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 如: 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②.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 如: 留头。剃头。
③. 物体的顶端。 如: 山头。笔头。两头尖。
④.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 如: 从头儿说起。头绪。
⑤. 物体的残余部分。 如: 布头儿。
⑥. 以前,在前面的。 如: 头三天。
⑦. 次序在前,第一。 如: 头等。头生。
⑧. 首领。 如: 头子。头目。
⑨. 方面。 如: 他们是一头的。
⑩. 临,接近。 如: 头睡觉先洗脸。
⑪. 量词,多指牲畜。 如: 一头牛。
⑫.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 如: 三头五百。
⑬.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⑭.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①.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 如: 烧焦。焦土。焦头烂额。
②. 烦躁,着急。 如: 焦急。焦虑。焦灼。焦躁不安。
③. 酥,脆。 如: 焦脆。焦枣。
④. 喻干燥到极点。 如: 唇焦口燥。焦枯。焦裂。焦渴。
⑤.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 如: 焦炭。焦煤。焦炼。
⑥. 姓。
①.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 如: 额头。额角(jiǎo )。
②. 牌匾。 如: 门额。匾额。
③. 规定数量。 如: 额数。额外。定额。余额。超额。空额。
①.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 如: 烂糊。煮烂。
②. 程度极深。 如: 台词背得烂熟。
③. 东西腐坏。 如: 腐烂。
④. 灼伤。 如: 焦头烂额。
⑤. 崩溃,败坏。 如: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⑥. 破碎。 如: 破烂。烂纸。
⑦. 头绪杂乱。 如: 烂摊子。
⑧. 明,有光彩。 如: 烂银枪。烂漫。
拼音: tóu jiāo é làn
注音: ㄊㄡˊ ㄐㄧㄠ ㄟˊ ㄌㄢˋ
繁体: 頭焦額爛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焦头烂额
出处:《尺牍新抄》第七卷:“非苦非甜,人之头焦额烂,脱之无奈丝牵。”
用法:作宾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例子:赵朴初《滴水集·刮地风·咏风暴》:“火山随处是,绞索自家拴。岂止是头焦额烂!”
即“焦头烂额”。见“焦头烂额”条。
此处所列为“焦头烂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霍氏是西汉宣帝时一个政治势力十分庞大的家族。霍光受到皇帝的信任,秉政二十年,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其兄霍去病是讨伐匈奴的名将;其妹则是皇后。他们在朝中权倾一时,连皇帝都要敬畏他们三分。霍光死后,霍氏家族更是专恣骄奢。大臣徐福深恐霍氏造反,便上书宣帝,建议压抑霍氏,以免后患。不过当时宣帝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霍氏果然因阴谋造反遭到灭族,所有镇压有功的人都受到奖赏,只有徐福没有得到任何表扬。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书给皇帝说:“有一户人家的灶,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见了,便劝那家的主人把烟囱改成弯的,把柴火移开,以免发生火灾,但是主人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那家果然因此发生火灾,邻居都赶来救火。火灾扑灭之后,主人为了表示感谢,便摆设宴席,招待那些因为帮忙救火而被烧伤的人,惟独没有邀请最先提醒他预防火灾的客人。如果他一开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议,做好预防措施,也就不会发生火灾,所以他最应该感谢的,其实是那位客人才是。相同地,如果皇上接纳徐福的建议,事先压制霍氏,那么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宣帝看了奏折,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赐给徐福财帛官爵,做为奖励。后来“焦头烂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狈窘迫的困境或牺牲惨重。
1:莫云他头焦额烂,愁眉苦脸的看着屋子之中的一片狼藉。
2:对一个被现实捉弄得头焦额烂的女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