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如: 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①. 堵,填满空隙。 如: 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②.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 如: 活塞。塞子。
①. 边界上险要地方。 如: 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①.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 如: 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①. 很短时间的停止。 如: 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②. 忽然,立刻,一下子。 如: 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③. 叩,跺。 如: 顿首再拜。
④. 处理,设置。 如: 安顿。整顿。
⑤. 疲乏。 如: 困顿。劳顿。
⑥.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 如: 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⑦. 次。 如: 三顿饭。
⑧. 同“钝”,不锋利。
⑨. 姓。
①. 打开。 如: 启封。启门。某某启。启齿。
②. 开始。 如: 启用。启程。启运。
③. 开导。 如: 启迪。启发。启蒙。启示。启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启下。
④. 陈述。 如: 启事。
⑤. 书信。 如: 书启。小启。
拼音: máo sè dùn qǐ
注音: ㄇㄠˊ ㄙㄜˋ ㄉㄨㄣˋ ㄑㄧˇ
繁体: 茅塞頓啟
近义词: 茅塞顿开
启,开。“茅塞顿启”即“茅塞顿开”。见“茅塞顿开”条。
此处所列为“茅塞顿开”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茅塞”是指山径少人走,丛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径,语出《孟子・尽心下》。在这章中,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为学不能专心有恒,那就会像山间的小路一样,常常走动,就会变成一条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时间没有人走,茅草就会阻塞山路。意思是说,圣人之道,要学而时习,不可舍而不修,否则就像茅草塞路一样。勉励高子要恒心向学,德业才可精进。“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经被茅草塞住了,后来“茅塞”一语就用来比喻“闭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顿开”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为受了指点,突然间想通了。所以“茅塞顿开”一语就可以用来比喻闭塞的心思,顿时豁然了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