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同辭

同辭(同辭)是什么意思

  • 不謀同辭-汉语大词典

    不謀同辭

    【1】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後汉书·祭祀志上》:“羣下百僚﹐不謀同辭。”{晋}{刘琨}《劝进表》:“冠帶之倫﹐要荒之衆﹐不謀而同辭者﹐動以萬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武王}〕與八百諸侯咸同此盟﹐《尚書》所謂不謀同辭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

  • 同辭-汉语大词典

    同辭

    【1】谓用语﹑称号相同。《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貴賤不嫌同號﹐美惡不嫌同辭。”{何休}注:“若繼體君亦稱即位﹐繼弑君亦稱即位。”{徐彦}疏:“謂美惡不嫌者通其同辭﹐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辭也。”《汉书·叙传上》:“十餘年間﹐外内騷擾﹐遠近俱發﹐假號雲合﹐咸稱{劉}氏﹐不謀而同辭。”【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国语·晋语九》:“〔{閻明}{叔褒}〕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歎。’”《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年春﹐復欲出軍。諸大臣以爲數出罷勞﹐同辭諫{恪}﹐{恪}不聽。”《晋书·元帝纪》:“冠帶之倫﹐要荒之衆﹐不謀同辭者﹐動以萬計。”

  • 異口同辭-汉语大词典

    異口同辭

    同“[異口同聲]”【1】{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磧北事﹐皆異口同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