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亮,与“暗”相对。 如: 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②. 清楚。 如: 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③. 懂得,了解。 如: 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④. 公开,不隐蔽。 如: 明说。明讲。明处。
⑤. 能够看清事物。 如: 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⑥. 睿智。 如: 英明。贤明。明君。
⑦. 视觉,眼力。 如: 失明。
⑧.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 如: 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⑨. 次(专指日或年)。 如: 明日。明年。
⑩. 中国朝代名。 如: 明代。
⑪. 姓。
①. 对犯罪的处罚。 如: 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②.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 如: 刑讯。受刑。刑具。
①. 辅佐。 如: 弼士(辅佐的人)。弼匡(辅佐匡正的人)。弼导。弼谐。
①. 指导,训诲。 如: 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②. 使,令。 如: 风能教船走。
③. 指“宗教”。 如: 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④. 姓。
①. 传授。 如: 教课。你教给我做。
拼音: míng xíng bì jiào
注音: ㄇㄧㄥˊ ㄒㄧㄥˊ ㄅㄧˋ ㄐㄧㄠˋ
感情 褒义成语
出处:《尚书・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例子:明刑弼教,道尊老氏。(唐・张说《起义堂颂》)
彰明刑罚,以辅助教育。《唐・张说・起义堂颂》:“天辅皋陶,明刑弼教。”
1:所谓法律儒家化表面上为明刑弼教,骨子里则为以礼入法,怎样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所拟订的法律里的问题。
2:他的罪刑法定思想以保护人身权利、废除封建*制为宗旨,以反对比附援引、排斥律外科刑、平等适用为思想核心,以罪刑相适应、废除酷刑、明刑弼教为司法主张。
3:我们采用明刑弼教的方法,正面佯攻,主力转移。
4:他毕生倡导明刑弼教,教化万民,开创了东方司法文化的先河,是公认的华夏司法法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