据在不同距离内射中箭靶的环数计算成绩。
射覆-现代汉语大词典
射覆shè fù
【释义】:
古时的一种猜物游戏,也往往用以占卜。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他们配代表中国民族吗?只有祭孔典礼,投壶射覆,或者上海大华饭店的跳舞。”
太阳辐射能-现代汉语大词典
太阳辐射能tài yáng fú shè néng
【释义】:
即太阳能。
含沙射影-现代汉语大词典
含沙射影hán shā shè yǐng
【释义】:
古代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的怪物,看到人影就喷沙子,被喷射的人就会害病,剧者竞至死亡。后以“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中伤。鲁迅《并非闲话(三)》:“其甚者竟至于一面暗护此人,一面又中伤他人,却又不明明白白地举出姓名和实证来,但用了含沙射影的口气。”
喷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喷射pēn shè
【释义】:
①液体、气体或成颗粒的固体受到压力而喷出。王汶石《大木匠》:“大风箱沉重地吼着,煤烟、火屑,从船形的铁炉口,向外喷射、飞溅。”②犹进发。杨沫《花蕊》:“我那复苏了的春青,喷射着火焰般的毅力和决心。”
喷射冶金-现代汉语大词典
喷射冶金pēn shè yě jīn
【释义】:
用喷枪将脱氧剂等喷入钢液中精炼的方法。
喷射泵-现代汉语大词典
喷射泵pēn shè bèng
【释义】:
即射流泵。
四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四射sì shè
【释义】:
向四面发散、放射。夏丏尊等《文心》:“王先生的眼光向全堂四射。”
衍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衍射yǎn shè
【释义】:
也叫绕射。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会绕过障碍物边缘或小孔的边缘,呈现路径弯曲前行的现象。波长相对于障碍物或小孔愈大,这种现象愈显著。
影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影射yǐng shè
【释义】:
①蒙混;假冒。瞿秋白《青年的九月》:“其实中国的富商,很少不是奸商,他们的本事在善于蒙混,巧于影射。”②借此说彼,暗指某人某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书中人物,几无不有所影射。”
条件反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条件反射tiáo jiàn fǎn shè
【释义】:
动物和人因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如每次给狗进食先响铃,多次以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时铃声被称为条件刺激,这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重要活动方式。常用于动物饲养,训练动物按人的意愿完成某些活动。
闪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闪射shǎn shè
【释义】:
闪耀;放射光芒。杨朔《渔笛》:“一轮红日腾空跳出生活的海洋,于是上天下地闪射着一片光明。”
注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注射zhù shè
【释义】:
①(目光或意念等)集中于某一处。徐迟《在湍流的涡漩中》:“他深深地思索,为什么周总理把他的炯炯双目注射到基础理论上来了?”②用注射器把液体药剂输送到机体内。鲁迅《几条“顺”的翻译》:“然后再取其血清,而注射于怀孕之雌兔。”
漫反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漫反射màn fǎn shè
【释义】:
粗糙表面将平行入射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可以调节光线。白天天空明亮,是因为大气层中灰尘之类的东西对太阳光漫反射的结果。
激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激射jī shè
【释义】:
本指喷射。也引申指文势奔放。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治散文者,工于离合激射之法,以神韵为主,则便于空疏。”
慢射手枪-现代汉语大词典
慢射手枪màn shè shǒu qiāng
【释义】:
也称自选手枪、自由式手枪。射击运动比赛用枪的一种。除规定口径为5.6毫米外,对重量、长度、扳机引力、握把形状均无限制。
宇宙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宇宙射线yǔ zhòu shè xiàn
【释义】:
从宇宙空间辐射到地球上的射线。能量极大,穿透力比爱克斯射线和丙种射线更强。也叫宇宙线。
迸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迸射bèng shè
【释义】:
喷射;由内而外地强烈放射出。蒋子龙《蛇神》:“眼睛里迸射着烫人的光芒。”老鬼《血色黄昏》:“一群奋斗者的青春,在这嶙峋的山岩之中,在这青面獠牙的酷寒之中,迸射一簇簇多么旺盛的生命力。”
透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透射tòu shè
【释义】:
穿透照射。峻青《黎明的河边》:“东方的天空,在那浓厚的云层的空隙间,透射出一缕缕绯红色的霞光。”
透射波-现代汉语大词典
透射波tòu shè bō
【释义】:
当波传播到两种媒质的交界面时,能穿过界面而继续传播的那部分波。通常情况下,波遇到界面时,一部分要被界面反射回来,另一部分要透过它而进入到另一媒质中去。
逼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逼射bī shè
【释义】:
指光线逼近而直接照射。冰心《往事二》:“我神摇目夺的凝望着:近如方院,远如天文台,以及周围的高高下下的树,都逼射得看出了红、蓝、黄的颜色。”也指视线直盯。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罗家公馆请的哪!’他的眼光逼射着我说。”
弹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弹射tán shè
【释义】:
利用弹力、压力等射出。如:气压弹射器。
