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①. 通。 如: 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
②. 通晓。 如: 洞达。练达。
③. 遍,全面。 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④. 到。 如: 到达。抵达。通宵达旦。
⑤. 实现。 如: 目的已达。
⑥. 传出来。 如: 传(chuán)达。转(zhuǎn )达。
⑦. 得到显要的地位。 如: 显达。达官贵人。
⑧. 姓。
①.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 如: 时间。时不我与。
②. 较长的时间。 如: 时代。古时。
③. 泛指一段时间。 如: 时光。时令。时分。
④. 现在的,当前的。 如: 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⑤. 常常。 如: 时常。学而时习之。
⑥. 一年中的一季。 如: 时序。四时如春。
⑦.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⑧.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如: 时钟。时差(chā)。
⑨. 某一时刻。 如: 按时上班。
⑩. 不定时,有时候。 如: 时而。时阴时晴。
⑪. 机会。 如: 时机。待时而动。
⑫. 姓。
①. 事情。 如: 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②. 从事,致力。 如: 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
③. 追求。 如: 好(hào )高务远。
④. 必须,一定。 如: 务必。务须。除恶务尽。
⑤.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 如: 曹家务(在中国河北省)。
⑥. 姓。
拼音: bù dá shí wù
注音: ㄅㄨˋ ㄉㄚˊ ㄕˊ ㄨˋ
繁体: 不達時務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不识时务
反义词: 见风使舵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设或不达时务,则报与田牛儿,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难保。”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明事理。
例子:清·石玉昆《小五义》第66回:“你这厮好不达时务!”
犹“不识时务”。见“不识时务”条。
此处所列为“不识时务”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张霸》载,东汉的张霸是一个很有才学的文人,他七岁时就能通晓《春秋》,博闻强记,学问过人,又能孝顺父母,待人谦和,在当时的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名声。因此张霸被举为孝廉,屡获升迁,最后成为侍中。当时政权落入外戚邓氏手中,虎贲中郎邓骘(zhì)是邓皇后的哥哥,地位显赫,有权有势,是众人巴结讨好的对象。邓骘听说了张霸的良好声名,便想要与他结交,来提升自己的名望。但是张霸对邓骘没有好感,总是设法避开邓骘,对他不理不睬。因此很多人都嘲笑张霸不知变通,以致失去一个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后来“不识时务”被用来比喻不知利用时运以求通达;也用来形容不了解眼前状况的愚鲁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