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躬引咎


躬:自身;引咎:承认过失。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成语分解

读音(zé,zhài), 贝部,共8画

㈠ 责 [ zé ]

①.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 如: 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②. 要求。 如: 责求。责令。责成。

③. 指摘过失。 如: 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④. 质问,诘(jié)问。 如: 责问。责难。责让。

⑤.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 如: 鞭责。杖责。

㈡ 责 [ zhài ]

①. 同“债”。

读音(gōng), 身部,共10画

①. 身体。

②. 自身,亲自。 如: 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

③. 弯曲身体。 如: 鞠躬。躬身下拜。

读音(yǐn), 弓部,共4画

①. 拉,伸。 如: 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

②. 领,招来。 如: 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

③.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 如: 引文。引用。援引。

④. 退却。 如: 引退。引避。

⑤.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⑥. 古代柩车的绳索。 如: 发引(出殡)。

读音(jiù), 口部,共8画

①. 过失,罪过。 如: 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②. 怪罪,处分。 如: 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③. 灾祸。 如: 休咎(吉凶)。

④. 怨仇。 如: 与臣有咎。

成语概况

拼音: zé gōng yǐn jiù

注音: ㄗㄜˊ ㄍㄨㄥ ㄧㄣˇ ㄐㄧㄡˋ

繁体: 責躬引咎

  • 热度 生僻

成语意思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自躬。

例子:《宋史·五行志》:臣等不能燮理阴阳,而上烦陛下~,愿守散秩以避贤路。

成语解释

成语造句

成语接龙

“咎”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咎由自取
  • 取长补短
  • 短兵相接
  • 接踵而来
  • 来日方长
  • 长驱直入
  • 入不敷出
  • 出神入化
  • 化为乌有
  • 有朝一日
  • 日月如梭
  • 梭天摸地
  • 地大物博
  • 博古通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古非今
  • 今是昨非
  • 非驴非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责”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引咎自责
  • 旁征博引
  • 牛头阿旁
  • 目无全牛
  • 光彩夺目
  • 鼠目寸光
  • 城狐社鼠
  • 众志成城
  • 大庭广众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 将心比心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