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绿色或浅蓝色。 如: 青绿。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葱。青山绿水。青云直上。万古长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②. 绿色的东西。 如: 踏青。青黄不接。
③. 靛蓝色。 如: 靛青。青紫。青出于蓝,胜于蓝。
④. 黑色。 如: 青布。青线。青衫。青衣。
⑤. 喻年轻。 如: 青年。青春。青工。
⑥. 竹简。 如: 青简。青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青青”)。
①.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如: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②. 特指中国黄河。 如: 黄灾。治黄。黄泛区。
③.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如: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④.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如: 事情黄了。
⑤. 姓。
①. 不,不曾,没有。 如: 未必。未曾(céng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②.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③. 用于记时。 如: 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④.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 如: “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①. 连成一体。 如: 接合。接骨。接壤。衔接。
②. 继续,连续。 如: 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
③. 靠近,挨上。 如: 接近。邻接。接吻。
④. 承受,收取。 如: 接受。接收。接纳。接管。
⑤. 迎。 如: 接风。接生。接待。
⑥. 姓。
拼音: qīng huáng wèi jiē
注音: ㄑㄧㄥ ㄏㄨㄤˊ ㄨㄟˋ ㄐㄧㄝ
繁体: 青黃未接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青黄不接
出处: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新旧连接不上。
犹“青黄不接”。见“青黄不接”条。
此处所列为“青黄不接”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为相,推行名为“青苗法”,俗称“青苗钱”的财政新政。政府在每年农家经济拮据时,分两次贷款给农民。正月贷而夏还,五月贷而秋还,还本时纳二分利息,以免受高利贷剥削,也可增加政府收入。欧阳修上书反对新法,认为此法是向人民放债取利。他在文章中具陈施行青苗钱不当的地方,他认为:“夏季的粮食钱在春天发放,刚好是新谷还没成熟,存粮又已吃完的时候,虽然不是每一户人家都缺少粮食,但也有粮食不够的,这还可以说是惠政。可是在麦子成熟、户户不缺钱粮的五月发放,就算不得『救济困乏』,简直就是向人民放债取利!”后来“青黄不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新谷还没成熟,存粮又已吃完;亦用来比喻有所匮乏,一时难以为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