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含垢


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成语分解

读音(nà), 纟部,共7画

①. 收入,放进。 如: 出纳。藏污纳垢。

②. 接受。 如: 采纳。笑纳。纳谏。

③. 享受。 如: 纳福。纳凉。

④. 缴付。 如: 纳税。

⑤.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 如: 纳鞋底。

⑥. 姓。

读音(wū), 水部,共6画

①. 浑浊的水。 如: 粪污。血污。

②. 肮脏,不干净。 如: 污水。污泥。污浊。

③. 肮脏的东西。 如: 污渍。污垢。

④. 不廉洁。 如: 贪污。

⑤. 弄脏。 如: 玷污。污损。污辱。污蔑(a.玷污;b.诬蔑)。污染。

读音(hán), 口部,共7画

①.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 如: 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jǔ)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②.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 如: 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③.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 如: 含怒。含羞。含情。

读音(gòu), 土部,共9画

①. 污秽,脏东西。 如: 污垢。泥垢。牙垢。垢腻。垢秽。垢敝(又脏又破)。

②. 同“诟”。

成语概况

拼音: nà wū hán gòu

注音: ㄋㄚˋ ㄨ ㄏㄢˊ ㄍㄡˋ

繁体: 納污含垢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纳污藏垢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联合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成语意思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清·冯桂芬《上制洋器议》:“日本蕞尔小国尔,尚知发奋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

成语解释

成语造句

成语接龙

“垢”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垢面蓬头
  • 头头是道
  • 道貌岸然
  • 然糠照薪
  • 薪尽火传
  • 传宗接代
  • 代人捉刀
  • 刀山火海
  • 海底捞针
  • 针锋相对
  • 对牛弹琴
  • 琴棋书画
  • 画蛇添足
  • 足智多谋
  • 谋财害命
  • 命蹇时乖
  • 乖唇蜜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梅竹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纳”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深文周纳
  • 讳莫如深
  • 直言不讳
  • 是非曲直
  • 实事求是
  • 春华秋实
  • 枯木逢春
  • 菊老荷枯
  • 春兰秋菊
  • 妙手回春
  • 莫名其妙
  • 无适无莫
  • 聊胜于无
  • 穷极无聊
  • 层出不穷
  • 密密层层
  • 人烟稠密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