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鄙之声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成语分解

读音(běi,bèi), 匕部,共5画

㈠ 北 [ běi ]

①.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 如: 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②. 打了败仗往回逃。 如: 败北。

㈡ 北 [ bèi ]

①. 古同“背”,违背,违反。

读音(bǐ), 邑部,共13画

①.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 如: 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②.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 如: 边鄙。

③. 粗俗。 如: 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④. 轻蔑,看不起。 如: 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⑤. 品质低劣。 如: 卑鄙。

⑥. 谦辞,用于自称。 如: 鄙人。鄙老。鄙见。

⑦. 吝啬。 如: 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①.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 如: 声音。声带。

②. 消息,音讯。 如: 声息。不通声气。

③.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如: 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④. 名誉。 如: 名声。

⑤. 音乐歌舞。 如: 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成语概况

拼音: bēi bǐ zhī shēng

注音: ㄅㄟ ㄅㄧˇ ㄓ ㄕㄥ

繁体: 北鄙之聲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北鄙之音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偏正式
  • 感情 贬义
  • 年代 古代
  • 热度 生僻

成语意思

出处:见“北鄙之音”。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亡国的音乐。

例子:纣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至今王公以为笑。汉刘向《说苑·修文》

成语解释

成语造句

成语接龙

“声”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声名狼藉
  • 藉草枕块
  • 块儿八毛
  • 毛遂自荐
  • 荐贤举能
  • 能屈能伸
  • 伸头探脑
  • 脑满肠肥
  • 肥头大耳
  • 耳提面命
  • 命蹇时乖
  • 乖唇蜜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梅竹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北”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天南地北
  • 叫苦连天
  • 大呼小叫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 将心比心
  • 虾兵蟹将
  • 水母目虾
  • 跋山涉水
  • 打谩评跋
  • 风吹雨打
  • 甘拜下风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