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兴,愉快。 如: 喜悦。愉悦。和颜悦色。心悦诚服。取悦于人。
②. 使愉快。 如: 悦耳。赏心悦目。
③. 姓。
①. 眼睛。 如: 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②. 看,视。 如: 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③.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如: 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④.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 如: 条目。纲举目张。
⑤. 名称。 如: 数目。巧立名目。
⑥. 标题。 如: 目录。
⑦.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 如: 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⑧. 孔眼。 如: 网目。
⑨. 指为首的人。 如: 头目。
①.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 如: 赏金。赏赐。奖赏。赏罚分明。
②.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 如: 赏阅。赏析。赏花。赏月。欣赏。鉴赏。赏心悦目。
③.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 如: 赏识。赞赏。
④. 敬辞。 如: 赏脸。赏光。
⑤. 姓。
⑥. 同“尚”,尊重。
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拼音: yuè mù shǎng xīn
注音: ㄩㄝˋ ㄇㄨˋ ㄕㄤˇ ㄒㄧㄣ
繁体: 悅目賞心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悦目娱心 悦心娱目
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例子:鲜花的多种多样的姿态,纷繁的颜色,除了让我们悦目赏心外,我想还可以对我们的艺术思想有所启发。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
即“赏心悦目”。见“赏心悦目”条。
此处所列为“赏心悦目”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赏心悦目”系由“赏心”及“悦目”二语组合而成。 “赏心”见于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谢灵运(公元385—433),是南朝宋文学家,谢玄之孙,小名客儿,时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题咏,以致其意。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初为太尉参军,后徙广州,有诗传世。在〈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的序中,谢灵运提到建安末年时,他在邺下与文人交游饮宴的情形。谢灵运认为: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愉悦的心情、欢乐的事情,这四种世间乐事一向最难同时具备,但是能和许多优秀的文人一起唱和应酬,这四者便同时都享受到了。 “悦目”一词见于汉・刘向《说苑・卷一九・修文》。刘向(公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汉沛县人。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最早的分类目录专著。另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等书。《说苑》共二十卷,所录皆轶闻琐事,分类纂辑先秦到汉代历史故事,杂以议论,大都以儒家思想为指归,阐明国家兴亡、政治成败之理,以为鉴戒。在典源引文中,刘向认为:衣服容貌是用来愉悦眼目,谈吐应对是用来愉悦耳朵,嗜好行为是用来愉悦心志。所以一个君子衣冠端正,人民的眼目就会愉悦;谈吐得体,人民的耳朵就会愉悦;实行仁义,去除不仁的行为,人民的心志就会愉悦。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赏心悦目”,用来形容情景美好,使心目都感到快乐舒畅。
1:沐浴在阳光下,观看着古代街道岳康无比的悦目赏心,若是在以前的世界大多数人都没有如此的闲情逸致。
2:哎呀,你这状纸写得不但层次分明、说理透彻,而且字体娟秀、悦目赏心哇!
3:流连苍山洱海,徘徊鸡足石宝,片羽丹霞,溪瀑丸石,流岚烟霭,或曲径通幽,或探手可得,令余入醉、入痴、入梦、仰天长喟:“悦目赏心,此行不虚矣。
4:李剑悦目赏心,赞说:“此天池之水如此碧绿清澈,明如宝镜,真是亮丽迷人,名不虚传!”。
5:新华网青岛2月8日电(记者刘宝森)“悦目赏心,神州昌盛山花福;吟诗作对,岁序更新景物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