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廨

廨(廨)是什么意思

  • 府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府廨fǔ xiè

    【释义】:

    官署。廨,官吏办公的处所,即官署。《新五代史·杂传·张全义》:“及梁太祖二年劫唐昭宗东迁,缮理宫阙,府廨,仓库,皆全义之力也。”

  • 官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官廨guān xiè

    【释义】:

    官署,旧政府官吏办公的房舍。宋·欧阳修《晚秋凝翠亭》诗:“黄叶落空城,青山绕官廨。”明·高启《幻住精舍寻梅》诗:“偶逢一树在官廨,为写新诗冰满砚。”

  • 廨-现代汉语大词典

    廨xiè

    【释义】:

    官舍;官署。如:公廨。

  • 廨署-现代汉语大词典

    廨署xiè shǔ

    【释义】:

    官署。范文澜等《中国通史》:“(长安)城内布列宗庙社稷,百官廨署,不使杂人居住。”

  • 州廨-汉语大词典

    州廨

    【1】州署,州衙。《元史·盖苗传》:“{至正}初﹐用薦者知{亳州}﹐ 修學宫﹐完州廨。”{唐}{沈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配宅鄰州廨﹐斑苗接野畦。”{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僎}({皇甫僎})徑入州廨﹐具鞾袍秉笏立庭下。”

  • 倅廨-汉语大词典

    倅廨

    【1】州郡副职官员办公处所。{宋}{陆游}《入蜀记》卷一:“赴郡集於倅廨中。”

  • 公廨本錢-汉语大词典

    公廨本錢

    【1】{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數多﹐破産者衆……在於平民﹐已爲重賦。”

  • 公廨-汉语大词典

    公廨

    【1】官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淇水》:“{漢}{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鮮于冀}爲{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宋}{郭彖}《睽车志》卷一:“{李知已}任{永嘉}教官﹐公廨有一樓﹐怪不可居。”《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卻説{孔明}聞{魯肅}到﹐與{玄德}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見畢。”{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蕭爽樓}有四忌:談官宦陞遷﹐公廨時事﹐八股時文﹐看牌擲色;有犯必罰酒五斤。”

  • 公廨田-汉语大词典

    公廨田

    【1】{隋}{唐}时期给各官署以所收地租补充办公经费的公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给外官公廨田﹐为公廨田名称之始。{唐}制内外各官署均依照等级高低﹐分别给予公廨田。在京官署公廨田自二十六顷至二顷﹐在外诸州公廨田自四十顷至一顷。官吏解职,移交后任。公廨田租给农民耕种﹐苛收地租。{唐}以后无给公廨田的记录。

  • 尉廨-汉语大词典

    尉廨

    【1】县尉的官署。《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除{洛陽}北部尉”{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懸門左右各十餘枚。”

  • 府廨-汉语大词典

    府廨

    【1】官署。《新五代史·杂传·张全义》:“及{梁太祖}劫{唐昭宗}東遷﹐繕理宫闕﹑府廨﹑倉庫﹐皆{全義}之力也。”

  • 廨-汉语大词典

    《廣韻》古隘切,去卦,見。【1】官舍;官署。{汉}{王充}《论衡·感虚》:“星之在天也,爲日月舍,猶地有郵亭,爲長吏廨也。”《旧唐书·德宗纪上》:“每日二人更直待制,以備顧問,仍以{延英}南藥院故地爲廨。”【2】指官府营建的房舍。《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子良}開倉振救貧病不能立者,於第北立廨收養,給衣及藥。”

  • 廨署-汉语大词典

    廨署

    【1】官署。{{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长安}〕城内布列宗庙社稷﹐百官廨署﹐不使杂人居住。”{唐}{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周廬綺合﹐廨署星分。”{晋}{左思}《吴都赋》:“營屯櫛比﹐廨署棊布。”

  • 廨宇-汉语大词典

    廨宇

    【1】官舍。{唐}{孟浩然}《同独孤使君东斋作》诗:“廨宇宜新霽﹐田家賀有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考弊司》:“至一府署﹐廨宇不甚弘廠。”《南史·蔡凝传》:“及將之郡﹐更令左右修中書廨宇。”{宋}{苏轼}《杭州上执政书》:“本州廨宇弊壞已甚﹐不可不修。”

  • 廨田-汉语大词典

    廨田

    【1】即公廨田。{隋}{唐}时给各官署的田。所收地租充办公经费。《北史·隋纪上》:“六月丁卯﹐詔省﹑府﹑州﹑縣皆給廨田﹐不得興生﹐與人争利。”按﹐《隋书·高祖纪下》作“公廨田”。

  • 廨錢-汉语大词典

    廨錢

    【1】{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隋书·苏孝慈传》:“先是﹐以百僚供費不足﹐臺省府寺咸置廨錢﹐收息取給。{孝慈}以爲官民争利﹐非興化之道﹐上表請罷之。”

  • 廨舍-汉语大词典

    廨舍

    【1】廨署。《晋书·文苑传中·罗含》:“以廨舍諠擾﹐於城西池小洲上﹐立茅屋﹐伐木爲材﹐織葦爲席而居。”《南齐书·州郡志上》:“官長無廨舍﹐寄止民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次日詣之﹐則廨舍寂然﹐惟一老隸應門。”

  • 官廨-汉语大词典

    官廨

    【1】官署,官吏办公的房舍。{宋}{欧阳修}《晩秋凝翠亭》诗:“黄葉落空城﹐青山遶官廨。”《梁书·吕僧珍传》:“督郵官廨也﹐置立以來﹐便在此地﹐豈可徙之益吾私宅!”{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序》:“{無錫}{薛福成}自序於{{紹}台道官廨。”《元史·韩镛传》:“{鏞}居官廨﹐自奉澹泊﹐僚屬亦皆化之。”{明}{高启}《幻住精舍寻梅》诗:“偶逢一樹在官廨﹐爲寫新詩冰滿硯。”

  • 汛廨-汉语大词典

    汛廨

    【1】汛地官署。《清会典事例·工部·河工》:“應建汛廨兵房約需銀三千餘兩。”

  • 營廨-汉语大词典

    營廨

    【1】营房官舍。{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更須采伐林木作樓櫓營廨﹐又須分正兵三四千人屯守。”《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洪州}迫隘﹐宫府營廨﹐皆不能容﹐羣臣日夕思歸。”

  • 郡廨-汉语大词典

    郡廨

    【1】郡府。{唐}{司空图}《月下留丹灶》诗序:“詩題五字﹐乃真仙之詞也……熟視木文﹐則字皆隱起成列矣。某年中﹐廉帥上聞﹐且命鑱其逸跡﹐藏於郡廨。”《宋书·周朗传》:“火逸燒郡廨﹐{朗}悉以秩米起屋﹐償所燒之限。”

  • 驛廨-汉语大词典

    驛廨

    【1】驿舍。{清}{蒲松龄}《大人行》:“路側馬骨如山岡﹐驛廨馬革齊棟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