红外辐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红外辐射hóng wài fú shè
【释义】:
辐射的单色成分波长大于可见辐射而小于1毫米的辐射。
绕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绕射rào shè
【释义】:
即衍射。
无线电发射机-现代汉语大词典
无线电发射机wú xiàn diàn fā shè jī
【释义】:
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能将音频或图像电信号经调制成射频电流后送至天线系统辐射出去。
核辐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核辐射hé fú shè
【释义】:
放射性原子核发射各种射线的现象。或指所发射的射线本身。
辐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辐射fú shè
【释义】:
①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形状像车的轮辐。徐迟《在高炉上》:“在他两眼的周围辐射出来的几条皱纹更是深刻。”②机械波、电磁波等波动或大量微观粒子从它们的发射体出发,在空间或媒质中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过程。有时也指传播能量的波动或粒子流。如太阳辐射指太阳光从太阳出发向外发射的过程,也可指发射过程中的太阳光。
辐射化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辐射化学fú shè huà xué
【释义】:
研究物质在外界电磁波或高能辐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变化的学科。
辐射污染-现代汉语大词典
辐射污染fú shè wū rǎn
【释义】:
因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而引起的生态系统失调和人体健康受到伤害的现象。人体直接或间接受到辐射污染,可能致畸、致癌和致突变,造成不育,影响遗传特性,甚至可致死。
辐射制冷-现代汉语大词典
辐射制冷fú shè zhì lěng
【释义】:
利用温度高的物体向外辐射能量来降低温度的制冷方法。已在空间技术中得到应用。
辐射热-现代汉语大词典
辐射热fú shè rè
【释义】:
通过辐射方式传递的热量。
辐射能-现代汉语大词典
辐射能fú shè néng
【释义】:
指热辐射或各种电磁辐射的能量,通常指可见光和红外线、紫外线的能。如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能就是一种辐射能。
日射角-现代汉语大词典
日射角rì shè jiǎo
【释义】:
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光线与地面所成的角。
日射病-现代汉语大词典
日射病rì shè bìng
【释义】:
又称中暑。因夏季强烈的日光照射或室内温度过高、使颅内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急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头痛、头晕和兴奋不安,体温不一定升高。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和采用挡阳设备,可预防日射病。
曲射炮-现代汉语大词典
曲射炮qū shè pào
【释义】:
弹道弯曲的炮,如迫击炮、榴弹炮等。
映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映射yìng shè
【释义】:
①映照;照射。碧野《没有花的春天》:“星光从院子里映射进厅堂里来。”②反射;反映。瞿秋白《饿乡纪程》:“只是那垂死的家族制之苦痛,在几度回光返照的时候,映射在我心里,影响于我生活。”
暗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暗射àn shè
【释义】:
影射。如:这部小说是有所暗射的。
暗射地图-现代汉语大词典
暗射地图àn shèdì tú
【释义】:
有符号标记而不注文字的地图。绘制特种地图时用来做底图,教学时用来使学生辨认或填充。
曝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曝射pù shè
【释义】:
曝晒照射。郭沫若《行路难》:“水清见底…石洁而平莹,脱衣裸卧其上,身被日光曝射,又倒卧水中。”
放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放射fàng shè
【释义】:
①光线向四面射出。瞿秋白《财神还是反财神》:“地底下放射出来的光明,暂时虽然还很微弱,然而它的来源是没有穷尽的。”②发射。杜鹏程《保卫延安》:“敌人阵地上红绿信号弹交叉着放射。”③喷发。菡子《源远流长》:“湖水通过新建的闸门放射出去,仿佛喷泉一般。”④散发。阿英《夜》:“夜来香这时还在暗中放射着她的香气。”
放射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放射形fàng shè xíng
【释义】:
从中心一点向周围伸展出去的形状。
放射性-现代汉语大词典
放射性fàng shè xìng
【释义】: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射出各种射线的特性。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人类和其他生物受过量的放射性物质照射时,会引起放射病或烧伤。
放射性废物-现代汉语大词典
放射性废物fàng shè xìng fèi wù
【释义】:
来自原子能工业生产过程或放射性同位素试验和应用过程的含放射性物质的废物。
放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放射线fàng shè xiàn
【释义】:
不稳定元素衰变时,从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粒子束,分甲、乙、丙三种射线,有穿透性,其中丙种射线贯穿力最强。
放射病-现代汉语大词典
放射病fàng shè bìng
【释义】:
因超允许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是因人体在短期内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所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步态不稳等),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食欲减退等),骨髓造血抑制,出血和感染等。后者是因人体长期受到多次小剂量电离辐射所致,有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衰退、失眠、食欲不振、脱发和白细胞减少等。
