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寓居)是什么意思
居住 居 寓 寓居-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居住 居 寓 寓居
居住jūzhù 居jū 寓yù 寓居yùjū
动词。表示较长时期地住(在一个地方或某所房舍)。
“居住”强调稳定地在一定地方或房舍生活、过夜。例如:“他一直带着孩子在娘家居住”(《小说月报》,1982,3);“抗战初期,她居住在香港,后来转移到重庆”;“更上是老鹰岩,便再没有人居住了,因为已经接近了野兽出没的世界”(沙汀:《还乡记》)。
“居”侧重于长期停留、生活于一处;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虽然是所谓著名繁华的处所,而他却感到异样的寂寞,似乎仍居穷乡僻壤之中”(蹇先艾:《乡间的悲剧》);“这样的房屋在中国西部的乡间,绝不是聚族而居的大户”(陈毅:《归来的儿子》);“徐竹卿看看天,看看那让云压着的山,又看看那些散居在这个山冲里的人家”(《小说月报》,1983,3)。
“寓”强调以一定的处所作为自己的长期住所或在一定的地方设定自己的长期住所;是文言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例如:“他是我伯父的幼年时同窗,以正经出名的拔贡,寓京很久,交游也广阔的”(鲁迅:《伤逝》);“S会馆里有三间屋,……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鲁迅:《呐喊·自序》);“昨天晚上我的堂兄的东家请他吃饭,因他寓在我这里,所以我也被邀”(许钦文:《一餐》);“我们从前的事,也许你和一般侨寓此地底人都不十分知道”(《许地山选集》)。
“寓居”兼有“寓”和“居”的意思;是一般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不如“寓”浓厚。例如:“冯云卿寓居上海的身家性命完全要仰仗这位有力者的照拂”(茅盾:《子夜》);“汉代扬雄向当时各地来到都城寓居的人调查了他们各自的方言”(《语文研究》,1981,2)。
寓居-现代汉语大词典
寓居yù jū
【释义】:
寄居;侨居。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他结束了洞庭和潇湘的漫游,又折回到江夏;不久便东下寻阳而暂时寓居于豫章。”
寓居-汉语大词典
寓居
【1】寄居;侨居。《南史·齐纪上·高帝》:“中朝喪亂﹐皇高祖{淮陰}令{整}﹐字{公齊}﹐過{江}居{晉陵}{武進縣}之{東城里}﹐寓居{江左}者﹐皆僑置本土﹐加以‘南’名﹐更爲{南蘭陵}人也。”{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仲淹}遭母憂﹐寓居城下﹐{晏公}請掌府學。”{汉}{张衡}《西京赋》:“鳥畢駭﹐獸咸作﹐草伏木棲﹐寓居穴託。”{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後》:“他结束了{洞庭}和{潇}{湘}的漫游﹐又折回到{江夏};不久便东下{寻阳}而暂时寓居于{豫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