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太阿

太阿(太阿)是什么意思

  • 太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太阿tài ē

    【释义】:

    亦作“泰阿”。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史记·李斯列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明·沈采《千金记·会宴》:“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又指“伊尹”、“权力”,见各该条。

  • 太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太阿tài ē

    【释义】:

    本指宝剑,借喻权柄。《明史·阉党传序》:“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凶竖,指弄权的太监。清黄遵宪《记事》诗:“太阿一到手,其效可计日。”

  • 太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太阿tài ē

    【释义】:

    指伊尹。因伊尹辅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后辅太甲,被称为大阿。《文选·潘岳〈杨荆州诛〉》:“周赖尚父,殷凭太阿。”李善注:“太阿、阿衡;谓伊尹也。”汉·王莽以甄丰为太阿右拂,即取伊尹事。”又为古“宝剑”名,亦指“权力”,见各该条。

  • 太阿-古文观止词典

    太阿tài ē

    【词性】:名词

    也作“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国所铸(1)。《李斯谏逐客书》:服太阿之剑。——佩带着太阿剑。

  • 太阿倒持-现代汉语大词典

    太阿倒持tài ē dào chí

    【释义】: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泰阿即太阿,古剑名。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权柄,自受其害。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权势既设,这是为人主者所‘独擅’的东西,绝对不能够与臣下相共,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

  • 倒持太阿-汉语大词典

    倒持太阿

    【1】见“倒2持泰阿”。

  • 太阿倒持-汉语大词典

    太阿倒持

    【1】《汉书·梅福传》:“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爲{漢}敺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泰阿即太阿﹐古剑名。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权柄﹐自受其害。{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权势既设﹐这是为人主者所‘独擅’的东西﹐绝对不能够与臣下相共﹐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明}{焦竑}《读<论语>》:“{定公}爲太阿倒持之君﹐故欲防之以禮;三家爲尾大不掉之臣﹐故欲教之以忠。”{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懲北軍之變﹐以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復可取。”

  • 太阿-汉语大词典

    太阿

    【1】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战国策·韩策一》:“{韓}卒之劍戟……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唐}{卢照邻}《五悲》:“何異夫操太阿以烹小鮮。”《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李善}注:“《越絶書》曰:{楚王}召{歐冶子}﹑{干將}作鐵劒二枚﹐二曰太阿。”{明}{沈采}《千金记·会宴》:“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2】指{商}{伊尹}。因其辅{太甲}为阿衡﹐故称。《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周}賴{尚父}﹐{殷}憑太阿。”{李善}注:“太阿﹐阿衡﹐謂{伊尹}也。”{汉}{王莽}以{甄丰}为太阿右拂﹐即取{伊尹}事。见《汉书·王莽传中》。【3】喻权柄。{清}{黄遵宪}《纪事》诗:“太阿一到手﹐其效可計日。”《明史·阉党传序》:“凶豎乘其沸潰﹐盗弄太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