散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散射sàn shè
【释义】:
同“散(sǎn)射”。
散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散射sǎn shè
【释义】:
光线(或声束)通过有尘土的空气或胶质溶液等媒质时,部分光线(或声束)偏离原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例如因空气中含有烟尘,所以室内可以看见从窗户小孔射入的太阳光束,夜间可以看到探照灯的光芒。除光的散射外,粒子(如电子α粒子等)束在直进过程中,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部分粒子偏离原方向前进的现象,也称散(sàn)射。
有效射程-现代汉语大词典
有效射程yǒu xiào shè chéng
【释义】:
可以达到武器射击效果的距离。在有效射程内能形成有效杀伤力。郭澄清《大刀记》:“敌人的先头部队,已进入了我们的有效射程。”
火焰喷射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火焰喷射器huǒ yàn pēn shè qì
【释义】:
即喷火器。
点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点射diǎn shè
【释义】:
用机关枪、冲锋枪等自动武器,进行间歇的单发射击。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砰砰——卡——卡、卡卡!’像机关枪点射似的,从我们背后响了起来,贪嘴的啄木鸟,就是在晚上也不愿休息。”杜鹏程《保卫延安》:“周大勇爬到山洞口,用驳壳枪准确地点射,一枪一个,枪响敌人倒。”
热辐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热辐射rè fú shè
【释义】:
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热量的过程。能把热量以光的速度穿过真空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为辐射的一种形式。
照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照射zhào shè
【释义】:
光线射在物体上。杨朔《潼关之夜》:“他手里拿着一只电筒,四下照射着。”
斜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斜射xié shè
【释义】:
①光线不垂直地照射到物体上。②射击方向与目标正面成角度的射击。
电视发射塔-现代汉语大词典
电视发射塔diàri shì fā shè tǎ
【释义】:
发射电视信号的塔状建筑物。因支架结构如塔状,故称。支架顶端装有电视信号发射天线。通称电视塔。
电磁辐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电磁辐射diàn cí fú shè
【释义】:
电磁场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的过程。也指所发射的电磁波。有无线电辐射、红外线辐射、可见光辐射、紫外线辐射等。
针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针射zhēn shè
【释义】:
一致,符合。梁启超《新民说》:“各人之意见,既与主帅相针射,号令一下,与人人如其心中所欲发。”
镭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镭射éi shè
【释义】:
即激光。
镭射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镭射气léi shè qì
【释义】:
化学气体元素“氡”的俗称。由镭衰变而成。医学上用以治疗癌症。
卧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射wò shè
【释义】:
射击的一种姿势,卧倒在地上射击。
簇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簇射cù shè
【释义】:
众箭向同一目标集中射击。郭沫若《日本的过去现在未来》:“(中国人)因为有这一落后便陷入于半殖民地的运命,而身受国际资本主义的万箭的簇射。”
高射机枪-现代汉语大词典
高射机枪gāo shè jī qiāng
【释义】:
主要打击空中目标的重机枪。多采用长枪管、大口径。安装有坚固的可调节的三脚架或专用底盘。最大射程可达2000米。
高射炮-现代汉语大词典
高射炮gāo shè pào
【释义】:
地面上或舰艇上防空用的火炮。用于射击飞机、空降兵和其他空中目标。具有炮身长、射速快,射击精度高等特点。
高射炮打蚊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高射炮打蚊子gāo shè pào dǎ wén zii
【释义】:
歇后语“大材小用”。喻指把可以派大用场的人或物用在小事情上。孔厥等《新儿女英雄传》:“我看你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啦!不过,你还是忍耐一时吧。”
走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走射zǒu shè
【释义】:
透露,泄漏。老舍《微神》:“不向四外走射一点。”
跪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跪射guì shè
【释义】:
单腿跪在地上射击。为射击训练和比赛的一种姿势。
雷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雷射léi shè
【释义】:
即激光。
α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α射线
【释义】:
放射性元素蜕变时放射出来的α粒子流。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故穿透力比β射线也弱得多。也写作阿尔法射线。
β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β射线
【释义】:
某些放射性元素蜕变时放射出来的β粒子流。由于β粒子质量小,速度大,故穿透力比α射线强。也写作贝塔射线。
