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诚心尽力。 如: 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忠贞。效忠。赤胆忠心。忠言逆耳。
①.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 如: 孝敬。孝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
②. 居丧的事。 如: 守孝。吊孝。
③. 丧服。 如: 戴孝。孝衣。
④. 姓。
①.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 如: 竹节。节外生枝。
②.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 如: 关节。两节车厢。
③. 段落,事项。 如: 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④.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如: 节气。节令。
⑤.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 如: 节日。
⑥. 礼度。 如: 礼节。
⑦.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 如: 节奏。节拍。节律。
⑧. 操守。 如: 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⑨. 省减,限制。 如: 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⑩. 略去,简略。 如: 节选。节录。
⑪.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 如: 符节。使节。
⑫. 姓。
①.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①. 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 如: 烈火。烈焰。烈酒。烈马。烈性。激烈。剧烈。
②. 气势盛大。 如: 轰轰烈烈。
③. 刚直,有高贵品格的;为正义而死难的。 如: 烈女。壮烈。先烈。烈士。
④. 功业。 如: 功烈。
⑤. 古同“列”,行列。
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liè
注音: ㄓㄨㄥ ㄒㄧㄠˋ ㄐㄧㄝˊ ㄌㄧㄝˋ
繁体: 忠孝節烈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忠孝节义
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慷概激昂。”亦作“忠孝节义”。
1:不过就是像当年的圣人一样,喊着‘仁义礼智、忠孝节烈’的口号,和你周旋于名利场上,谋求自己的富贵利益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