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 如: 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②.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 如: 负荆请罪。
③.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 如: 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④.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如: 拙荆。山荆。荆妻。
⑤. 姓。
①.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②. 丛杂的草木。 如: 榛芜。莽榛。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①.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 如: 满足。满意。充满。饱满。美满。满腔热血。琳琅满目。满载而归。
②. 到了一定的限度。 如: 满员。满月。不满周岁。
③. 骄傲,不虚心。 如: 自满。志得意满。
④. 十分,全。 如: 满世界(到处)。满堂灌。满天飞。满园春色。
⑤. 使满,斟酒。 如: 满上一杯酒。
⑥.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如: 满族。满文。满汉全席。
⑦. 姓。
①. 眼睛。 如: 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②. 看,视。 如: 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③.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如: 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④.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 如: 条目。纲举目张。
⑤. 名称。 如: 数目。巧立名目。
⑥. 标题。 如: 目录。
⑦.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 如: 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⑧. 孔眼。 如: 网目。
⑨. 指为首的人。 如: 头目。
拼音: jīng zhēn mǎn mù
注音: ㄐㄧㄥ ㄓㄣ ㄇㄢˇ ㄇㄨˋ
繁体: 荊榛滿目
感情 贬义成语
出处:《旧五代史・卢文进传》:“文进在平州,率奚族劲骑,鸟击兽搏,倏来忽往,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荒凉的景象。
两眼看去遍地都是丛生的荆榛。形容荒芜的景象。《旧五代史・卷九十七・晋书・卢文进传》:“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1:“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闕之巍峨,今则颓垣断壁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