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囑)是什么意思
吩咐 嘱咐 叮嘱 叮咛(丁宁) 瞩(属)-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吩咐 嘱咐 叮嘱 叮咛(丁宁) 瞩(属)
吩咐fēnfu 嘱咐zhǔfu 叮嘱dīngzhǔ 叮咛(丁宁)dīngníng 嘱(属)zhǐ
动词。表示把个人的主张、意图告诉给别人,并要他照着做。
“吩咐”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口头上的指派或命令,含有强制性的意味。例如:“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鲁迅:《社戏》);“当我们接近虎头屿的时候,我吩咐每条舢板都找块礁石作为依托和隐蔽物”(黎汝清:《海岛女民兵》)。
“嘱咐”含有语重心长的意味,带恳切、温和的态度色彩;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母亲病中常常嘱咐弟弟千万不要把她底病状告诉他,免得他着急”(《巴金文集》,第一卷);“她谆谆的嘱咐我返回村一定来看她,并详细给我指示了途径”(《一九五八年散文特写选》)。
“叮嘱”含有“说得关切、紧要”的意味,强调要对方照着做;意思比“嘱咐”重;多用于长辈向晚辈说的情形;是书面语用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别人倒还不打紧,第一个着急的是我的母亲,叮嘱我不要再出去”(鲁迅:《朝花夕拾》);“当我和总理告别时,总理再次叮嘱我:‘回去后,别忘了问罗瑞卿同志好’”(《人民日报》,1978.3.2)。
“叮咛”是“叮嘱”的等义词,很少单独使用,一般需同“嘱咐”搭配起来。例如:“总理对这些同志不仅从革命的需要进行教育,还再三叮咛嘱咐,详细询问行程计划”(《文艺报》,1976,2)。
“嘱”是文言词,比较典雅,意思和“嘱咐”相当,书面语色彩比“嘱咐”浓厚。例如:“言不尽思,再属珍重而已”(鲁迅:《书信·许寿裳·二》);“写信给周作人……嘱托人向上海购买,同时嘱买孟德斯鸠《法意》、亚当斯密《原富》等书”(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上卷)。
善为珍节,至嘱至祷-实用委婉语词典
善为珍节,至嘱至祷
意为请善自珍重节制自己,这是我最为深切的希望和期盼。
叮咛 嘱咐-近义词应用词典
叮咛 嘱咐
叮咛 dīngníng 嘱咐 zhǔfu
【叮咛】反复地吩咐。如:
1.白大嫂子想起白玉山叮咛她的话,凡事都要做模范,就说:“咱领一匹青骡子,她要是想要,咱也乐意换。”
【嘱咐】告诫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如:
2.战斗发起后,主席又一再嘱咐说:“要的是歼灭战!”
辨析:“叮咛”、“嘱咐”都指“吩咐”,“叮咛”强调吩咐的次数多,“嘱咐”有嘱托的意思。
嘱咐 叮嘱 吩咐-近义词应用词典
嘱咐 叮嘱 吩咐
嘱咐 zhǔfu 叮嘱 dīngzhǔ 吩咐 fēnfu
【嘱咐】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不该做,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如:
1.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叮嘱】再三嘱咐。如:
2.他叮嘱我路上小心。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如:
3.广聚依着恒元的吩咐,一吃过饭就来招呼老杨同志,可是哪里也找不着。
辨析:“嘱咐”含告诫劝勉语气,不带强制性,如嘱咐子女不贪玩,要认真学习,再三嘱咐等。“叮嘱”着重于“叮”,再三嘱咐,反复叮咛,语气比“嘱咐”重,如例2。“吩咐”指口头派遣,带强制性口气,如吩咐班长发讲义,吩咐大家不要误了时间,吩咐请客人来讲课。
千叮咛,万嘱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千叮咛,万嘱咐
【释义】:
比喻反复告诫,再三嘱咐。《红楼梦》五二:宝二爷今儿千叮咛,万嘱咐的,什么“花姑娘”,“萃姑娘”的,我们自然有道理!又五八: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
