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充任,担任。 如: 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②. 掌管,主持。 如: 当家。当权。当政。
③.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 如: 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④. 面对着。 如: 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⑤. 相称,相配。 如: 旗鼓相当。当量(liáng)。
⑥. 应该。 如: 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⑦. 抵敌。 如: 万夫不当之勇。
⑧.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 如: 该当何罪。
⑨. 顶端,头。 如: 瓦当。
⑩.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①. 合宜。 如: 恰当。适当。妥当。
②. 抵得上,等于。 如: 一个人当俩人用。
③. 姑且作为。 如: 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④. 认为。 如: 我当你已经回家了。
⑤. 在同一时间。 如: 当日。当年。当世。
⑥. 吃亏,受骗。 如: 上当。
⑦. 抵押。 如: 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①.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①.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 如: 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②.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 如: 留头。剃头。
③. 物体的顶端。 如: 山头。笔头。两头尖。
④.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 如: 从头儿说起。头绪。
⑤. 物体的残余部分。 如: 布头儿。
⑥. 以前,在前面的。 如: 头三天。
⑦. 次序在前,第一。 如: 头等。头生。
⑧. 首领。 如: 头子。头目。
⑨. 方面。 如: 他们是一头的。
⑩. 临,接近。 如: 头睡觉先洗脸。
⑪. 量词,多指牲畜。 如: 一头牛。
⑫.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 如: 三头五百。
⑬.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⑭.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①. 棍子。 如: 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棒槌。棒冰。棒球。棒喝(hè)。
②.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 如: 功课棒。身体棒。
①. 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 如: 喝水。喝酒。喝茶。喝粥。
②. 特指喝酒。 如: 喝醉了。
①. 大声喊叫。 如: 喝彩。喝问。
①. 声音嘶哑、噎塞。 如: “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
拼音: dāng tóu bàng hè
注音: ㄉㄤ ㄊㄡˊ ㄅㄤˋ ㄏㄜˋ
繁体: 當頭棒喝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暮鼓晨钟 醍醐灌顶 晨钟暮鼓 当头一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多用于书面语。
例子:我们应该当头棒喝那些不法分子,立即停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正音:“当”,读作“dāng”,不能读作“dàng”;“喝”,读作“hè”,不能读作“hē”。
故事: 唐朝时期,佛教的临济宗师以棒喝作为传道的方法,传说禅师马祖在弟子百丈参见时对他大喝一声,震得他三天之内还耳聋眼花。黄檗向弟子临济传道时,举棒就打,并且连打三次,临济只好自己苦心研究,终于弄清佛法的奥秘。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典出《五灯会元・卷一一・临济义玄禅师》。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1],僧便喝,师便打。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乃曰:“大众!夫为法者,不避丧身失命。我于黄檗先师处,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顿,谁为下手?”时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师度与拄杖,僧拟接,师便打。
[1]拂子:驱除蚊蝇的用具。禅家喜以拂子作为庄严具,住持等手持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即所谓“秉拂”,所以拂子即为说法的象征。拂,音fú。
唐僧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早年跟从黄檗希运禅师出家,曾经三次向黄檗请教说:“什么是佛法的大意?”结果三次都遭到棒打,于是认为“自恨障缘,不得深旨”,而向黄檗告辞,黄檗就指点他到高安滩头请教大愚禅师。临济见到大愚后就告诉他三次发问三次被打的经过,并且问:“我是不是犯了什么过错?”大愚就说:“黄檗只是好心的想帮你领悟佛法大意,你怎么反而在寻找自己有没有过错?”临济听了当下立即开悟,也因为他是这样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后来在镇州建立临济禅院,创立了禅宗五大宗之一的临济宗,就以“棒”、“喝”的方式来启发弟子开悟佛法。“喝”的施用是临济自创的,他开悟后回到黄檗的身边,只要黄檗以棒打开示弟子时,他就在一旁大喝助阵。典源所节录的就是一则临济开示弟子的故事。曾经有僧人问:“什么是佛法大意?”临济就举起拂子,先是身旁的僧人大喝一声,接著他就打下去。又问,临济就又举起拂子,身旁僧人又喝,他也喝。又要再问,临济就又打下去。后来这个故事浓缩成“当头棒喝”,用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语义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类别用在“言语功大”、“发人警思”的表述上。
①给你一个当头棒喝,看你还醒不醒?
②这几句重话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猛醒过来。
③你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震醒宛如睡梦中的我。
④我正将他从沉沦中救起,不得不给他当头棒喝。
⑤我现在能有点成就,还得感谢你当年的当头棒喝。
⑥我希望此记当头棒喝,可让他从醉生梦死中惊醒。
⑦希望老师的话能如当头棒喝,让他顿然醒悟,改过向善。
⑧这次失败,对他来说无异是当头棒喝,使骄傲的他猛然醒悟。
⑨这一次意外无异是当头棒喝,让大家了解稍有疏失都可能造成失败。
⑩老友的斥责犹如当头棒喝,让他及时振作,从失恋的阴影走出来,不再自怨自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