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驮,背(bèi )。 如: 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
②. 担任。 如: 担负。负责。负累(lěi )。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
③. 仗恃,依靠。 如: 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④. 遭受。 如: 负伤。负屈。
⑤. 具有,享有。 如: 久负盛誉。
⑥. 欠(钱)。 如: 负债。
⑦.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 如: 负数。
⑧.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 如: 负电。负极。
⑨. 违背,背弃。 如: 负心。负约。忘恩负义。
⑩. 失败,与“胜”相对。 如: 不分胜负。
①. 柴火。 如: 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①.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 如: 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
②. 终止。 如: 濯以救热。
①.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如: 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②. 紧急。 如: 火速。十万火急。
③. 指枪炮弹药等。 如: 火药。火炮。
④. 发怒,怒气。 如: 火暴。火性。
⑤.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如: 肝火。毒火攻心。
⑥. 形容红色的。 如: 火红。火腿。
⑦.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⑧. 姓。
拼音: fù xīn jiù huǒ
注音: ㄈㄨˋ ㄒㄧㄣ ㄐㄧㄡˋ ㄏㄨㄛˇ
繁体: 負薪救火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适得其反
反义词: 抽薪止沸
出处:韩非《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犹“抱薪救火”。见“抱薪救火”条。
此处所列为“抱薪救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战国策・魏策三》记载:战国时期,七雄各自称霸一方。后秦孝公因重用商鞅,变法图治,国势转为强大。秦王一直想将其他六国并吞,统一天下,所以不断地向各国出兵征伐。魏国在华阳之战被秦军打败,魏国派段干子为代表,打算割地与秦国讲和。但是孙臣认为不妥,对魏王说:“那些臣子怂恿您割地给秦国,是要用割地的方式讨好秦国,不要入侵魏国。但这个作法对贪婪的秦国是行不通的。拿土地去讨好秦国,就有如抱著木柴去救火,木柴没烧光前,火是不会熄灭的。您的土地有限,秦国的欲望却无限,总有一天魏国的土地会被秦国并吞的。”魏王虽然觉得孙臣说的很有道理,但还是担心秦国不悦,仍旧割地讨好秦国,最后终于还是被秦国并吞了。后来“抱薪救火”从原文中的“抱薪而救火也”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用错方法,而致祸害加深。
1:因为,谁都知道,敢把法官推上媒体,敢请百姓评判是非,仅为“作秀”,无异于负薪救火、扬汤止沸。
2:对不同意见,采取压制态度,无异于负薪救火。
3:用训斥、打骂这种办法教育孩子,犹如负薪救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