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院(待漏院)是什么意思
待漏院-古文观止词典
待漏院dài lòu yuàn
【词性】:名词
古时宰相及百官等候上早朝时休息的地方(1)。《待漏院记》: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在丹凤门的右边设置了宰相待漏院。
待漏院记-古文观止词典
待漏院记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曾任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为人忠直敢言,多次遭贬。所作诗文,内容富有现实意义,行文简淡朴素,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人物。
【说明】:
待漏院是古代官员等待天明朝见皇帝而暂时休息的地方。文中赞扬了勤政安民、公正无私的贤相,指斥了谄君固位、乱国营私的奸相,文末又顺带一笔,批评了碌碌无为、窃位备员的庸相。义正辞严,气盛理直、骈散相间,对比映照,是一篇极有力量的箴规文章。
【原文】: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乃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鸾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傅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待漏院-汉语大词典
待漏院
【1】百官晨集准备朝拜之所。{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舊百官早朝﹐必立馬于{望仙}{建福門}外﹐宰相于{光宅車坊}﹐以避風雨。{元和}初﹐始制待漏院。”{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下》:“時{微仲}爲山陵使﹐行有日矣﹐{轍}見之待漏﹐語及{河}事。”《水浒传》第一回:“文武百官商議﹐都向待漏院中聚會﹐伺候早朝奏聞天子。”亦省称“[待漏]”。{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吕许公知许州》:“明日早﹐{張公}令院子盡般閤子内物色歸家﹐更不趨待漏院﹐只就審官東院待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