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打手势叫人来。 如: 招唤。招呼。招手上车。
②.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 如: 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
③. 应接。 如: 招待宾客。
④. 引来。 如: 招惹。招引。招揽。招致。
⑤. 承认自己的罪行。 如: 招供。招认。不打自招。
⑥. 同“着”。
⑦. 摇动。 如: 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①. 下落,落下。 如: 下降。降旨。降临。降旗。空降。
②. 减低,贬抑。 如: 降低。降价。降职。降解(jiě)。降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③. 姓。
①. 投降,归顺。 如: 宁死不降。
②. 降服,使驯服。~龙伏虎。
①. 收入,放进。 如: 出纳。藏污纳垢。
②. 接受。 如: 采纳。笑纳。纳谏。
③. 享受。 如: 纳福。纳凉。
④. 缴付。 如: 纳税。
⑤.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 如: 纳鞋底。
⑥. 姓。
①.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 如: 背叛。叛国。叛逃。叛徒。叛逆。叛变。
拼音: zhāo xiáng nà pàn
注音: ㄓㄠ ㄒㄧㄤˊ ㄋㄚˋ ㄆㄢˋ
繁体: 招降納叛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招兵买马 结党营私
出处:《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而世之附名其中者,虽不尽弭耳乞盟,然意已近之。”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无论谁搞招降纳叛、结党营私的罪恶活动,都没有好下场。
正音:“降”,读作“xiáng”,不能读作“jiàng”。
辨形:“叛”,不能写作“判”。
辨析:见“招兵买马”。
招收投降的人,接纳敌方叛变的人。《隋唐演义・第六十回》:“殿下招降纳叛,如小将辈俱自异国得侍左右,今日杀雄信,谁复有来降者?”亦作“招亡纳叛”。
1:我们发明“被调查”一词的保留是——招摇过市,招降纳叛,纳士招贤,买马招兵,金字招牌。
2:招兵买马的近义词是招降纳叛。
3:臭味相投,朋比为奸,裙带关系,同流合污,同恶相求,同恶相济,一唱一和,一丘之貉,一鼻孔出气,引绳批根,招降纳叛。
4:可谓海纳百川,泥沙俱下,招降纳叛,无所不用。
5:无论谁搞招降纳叛、结党营私的罪恶活动,都没有好下场。
6:复次,可以在此招降纳叛,招徕劳力,吸引人才,直接导入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技术。
7:曹操的很多人才,不管他的谋臣也好,他的将领也好,都是从敌营里面来的,他招降纳叛啊,这是对待投降自己的人。
8:招降纳叛,结党营私,扩充私人力量,是注定要失败的。
9:我能冷静吗?拍马大标语使金立国由阶下囚变成座上客,****张春桥是什么玩意儿!这和走资派培植亲信招降纳叛又有什么两样!明摆着,你老张这一手是冲着我江锋的,那好吧,我也要用这着棋逼逼你的后宫。
10: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
11:因为我们誓将一切最尖锐的矛盾,全都要降妖伏魔、招降纳叛到法律的场域中!
12:每一句法言法语,都饱含着我们的激情和心智;因为我们誓将一切最尖锐的矛盾,全都要降妖伏魔、招降纳叛到法律的场域中!
13:哥舒翰在天宝十五年正月失守潼关,向安禄山投降了,称安为‘陛下’,并甘愿为之招降纳叛。
14:这么多的王爷需要大量的杂役服侍,于是就抓兵拉夫,招降纳叛。
15:在他们的反革命言行中,大量的主要的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攻击无产阶级*政治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招降纳叛、结党营私、分裂党的活动。
16:另一个方式是招降纳叛,尤以共产党的叛徒为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