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外史)是什么意思
外史-现代汉语大词典
外史wài shǐ
【释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汉黄宪的《天禄阁外史》、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外史-汉语大词典
外史
【1】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元}{张雨}称{句曲外史},{清}{恽格}称{白云外史}。【2】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清}{黄遵宪}《三哀诗》:“我已外史達﹐人實高閣置。”《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宋}{陈亮}《三国纪年序》:“自當時之諸侯﹐國各有史﹐一言一動﹐罔不畢載。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3】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汉}{黄宪}的《天禄阁外史》﹑{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米外史-汉语大词典
米外史
【1】{宋}代书画家{米芾}, 别号{海岳外史}, 故称。{清}{纳兰性德}《梦江南》词:“硯北峰巒{米外史}﹐屏間樓閣{李將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