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气,气愤。 如: 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②. 气势盛。 如: 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③.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如: 怒族。
④. 谴责。 如: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①.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 如: 气体。
②. 呼吸。 如: 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③.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 如: 气候。气温。气象。
④. 鼻子闻到的味。 如: 气味。臭气。
⑤. 人的精神状态。 如: 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⑥. 怒,或使人发怒。 如: 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⑦. 欺压。 如: 受气。
⑧.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 如: 气功。气血。气虚。
⑨. 中医指某种症象。 如: 痰气。湿气。
⑩. 景象。 如: 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①. 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 如: 填塞。填补。填充。填空(kòng )。义愤填膺。
②. 在空白表格上按项目写。 如: 填表。填词。
③. 形容声音巨大。 如: 填然。
①. 古同“镇”,使安定。
①.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 如: 胸脯。胸膛。胸腔。胸口。胸骨。胸椎。胸膜。胸怀(抱负、气量)。胸襟(同“胸怀”)。胸无点墨(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直抒胸臆。胸中有数(shù)。
拼音: nù qì tián xiōng
注音: ㄋㄨˋ ㄑㄧˋ ㄊㄧㄢˊ ㄒㄩㄥ
繁体: 怒氣填胸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义愤填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十分愤怒。
例子:满屋里寻了一会,不见个踪迹,急的怒气填胸。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胸中充满怒气。形容非常气愤、忿怒。《三国演义・第九回》:“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些笑颜也没有,一句闲话也不说,却像个怒气填胸,寻事发作的一般。”
1:就像锯条片上的烤蓝一样,然后,镜子里的我敛去怒容,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充满讥讽意味的,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怒气填胸的微笑。
2:话音刚落韩天逆再也按捺不住,怒气填胸,积羞成怒,身体骤然爆气而出,双目煞红如血,对着何顺生横眉怒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