γ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γ射线
【释义】:
镭和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是波长极短(通常指10-10米以下)即能量较高(104电子伏以上)的电磁波。穿透力比β射线强,能穿透几十厘米厚的钢板。工业上用以探伤,医学上用以消毒、治疗肿瘤等。也写作伽马射线。
X射线-现代汉语大词典
X射线
【释义】:
也叫X辐射、X线、伦琴射线、爱克斯光。也写作X光。通常指电子能量发生很大变化时放出的短波辐射。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能穿透金属薄片,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乳胶感光、气体电离等。照射人体超过剂量,会造成伤害。
X辐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X辐射
【释义】:
即X射线。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汉语大词典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1】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国语·吴语》:“夫{申胥}﹑{華登}簡服{吴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韦昭}注:“決﹐鉤弦。拾﹐捍。言{申胥}﹑{華登}善用兵﹐衆必化之;猶一人善射﹐而百夫競著決拾而效之。”《孔丛子·答问》:“一人善射﹐百夫決拾。{章邯}梟將﹐卒皆死士也。”{宋}{苏轼}《训兵旅策》三:“天下之大﹐可以名劫也;三軍之衆﹐可以氣使也。諺曰:一人善射﹐百夫決拾。苟有以發之﹐及其飜然之間而用其鋒﹐是之謂倡。”【2】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二章:“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衆人好施﹐則風俗隨之。”
一射-汉语大词典
一射
【1】犹言一射之地。{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則你那金牌勢劍身傍列﹐見官人遠離一射﹐索用甚從人攔當者﹐俺只待拖狗皮的拷斷他腰截。”
一射之地-汉语大词典
一射之地
【1】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將軍若要做女婿呵﹐可按甲束兵﹐退一射之地。”《红楼梦》第二回:“誰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後﹐倒上下無一人不稱頌他夫人的﹐{璉}爺倒退了一射之地。”
三日僕射-汉语大词典
三日僕射
【1】指{晋}{周顗}。{顗}为仆射,因耽酒,尝三日不醒,故称。《晋书·周顗传》:“{顗}以雅望獲海内盛名﹐後頗以酒失﹐爲僕射﹐略無醒日﹐時人號爲‘三日僕射’。”{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周伯仁}({顗})風德雅重﹐深達危亂。過{江}積年﹐恒大飲酒﹐嘗經三日不醒﹐時人謂之‘三日僕射’。”
下射-汉语大词典
下射
【1】射手中地位较低者。《仪礼·乡射礼》:“司射不釋弓矢﹐遂以比三耦於堂西。三耦之南。北面命上射曰:某御於子。命下射曰:子與某子射。”{胡培翚}正义:“上下射之辭異﹐示尊卑也。”【2】向下射。{唐}{李群玉}《七月十五日夜看月》诗:“下射長鯨眼﹐遥分玉兔毫。”【3】射箭成绩在下者。《新唐书·礼乐志六》:“凡射獸﹐自左而射之﹐達於右腢爲上射﹐達右耳本爲次射﹐左髀達於右
爲下射。”
五射-汉语大词典
五射
【1】古代行射礼时的五种射法。《周礼·地官·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也。”{贾公彦}疏:“云白矢者﹐矢在侯而貫侯過﹐見其鏃白;云參連者﹐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也;云剡注者﹐謂羽頭高鏃低而去﹐剡剡然;云襄尺者﹐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襄(讓)君一尺而退;云井儀者﹐四矢貫侯﹐如井之容儀也。”
不射宿-汉语大词典
不射宿
【1】不射归巢的鸟。言仁者泽及禽兽。《论语·述而》:“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何晏}集解:“宿﹐宿鳥。”{明}{何景明}《内篇》之十五:“古者之待禽獸草木也﹐不揜群﹐不射宿﹐羽毛不成不登俎﹐斧斤以時。”
中射-汉语大词典
中射
亦称“[中射土]”【1】古官名。宫廷中的侍卫官。《战国策·楚策四》:“有獻不死之藥於{荆王}者,謁者操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韩非子·十过》:“中射士諫曰:‘合諸侯﹐不可無禮。’”{陈奇猷}集釋引{孙诒让}曰:“中射者﹐射人之給事宫内者﹐猶涓人之在内者謂之中涓﹐庶子之在内者謂之中庶子矣。”一説,侍御的近臣。{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韩非一》:“{吴北江}先生謂‘射’乃‘榭’之借字。”参见“[中謝]”。
中射士-汉语大词典
中射士
【1】见“中射”。
九射格-汉语大词典
九射格
【1】古饮酒游戏的器具。射靶上画九种动物,物各有筹,射者视所中物之筹数而饮酒。{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四:“本朝{歐陽文忠公}作九射格﹐獨不别勝負﹐飲酒者皆出於適。然其説九射之格﹐其物九爲一大侯﹐而寓以八侯﹐熊當中﹐虎居上﹐鹿居下﹐雕﹑雉﹑猿居右﹐雁﹑兔﹑魚居左。而物各有籌﹐射中其物﹐則視籌所在而飲之。”
博射-汉语大词典
博射
【1】我国古代一种游戏性的习射方式。《南史·柳恽传》:“{惲}嘗與{琅琊王}瞻博射﹐嫌其皮闊﹐乃摘梅帖烏珠之上﹐發必命中﹐觀者驚駭。”{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江}南謂世之常射﹐以爲兵射﹐冠冕儒生﹐多不習此;别有博射﹐弱弓長箭。施於準的﹐揖讓昇降﹐以行禮焉。防禦寇難﹐了無所益。”{王利器}集解:“《梁書·萧琛傳》:‘善弓馬﹐遣人伏地持帖﹐奔馬射之﹐十發十中;持帖者亦不懼。皮與帖俱謂射垛也。博射如博弈也。’”
占射-汉语大词典
占射
【1】猜测。{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贤良续第三则》:“乘此暇日﹐取五十餘家之文書﹐掇其可以發論者﹐數十百題﹐具如别録﹐間竊顛倒﹐白讀﹐竄伏首尾﹐乃類世之覆物謎書……戲與朋友共占射之﹐賢於博弈云爾。”
