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垫在柱下的石礅。 如: 础石。
②. 事物的基底,根基。 如: 基础。
①. 不干枯,湿燥适中。 如: 湿润。润泽。滋润。
②.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 如: 润肠。润滑。浸润。
③. 细腻光滑。 如: 光润。滑润。珠圆玉润。
④. 使有光泽,修饰。 如: 润饰。润色。
⑤. 利益。 如: 利润。分润。
⑥. 以财物酬人。 如: 润笔。
①.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③.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①.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 如: 雨水。雨季。
①. 下雨,落下。 如: 雨雪。
拼音: chǔ rùn ér yǔ
注音: ㄔㄨˇ ㄖㄨㄣˋ ㄦˊ ㄩˇ
繁体: 礎潤而雨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月晕而风
出处: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从小事预测未来。
例子: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础石为水气所湿润,是将要下雨的预兆。比喻从微小的迹象中,就能知道事物的真象及发展。《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1:山云蒸,柱础湿;伏苓掘,兔丝死,一家失熛,百家皆烧。(山中云雾蒸腾,柱子石墩湿润;伏苓被挖掘,兔丝草则枯死。一家失火,百家被烧;进谗者玩弄阴谋,百姓就暴尸荒野。)础润而雨的出处。
2:础润而雨,从需求不明、物价太低、劳动市场饱和等迹象看来,通货尚未走出紧缩的低谷。
3:础润而雨,凡事我们都要根据事物本身情况作事前准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