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心灭质


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成语分解

读音(nì,niào), 水部,共13画

㈠ 溺 [ nì ]

①. 淹没。 如: 溺水。溺死。

②.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 如: 溺爱。沉溺。

㈡ 溺 [ niào ]

①. 同“尿”。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读音(miè), 火部,共5画

①. 火熄。 如: 熄灭。

②. 完,尽,使不存在 。 如: 灭口。灭亡。不可磨灭。灭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③. 淹没。 如: 灭顶之灾。

读音(zhì), 贝部,共8画

①. 本体,本性。 如: 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②. 朴素,单纯。 如: 质朴。质直。

③. 问明,辨别,责问。 如: 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④. 抵押或抵押品。 如: 人质。

⑤. 同“贽”,礼物。

成语概况

拼音: nì xīn miè zhì

注音: ㄋㄧˋ ㄒㄧㄣ ㄇㄧㄝˋ ㄓˋ

繁体: 溺心滅質

感情 中性成语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联合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成语意思

出处: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伪装自己。

例子:仆之驰骛于博杂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溺心灭质之为病。乃欲发愤而刊落之,然亦自悔其岁月之晚矣。明唐顺之《与莫子良主事》

成语解释

成语造句

成语接龙

“质”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质疑问难
  • 难能可贵
  • 贵人多忘
  • 忘年之交
  • 交头接耳
  • 耳提面命
  • 命蹇时乖
  • 乖唇蜜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梅竹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溺”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救饥拯溺
  • 见死不救
  • 固执己见
  • 根深蒂固
  • 叶落归根
  • 粗枝大叶
  • 才短气粗
  • 博学多才
  • 地大物博
  • 顶天立地
  • 泰山压顶
  • 民安国泰
  • 祸国殃民
  • 幸灾乐祸
  • 三生有幸
  • 举一反三
  • 轻而易举
  • 避重就轻
  • 无所回避
  • 聊胜于无
  • 穷极无聊
  • 层出不穷
  • 密密层层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