卞射-汉语大词典
卞射
【1】徒手搏斗与射箭,是古时的一种武术表演。《汉书·哀帝纪赞》:“雅性不好聲色﹐時覽卞射武戲。”{颜师古}注引{苏林}曰:“手搏爲卞﹐角力爲武戲也。”
占射-汉语大词典
占射
【1】犹占对。《後汉书·边让传》:“{讓}善占射﹐能辭對。”{王先谦}集解:“{惠棟}曰:‘{魚豢}《典略》云﹐{讓}占對閒敏﹐聲氣如流。’”【2】占取。射,指物而取。《宋史·高宗纪八》:“詔{淮南}{京西}占射官田逾二年未盡懇者﹐募人更佃。”
伽馬射綫-汉语大词典
伽馬射綫
【1】亦称丙种射线。镭和其它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所放出的射线。通常写作γ射线。伽马,希腊字母第三个字母γ的译音。
侍射-汉语大词典
侍射
【1】谓举行射礼时在旁侍候。《礼记·少仪》:“侍射則約矢﹐侍投則擁矢。”
條件反射-汉语大词典
條件反射
【1】生理学名词。指有机体因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花城》1981年第6期:“{心心}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没有妈妈的优美的故事引路﹐他进入不了梦乡。”
僕射-汉语大词典
僕射
【1】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汉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汉献帝}{建安}四年,置左右仆射。{唐}{宋}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宋}以后废。{太平天囯}曾设仆射一职。《汉书·百官公卿表》:“僕射﹐{秦}官﹐自侍中﹑尚書﹑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課之。”{唐}{韩愈}《答魏博田仆射书》:“季冬极寒﹐伏惟僕射尊體動止萬福。”{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干王}恐多論難誌﹐故命伊偕僕射告退﹐囑以留心思悟﹐求天父化醒祝福可也。”
列姑射-汉语大词典
列姑射
【1】古代传说中的山名。也称姑射。《列子·黄帝》:“{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穀,心如淵泉,形如處女。”《山海经·海内北经》:“{列姑射},在海河洲中。”{郭璞}以为即{庄子}《逍遥游》所说的{藐姑射山}。{清}{毕沅}谓{姑射}在{山西}。{唐}{柳宗元}《天对》:“鯪魚人貌﹐邇{列姑射}。”
反射-汉语大词典
反射
【1】声波﹑光波或其他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或与原来媒质不同的媒质面而折回。{季羡林}《年》:“一抬眼﹐便可以看到桌子上摆着的花的曼长的枝条在风里袅动﹐看到架上排着的书﹐看到玻璃杯在静默里反射着清光。”{田野}《火烧岛》:“强烈的太阳﹐从无边的海上反射出万丈光芒。”{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但事实上反射或吸收都不完全;白色仍吸收些微的光;真正的纯白纯黑﹐是不可得见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弟兄俩﹐上身脱得精光﹐强壮得发亮的肩膀﹑脊背和厚敦敦的胸脯﹐汗涔涔地反射着从平原西边地平线上照过来的夕阳。”【2】指来自敌方的射击。{清}{华翼纶}《锡金团练始末记》:“我軍以大橋角勢孤﹐又添林字營紮{六步橋}﹐屢次進攻{洪升里}﹑{雙板橋}﹐俱遭反射﹐蓋兵心有怯不能取勝耳。”【3】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于刺激所发生的反应。{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一:“哄哄杂乱﹐只在我心神起直接的反射﹐思想力完全消失。”
受射-汉语大词典
受射
【1】谓传授箭法或继承箭法。《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爲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曰:“世受射法。”
叢射-汉语大词典
叢射
【1】乱箭集射。《明史·周遇吉传》:“賊懸之高竿﹐叢射殺之﹐復臠其肉。”
平射炮-汉语大词典
平射炮
【1】具有强大威力的一类火炮,初速大,弹道低伸,射程远,如加农炮﹑反坦克炮等。{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平射炮》:“到秋天﹐我们造成了三十六门平射炮和大批炮弹。”
左射-汉语大词典
左射
【1】向左方射。《魏书·李安世传》:“{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2】左手引弦而射。《宋史·王文郁传》:“〔{神宗}〕知{文郁}善左射﹐并招其子弟閲肄殿庭﹐{文郁}九發八中﹐詔官其二子。”【3】指在东学射宫习射。《礼记·乐记》:“散軍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郑玄}注:“左﹐東學也。”
地面輻射-汉语大词典
地面輻射
【1】地面以辐射形式(主要波长在4--80微米)向上空放出的热量。地面温度愈高,地面辐射愈强。这种辐射昼夜不停。
基射-汉语大词典
基射
【1】{春秋}时{楚国}{养由基}以善射著称,能百步穿杨,故称“基射”。{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如賞{牙}琴﹐更親聽乎操縵;喻觀{基}射﹐再目睹乎穿楊。”
射-汉语大词典
射
《廣韻》神夜切,去禡,船。《廣韻》食亦切,入昔,船。【1】射箭。《易·解》:“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无不利。”《诗·齐风·猗嗟》:“巧趨蹌兮﹐射則藏兮。”《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尪}之{黨}與{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论语·述而》:“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晋书·魏舒传》:“吾之不足以盡卿才﹐有如此射矣﹐豈一事哉!”【2】泛指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参见“[射門]”﹑“[射彈]”﹑“[射擊]”。【3】射箭的技术。古代六艺之一。