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觉出。 如: 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②.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 如: 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③.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 如: 感谢。感恩。感激。感愧。
①. 通“撼”。不满足。
②. 通“撼”。搖動。
①. 顶端,最高点,尽头。 如: 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②.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 如: 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③. 尽,达到顶点。 如: 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④. 最高的,最终的。 如: 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⑤. 副词。 如: 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①. 眼泪。 如: 痛哭流涕。感激涕零。涕泣。
②.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 如: 鼻涕。涕泪(鼻涕和眼泪)。
①. 液体降落。 如: 感激涕零。
②. 植物凋谢。 如: 零落。凋零。零散(sàn )。
③. 整数以外的尾数。 如: 零数儿。
④. 部分的,细碎的,与“整”相对。 如: 零碎。零卖。零钱。零售。零乱。零工。零打碎敲。
⑤. 整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小于一切自然数,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唯一的数,记作“0”。有时用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如摄氏温度计上的冰点,记作“0℃”。
拼音: gǎn jí tì líng
注音: ㄍㄢˇ ㄐㄧˊ ㄊㄧˋ ㄌㄧㄥˊ
繁体: 感極涕零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感激涕零
出处: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极涕零。”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感激。
例子:你如有议论,敢乞源源寄来,不胜荣幸感极涕零之至。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九》
极,极至、到极点。“感极涕零”犹“感激涕零”。见“感激涕零”条。
此处所列为“感激涕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自安史之乱后,内有宦官、朋党之祸,外有藩镇割据,盛唐繁华气象已不复存在。宪宗即位后,在边疆形势趋缓,国力较为丰厚下,开始展开削藩的战争。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随即发动叛乱。宪宗发宣武等十六道兵讨伐,经过长期的战争,最后李愬于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生擒吴元济,平定了淮西,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战争。至此,割据藩镇相继归顺,朝廷的威信为之一振。刘禹锡写的〈平蔡州〉诗即是描写这场战争的情景。长达四年的战争结束后,城里到处响著和平的音乐,大家回忆起战争时的旧事,都对“汉家飞将”李愬救众人于水火,让大家免于再受战争之苦,感激得涕泪俱下。后来“感激涕零”这句成语,就从文中“相与感激皆涕零”一语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感谢。
1:儿年三十有馀,尚不能兢兢业业,小心持家,以致踢毙媳妇,肇此大衅,又赖大人操心,代为弭缝,得使安然无事,前程不致中弃,正愧愧无已,感极涕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