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诚心尽力。 如: 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忠贞。效忠。赤胆忠心。忠言逆耳。
①.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 如: 孝敬。孝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
②. 居丧的事。 如: 守孝。吊孝。
③. 丧服。 如: 戴孝。孝衣。
④. 姓。
①.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 如: 两个黄鹂。两本书。
②. 双方。 如: 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③.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 如: 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④. 表示不定数目。 如: 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①.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 如: 齐全。完全。智勇双全。求全责备。
②. 整个,遍。 如: 全部。全国。全民。全神贯注。全心全意。
③. 都。 如: 代表全来了。
④. 使不受损伤。 如: 保全。
⑤. 姓。
拼音: 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注音: ㄓㄨㄥ ㄒㄧㄠˋ ㄌㄧㄤˇ ㄑㄩㄢˊ
繁体: 忠孝兩全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忠孝双全
反义词: 不忠不孝
出处: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子: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回:“朝野肃清,可称栋梁柱石,却是忠孝两全,朕亦深信,卿何奏他歹意,觉狠了些。”
尽忠国家和孝顺父母两者都能兼顾。《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精忠岳传・第三十三回》:“小弟闻得岳元帅忠孝两全,大重义气,我此去投他,公私两便。”亦作“忠孝双全”。
1:什么?做人要讲究礼义廉耻,还要忠孝两全?要有诚信有道义,还要善于奉献于众人,护卫国家,忠诚于家庭?做人也未免忒麻烦了!
2:严将军,赵大人,如此忠孝两全之人,吾等怎忍心责罚。
3:了不起破碗破摔,以生殉职,做一个忠孝两全的小国皇帝也罢.
4:秦将军忠孝两全,让我这个小民算是见识到了我们大唐军人的风采与气魄,今日之事,我们都应将之忘却,日后再也不提。
5:岳飞幼时,家中环境亦不佳,父母亲在努力维持家计之馀,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养,不仅教岳飞读书识字,也常说些忠孝节义的故事给他听,希望他从中能有所领会,将来也做个忠孝两全的人。
6:日行一善,积善积德。宽厚尊崇,大仁大义。勇敢正气,不馁不退。忠孝两全,爱家爱国。诗书礼乐,绘声绘色。人生价值,激励你我。全民读书,红红火火!
7:此命推来敬重双亲,有福有禄,气质高昂,少年勤学有功名,忠孝两全,心善无。
8:自玉帝掌管天地人轮以来,四大部洲人心向善、忠孝两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乃吾皇滔天功绩也。
9:诞生于云梦的东汉孝子黄香,在历史上被誉为“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名列“中华二十四孝”,其“扇枕温衾”的故事,流传千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