《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礼记·射义》:“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汉书·李广传》:“{廣}世世受射。”{颜师古}注:“受射法。”【4】乡射礼。《仪礼·乡射礼》:“賓主人射﹐則司射擯升降。卒射﹐即席而反位卒事。”《礼记·射义》:“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宋}{范仲淹}《阳礼教让赋》:“睹射飲之斯在﹐知政教之所由。”【5】用以指投壶。{清}{姚鼐}《又示客》诗:“已識西堂合射艱﹐况教口腹累人間。”【6】射宫。《礼记·燕义》:“春合諸學﹐秋合諸射﹐以考其藝而進退之。”{郑玄}注:“射﹐射宫也。”【7】圭璋上端锐出的部分。《周礼·考工记·玉人》:“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郑玄}注:“射﹐琰出者也。”{孙诒让}正义:“琰與剡同。謂三璋上半所剡既多﹐角尤鑯鋭﹐若芒刺上出﹐以達於耑也。”《周礼·考工记·玉人》:“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贾公彦}疏:“言射四寸者﹐據角各出二寸﹐兩相并四寸。”【8】猜度。《荀子·解蔽》:“其爲人也﹐善射以好思。”{俞樾}《诸子平议·荀子三》:“此‘射’字乃‘射策’﹑‘射覆’之射。”《吕氏春秋·重言》:“〔{成公賈}〕對曰:‘有鳥止於南方之阜﹐三年不動不飛不鳴﹐是何鳥也?’王射之曰:‘有鳥止於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動﹐將以定志意也。’”{明}{马愈}《马氏日抄·破鞾令》:“{時彦}曰:‘予有隱語﹐
諸君射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我已經射着好幾條了。”【9】指打赌。{汉}{枚乘}《七发》:“於是使射千鎰之重﹐争千里之逐。”【10】逐取;谋求。{汉}{桓宽}《盐铁论·除狭》:“富者以財賈官﹐勇者以死射功。”《南史·沈约传》:“〔{沈約}〕自負高才﹐昧於榮利﹐乘時射勢﹐頗累清談。”{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竹纸》:“若{鉛山}諸邑所造柬紙﹐則全用細竹料厚質蕩成﹐以射重價。”【11】投合。《孔丛子·抗志》:“是故竟求射君之心﹐而莫敢有非君之非者。”《魏书·阉官传·刘腾暹》:“姦謀有餘﹐善射人意。”【12】照射;放射。{晋}{袁宏}《後汉纪·光武帝纪七》:“上令從門舉火射帝面。”{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幸琼林苑》:“上有横觀層樓﹐金碧相射。”{金}{张宇}《采莲》诗:“蘭舟女郎紅玉春﹐日射新妝明水底。”《明史·文苑传·谢榛》:“{榛}方傾聽﹐王命姬出拜﹐光華射人。”【13】循着﹐顺着。{清}{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夜非深林薈叢﹐不能藏蔽﹐每聞兒啼﹐即射聲而至。”【14】谓瞬间地斜视。{茅盾}《子夜》十四:“{吴荪甫}的话里有刺了﹔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15】激;激荡。{唐}{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陰與陽相蕩﹐火與風相射。”{宋}{王安石}《复至曹娥堰寄剡县丁元珍》诗:“溪水渾渾來自北﹐千山抱水清相射。”【16】拦阻。{明}{张居正}《方氏建水射铭》:“謀爲石岸﹐以射水勢。”【17】讥刺。{鲁迅}《<三闲集> 序言》:“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18】“[榭]”的古字。《春秋·宣公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阮元}校勘记:“古文榭字作‘射’。”{杨伯峻}注:“蓋字本作‘射’﹐其後加偏旁作‘榭’﹐指土臺上之所堂式建築﹐用以習射講武者。”【19】通“[磔]”。《韩非子·难言》:“{關龍逢}斬﹐{萇宏}分胣﹐{尹子}穽於棘﹐{司馬子期}死而浮於江﹐{田明}辜射。”{王先慎}集释引{俞樾}曰:“辜射即辜磔。磔從石聲﹐與射聲相近﹐故得通用。”【20】姓。{三国}{蜀}有{射援}。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射-汉语大词典
射
《廣韻》羊謝切,去禡,以。【1】见“射2干”。“射2姑山”。
射-汉语大词典
射
《廣韻》羊益切,入昔,以。【1】厌弃。《尔雅·释诂下》:“射﹐厭也。”{陆德明}释文:“字又作斁﹐同。”《诗·小雅·车舝》:“式燕且譽﹐好爾無射。”{郑玄}笺:“射﹐厭也……我愛好王無有厭也。”《礼记·大传》引《诗》作“無斁”。
射馭-汉语大词典
射馭
【1】射御。驭﹐同“御”。{宋}{曾巩}《殿前都指挥制》:“夫兵有擊刺射馭之能﹐有坐作進退之法。”
射越-汉语大词典
射越
【1】发散得很远。《文选·曹植<七启>》:“滋味既殊﹐遺芳射越。”{张铣}注:“射越﹐言及遠也。”
射罔-汉语大词典
射罔
【1】中药名。草乌头的煎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乌头》:“射罔﹐氣味苦﹐有大毒。主治尸疰癥堅﹐及頭中風痹……{弘景}曰:‘獵人以傅箭射禽獸﹐十步即倒﹐中人亦死。’”
射烏-汉语大词典
射烏
【1】射日。乌﹐乌鸦。古代神话谓日中有乌﹐故以乌指称太阳。《楚辞·天问》:“{羿}焉彃日﹐烏焉解羽。”{王逸}注:“《淮南》云:言{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脱兔已非傷離罼﹐射烏偏誤指啣環。”
射覆-汉语大词典
射覆
【1】古时的一种猜物游戏﹐亦往往用以占卜。《汉书·东方朔传》:“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颜师古}注:“數家﹐術數之家也。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他们配代表{中国}民族吗?只有祭{孔}典礼﹐投壶射覆﹐或者{上海}大华饭店的跳舞。”《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季龍}取十三種物﹐著大篋中﹐使{輅}射。云:‘器中藉藉有十三種物。’先説雞子﹐後道蠶蛹﹐遂一一名之﹐惟以梳爲枇耳。”{明}{黄瑜}《枫林壬课》:“偶訪友人﹐見案上真四合﹐戲謂君能射覆乎?”【2】酒令之一。《红楼梦》第六二回:“{寶玉}便説:‘雅坐無趣﹐須要行令才好。’……{探春}便命{平兒}拈﹐{平兒}向内攪了一攪﹐用筯夾了一個出來﹐打開一看﹐上寫着‘射覆’二字。”{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古令》:“然今酒座所謂射覆﹐設注意‘酒’字﹐則言‘春’字﹑‘漿’字﹐使人射之﹐蓋春酒﹑酒漿也。射者言某字﹐彼此會意﹐餘人更射。不中者飲﹐中則令官飲。”【3】掌射覆的方伎。《旧唐书·顺宗纪》:“丙午﹐罷翰林醫工﹑相工﹑占星﹑射覆﹐冗食者四十二人。”
