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食钟鸣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成语分解

读音(dǐng), 鼎部,共12画

①.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如: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②. 锅。 如: 鼎罐。鼎锅。

③.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如: 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④.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如: 鼎峙。鼎足之势。

⑤. 大。 如: 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⑥. 正当,正在。 如: 鼎盛(shèng )。

读音(shí,sì,yì), 食部,共9画

㈠ 食 [ shí ]

①. 吃。 如: 食肉。食欲。

②. 吃的东西。 如: 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③. 俸禄。 如: “君子谋道不谋食”。

④.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如: 日食。月食。

㈡ 食 [ sì ]

①. 拿东西给人吃。 如: 食母(乳母)。

㈢ 食 [ yì ]

①. 用于人名。 如: 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读音(zhōng), 钅部,共9画

①.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 如: 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②. 计时的器具。 如: 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③.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 如: 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④. 杯子。

⑤. 集中,专一。 如: 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读音(míng), 鸟部,共8画

①. 鸟兽或昆虫叫。 如: 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②.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 如: 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③.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 如: 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④. 闻名,著称。 如: “以文鸣江东”。

成语概况

拼音: dǐng shí zhōng míng

注音: ㄉㄧㄥˇ ㄕˊ ㄓㄨㄥ ㄇㄧㄥˊ

繁体: 鼎食鐘鳴

  • 组合 ABCD式
  • 热度 一般

成语意思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成语解释

成语造句

成语接龙

“鸣”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鸣锣开道
  • 道貌岸然
  • 然糠照薪
  • 薪尽火传
  • 传宗接代
  • 代人捉刀
  • 刀山火海
  • 海底捞针
  • 针锋相对
  • 对牛弹琴
  • 琴棋书画
  • 画蛇添足
  • 足智多谋
  • 谋财害命
  • 命蹇时乖
  • 乖唇蜜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梅竹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鼎”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大名鼎鼎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 将心比心
  • 虾兵蟹将
  • 水母目虾
  • 跋山涉水
  • 打谩评跋
  • 风吹雨打
  • 甘拜下风
  • 食不求甘
  • 丰衣足食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