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 如: 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②. 分割。 如: 对开。三十二开本。
③. 通,使通。 如: 开导。开窍。
④. 使显露出来。 如: 开采(挖掘矿物)。开发。
⑤. 扩大、发展。 如: 开扩。开拓。
⑥. 发动或操纵。 如: 开动。开车。
⑦. 起始。 如: 开始。开宗明义。
⑧. 设置、建立。 如: 开创。开国。开设。
⑨. 列举,写出。 如: 开单子。开发票。
⑩. 支付。 如: 开销。开支。
⑪. 沸腾,滚。 如: 开水。
⑫. 举行。 如: 开运动会。
⑬.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 如: 躲开。
①.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如: 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①. 堵,填满空隙。 如: 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②.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 如: 活塞。塞子。
①. 边界上险要地方。 如: 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①.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 如: 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拼音: kāi máo sè
注音: ㄎㄞ ㄇㄠˊ ㄙㄜˋ
繁体: 開茅塞
近义词: 茅塞顿开
解开闭塞的心思。见“茅塞顿开”条。
此处所列为“茅塞顿开”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茅塞”是指山径少人走,丛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径,语出《孟子・尽心下》。在这章中,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为学不能专心有恒,那就会像山间的小路一样,常常走动,就会变成一条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时间没有人走,茅草就会阻塞山路。意思是说,圣人之道,要学而时习,不可舍而不修,否则就像茅草塞路一样。勉励高子要恒心向学,德业才可精进。“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经被茅草塞住了,后来“茅塞”一语就用来比喻“闭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顿开”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为受了指点,突然间想通了。所以“茅塞顿开”一语就可以用来比喻闭塞的心思,顿时豁然了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