射生户-汉语大词典
射生户
【1】猎户。{宋}{欧阳修}《驯鹿》诗:“飲泉嚙草當遠去﹐山後山前射生户。”
射像止啼-汉语大词典
射像止啼
【1】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爲偶人象{都}({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其見憚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虜大畏﹐道其名﹐以怖啼兒。”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二位將軍有射像止啼之勇﹐有薄糜餐革之忠。”
射天狼-汉语大词典
射天狼
【1】喻诛灭贪残者或敌寇。《楚辞·九歌·东君》:“舉長矢兮射天狼。”{王逸}注:“天狼﹐星名﹐以喻貪殘。”{洪兴祖}补注:“狼一星在東井南﹐爲野將﹐主侵掠。”{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射意-汉语大词典
射意
【1】古时的一种博戏。《後汉书·梁冀传》“意錢之戲”{李贤}注引{南朝}{宋}{何承天}《纂文》:“詭億一曰射意﹐一曰射數﹐即攤錢也。”
射騎-汉语大词典
射騎
【1】骑马射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
射官-汉语大词典
射官
【1】买官。买官如射利﹐故称。{汉}{桓宽}《盐铁论·复古》:“故立田官﹐置錢﹐入穀射官﹐救急贍不給。”
射虎-汉语大词典
射虎
【1】猜灯谜。灯谜亦名灯虎﹐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正是:門前榜出雕蟲技﹐座上邀來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條燈謎﹐均能射中否?”【2】诗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气。{叶剑英}《远望》诗:“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之二:“插架牙簽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鬚不?”【3】指{汉}{李广}和{三国}{吴}{孙权}射虎的故事。《史记·李将军列传》:“{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關﹐親乘馬射虎於{庱亭}。馬爲虎所傷﹐{權}投以雙
﹐虎郤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宋}{陆游}亦有射虎事。见《剑南诗稿》卷三《畏虎》﹑《书事》﹑《宿武连县驿》﹑《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等诗。
射決-汉语大词典
射決
【1】即佩韘。俗称扳指或搬指。《说文·韦部》:“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段玉裁}注:“即今人之扳指也。”【2】占候卜筮。{清}{钱谦益}《姚处士墓表》:“處士病﹐自疏其生平時日﹐以問射決者﹐其年爲{正德}辛未﹐蓋一百十九年矣。”
射殺-汉语大词典
射殺
【1】用箭射死。{宋}{苏轼}《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诗:“一雙鐵絲箭﹐未發手先唾。射殺雪毛狐﹐腰間餘一箇。”{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不久{楚悼王}一死(纪元前三八一年)﹐{楚国}的反动公族们便把{吴起}射杀了。”
射不主皮-汉语大词典
射不主皮
【1】谓重在中与不中﹐不以穿破皮侯为主。《论语·八佾》:“射不主皮﹐爲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即指此。【2】谓射重在合于礼乐﹐不以中的为主。《仪礼·乡射礼》:“禮﹐射不主皮。”{郑玄}注:“禮射﹐謂以禮樂射也﹐大射﹑賓射﹑燕射是矣。不主皮者﹐貴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不待中爲備也。”
射石飲羽-汉语大词典
射石飲羽
【1】射箭入石中﹐陷没箭上的羽毛。谓勇猛善射。传其事者有四:(1)指{春秋}{楚}{养由基}。《吕氏春秋·精通》:“{養由基}射先,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先也。”按﹐“先”为“兕”的误字。《论衡·儒增》﹑《文选·七启》{李善}注﹑《路史·发挥三》皆作“兕”。(2)指{春秋}{熊渠子}。m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爲伏虎,彎弓而射之,没金飲羽。下視,知其爲石。”(3)指{汉}{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爲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裴駰}集解引{徐广}曰:“一作‘没羽’。”(4)指{北周}{李远}。《周书·李远传》:均e{遠}〕嘗獵於{莎栅},見石於叢蒲中,以爲伏兔,射之而中,鏃入寸餘。就而視之,乃石也。”后为用心精诚或功力深湛之典,见{唐}{李白}《豫章行》。
射人師-汉语大词典
射人師
【1】射人之长﹐即射师。《礼记·檀弓上》:“扶君﹐卜人師扶右﹐射人師扶左。”{郑玄}注:“仆人﹑射人﹐皆平時贊正君服位者。”
射雀-汉语大词典
射雀
【1】谓射术高超。{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羿}〕與{吴賀}北游﹐{賀}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殺之乎?’{賀}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誤中右目﹐抑首而愧﹐終身不忘。故{羿}之善射﹐至今稱之。”《北史·魏河南王曜传》:“嘗射雀於{道武}前﹐中之﹐帝驚嘆焉。”【2】指射屏事。{清}{秋瑾}《精卫石》第三回:“原來射雀乘龍選﹐無端中入{苟}家門。”
射飲-汉语大词典
射飲
【1】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宋}{范仲淹}《阳礼教让赋》:“先王制陽禮於百姓﹐興民讓於九州﹐覩射飲之斯在﹐知政教之所由。”按﹐《周礼·地官·大司徒》“陽禮教讓”{汉}{郑玄}注:“陽禮﹐謂鄉射﹑飲酒之禮也。”
射飛逐走-汉语大词典
射飛逐走