遗嘱-佛源语词词典
遗嘱
人生前或临终时留下的关于自己死后各项事宜如何处理的意见的口头或文字嘱咐。《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汉帝忽遇患疾,颇有不安,似当不免,乃遗嘱其太子。”此用法为动词,现代汉语承用,但多作名词。巴金《秋》四五:“他的遗嘱上就说得明白,无论怎样不可以卖掉房子。”
知心不在频叮嘱-佛源语词词典
知心不在频叮嘱
如果相互了解得很深,遇事不用一再地叮咛嘱咐。彼此心照不宣不必说更多的话。《虚堂和尚语录》卷三:“勤俭起家,丛林麟凤。入门一见,和气可掬。知心不在频叮嘱。”
嘱托-佛源语词词典
嘱托
托付。《祖堂集·卷六·洞山和尚》:“问:‘如何是无心意识的人?’师曰:‘非无心意识人。’僧曰:‘还参请得也无?’师曰:‘不曾闻人传语,不曾受人嘱托。’僧曰:‘还亲近得也无?’师曰:‘非但阇梨一人,老僧亦不得。’”“嘱托”另有“说人情、通关节”之义,今已不用。现代汉语承托付义用法。杨朔《英雄时代》:“信上是祖国人民的声音,祖国人民对他们的嘱托。”
嘱-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嘱囑zhǔ
托付,叮嘱。杜甫《潼关吏》:“请~防关将,慎勿学哥舒。”《促织》:“又~学使,俾入邑库。”
千叮万嘱-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叮万嘱qiān dīng wàn zhǔ
【释义】:
再三嘱咐。碧野《春日展景山》:“从感情上说,我非一见老单不可,何况真真姑娘还千叮万嘱,要我把礼物亲手交给她的单师傅的呢。”
千叮咛万嘱咐-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叮咛万嘱咐qiān dīng níng wàn zhǔ fù
【释义】:
千叮万嘱。京剧《智取威虎山》:“支委会上,同志们语重心长,千叮咛万嘱咐给我力量。”
医嘱-现代汉语大词典
医嘱yī zhǔ
【释义】:
医师根据病情的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等方面的指示。
谆嘱-现代汉语大词典
谆嘱zhūn zhǔ
【释义】:
诚恳、耐心地嘱咐。叶圣陶《抗争》:“她相信这样不但不是一条生路,而且会弄掉现在的位置…所以用母亲谆嘱儿子似的调子说。”
叮嘱-现代汉语大词典
叮嘱dīng zhǔ
【释义】:
再三嘱咐。鲁迅《藤野先生》:“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
嘱-现代汉语大词典
嘱zhǔ囑
【释义】:
①关照;叮嘱。朱自清《背影》:“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②托付;委托。鲁迅《致胡适》:“那一部小说的出主在上礼拜极想见一见先生,嘱我写一封绍介信,我也就冒昧地写给他了。”
嘱托-现代汉语大词典
嘱托zhǔ tuō
【释义】:
托付。杨朔《英雄时代》:“信上是祖国人民的声音,祖国人民对他们的嘱托。”
嘱告-现代汉语大词典
嘱告zhǔ gào
【释义】:
犹叮咛。菡子《源远流长》:“逢年过节也没有忘记在饭碗头上嘱告家里年幼的,不要忘记我们是吃的佟公的饭。”
嘱咐-现代汉语大词典
嘱咐zhǔ fù
【释义】:
叮嘱,吩咐。巴金《家》:“我已经对陈老板嘱咐过了,要他每次新书寄到,无论如何先给留一本。”
遗嘱-现代汉语大词典
遗嘱yí zhǔ
【释义】:
人在生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各事应如何处理。秦牧《深情注视壁上人…》:“五十年代初,美国女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在英国病逝,遗嘱把骨灰交给朱总司令处理。”也指人在生前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语或字据。巴金《秋》:“爹不愿意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地分散,他的遗嘱上就说得明白,无论怎样不可以卖掉房子。”
遵嘱-现代汉语大词典
遵嘱zūn zhǔ
【释义】:
遵依嘱咐。如:遵嘱照办。
至嘱-现代汉语大词典
至嘱zhì zhǔ
【释义】:
极恳切的嘱咐。多用于书信。
嘱-汉语大词典
嘱
“[囑]”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