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里面,与“外”相对。 如: 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②.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 如: 内人。内亲。内弟。
③. 亲近。 如: 内君子而外小人。
①. 同“纳”,收入;接受。
①.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 如: 圣人。圣哲。
②.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 如: 神圣。圣洁。圣地。圣经。
③.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 如: 圣上。圣旨。圣明。
④.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 如: 圣手。棋圣。
①.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①. 与“内”、“里”相对。 如: 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②.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 如: 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③. 指“外国”。 如: 外域。外宾。外商。
④.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 如: 外公。外婆。外甥。
⑤. 称岳父母。 如: 外父。外姑(岳母)。
⑥. 称丈夫。 如: 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⑦. 关系疏远的。 如: 外人。
⑧.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 如: 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⑨. 传统戏剧角色名。 如: 外旦。外末。外净。
①.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 如: 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②.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 如: 王公。王侯。
③.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 如: 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④. 大。 如: 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⑤. 姓。
①.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 如: 王天下。王此大邦。
拼音: nèi shèng wài zhǔ
注音: ㄋㄟˋ ㄕㄥˋ ㄨㄞˋ ㄓㄨˇ
繁体: 內聖外王
感情 中性成语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例子: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内备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风。指内外兼修,学术、德行二者具备。《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邵雍传》:“尧夫,内圣外王之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