【1】射飞禽﹐追走兽。指行猎。{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在中軍前半里許﹐周覽圍内形勢﹐暸如指掌。而行圍之疾徐進止﹐口勑指揮﹐凡二三十里間射飛逐走﹐左右是宜。”
射正-汉语大词典
射正
【1】射仪。《周礼·夏官·射人》:“佐司馬治射正。”{郑玄}注:“射正﹐射之法儀也。”{贾公彦}疏:“射之威儀﹐乃是禮之正﹐故名射儀爲射正也。”{孙诒让}正义:“正之言政也。射之法儀﹐即是射政﹐故謂之射正。”【2】司射之长。《仪礼·大射礼》:“射正莅之。”{郑玄}注:“射正﹐司射之長。”
射士-汉语大词典
射士
【1】弓箭手。《史记·李将军列传》:“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擊{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而使{陵}將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餘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專走貳師也。”
射屏-汉语大词典
射屏
【1】指{唐高祖}射雀屏成婚事。《旧唐书·后妃传上·高祖窦皇后》:“{竇毅}聞之﹐謂長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爲求賢夫。’乃于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輙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後數十輩莫能中﹐{高祖}後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悦﹐遂歸我帝。”后因以“射屏”喻择佳婿。《剪灯馀话·琼奴传》:“古人有射屏﹑牽絲﹑設席等事﹐皆所以擇婿也。”
射亭-汉语大词典
射亭
【1】习射之亭。《宋史·礼志十七》:“其日初筵﹐提舉學事﹑知州軍﹑通判帥應赴鄉飲酒官貢士詣射亭﹐執弓矢﹐揖人射。”{宋}{曾巩}《饮归亭记》:“{金溪}尉{汪君}名{遘}﹐爲尉之三月﹐斥其四垣爲射亭。”
射手-汉语大词典
射手
【1】今亦指使用枪支射击者。{魏巍}《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他的名字叫{柳玉文}﹐是一个活泼﹑勇敢的机枪射手。”【2】弓箭手。《南齐书·张融传》:“{泰始}五年﹐{明帝}取{荆}﹑{郢}﹑{湘}﹑{雍}四州射手。”{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二:“凡弩手﹑射手候鳥銃打放將完﹐賊至六十步之内﹐起火放﹐方許繼銃後射箭﹐無令﹐不許擅發。”《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其爲{春秋}第一射手﹐名不虚傳矣。”
射蜮-汉语大词典
射蜮
【1】即蜮。传说蜮能含沙射人﹐故称。{明}{顾起纶}《国雅品》:“蚺蛇晴掛樹﹐射蜮晝含沙。”
射牛-汉语大词典
射牛
【1】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自射牛以示隆重。《国语·楚语下》:“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牛﹑刲羊﹑擊豕﹐夫人必自舂其盛。”{韦昭}注:“牲﹐牛也。”{宋}{秦观}《进南郊庆成诗》:“路寢前齋玉﹐清宫復射牛。”《史记·封禅书》:“自得寳鼎﹐上({武帝})與公卿諸生議封禪。封禪用希曠絶﹐莫知其儀禮﹐而羣儒采封禪《尚書》﹑《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上於是乃令諸儒習射牛﹐草封禪儀。”
射柳-汉语大词典
射柳
【1】{辽}{金}时的一种竞技活动。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汉书·匈奴传上》“大會蹛林”{唐}{颜师古}注:“蹛者﹐繞林木而祭也。{鮮卑}之俗﹐自古相傳﹐秋天之祭﹐無林者尚豎柳枝﹐衆騎馳遶三周乃止。此其遺法。”{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永樂}中﹐禁中有翦柳之戲。翦柳﹐即射柳也。{陳眉公}云:胡人以鵓鴣貯葫蘆中﹐懸之柳上﹐射之。射中葫蘆鴿輒飛去﹐以飛之高下爲勝負。往往會於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金史·礼志八》:“射柳﹑擊毬之戲﹐亦{遼}俗也﹐{金}因之。凡重五日拜天禮服﹐插柳毬場﹐爲兩行﹐當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識﹐其枝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横鏃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接而馳去者爲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中其青處﹐及中而不能斷﹐與不能中者爲負。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氣。”{明}代射柳之法有异于前。《辽史·太宗纪上》:“射柳於{太祖}行宫。”【2】指{春秋}{养由基}精于射箭的故事。《史记·周本纪》:“{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后用为善射的典实。{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碑》:“藏松寳劍﹐射柳琱弓﹐推誠{賈復}﹐屈節{廉公}。”
射魚指天-汉语大词典
射魚指天
【1】向天射鱼。喻虽劳而必无所获。{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射魚指天﹐事徒勤而靡獲;適{郢}首{燕}﹐馬雖良而不到。”《吕氏春秋·知度》:“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舜禹}猶若困﹐而況俗主乎?”{高诱}注:“當﹐中。”
射鮒-汉语大词典
射鮒
【1】射取小鱼。《易·井》:“井谷射鮒,甕敝漏。”{高亨}注:“井谷猶井口也。山口出水謂之谷﹐故井口謂之井谷。鮒﹐小魚名。甕﹐汲水瓶。敝﹐破也。爻辭言:從井口以弓矢射井中之小鮒魚﹐不能中魚﹐反而穿其甕﹐甕以破漏矣。此比喻人行事所用之手段不適合客觀條件﹐以致失敗。”后用为典实。{宋}{苏轼}《十二琴铭·九州璜》:“釣漁得九州之璜﹐避{紂}得九州之王;湮沉乎射鮒之谷﹐委虵乎鳳凰之堂。”{晋}{左思}《吴都赋》:“雖復臨河而釣鯉﹐無異射鮒於井谷。”
射鞲-汉语大词典
射鞲
【1】见“射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