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晓得,明了。 如: 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②. 使知道。 如: 通知。知照。
③. 学识,学问。 如: 知识,求知。无知。
④. 主管。 如: 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⑤. 彼此了解。 如: 相知。知音。知近。
⑥.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 如: 故知(老朋友)。
①. 同“智”,智慧。
①. 細微。見“幾希”、“幾微”等條。
②. 危殆、危險。《詩經•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③. 將近、相去不遠。如。 如: “幾及”、“庶幾”。《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
④. 豈。《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傳》:“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
⑤. 預兆、細微的跡象。《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⑥. 時期、機會。《詩經•小雅•楚茨》:“卜爾百福,如幾如式。”
①. 詢問數量的多少。如。 如: “幾個人”、“幾點鐘”。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②. 表示不定的數目。如。 如: “少年十幾二十時”、“他才十幾歲。”
③. 何、哪,表時間的疑問詞。見“幾何”、“幾曾”等條。
①.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 如: 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②.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如: 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③. 那里面的。 如: 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④.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如: “其如是,熟能御之?”
⑤.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 如: “其如土石何?”
⑥. 词尾,在副词后。 如: 极其快乐。大概其。
①. 〔郦食(yì)~〕中国汉代人
①.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 如: 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②.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 如: 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③.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如: 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
④. 心思,心力,注意力。 如: 劳神。凝神。神魂颠倒。
⑤. 表情。 如: 神色。神采。神姿。神志。
⑥. 精神。 如: 神清气爽。
⑦. 姓。
拼音: zhī jī qí shén
注音: ㄓ ㄐㄧ ㄑㄧˊ ㄕㄣˊ
感情 中性成语
出处:《周易・系辞下》:“子曰:‘知幾其神乎。’”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唐·权德舆《幾铭》:“知幾其神,孔父、周文去圣远矣,时无其人,见幾而作。”
语出《易经・系辞下》:“子曰:『知几其神乎。』”指能见事情萌发的细微迹象,预知其变化,就能与神道相符。《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臣闻惟天为大,圣人敬其德,知几其神,圣人契其道。”《唐・权德舆・几铭》:“知几其神,孔父、周文去圣远矣,时无其人,见几而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