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剖璞


披:分开。剖:剖开。璞:含有玉的石头。从沙粒中区分出金子,从石头里剖出美玉。比喻从许许多多人中间识别、挑选出所用的人才。

成语分解

读音(pī), 手部,共8画

①. 覆盖在肩背上。 如: 披星戴月。

②. 穿戴。 如: 披挂。披甲。

③. 打开,散开。 如: 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④. 劈开,裂开。 如: 竹竿披了。

读音(shā,shà), 水部,共7画

㈠ 沙 [ shā ]

①. 非常细碎的石粒。 如: 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②. 像沙的东西。 如: 沙糖。豆沙。沙瓤。

③.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 如: 沙哑。

④. 姓。

㈡ 沙 [ shà ]

①.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读音(pōu), 刀部,共10画

①. 破开。 如: 剖开。解剖。剖面。剖腹。

②. 分析,分辩。 如: 剖白。剖解。剖析。

读音(pú), 玉部,共16画

①. 未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 如: 璞玉浑金(亦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②. 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淳朴。 如: 抱璞。返璞归真。

成语概况

拼音: pī shā pōu pú

注音: ㄆㄧ ㄕㄚ ㄆㄡ ㄆㄨˊ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披沙拣金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联合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成语意思

出处:唐・刘禹锡《唐尚书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铭序》:“一入中禁考策词,三在天官第章句,披沙剖璞,由我而显者落落然居多。”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成语造句

成语接龙

“璞”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璞玉浑金
  • 金城汤池
  • 池鱼之殃
  • 殃及池鱼
  • 鱼目混珠
  • 珠光宝气
  • 气急败坏
  • 坏法乱纪
  • 纪渻木鸡
  • 鸡犬不宁
  • 宁死不屈
  • 屈指可数
  • 数一数二
  • 二三其意
  • 意味深长
  • 长驱直入
  • 入不敷出
  • 出神入化
  • 化为乌有
  • 有朝一日
  • 日月如梭
  • 梭天摸地
  • 地大物博

“披”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雾散云披
  • 腾云驾雾
  • 万马奔腾
  • 盈千累万
  • 恶贯满盈
  • 不念旧恶
  • 进可替不
  • 循序渐进
  • 有章可循
  • 应有尽有
  • 有求必应
  • 绝无仅有
  • 坚苦卓绝
  • 脆而不坚
  • 干干脆脆
  • 乳臭未干
  • 孤犊触乳
  • 人单势孤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